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探針顯微術套用進展

掃描探針顯微術套用進展

《掃描探針顯微術套用進展》是2007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傳鳳。

基本介紹

  • 書名:掃描探針顯微術套用進展
  • 作者:朱傳鳳
  • ISBN:9787122003928
  • 定價:45.00 元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07月
  • 開本: 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集大量的科學數據和國際前沿水平的研究結果於一體,融入了作者十餘年的科研積累和經驗,詳細介紹了適合掃描探針顯微術的許多專利性質的方法和關鍵技術等內容。從掃描探針顯微鏡(SPM)的原理、操作使用及相關功能套用,到主要配件掃描器的校正;從樣品製備、參數的選擇、數據處理、結果分析,到相關材料的新結構、新性能的認知、最終結果的確定以及實驗技巧等,均做了詳細介紹。
本書適用於物理、化學、材料、生物、醫藥和生命科學等領域的相關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參考,同時可作為高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用書。

圖書目錄

第1章SPM系統的基本原理1
11掃描隧道顯微鏡的基本原理1
12原子力顯微鏡的基本原理2
121接觸式模式3
122力曲線方法4
123摩擦力顯微鏡4
124輕敲式模式5
125相位成像模式技術5
126磁力顯微鏡5
127非接觸式模式6
13相關配件的製備和選擇7
131STM探針7
132AFM探針7
133掃描器的選擇7
參考文獻8
第2章摻雜態聚苯胺薄膜的微觀結構及相關信息研究9
21三種對應陰離子摻雜態聚苯胺薄膜的微觀結構研究9
211材料和實驗9
212聚苯胺高分子鏈的理論模型10
213氯離子摻雜態聚苯胺薄膜表面的STM結果10
214高氯酸根離子摻雜態聚苯胺自支撐膜表面的STM結果11
215對甲苯磺酸根離子摻雜態聚苯胺薄膜表面的STM結果12
22結論12
221數據討論12
222有意義的科學驗證13
參考文獻13
第3章新型功能梯形高分子薄膜的微觀結構與組分的關係
研究14
31四種梯形高分子薄膜表面的微觀結構研究14
311材料製備和實驗14
312梯形高分子薄膜的設計的結構模型14
313梯形高分子薄膜表面的AFM結果14
314梯形高分子的構象模型15
315結論16
32有機納米管系列薄膜的初步研究17
321設計的梯形高分子有機納米管的結構模型17
322兩種有機納米管薄膜表面的AFM結果18
323相應於有機納米管的超分子薄膜表面的AFM結果19
324有機納米管及其超分子的構象模型20
325系列梯形高分子薄膜的力曲線的統計結果20
326結論21
參考文獻21
第4章力曲線方法的套用23
41特殊功能高分子薄膜的結構與性能的關係研究23
411材料和實驗23
412設計的特殊高分子的結構式23
413特殊高分子薄膜的AFM結果25
414玻璃基底表面特殊高分子薄膜的力曲線的統計結果27
415結論29
42套用AFM/力曲線法研究液晶器件新的取向材料29
421材料和實驗30
4225種有機薄膜的表面結構特徵31
4235種有機薄膜的力曲線的統計結果31
424結論33
43力曲線的採集與統計33
431單條力曲線的形貌特徵及採集33
432力曲線的統計35
參考文獻35
第5章摩擦力顯微鏡在金屬氧化物薄膜表面的納米摩擦行為
研究37
51金屬氧化物薄膜表面的納米摩擦行為研究37
511實驗設計37
512材料和實驗38
513原理38
514摩擦力數據的採集39
515數據處理和分析39
516對測量結果的分析40
52結果與討論40
參考文獻42
第6章單鏈聚苯乙烯分子的形態研究43
61單鏈聚苯乙烯分子的形態研究實驗43
611材料和實驗43
612聚苯乙烯分子敏感的溶劑效應43
613溶液中的單鏈聚苯乙烯分子的動態過程45
614液氮以及不同溫度條件下單鏈聚苯乙烯分子的結構特徵46
62結論47
參考文獻48
第7章輕敲式/相位成像模式的套用49
71不同水質中的聚丙烯醯胺分子的形態特徵50
711樣品的製備與實驗50
712不同水質中大慶石油大學製備的聚丙烯醯胺分子的形態
特徵50
713不同水質中東南大學製備的聚丙烯醯胺分子的形態特徵51
714不同水質中北京的聚丙烯醯胺分子的形態特徵51
715結論52
72功能聚丙烯醯胺高分子的形態和行為研究53
721材料和實驗53
722設計的主、客體分子模型54
723本徵態聚丙烯醯胺薄膜微區的形貌54
724極稀水溶液體系中乙酸鉻分子的形態及特性54
725聚丙烯醯胺乙酸鉻複合體系的相關信息56
