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戰

攻堅戰

攻堅戰是一種戰鬥的形式,指攻克敵設有堅固防禦的要地如城池、關隘、要塞或據點的作戰。

這些要地往往都是戰略基點或重要的戰役戰術支撐點,事前設有較為完備的防禦工事,配屬若干防禦部隊,設定有防禦預案,形成較為完整的防禦體系。而攻擊方往往需要集中優勢兵力兵器,通過圍困,切斷敵補給或援兵通道,形成局部兵力優勢,然後尋找敵防禦弱點,集中兵力實施攻擊,獲得突破口,並投入預備隊沖入突破口,分割敵防禦體系,最終使敵防禦體系完全瓦解,同時獲得該要地的絕對控制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攻堅戰
  • 屬於:一種戰鬥的形式
  • 要地:如城池、關隘、要塞或據點的作戰
  • 獲得:該要地的絕對控制權
概念,臨汾攻堅戰,松山攻堅戰,

概念

在攻堅戰中,防禦方的兵力火力都極為集中,因此對攻擊方而言,難度很大。防禦方通常沒有退路,經常會做拚死一搏,利用事先預備的兵力火力給敵以重大殺傷,而攻擊方要瓦解防禦往往投入更多的兵力兵器,而且損失巨大。《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上策伐謀,中策伐交,下策伐城,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所提及的伐城就是古代的攻堅戰。
我國古代著名的攻堅戰戰例有:南北朝時期的白璧之戰;安史之亂期間的張巡守睢陽之戰;南宋的釣魚城之戰;國外有君士坦丁堡戰役。近現代的戰例有: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列日要塞攻堅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布列斯特要塞之戰,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攻堅戰。

臨汾攻堅戰

臨汾是晉南的古城。傳說中堯帝曾在這裡建都,城南的堯廟宮就是後人為紀念堯帝而修造的。臨汾的城地非常堅固,城牆地基厚60多米,城牆上面可並開兩輛卡車。臨汾西靠汾河無險,東臨同蒲鐵路,北面、南面均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易守難攻,是南同蒲鐵路的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1948年2月,駐守臨汾的敵軍,計有閻軍兩萬多人,國民黨中央軍三千多人,統由閻軍首領梁培璜指揮,負隅頑抗。他們曾揚言“臨汾牢不可破”。閻錫山亦數次電告梁培璜“死守臨汾”,“不得放棄”,大有與我軍繼續較量、長期固守之勢。
