放射性現象

原子核自發地放射出α、β、γ等各種射線的現象,稱為放射性。放射性是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H.Becquerel)發現的。他發現鈾鹽能放射出穿透力很強的,並能使照相底片感光的一種不可見的射線。經過研究表明,它是由三種成分組成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放射性現象
  • 外文名:The phenomenon of radioactive
一種是高速運動的氦原子核的粒子束,稱為α射線,它的電離作用大,貫穿本領小。
另一種是高速運動的粒子束,稱為β射線,它的電離作用較小,貫穿本領大。
第三種是波長很短的電磁波,稱為γ射線。它的電離作用小,貫穿本領大。
以上三種射線,由於它們的電離作用貫穿本領,在工業、農業、醫學和科學研究重要的套用。
現在知道,許多天然和人工製造的核素都能自發地放射出射線。除了上述3種射線外,還有正電子、質子、中子和中微子等其它粒子。能放射各種射線的核素,稱為放射性核素。發射放射性是核素一種固有的特性,不受加溫、加壓或加磁場的影響,是由原子核內部的變化引起的,與核外電子狀態的改變關係很小。對放射性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原子核內部的結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