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職業大學

揚州市職業大學

揚州職業大學 ,坐落在被譽為“揚一益二”的江蘇省揚州市,是一所市屬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建設類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試點高校、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

學校前身為揚州市機關幹部業餘大學,1984年更為現名。

據學校官網2018年11月信息顯示,總占地1,1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近50萬平方米;現有實驗實訓室317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1億元。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多人,成人業餘和開放教育在校生11000多人,教職工1200名,專任教師1000人。圖書館藏書162萬冊,電子圖書等資源140萬種。學校下設22個二級學院,5個教學輔助單位,設定72個專業(方向),涵蓋工、經、管、文等專業門類。

基本介紹

  • 所屬地區:江蘇揚州
  • 主管部門:江蘇省
  • 學校官網http://www.yzpc.edu.cn
  • 中文名:揚州職業大學
  • 英文名: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 簡稱:揚州職大
  • 創辦時間:1984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綜合
  • 屬性:全日制普通專科院校
  • 現任校長:潘錦全
  • 校訓:嚴謹、勤奮、求實、創新
  • 主要院系:機械工程學院、電氣與汽車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紡織服裝系等
  • 學校地址江蘇省揚州市文昌西路458號
  • 學校代碼:11462
  • 主要獎項: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單位
    江蘇省安全文明校園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院系設定,教學建設,對外交流,學術研究,科研機構,科研成果,學術資源,現任領導,文化傳統,學校標誌,社團文化,

歷史沿革

揚州職業大學校史揚州職業大學校史
揚州職業大學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於1984年批准建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
1958年,揚州市機關幹部業餘大學創建;
1979年,揚州市機關幹部業餘大學更名為揚州市職工業餘大學;
1983年,揚州市職工業餘大學更名為揚州市職工大學;
1984年,江蘇省冶金職工大學(揚州冶金機械廠分校)併入揚州市職工大學;
1984年,揚州職業大學創建(合署);
1992年,揚州市物資職工中專併入揚州職業大學;
1995年,揚州工藝美術學校併入揚州職業大學;
1996年,揚州食品研究所併入揚州職業大學;
2000年,揚州工業職業學校併入揚州職業大學;
2002年,江蘇省廣播電視大學(揚州分校)、揚州職工學校併入揚州職業大學;
1979年,江蘇省廣播電視大學(揚州分校)創建;
2007年2月,揚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將揚州市職業大學、揚州教育學院合併,籌建揚州科技學院(本科);
2012年4月,揚州市環境資源職業技術學院併入揚州市職業大學。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據學校官網2014年11月信息顯示,學校有教職工1500名,有專任教師近1000人,其中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的教師495人,教授55人,副教授379人;有全國優秀教師4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2人,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33人,江蘇省中青年專家2人,揚州市中青年專家17人,江蘇省優秀教學團隊2個,江蘇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1個;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師中具有“雙師型”素質的教師占75%以上。
揚州職業大學校園風光揚州職業大學校園風光
全國優秀教師(4人):劉小中、周勝、林道立、周德卿
江蘇省“333”人才(11人):俞國、游文明、周勝、林道立、成授昌、馮曉九、黃欣加、李俊峰、劉正良、吳萍、賈沛德
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2人):周勝、馮曉九
江蘇省中青年專家(2人):周德卿、林道立
江蘇省優秀教學團隊(2個):服裝設計專業教學團隊(周勝)、政治教研組教學團隊(高志明)
江蘇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1個):國際經濟貿易專業研究團隊(劉正良)