我軍1945年在上黨大捷消滅閻軍六萬餘人之後,閻軍對其孤軍守城,心有餘悸,對我圍攻、攻城、打援一套戰術非常恐懼。閻錫山曾說“上黨慘敗,出乎預料”。1948年初,我軍集中了八縱隊、十三縱隊和太岳軍區部隊、呂梁軍區部隊近十萬人包圍了臨汾。部隊由徐向前任司令員,周士第任副司令員,胡耀邦任政治部主任。為攻克臨汾做好物資準備,專門組成了臨時後勤司令部,由太岳行署副主任裴麗生任司令員,我任副司令員(我當時的行政職務是臨汾專員公署專員)。我軍集中了優勢兵力,調集了充足的武器、彈藥、糧食、藥品等戰略物資,一切準備落實後,徐向前司令員召開了團以上的指揮員會議,親自動員、部署。他首先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兵力對比,我們是十萬對三萬,占絕對優勢;其次講了臨汾之敵被我軍包圍日久,物資供應不足,糧食、彈藥除用飛機空投外,沒有任何其他來源;最後分析了我軍大兵壓境,敵軍士氣不振,守孤城並無信心,再加上國民黨中央軍閻錫山軍矛盾很深。徐向前司令員強調指出;“我們在儘可能減少傷亡的情況下攻克臨汾是有把握的,大家必須具有堅強的信心和毫不鬆懈的戰鬥意志。”
進攻重點應放在什麼地方呢?當時仔細地觀察並分析了地形:城西邊是汾河,不好用兵;南面和北面是平原,無掩護物;東面是同蒲鐵路,有臨汾車站和站內的幾十節破車皮可作為掩護,我軍在隱蔽下好運動兵力,最後決定先攻東關。而臨汾守敵也非常清楚,如果東關失守,臨汾城即失掉屏障,勢難防禦。因此敵人亦把東關作為防禦重點,增兵加防,這樣攻打東關就成了一場非常艱苦的戰役。我們出動了約一萬人的兵力,先用大炮把東城打了好幾個缺口,敵人立即集中兵力用猛烈的炮火封鎖住缺口,使我軍不能進兵。不得已,我軍將士在炮火掩護下,猛攻東關,傷亡二百餘人,東關未克。這時,有些指揮員思想動搖,想改變主攻方向。為此,徐向前司令員專門召集了團以上指揮員會議,強調指出:“不能改變主攻方向,必須拿下東關,這是攻城的關鍵,絕不能因為有犧牲而畏縮不前,這是軍事上不能允許的。”經動員後,指揮員們重新組織了兵力,用密集的炮火壓住了敵人,炸開東關城牆數處,東關遂被我軍攻克。
攻克東關之後,根據城牆高而厚的特點,不宜再採取登雲梯攻城的戰術。用炮火把幾十米厚的城牆打開缺口並不容易,使用炸藥又很難接近城牆。據此,徐向前司令員當機立斷,指示部隊在東關挖坑道,用地道直迫城牆底下,然後在城牆底下堆積大量炸藥,用這個辦法炸開城牆。挖地道必須隱蔽,要做到隱蔽,就要有足夠的掩護物。當時計算,必須籌集十萬塊門板。徐向前司令員命令後勤司令部,要在一個星期內完成籌集門板的重任,以應攻城挖壕的急需。裴麗生和我星夜召集臨汾專區各縣縣委書記和縣長開會,做了緊急動員。動員民眾獻出十萬塊門板,確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民眾思想有顧慮,主要怕門板支援了戰爭,家中不安全,又怕戰爭結束後,門板取不回來。當時臨汾縣委書記張平反映了這種情況。裴麗生同志和我共同研究,決定對民眾進行深入的思想動員工作,並宣布政策如下:第一,門板一律用墨筆寫上某縣某區某村某人的姓名;第二,戰爭中門板如有損壞,由政府負擔政策上給以照顧或適當賠償,沒損壞的,原物歸主,不得亂拿。結果民眾在一個星期內就獻出門板12萬塊,集中運到臨汾前線。因為有了足夠的掩護物,我軍將士僅用了十來天的時間,就把兩條幾十米的地道挖到了城牆的正中,並在地道內安放了足量的炸藥。一切準備就緒後,徐向前司令員決定在1948年 5月17日下午爆破攻城。爆破之前,他又打電話給前敵指揮部,詳細詢問了攻城的準備情況,知道一切準備就緒。