72680℃條件下聚丙烯醯胺乙酸鉻複合體系的形態與性能變化57
727過量乙酸鉻存在條件下聚丙烯醯胺乙酸鉻複合體系的結構
特徵61
728結論62
參考文獻63
第8章功能新材料的磁性探討64
81單個Gd@C82—OHx納米粒子的形態和性能研究64
811材料和實驗64
812不同pH值的稀溶液體系中單個Gd@C82—OHx粒子的形態
特徵65
813初步探討Gd@C82—OHx納米粒子的磁信息67
814結論69
82無機納米材料的磁性探討69
821材料和實驗69
822NiCu多層納米線的形貌特徵和磁性信息70
823Al2O3Ni 納米陣列的相關信息71
824雲母基底的相關信息72
825結論72
參考文獻74
第9章套用AFM的輕敲式/相位成像模式篩選功能有機高分子
薄膜75
91探討光學高分子薄膜的納米結構與性能的關係75
911樣品的製備和實驗76
912設計的主體高分子和客體分子的結構模型76
913不同基底上非線性光學高分子薄膜的表面形貌圖和相位成像
信息76
914不同基底上非線性光學高分子薄膜的微區結構和相位成像
信息79
915ITO基底上非線性高分子薄膜的力曲線的統計分布分析84
916結論86
92新型PVC自支撐薄膜的微觀結構與性能的研究87
921材料和實驗87
922設計的PVC薄膜的主體分子等四種分子的結構模型88
923本徵態PVC薄膜表面的微區結構信息88
924修飾的PVC薄膜表面的微區結構信息89
925摻雜劑對PVC薄膜表面微區結構的影響94
926結論95
93不同電漿處理的可降解醫用高分子(PLGA)薄膜的微觀
結構研究95
931實驗和材料製備95
932本徵態PLGA薄膜表面的相關信息96
933O2電漿條件下PLGA薄膜表面的結構變化98
934SO2電漿處理的PLGA薄膜表面形貌98
935NH3電漿處理時間對PLGA薄膜表面的影響99
936結論101
94功能蛋白質分子修飾的醫用高分子薄膜表面的微區結構特徵101
941實驗和材料102
942BSA(FBS)修飾的PLGA薄膜表面102
943BSA(FBS)修飾的NH3 電漿處理1min的PLGA薄膜103
944NH3電漿修飾時間的延長對PLGA薄膜結構的影響105
945結論107
參考文獻107
第10章生物學信息探討109
101單個成骨細胞的形態及其微區結構信息的研究109
1011實驗和材料製備110
1012生長在本徵態PLGA薄膜表面的雙成骨細胞的形態特徵110
1013經NH3電漿處理的PLGA薄膜表面成骨細胞的形態
特徵111
1014BSA分子修飾的PLGA薄膜表面單個成骨細胞的形貌特徵113
1015低滲狀態單個成骨細胞的微區結構信息114
1016低滲狀態成骨細胞胞體內的動態變化115
1017結論116
102PLGA薄膜及其薄膜表面生長的成骨細胞(觸角)表面黏附力
的統計分析——考察三類薄膜表面的生物活性117
1021力曲線的採集117
1022本徵態PLGA薄膜的力曲線的統計分布118
1023NH3電漿修飾的PLGA薄膜的力曲線的統計分布118
1024不同PLGA薄膜表面的成骨細胞(觸角)表面力曲線的統計
分布119
1025結論121
103納米生物學信息的初步研究122
1031生物材料的製備及實驗122
1032正常海馬神經元細胞及其微區的相關信息123
1033低滲狀態(10min) 海馬神經元細胞的形貌特徵123
1034單個淋巴細胞的相關信息124
1035單分子藥物在淋巴細胞表面的特異性結合探討125
1036結論127
參考文獻127
第11章冬小麥葉片中原生質體的有價值信息研究128
111冬小麥葉片細胞的納米結構及其動態過程研究128
1111材料和實驗128
1112冬小麥葉片的正常細胞的形態特徵及微區信息128
1113由冬小麥細胞表面微區結構變化解讀內吞噬現象129
1114冬小麥細胞內的亞結構信息132
1115冬小麥細胞中蛋白質納米粒子的形態特徵及動態過程135
1116結論135
112準自然環境冬小麥原生質體表面蛋白質組分的識別研究137
1121材料和實驗137
1122冬小麥原生質體質膜表面微區的形貌特徵及較大尺寸蛋白質
顆粒的形態特徵及其性能137
1123冬小麥原生質體中細胞表面較大尺寸蛋白質顆粒與蛋白酶
K結合後的形態特徵及其性能139
1124冬小麥原生質體質膜表面顆粒與蛋白酶K結合後單個
納米粒子的形態特徵139
1125蛋白酶K的單分散狀態和單分子的結構特徵及其性能142
1126結論143
參考文獻143
第12章在納米尺度上探討B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
的特異性藥物的作用機制研究144
121材料和實驗144
122藥物1的分子模型及最小基元的結構特徵145
123核心抗原二聚體的結構模型及其形態特徵145
124核心抗原分子多聚體及其殼形結構146
125核心抗原分子與納米藥物1結合後的相關信息148