院系設定

據學校官網2014年11月信息顯示,學校設有土木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紡織服裝學院、電氣與汽車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管理學院、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經濟貿易學院、藝術學院、生物與化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旅遊學院、醫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體育學院、園林園藝學院、國際交流學院、數學科學學院、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22個二級學院和素質教學部,開設72個專業(方向)。
專業設定
序號
二級學院
專業名稱
培養層次
1
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專科
2
數控技術
專科
3
模具設計與製造
專科
4
電氣與汽車工程學院
機電一體化技術
專科
5
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
專科
6
電氣自動化技術
專科
7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專科
8
土木工程學院
建築工程技術
專科
9
工程造價
專科
10
道路與橋樑工程技術
專科
11
房地產經營與估價
專科
12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國土資源管理(國土資源開發與利用)
專科
13
工程測量技術
專科
14
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
專科
15
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製圖技術
專科
16
紡織服裝學院
紡織品檢驗與貿易
專科
17
現代紡織技術
專科
18
服裝設計與加工
專科
19
服裝陳列與展示設計(藝術類)
專科
20
服裝設計(藝術類)
專科
21
生物與化工工程學院
套用化工技術
專科
22
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
專科
23
環境監測與評價
專科
24
食品營養與檢測
專科
25
生物技術及套用
專科
26
電子工程學院
光伏材料加工與套用技術
專科
27
套用電子技術
專科
28
通信技術
專科
29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專科
30
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套用技術
專科
31
計算機網路技術
專科
32
軟體技術
專科
33
旅遊學院
旅遊管理
專科
34
酒店管理
專科
35
物流管理
專科
36
經濟貿易學院
電子商務
專科
37
市場行銷
專科
38
報關與國際貨運
專科
39
金融與證券
專科
40
會計電算化
專科
41
國際經濟與貿易
專科
42
會計與統計核算
專科
43
財務管理
專科
44
外國語學院
商務英語
專科
45
英語教育(師範)
專科
46
商務日語
專科
47
藝術學院
裝潢藝術設計
專科
48
環境藝術設計
專科
49
電腦藝術設計
專科
50
產品造型設計
專科
51
影視動畫
專科
52
音樂教育(師範類)(藝術類)
專科
53
音樂表演
專科
54
人文學院
文秘
專科
55
法律事務
專科
56
語文教育(師範類)
專科
57
學前教育(師範類)
專科
58
人力資源管理
專科
59
新聞采編與製作
專科
60
師範學院
綜合文科教育(師範類)
專科
61
數學科學學院
數學教育(師範類)
專科
62
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師範類)(體育類)
專科
63
體育服務與管理
專科
64
園林園藝學院
園藝技術
專科
65
園林技術
專科
66
綠色食品生產與經營
專科
67
園林工程技術
專科
68
醫學院
護理
專科
69
護理(助產方向)
專科
70
醫學檢驗技術
專科
71
衛生檢驗與檢疫技術
專科
72
藥學
專科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學校官網2014年11月信息顯示,學院擁有江蘇省高等學校品牌特色專業6個;有省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1個;建有國家精品課程1門、江蘇省高校精品課程10門、教育部高職高專教學指導委員會精品課程2門。
省級品牌特色專業一覽表
序號
專業名稱
類別
1
機械製造工藝及設備
建成
2
機電一體化
建成
3
服裝設計專業
建成
4
秘書學
建成
5
計算機網路技術
建成
6
旅遊
建成
精品課程
序號
課程名稱
負責人
級別
1
服裝結構工藝
徐繼紅、顧韻芬
國家級
2
服裝結構工藝學
徐繼紅、顧韻芬
省級
3
Java程式設計
王劍
4
電子商務概論
柏廣才
5
江蘇地域文化
成授昌
6
服裝材料套用
周勝
7
實用英語語法
金濤
8
工具機數控技術
周軍
9
多媒體技術及套用
李巧鳴
10
科學技術基礎與套用
高曉蓉
11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江兆銀
12
服裝成衣工藝
徐繼紅
教指委級
13
劍橋商務英語
張志祥
省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1個):服裝結構工藝實驗中心
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2個):光伏材料與LED照明套用技術實訓基地、護理實訓基地
江蘇省財政支持的省級實訓基地(5個):數控技術實訓基地、服裝設計實訓基地、國土勘測規劃實訓基地、農業安全與環境保護實訓基地、護理實訓基地
教育部、財政部支持的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項目(4個):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服裝設計專業、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護理專業
江蘇省財政支持的的省級重點專業群(6個):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群、軟體技術專業群、旅遊管理及線上運營服務專業群、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群、國土資源與地理信息專業群、園藝園林類專業群
  • 教學成果
    江蘇省2007 - 2013年教學成果獎
序號
項目名稱
成果完成人
獲獎級別
獲獎時間
1
服裝工藝專業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方案及其研究
周勝
二等獎
2013年
2
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體系的創建與實踐
許曉寧、鄧 峰、邵汝軍、沈新華、陳海鵬
二等獎
2013年
3
基於省轄市的區域性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探索與實踐
周 勝、褚 結、游文明、王思源、談永祥
二等獎
2013年
4
談心德育的創新實踐
丁 瑃
二等獎
2013年
5
構建學產研一體化平台,推進高職旅遊管理專業建設
許金如、董廣智、胡章鴻、趙金霞、羅朝霞
二等獎
2013年
6
校政企互動,學產研融合,培養地方實用人才
周勝、林道立、褚結、游文明、王思源、劉小中、孫華峰、徐繼紅、劉正良
一等獎
2011年
7
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吳春篤、石光輝、楊阿喜、孫成、劉學方、李德才、王奎萍
一等獎
2011年
8
綠色教育在高職院校的理論與實踐探索
楊阿喜、孫成、劉學方
一等獎
2009年
9
高職院校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創新實踐
游文明、張泰、褚結、戴瑤、姚海濱
二等獎
2007年
  • 學院榮譽
學校是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學校先後榮獲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安全文明校園、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高校文明食堂、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稱號。2012年,學校榮獲江蘇省教學工作先進高校和江蘇省教育人才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對外交流