徐向前司令員約任白戈裴麗生和我到總指揮部所在地——東山山頭,看破城信號。這裡距臨汾城五華里,不用望遠鏡都可以看清臨汾城牆和我軍的活動。三時整,我軍陣地上空先升起照明彈信號彈,接著就是一聲巨雷般的轟鳴,古老的、高厚的、所謂牢不可破的臨汾城牆被炸開約60多米的缺口,我攻城部隊一擁而入,許多敵人被埋葬在城牆之下,一部分敵人從西門突圍渡汾河逃竄,被我事先埋伏在那裡的呂梁軍區阻擊部隊全部俘虜,敵軍總指揮梁培璜束手就擒。至此,臨汾戰役勝利結束。
在臨汾戰役中,廣大民眾積極參戰,附近各縣農村,各家各戶把所有的門板全部貢獻給了臨汾戰役,真正是夜不閉戶,在此期間竟沒有一家丟失東西。民眾不僅動員了大量的物資,同時亦出動了巨大的人力,當時我們動員了四萬名民兵、民工直接參戰,抬擔架、運傷員,運輸炸藥、糧食等物品。戰爭結束後,民眾獻出的門板,有70%未損壞,歸還了原主;有30%損壞,作了適當賠償。戰士們對民眾支援的物資都十分愛護。因為他們都是農民的子弟兵,知道民眾一針一線來之不易。臨汾戰役的勝利,除了主要是由於我軍廣大指戰員指揮有方,英勇善戰外,也是與廣大人民民眾積極參戰分不開的。這充分證明了毛主席說的“革命戰爭是民眾的戰爭”這一名言。
臨汾戰役即將取得勝利之際,徐向前司令員在東山指揮部召開了作戰指揮員和後勤司令部會議,傳達了上級的指示,重申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著重指出我軍進城後,必須嚴明紀律,不住民房,不進民屋,除少數部隊在城內維持秩序外,大軍全部撤到城外,繳獲的物資全部歸後勤司令部統一管理和分配,不論是幹部還是戰士均不得私拿戰利品,違者以軍法論處。根據中央指示,解放臨汾後不準農民到城裡抓逃亡地主,不準破壞工商業。會議要求,以上幾點必須迅速地傳達到我軍全體將士,嚴格執行。
我軍進城後,嚴格按照徐向前司令員的指示,秋毫無犯。但發生了一件很意外的事件,我們的一名新戰士進城後與一民婦發生了男女關係,被民眾發現並報告給部隊首長。為教育部隊、教育民眾、嚴肅軍紀,決定召開全軍大會並吸收民眾代表參加,公開對各名戰士進行審判。當宣布槍決這一戰士的決定後,民眾代表立即跪到審判首長面前,邊哭邊為這一戰士苦苦求情,說:“解放軍進城後紀律嚴明,尊重民眾,保護民眾,我們真正得到了解放,感恩戴德,無法形容,而閻軍對待我們老百姓任意蹂躪、姦淫、掠奪、開槍殺人,無所不為。這個戰士犯了紀律應該處分,但就為這件事把他殺掉,那么我們的子弟以後誰還敢參加我軍呢?請部隊首長體察民心,只給紀律處分,不要槍決。”當時情景,十分感人。審判首長把這一情況向司令部作了匯報,司令部答應了民眾的請求,並向民眾詳細說明了解放軍與人民的血肉關係。
臨汾城內的工商業者、逃亡地主、山西第三師範和第三女子師範學校的教師們,由於受了閻軍的欺騙宣傳,說我們進城後要消滅地主、資本家,要殺掉知識分子。我軍進城後,他們都十分恐慌,怕得要命。我們一方面制止了農民進城抓人的行動,向民眾講清中央不準破壞工商業,對有罪惡的地主要一步步地按政策處理的指示,使城市有良好的秩序,安定了人心。一方面召集工商業者和知識分子開了座談會,講政策談形勢,使他們安定下來。有幾位化學教師在座談會上當場控訴了閻軍曾讓他們製造毒氣,殺害我軍、毒害人民的罪行,揭發了存放毒品的地點。牛佩琮和我當即驅車將閻軍製造毒氣的物資取回,作為閻軍製造毒氣殺人的鐵證,進行了展覽和拍照。

松山攻堅戰

說明
