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研究

接受研究

接受研究是指為尋求一個命題被接受並被溶入知識匯集(知識結構)的機率前提(或稱確定性接受規則), 研究的重點是運用歸納邏輯探討知識接受的條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接受研究
  • 外文名:Receives research
  • 別名:確定性接受規則
  • 研究重點:探討知識接受的條件
  • 主要方法:歸納邏輯法
  • 相關理論信息加工理論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

(一)接受的本質與過程研究
接受的本質是什麼?它可否與理解、認知等範疇劃界?這是接受理論必須回答的首要問題。在我看來,盡 管接受活動在教育實踐中表現出多種形式:有主動性接受,有強制性接受;有科學文化知識的接受,也有思想 道德觀念的接受;有經驗教訓和風俗習慣的接受,還有思維方式和技藝技能的接受等等。但究其實質,接受( Reception )所反映的是社會、自然或精神客體與認識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是教育活動中接受主體(受 教育者)對外來教育信息進行反映、選擇、整合、內化等多環節構成的一個連續、完整的認識過程。所謂反映 ,是指接受主體憑藉其先天形成的感官系統(主要是大腦皮層的感覺、視覺、聽覺、觸覺功能和反射整合機制 )將教育信息所包含的語義、概念、觀點、景象等模組“移入大腦”,並進行複製和再現,在主體意識中形成 與之相關或對應的形象和概念。選擇是指接受主體運用一定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方法,依據主觀的或客觀的評價 標準,對進入認識域的教育信息進行事實(真偽)判斷和價值判斷,確定對其中每一個具有獨立意義的成分( 一句話、一種理論或觀點、一種現象或事實、一種方法或技能)的取捨態度及所容納、排斥的信息量的過程。 選擇通常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層面是評價標準的選擇。主體根據外來信息客體的特徵按對應關聯的原則從內儲 觀念、知識和經驗中提取相關材料,或從外部環境中攝取有關的事實、現象作為判斷、篩選信息客體的參考資 料和標準。第二層面是判斷、篩選方式的選擇。主體根據認識目的及對客體的感性反映,尋找最優的思維加工 方式。第三層面是對信息客體的選擇。那些全新的教育信息往往不經過選擇環節而直接進入整合階段,但一些 意義難度較大的信息,一些價值和意義指向具有不肯定性或否定性的信息,則需要經過篩選和剔除才能進入整 合階段。所謂整合,是指接受主體憑藉大腦的顯微結構變換神經元的分子分布,對經過反映和選擇進入認識場 的信息材料進行運演加工,使之與原有的知識品德結構發生對接的建構過程。受外來信息的刺激,神經纖維與 神經元之間迅速接通,主體思維邊界被激活。當外來信息與原有知識品德結構具有相容性時,二者發生契合, 主體便吸納信息客體引起原有知識品德結構量的擴容。這種現象謂之同化。當外來信息與原有知識品德結構不 相容,而其強度又足以使主體不能同化時,便迫使主體改變甚至重組原有知識品德結構,使其適應信息客體的 性質和要求。這種現象謂之順應。可見,整合實際上包含著建構和重構的雙重含義。經過建構或重構剛剛形成 的知識和觀念並不牢固,在短時記憶的基礎上還必須經過主體反覆而長期的演練、套用和實踐才能最終內化、 積澱為主體深層的知識品德結構。
關於接受過程的研究主要得益於信息加工理論。艾倫. 紐厄爾(Allen Newell)、赫伯特.西蒙(Hebert Simon)和烏爾里克.奈塞爾(Ulric Neisser)等人都為此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國內學者對接受微觀機制的研究 才剛剛開始。但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的發展無疑會加速這一研究的進程。
(二)接受主體要素研究
接受基(Receptional Fundation)是接受主體研究的核心命題。因為接受活動的效率、水平和方向取決於 主體接受基的總體水平及其操作性要素的運行狀態。接受基由作為硬體的腦機能組織與附著在腦組織之上充當 軟體的接受圖式(Receptional Schema)構成。對腦機能組織的研究國內外都已取得了許多進展。其理論前沿 已轉向思維機能模擬。而在接受問題研究中,多數學者仍願借用魯利亞(A.P.лурия)的三種機能結構( 即調節張力與覺醒的結構,信息的接受、加工和保持結構,活動的編程、調節與控制結構)理論來解釋。對接 受圖式的界定有不同的意見。許多學者套用了皮亞傑發生認識論中的圖式概念。筆者不同意這種觀點。因為皮 氏圖式概念基本上與範式、模式、圖景同義,是一個靜態概念。在筆者看來,接受圖式是一個附著在主體腦機 能結構之上,由多級心理、意識要素構成,藉以加工和整合信息,形成人的觀念與認識的微觀軟體系統。它與 大腦的三種功能結構相對應,形成三個相互聯繫的功能子系統:(1 )驅動調節系統——由主體不同層次的需 要、動機和以非邏輯形式出現的情感、情緒、意志、信念、興趣、直覺、靈感等心態要素構成,可以激活或關 閉腦神經的覺醒結構,引起接受活動的發生與終止,提高或降低接受效率。(2 )導向選擇系統——由固有觀 念與定勢心理構成,與動機要素聯動,對進入認識域的教育信息進行判斷、識別與篩選,確定接受活動的方向 與加工對象。(3 )運演加工系統——由作為工具的思維方式、方法、技巧和作為原材料的知識、經驗構成, 以腦神經中的信息接受、加工與保持結構作為其運行載體,規定著接受活動的加工、理解能力。這三個功能子 系統在接受過程的不同環節上既獨立運作,又相互聯繫、交叉配合,形成主體的接受動能,共同影響接受活動 的方向、效率和質量。〔3〕
(三)、接受客體與中介要素研究
接受活動不是封閉的。主體總是處在一定的客觀環境和具體氛圍之中,面對確定的教育者和傳播方式,去 接受確定的教育信息。因而,要實現外來信息與主體接受視界的高度融合,提高接受效率,除了取決於主體接 受基水準及其圖式的運行狀態之外,由接受客體與中介要素構成的外因條件同樣是至關重要的。這些因素主要 包括:
教育者:身分、資歷、人格形象、知識容量與業務素質、感召力、與接受者的情感關係、責任心、態度與 方法。
教育信息:內容的價值、可信度、新穎性、難度、組合質量。
傳播方式:載體形式、信息組合方式、傳播技術與工藝、教育方法。
接受氛圍:巨觀社會文化背景、教育場景、群體心態、壓力感、教育者與接受者的情感相容性。
我們對上述要素的解析研究有些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如對雙主體關係與接受效率的相關性研究中總結 出的位差效應規律、共振規律、移情規律,以及教育方式的客觀附和性、運用過程及其效率的更替性、不同方 法的關聯性規律等等。對於其他大部分要素的研究及其成果還比較零散,尤其是部分量化實證研究因受試驗條 件的限制目前還難有突破性的進展。
(四)接受障礙與差異性研究
在教育活動中,任何一種教育信息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被接受,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信號衰減或失真。這表 明在接受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障礙。一般而言,接受障礙的導因來自於受教育者自身和外部兩個方面。前者稱為 內障礙,後者稱為外障礙。內障礙主要包括思維能力、閾限、情緒、情感等生理機能性障礙和價值取向、知識 結構及容量限制等意義性障礙。外障礙則主要是教育者、教育內容及形式、教育環境三個方面各構成要素對接 受活動形成的阻礙。就其作用機制來看,外障礙要素只是內障礙生顯的引導條件,它必須通過引發或轉化為內 障礙才能最終影響接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