據學校官網2014年11月信息顯示,學校致力於擴大與國外大學之間的友好交往和開發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擴大與國外教育機構的交流,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擴大學校的國際知名度。已與法國曼恩大學、瓦朗斯大學、土倫大學、美國海藍學院、綠河學院、夏威夷太平洋大學、加拿大聖克萊爾套用藝術與技術學院、聖力嘉套用藝術與技術學院、英國柯克利斯學院、日本神奈川工科大學、韓國大邱大學、大田保健大學等20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友好關係。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據學校官網2014年9月信息顯示,學校擁有市級科研平台3個。
揚州職業大學校園風光揚州職業大學校園風光
市級科研平台(3個):揚州市旅遊產品工程技術中心、揚州旅遊發展研究中心、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研發平台

科研成果

據學校官網2014年11月信息顯示,學校獲江蘇省高校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項,江蘇省第八屆高等教育科研成果獎二等獎1項,揚州市2005—2007年度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0項。
  • 科研獲獎
獎項名稱
獲獎時間
獎勵種類
成果等級
試論中國古典園林中的“風”文化
2007
江蘇省高校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構建具有鮮明特色高職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
2007
江蘇省第八屆高等教育科研成果獎
二等獎
以氯乙酸為引發劑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含羧基端基的聚丙烯醯胺
2005
揚州市2005—2007年度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
二等獎
虛擬現實對象的動態行為控制研究
2005
揚州市2005—2007年度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
二等獎
基於水冷卻的不鏽鋼板料雷射熱應力成形試驗研究
2005
揚州市2005—2007年度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
三等獎
一類具有連續分布延時的隨機反應擴散的Hopfield神經網路的收斂動力學行為
2006
揚州市2005—2007年度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
三等獎
計算廣義逆的疊代法
2006
揚州市2005—2007年度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
三等獎
竹纖維織物透濕性能與吸放濕性能測試研究
2006
揚州市2005—2007年度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
三等獎
神經元自適應變結構PSD控制算法研究
2006
揚州市2005—2007年度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
三等獎
車間級產品加工質量控制的研究
2006
揚州市2005—2007年度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
三等獎
噴丸處理對AISI304鋼焊縫在NaCL水溶液中應力腐蝕行為的影響
2006
揚州市2005—2007年度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
三等獎
環境因素對秉氏環毛蚓(Pheretima pingi)繁殖影響的研究
2007
揚州市2005—2007年度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
三等獎
綠色高性能大體積砼最佳化設計四功能準則
2007
揚州市2005—2007年度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
三等獎
SQL Server數據存儲策略研究
2007
揚州市2005—2007年度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
三等獎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學校官網2014年9月信息顯示,學校館藏紙質圖書總量140萬多冊,館藏中文紙質期刊2106種,館藏報紙164種。中文電子圖書101萬多種,中文電子期刊9850種,外文電子期刊 7000種。擁有中國知網全文資料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EBSCO外文期刊資料庫、超星電子圖書、銀符考試模擬題庫、國家行業標準庫等9個網路資料庫。
揚州職業大學校園風光揚州職業大學校園風光
  • 學術期刊
《揚州職業大學學報》是1998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的公開出版的學術性期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為教學和科研服務。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與文風。

現任領導

書記:周 勝
揚州職業大學校園風光揚州職業大學校園風光
校 長:潘錦全
副書記、副校長:林道立
副書記:許金如
副校長:蔣樹山、劉 宏
紀委書記:劉建偉
信息來源:學校官網2014年9月信息顯示

文化傳統

學校標誌

  • 校訓
嚴謹、勤奮、求實、創新
嚴謹:是一種治學、辦事的態度,也是學校事業發展和學生成才的基石。嚴謹既是對做事的要求,同時也是對做人的要求。
勤奮: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品德修養。勤,就是要勞心勞力、鍥而不捨; 奮,是要有所作為、奮進不止。勤奮,就是要求人們不懈地努力,鍥而不捨,奮發圖強。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需要鍥而不捨,學而不厭,堅忍不拔,奮發圖強。
求實:“求”,指研究;"實",指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實,就是追求事物的客觀真理。求實,是科學研究的精髓。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教育的靈魂。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永葆青春活力的重要保證,對於學校而言 ,創新是教育的靈魂,是學校發展的不竭動力。
  • 校徽
校徽校徽

社團文化

截至2014年6月,該校的明星學生社團有10個:青年志願者協會、大學生藝術團、廣播台、國旗護衛隊、誦讀協會、模特協會、魔術協會、YG街舞協會、心理健康協會、勤工助學協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