滇西松山地區抗日戰役中,我是第8軍103師307團中校副團長。1944年7月23日對松山滾龍坡攻擊中,率領第3營奮勇沖入敵陣,在風雨交加、敵人濃密火網下,攻擊頓挫,被敵槍榴彈炸傷左上臂,當夜由臘勐街軍野戰醫院裹上石膏繃帶後,車送保山後方醫院治療。我對松山地區抗日戰役之回憶,僅以我團(307團)對滾龍坡之攻擊,較為詳細。其他部分,以我事後所聞,參考史料,撰寫而成,其中難免有錯誤和不足之處,尚希閱者給予補充指正。
滇西抗日戰役概況
抗日戰爭第4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太平洋戰爭,瘋狂南進,相繼侵占越南、泰國、馬來亞、緬甸等地。於1942年5月進占滇西之龍陵、騰衝、松山,截斷中國西南之國際交通路線,企圖進據昆明。當日軍由緬甸進占龍陵、騰衝時,雲南全省震驚,形勢危急。1942年4月29日,日軍乘虛以第56師團由棠吉攻占臘戌,以裝甲車為先導,並用汽車載運步兵的快速部隊沿滇緬公路挺進。5月3日竄入滇境之畹町,4日進占龍陵,5日上午進至怒江惠通橋西岸,如入無人之境。當時我雲南工兵總指揮部已令將惠通橋破壞,但敵軍並不停止前進,即於當日由怒江上游渡過四、五百人,與第11集團軍第36師先頭部隊發生遭遇,經過3日之激戰,敵大部分被殲滅,小部分逃回怒江西岸,乃遏止了敵軍繼續東進的企圖,形成敵我隔江對峙局面。
敵軍又集結惠通橋西岸兵力千餘人,企圖進犯保山,已有三百餘人搶渡至怒江東岸,36師迅速堵擊,將渡江之敵全部消滅,使西岸之敵,不再東渡。敵軍先後兩次渡江進犯,均被我軍奮勇擊退。占據騰衝(騰衝被敵軍占領)之敵,雖曾屢次企圖渡江東進,但均為怒江守軍阻擊退回,終未得逞,雲南形勢,稍為安定。
1942年5月起,我軍預2師、36師進入騰北,隨時對敵游擊,予敵相當打擊。1943年5月以後,36師在怒江西岸騰衝南北地區,乘虛進擊,迭摧強寇,多有斬獲,予敵以沉重打擊。
1944年夏季,我滇西遠征軍為配合策應駐印軍緬北之攻勢,司令長官衛立煌令:以20集團軍(總司令霍揆彰)為右翼,率53軍、54軍、預備第2師及36師向騰衝推進;以11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為左翼,率第2軍、第6軍、第8軍、第71軍、新28師向龍陵推進。右翼各軍於5月11日強渡怒江,向高黎貢山各要隘背水仰攻,戰鬥9天,進攻部隊在氣候惡劣,地形險峻,日軍據險築壘情況下,鏖戰旬余,迫敵潰逃,死守騰衝。敵軍利用騰衝堅固城牆,構築堡壘,壕道縱橫,憑城固守。我右翼各部隊於8月2日開始圍攻,經我軍40餘日之苦戰,至9月14日將頑寇2000餘人全部殲滅,收復全城。
反攻滇西之11集團軍,於1944年6月1日渡過怒江,向龍陵推進。於6月10日先後攻克臘勐、鎮安及龍陵縣城。嗣後敵由騰衝、芒市集結殘餘兵力,進行反撲,而松山為敵據守尚未攻下,後路截斷,補給不繼。6月中旬,左翼各軍放棄龍陵縣城,與敵鏖戰於松山、象達、平戛等地。到9月7日克復松山,並抽調騰衝收復後一部軍力加入龍陵作戰,11月3日龍陵再度克復。繼復向西攻擊,11月20日克芒市,12月1日克遮放。1945年1月20日克畹町,27日遠征軍與駐印軍攻緬北的部隊在畹町附近的芒友會師。至此滇西淪陷區域,全部收復。滇西反攻,經過8個月的艱苦奮戰,收復了騰衝、龍陵、松山、芒市、遮放、畹町,打通滇緬公路及由印度經緬北進入中國之國際交通路線,使大量載重汽車載運盟國大批物資,晝夜不息地經中印公路源源運入內地,同時由印度沿公路線安設油管,將汽油大量輸入中國。故滇西反攻,是一次重大的勝利。