126核心抗體分子的形態特徵及相位成像信息149
127核心抗體分子與核心抗原分子結合的相關信息150
128拉米夫定納米粒子與核心抗原分子聚集體結合的相關信息151
129結論152
參考文獻152
第13章功能有機分子的識別研究153
131具有苯環的高分子的分子識別探討153
1311單鏈聚苯乙烯分子的形態特徵153
1312摻雜態聚苯胺薄膜中的分子識別探討154
132聚矽氧烷梯形高分子薄膜中的分子識別探討155
1321四種梯形高分子薄膜表面的實驗結果155
1322四種梯形高分子的分子力學計算結果155
133結論156
參考文獻156
第14章納米器件的集成及其形成機理的初探157
141不同條件處理的矽片製備的含氮氧化物超薄膜的表面、界面
信息研究157
1411HF/H2O溶液體系處理的矽片的表面信息158
1412HF/IPA(異丙醇)/H2O溶液體系處理的矽片表面信息158
1413SiSiO2體系的表面、界面信息(HF/H2O)158
1414SiSiO2體系的表面、界面信息(HF/ IPA/H2O)159
1415結論160
142在單分子水平上研究蛋白質晶片的形成機理(生物分子的
識別)160
1421材料和實驗161
1422矽蛋白質晶片的組裝過程161
1423矽蛋白質晶片的性能檢測165
1424結論168
參考文獻168
第15章納米線的樣品製備、表征及其形態研究170
151兩種銅酞菁納米線的製備與表征170
1511銅酞菁(CuPc)納米線的製備170
1512銅酞菁(CuPc)納米線的表征170
152空心納米線——納米碳管的樣品製備與表征171
1521空心納米線——碳納米管的樣品製備172
1522不同基底表面的碳納米管的結構特徵172
1523摻雜態聚苯胺稀溶液體系分散的單根碳管的形態特徵174
1524結論176
153聚矽氧烷有機納米線的製備與表征176
1531聚矽氧烷有機納米線的由來176
1532聚矽氧烷有機納米線的樣品製備176
1533結果與討論177
1534結論178
154單個聚矽氧烷梯形高分子納米線的特徵構象的初步分析179
1541材料和實驗180
1542設計的單個聚矽氧烷梯形高分子納米線的結構模型180
1543十二烷基(3%)聚矽氧烷梯形高分子納米線的微觀結構
特徵181
1544十二烷基(5%)聚矽氧烷梯形高分子薄膜的微觀結構
特徵182
1545結論183
參考文獻183
第16章納米粉體的分散技術和單個納米粒子的形態研究184
161金屬納米粉體的分散技術的套用探討184
1611蒙脫土和高嶺土的分散184
1612蒙脫土晶粒的結構特徵185
1613高嶺土微粒的形態特徵186
1614金屬氧化物納米粉體的單分散技術186
1615單個金屬納米粒子的形態特徵188
1616兩種生物高分子的分散技術188
1617單個特異性功能蛋白質分子的形態特徵188
1618單個具有多糖官能團的膽固醇分子的形態特徵189
1619結論189
162納米塗層技術探討190
1621材料和實驗190
1622三種納米粉體中單個粒子的結構信息191
1623三種金屬納米塗層的相關信息192
1624結論193
163納米顆粒的測量方法193
1631數據的採集195
1632納米顆粒的測量195
1633納米顆粒的數據的統計和計算195
164單個金屬納米粒子的研究進展196
1641材料和實驗196
1642ZnO系列粉體的形態特徵196
1643四種金屬納米粉體的最近的研究結果198
1644結論200
165Al2O3納米粉體在功能聚醯亞胺高分子薄膜中的套用201
1651聚醯亞胺薄膜的聚合及相關實驗201
1652本徵態聚醯亞胺薄膜的AFM/相位成像結果201
1653施加1000V電壓時考察本徵態薄膜的抗老化能力202
1654Al2O3 納米粒子摻雜的聚醯亞胺超薄膜的結構特徵203
1655施加1000V電壓後考察Al2O3 納米粒子摻雜的聚醯亞胺超
薄膜的抗老化能力204
1656結論205
166來自國外的金屬納米粉體的單個粒子的形態特徵206
1661不同濃度的Co納米粒子的研究206
1662氣敏SnO2薄膜的微區結構研究207
1663SnO2薄膜的製備和實驗207
1664結果和討論207
參考文獻208
第17章NanoⅢa SPM DI3000的套用——含鐵酞菁功能材料
的微區結構和弱磁性能的初步研究210
171材料製備和實驗210
172鐵酞菁(FePc)功能材料的微區結構和相位成像信息211
173鐵酞菁( FePc)材料的磁信息存在的可能性215
174銅酞菁(CuPc)功能材料的相關信息218
175標準磁力薄膜樣品的微區磁力信息219
176結論220
參考文獻221
第18章掃描器的校正222
參考文獻225
附錄1SPM DI3000的使用226
附錄2OriginGausses 分析(使用Origin軟體畫圖)228
後記22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