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阿腦蟲病

擬阿腦蟲屬纖毛動物門、寡膜綱、鞭纖目、嗜污科,最早報導於義大利的綠蟹和法國的一種黃道蟹中。它形狀呈葵花子形,前端尖,後端鈍圓,一般平均體長46.9μm×14.0μm,體具11條~12條纖毛線,略呈螺旋排列,且纖毛排列均勻一致,體後端有一長鞭毛,內具一大一小二核形構造。

中文名稱擬阿腦蟲病
英文名稱paranophrysiasis
定  義由蟹棲擬阿腦蟲(Paranophrys carcini)寄生引起的一種對蝦纖毛蟲病。主要危害越冬親蝦。擬阿腦蟲從蝦、蟹傷口進入血淋巴液,吞食血細胞,使病蝦血淋巴液中血細胞減少,呈混濁乳白色,凝固性降低或不凝固。
套用學科水產學(一級學科),水產生物病害及防治(二級學科)

基本介紹

  • 別稱:蟹棲擬阿腦蟲
  • 中醫病名:擬阿腦蟲病
  • 英文名稱:Paranophrysiasis
症狀及病理,診斷方法,流行與危害,防治措施,

症狀及病理

蟹體感染初期的症狀不明顯,體表灰暗,行動緩慢,在水中人為翻轉後不能“轉正”;感染較重的親蟹呈嗜睡狀,長時間不攝食、不活動,其心臟部位明顯可見有死亡組織,區域大小不一,顏色為程度不一的白色,病原傳播先在血淋巴中進行,且繁殖迅速,最後逐步侵入心臟、腮等器官,並在其內部不斷“鑽動”,使組織和肌體受損,而在外觀上,患病蟹體的肢體“斷腿”現象嚴重,直至死亡。

診斷方法

發病初期,從蟹體破傷處用刀片等刮取潰爛的組織,放於高倍顯微鏡下進行鏡檢,可見前尖後圓、體形略長的纖毛蟲,即可確診。在發病的中、後期確診,可以直接從心臟或血液中取樣鏡檢,也可見有大量的纖毛蟲活動。

流行與危害

以前,擬阿腦蟲病經常在越冬親蝦中發生,危害嚴重。近年來,在越冬的蟹中也經常發現,多因診斷錯誤和該蟲較難根治而造成越冬失敗。蟹棲擬阿腦蟲對環境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其生活水溫為0℃~25℃,最適水溫為10℃左右,與親蟹越冬期水溫相一致,對水體鹽度適應較廣,為6‰~50‰;pH值5~11。擬阿腦蟲病的發生和流行貫穿親蟹整個越冬階段,且發病範圍廣,感染率和死亡率不等,最高時可以造成全軍覆滅。
蟹棲擬阿腦蟲為兼性寄生蟲,在海水環境中營腐生生活。蟹在捕撈或爭鬥過程中受到體表損傷,蟹棲擬阿腦蟲從患處侵入肌體,轉為寄生生活,並迅速繁殖。其傳染途徑有:一是加水時從外源進入,二是鮮活餌料帶入,曾在活的沙蠶和低值貝類中發現此蟲,三是親蟹捕撈或爭鬥時甲殼和肢體受到創傷,以及蟹體本身“自殘”肢體等行為,為蟹棲擬阿腦蟲的侵入提供了條件;四是親蟹入池,尤其使用人工養殖三疣梭子蟹作為親蟹,其體表攜帶該種蟲體。

防治措施

1.預防措施 在親蟹入池、日常管理等工作中,操作細心以避免人為傷害蟹體;親蟹入池前,先用純淡水浸泡蟹體5分鐘後再入池;對越冬池進行黑暗遮光處理,防治因人為干擾而使蟹體受驚致傷,投餵活餌前,應先用藥物消毒、洗淨後再投喂,越冬用水最好經過沙濾處理;每天定時巡池,及時撈出死蟹和殘餌,避免交叉感染。
2.治療方法 ①鹽度抑制法:發病初期或親蟹入池穩定後不久,將越冬池池水的鹽度從正常海水鹽度25‰~28‰一次提升到40‰左右,雖然蟹棲擬阿腦蟲適鹽範圍高達6‰~50‰,但對10‰以上幅度的鹽度突變適應性差,可殺死大部分蟹棲擬阿腦蟲,並對其重新繁殖起到抑制作用,而三疣梭子蟹堅硬的外骨骼結構對鹽度突變沒有不良反應,對其成活無顯著影響,性腺發育正常。同時,將40‰左右的池水鹽度~直保持到翌年3月,再逐漸降低池水鹽度到正常海水鹽度。提高池水鹽度的措施有兩種,一是加滷水調配,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地下滷水,二是加鹽,先計算用量,將池水鹽度配製至40‰,充氣4小時後再靜置12小時,以作為越冬池池水用。②發病初期,可用淡水浸浴蟹體3分鐘~5分鐘加以治療。③應遵循“早發現、早治療,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對於感染嚴重、至發病末期的擬阿腦蟲病,目前尚無良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