松山戰役簡介
松山戰役自1944年6月4日開始進攻,至9月7日克復松山,苦戰三個月零三天。反攻滇西之左翼兵團,於6月4日以新28師攻占臘勐街,6月7日克陰登山,敵退上松山,憑險死守。我攻擊龍陵之部隊,曾一度攻克龍陵縣城,因松山為敵據守,尚未攻下,大部隊補給,靠人力繞道輸送,困難重重,6月中旬又放棄龍陵縣城。新28師傷亡過重,無力攻取松山。至6月24日,第8軍接替臘勐街、陰登山既得陣地後,轉向龍陵。由於松山不克,滇緬公路不通,交通運輸困難,以致反攻龍陵、騰衝,得而復失。所以說松山戰役是滇西戰役中關鍵性的戰役。
進攻的影響
松山位於怒江西岸,東距惠通橋約22公里,西到龍陵約39公里,是惠通橋至龍陵的咽喉。也是滇緬公路上的一個重要據點。
松山包括陰登山、滾龍坡、大埡口、長嶺崗等山,周圍25公里,山巒棋布,丘陵起伏,頂峰海拔較高,位於緯線二十五度以南、經線九十九度以西。舊志里說:“高山夾箐,地險路狹,馬不能並行。”滇緬公路經惠通橋向西,依丘傍村,環繞松山後,經過寬不滿三五十公尺之狹長起伏崗嶺——滾龍坡、大埡口向西入龍陵。敵占據松山完全截斷滇西公路,控制了怒江惠通橋附近的臘勐大渡。松山地形險要,山高林密,大樹參天,濃蔭蔽日。大樹為敵用作工事蓋材,小樹用作障礙物。由惠通橋經臘勐街古道,路狹崎嶇難行。確實是滇緬路上的戰略要點。
松山地處高原,氣候寒冷無常,變化多端,我軍反攻滇西,正是夏天雨季時期。時晴時雨,一日數變,整天滿山雲霧,忽而急風暴雨,步履維艱,展望猶難。戰壕內經常水滿腳踝,攻擊中匐匍滾爬,渾身汗泥。在如此惡劣氣候下強攻敵堡,造成我軍的重大傷亡。
日寇在松山的據守
敵人於1942年5月4日,以快速部隊乘虛進占龍陵,5日竄抵怒江惠通橋西岸,企圖進犯保山,未遂,被迫退守松山,構築堅固工事,儲備大量糧食彈藥,準備長期據守,斷我外援,阻撓我軍反攻。
占據松山之敵為日軍南進中精銳的第56師團113聯隊,是一個加強聯隊,兵力雖不足3000人,配有戰車、山炮、工兵、醫院,甚至隨帶軍妓,組成一個能獨立作戰之勁旅。敵人憑傳統的武士道精神,抱著與陣地共存亡的頑固信念,曾發狂言:“中國軍隊不犧牲十萬人休想攻取松山”。
1、敵陣地編成:整個松山陣地,以松山頂峰為主陣地。將滾龍坡與大埡口構成獨立堅固據點,互為犄角。其所建之堅強堡壘群,有體系地散布於松山南北之密林雜丘之中。山上有天生石洞7個,在長嶺崗山腳利用村莊,構築若干個堡壘及掩蔽部,為指揮中心。總的說,整個松山陣地以四個獨立作戰的堅固據點組成。——松山頂峰(稱為子高地)、滾龍坡、大埡口、長嶺崗,每個據點依地形在制高點構築一個或二個主堡,在兩側構築若干個子堡,在陣地前構築側射潛伏小堡,用交通壕(部分有蓋)相連線。
2、工事構築:敵人防禦工事構築特點是:深入地下,隱蔽,堅固,不易發現,不易破壞,大小堡壘均為有掩蓋之工事,蓋材用直徑20~30公分樹幹一二層,積土在一公尺以上。工事表面有巧妙的偽裝,地面及上空均不容易發現。因此飛機炸彈及輕重炮彈都不易破壞,主堡後有掩蔽部,以儲存彈藥食糧及其他軍用品。交通壕有立射散兵坑
3、火網編成:主堡內有重機槍,子堡及側射堡內有輕機槍,交通壕內有步槍、槍榴彈擲彈筒,主堡後有迫擊炮。近距離用衝鋒鎗、手榴彈。使用各種直射、曲射兵器,在陣地前編成濃密火網。接近堡壘是非常困難的。
4、障礙物及附屬設施:陣地前有鐵絲網1~3道,鹿砦1~2道,敷設地雷及陷阱。陣地內附設有水管及照明設備。
盤踞松山之敵,利用地形,有計畫的編成陣地,利用高大木材,構築堅固工事。使各個據點具備獨立作戰能力。其強固程度,相當於鋼筋水泥之永久工事。
對松山各據點攻擊經過
第8軍擔負松山攻擊。軍指揮所設在陰登山。軍長何紹周、副軍長李彌,率領103師、82師、榮1師一個團(榮3團)及輸送團、山炮營、工兵營。野戰醫院設在臘勐街。怒江東岸有重榴彈炮營協助攻擊。103師師長熊綬春、副師長郭惠蒼轄307團、308團、309團三個團,82師師長王伯勛、副師長王景淵。榮3團團長趙發畢。榮1師主力由攀枝花渡怒江,繞道攻龍陵。
松山之敵自6月1日起經我軍月來的攻擊,用飛機轟炸,重炮射擊,已將敵炮多門、戰車2輛毀壞,僅存炮2門。在我大炮火力壓制下,很少發射,並且後路被攻龍陵之我軍截斷,死守陣地作困獸斗。
由於松山敵人防禦工事構築,不是一道道的防線,而是許許多多的堡壘組成幾個獨立作戰的據點,敵人頑強死守。因此,要一個一個攻陷,敵人要全部殲滅,才能克復一個據點。所以對松山的攻擊,要排除萬難,付出很大的犧牲。
1、對滾龍坡之攻擊
103師由惠通橋過怒江主攻松山之滾龍坡、大埡口。以307團(團長程鵬)為先頭部隊,24日由惠通橋過江,預定25日拂曉攻擊滾龍坡。當307團通過惠通橋時,橋未完全修復,鐵索橋面僅鋪一層薄板,人馬通過時,振盪搖動,只能緩步前進。入夜才開始登山,山高路狹,適逢大雨滂沱,山路崎嶇泥濘,黑夜路滑難辨,攀登十分困難,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人跌馬翻,時有所聞,艱難困苦之狀,非筆墨所能形容。由江邊至臘勐街,只有10餘公里,經整夜爬登,部隊到達臘勐時,已近拂曉,徹夜強行軍,戰士疲勞不堪。晨曦中我怒江東岸重炮已開始對滾龍坡敵陣地轟擊,我團第一營不避艱難險阻,迅速進入攻擊發起線,待我炮火延伸,即向滾龍坡發起進攻,經1小時激戰,順利地攻占敵前哨陣地,繼向滾龍坡敵之前沿陣地(公路西側)進逼,因受到敵炮火及輕重機槍火力阻擊,奪取公路西側小高地敵前沿陣地後,停止進攻,就地構築工事,準備對滾龍坡敵主陣地之攻擊。
①對滾龍坡敵據點之偵察及攻擊準備:27日起,白天用一個連分散向滾龍坡敵據點攻擊,使敵各堡之火力點完全暴露,並發現障礙物布置情況。28日以一、二兩營對滾龍坡各堡進攻。因氣候影響,陣雨霧大,攻擊前進困難,敵許多蔭蔽之側射潛伏堡未能發現,致307團第一次對滾龍坡攻擊,傷亡增大,受到頓挫。
為了明了敵陣地情形,夜間派偵察小組摸到滾龍坡後方,搜尋敵陣地內部情況,發現掩蔽部、水管及照明設備。
根據偵察結果,在團指揮所設定沙盤模擬敵陣地配備。集合全團連營長幹部,總結上次攻擊受挫的經驗教訓,研究對滾龍坡攻擊方案。
②對滾龍坡第一階段攻擊:這次攻擊在拂曉開始,當我輕重炮火延伸後,一、二營發起攻擊,我英勇官兵前仆後繼,越過敵外壕,通過鐵絲網向滾龍坡敵主陣地進逼時,大霧瀰漫,急風暴雨,攻擊部隊停滯在敵陣地前無法前進,因此傷亡甚大。當時對憑藉堅固工事頑強死守之敵強攻,想一舉殲滅,誠非易事,乃抱定寸土必爭之決心,攻到那裡,占到那裡,就地挖坑,夜間對壕作業。與敵陣各堡壘相距近者六七十米,遠者百餘米,敵我在近距離戰鬥中,敵用輕重機槍及槍榴彈筒射擊,我一度衝進敵壕,與敵發生白刃戰,互投手榴彈。此次攻擊,我陣亡連長2人,排長4人,傷亡士兵150人。
此時滾龍坡敵我相距甚近,只能使用近戰武器,為避免我炮火誤差,免受無謂傷亡,我炮火不能支援。重炮僅對松山子高地及大埡口轟擊。我曾用炸藥炸敵堡,但敵火猛烈,難以接近敵堡,我英勇的炸藥手,死在敵堡射擊孔前,暴屍在無數彈雨中,壯烈犧牲之狀,扣人心弦,真是驚天地而慟鬼神。
③對滾龍坡第二階段之攻擊:對滾龍坡第一階段攻擊中,雖然沒有將滾龍坡全部攻克,但已取得一些成果,滾龍坡公路西南高地均為我占據。並且構成輕重機槍掩體,各個散兵坑用交通壕連線起來,形成簡單的野戰陣地。敵炮被擊毀,不能射擊,戰車2輛亦被擊壞停在公路上。地面樹木經炮擊燃燒,夷為平地。唯敵堡壘堅固,無法摧毀,這是攻擊松山最大難題。
對滾龍坡第二階段攻擊使用了新武器——火焰放射器。使攻擊取得較大進展。火焰放射器是盟軍提供的摧毀堡壘較為有效的新式武器。系用化學藥劑與汽油混合溶液壓縮裝在一個薄鋼筒內,由射手背在肩上,用皮管連線噴射槍,打開噴槍按鈕,溶液通過噴射槍管噴出槍口後,自行燃燒,成為一條火龍,射進敵堡壘內,火焰進入堡壘後,引起堡壘內物體燃燒,彈藥爆炸,人員窒息死亡,增援之敵亦不能馬上利用。就這樣一個一個地摧毀了敵人的堡壘,一批一批地消滅了死守堡壘的敵兵。然而初次使用,由於射手操作不熟練,射不準確,或火焰射不進敵堡,有時因敵火猛烈使射手未進到發射位置就犧牲了。致火焰放射器不能發揮預期效果。因此集中火焰放射器由我負責訓練;把全團火焰放射器編成8個戰鬥小組,每組火焰放射器正副射手2人,輕機槍組4人組成。在團指揮所後方小村中訓練一周,對火焰放射器使用要領、發射操作、運動方法、火力協調等,反覆演練,待動作純熟後,配屬第二階段攻擊部隊對敵堡壘之攻擊。
一、三兩營發起攻擊。這次攻擊,步炮密切協同,輕重機槍適時壓制敵火,火焰放射器發揮了效能,陸續攻破敵堡壘。連續進攻,將要奪取滾龍坡敵主陣地時,不料大埡口攻擊失利,敵人頑強抵抗反撲,得而復失,功虧一簣。此次連續一周攻擊中,307團副團長陳一匡身負重傷,連長陣亡2人,排長陣亡5人,士兵傷亡200餘人。
④對滾龍坡第三階段之攻擊:此時松山之敵受我猛烈攻擊,同時龍陵被我左翼集團軍主力圍攻中。松山敵後路斷絕,僅靠空投補給,有時空投物資落在我方陣地,已成強弩之末,瓮中之鱉。
7月25日起,發起全面總攻,以307團攻擊滾龍坡,以308團彭劍明營攻無名高地,309團,榮3團攻大埡口,82師攻松山子高地(松山頂峰)。同時發起進攻,不分晝夜,步步逼進,一個個堡壘摧毀,一股股日寇殲滅,持續到攻占滾龍坡、肅清殘餘之敵。滾龍坡之攻克,尤如斬松山之首,敵似驚弓之鳥,惶恐不已。
2、對大埡口之攻擊:
103師主力對滾龍坡攻擊之同時,以309團,榮3團對大埡口之敵發起攻擊。大埡口處在松山腰部,左得松山子高地控制,右以滾龍坡為犄角,對大埡口攻擊,受到松山子高地火力鉗制,滾龍坡側擊。309團、榮3團仰攻大埡口,困難重重,傷亡甚大,兩度進攻,毫無進展。7月15日起配合對滾龍坡之進攻,同時對大埡口各堡壘發起攻擊,因敵反撲失利,團長趙發畢、營長陳廷亭負傷,連排長以下官兵傷亡甚眾,只好固守既得陣地與敵對壕相峙。滾龍坡克後,307團、308團沿嶺脊進逼大埡口,309團、榮3團正面進攻,82師以一個團從右夾擊,經過一周的激烈戰鬥攻克大埡口,敵人大部殲滅。
3、對松山子高地(松山頂峰)之攻擊:
子高地是松山控制其強固之工事:母堡兩個,子堡多個,深溝壁壘,鐵絲網3道,有掩蓋交通壕直通指揮部陣地,這個據點配有輕重迫擊炮火箭筒槍榴彈、輕重機槍,構成濃密火網,山高坡陡,不易攀登。82師月來對子高地攻擊,障礙重重,始終無法接近敵陣地,取得進展。對子高地之攻擊,猶如摩天嶺難登之苦。
自從攻擊松山以來,經我飛機轟炸、重炮不斷轟擊,子高地敵堡壘從未損壞,堡壘堅固程度,由此可知。此時我反攻滇西二大主力部隊,與敵鏖戰於龍陵、騰衝之間,因松山未攻下,滇西公路不能打通,影響抗日總反攻。遠征軍司令長官衛立煌轉蔣介石緊急命令,嚴令第8軍限期克復松山。如違限不克,軍、師、團長,應以貽誤戎機領罪。在此緊急關頭,軍長何紹周召集副軍長李彌、參謀長梁筱齋、榮1師師長汪波、82師師長王伯勛、副師長王景淵、103師師長熊綬春、副師長郭惠蒼等將領,連夜商討攻擊子高地計畫,經決定由82師副師長王景淵為攻擊指揮官,統率82師246團(團長曾元三)和軍工兵營,採取對壕作業辦法,在敵占子高地(松山頂峰)下挖坑道用炸藥爆破山頂。8月3日起,以工兵營開始坑道作業,在松山頂日軍堡壘垂直下約30公尺處掘進兩條地道,構成兩個炸藥室,裝進2卡車(約3噸)TNT炸藥。於8月19日,完成作業。20日晨軍長下令起爆,轟隆一聲,濃煙突起,高聳雲霄,松山子高地整個山頂被炸翻,全部日寇守軍覆滅,我進攻各部隊四面圍攻而上,占據了松山頂峰。這種陣地攻堅法,是罕見的。
4、松山最後據點堡壘群之攻擊與掃蕩:
盤踞松山之敵以松山頂峰、滾龍坡、大埡口構成3大據點外,在長嶺崗周圍500平方米麵積構成堡壘群,利用小村莊、山洞7個,地形險要,攻擊也很困難。我軍克復滾龍坡、大埡口、松山頂後,不顧兩月來攻擊戰鬥之疲乏和重大犧牲,全力進攻,經3天奮戰,攻克敵堡。至9月8日上午4時,我軍將松山敵陣地最後堅固工事摧毀,松山殘餘之敵全部殲滅。敵酋切腹自殺,僅數十名日寇逃竄四方,分別被我民眾虜獲或擊斃。最後在掩蔽部內俘虜20餘名勤雜人員及軍妓10餘人。大批戰利品中有完好小汽車一輛,炮二門,輕重機槍、步槍、彈藥等軍用品及呢大衣、皮鞋、壓縮餅乾、各種罐頭擄獲無算。
最後掃蕩戰中,頑抗之敵揮戰刀與我官兵進行白刃戰,拚命廝殺,屍橫遍野。我榮3團政治副團長陳叔銘觸地雷陣亡。第8軍克復松山戰役中戰死者3800餘人,傷者亦相等。此役充分表現我抗日戰爭中民族正氣,可歌可泣,永垂青史。
結束語
松山攻下,騰衝收復,龍陵再克,繼而迅速地收復芒市、遮放畹町,最後與駐印進攻緬北的部隊在畹町附近的芒友會師,滇西戰役勝利結束,打通滇緬路,接通中印公路,盟軍大量物資源源運入內地,同時由印度沿公路鋪設油管,解決燃料問題,加強抗日全面反攻機動能力。我們認為滇西戰役勝利,對抗戰事業產生的作用和影響是巨大的。打通滇緬路,也是抗日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的因素之一,而克復松山是滇西戰役中至關重要的關鍵性的戰役。
整個滇西反攻,經過半年之久,消滅日寇,取得輝煌戰果,系我全體將士喋血抗戰,英勇犧牲所致。滇西反攻勝利後,雲南軍民曾在昆明市圓通公園建立滇西戰役陣亡將士紀念碑,文曰:“島寇荼毒,病及滇西。誰無血氣,忍棄邊陲。桓桓將士,不顧艱危。十湯十決,甘死如飴。瘞忠有壙,名勒豐碑。凜凜大義,昭示來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