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安區

振安區

振安區,隸屬於遼寧省丹東市地理坐標東經124°08'-124°30',北緯39°59'-40°23'。總面積659平方公里(2013年),耕地面積130平方公里。轄五個鎮、四個街道,59個行政村、32個居民委員會。

截至2011年底,振安區總人口為18.3萬,其中農業人口11萬,占60%。

2013年,振安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7.8億元,比2012年增長12%。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人文環境,人口民族,歷史文化,名勝古蹟,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衛生事業,社會保障,交通運輸,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分屬浪頭九連城五龍背3區。
振安區振安區
1957年分屬浪頭、九連城、樓房等鄉鎮。
1959年建安東市郊區。
1965年更名丹東市郊區。
1980年改振安區。
1981年3月8日,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丹東市郊區更名為振安區。
1984年11月28日,國務院批准:將東溝縣的長安鄉板石村劃歸丹東市振安區管轄。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振安區轄4個街道、5個鎮:鴨綠江街道金礦街道珍珠街道太平灣街道同興鎮五龍背鎮樓房鎮九連城鎮湯山城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振安區隸屬於遼寧省丹東市,三面環繞丹東市市區,北與寬甸縣接壤,西與鳳城市毗連,南鄰東港市,東隔鴨綠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相望。地理坐標東經124°08'-124°30',北緯39°59'-40°23'。全區總面積6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0平方公里。
振安區

地形地貌

振安區地處遼東低山丘陵區,是長白山山脈余脈。境內丘陵、山地與谷地相間,植被發育,地勢由西北至東南依次漸緩,形成西北高、東南低的地貌構架。全境最低海拔4.2米,最高海拔708.5米(五龍山主峰丁歧峰),平均海拔351.8米。山地與丘陵占全境的60%,河谷占40%。
五龍山五龍山

氣候特徵

振安區屬海洋性特點的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全年日照總時數為2300—2530小時,年平均氣溫攝氏33.3—17.9度,年平均降水量900—1300毫米,多集中在七、八月份,無霜期為165—190天左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振安區礦產資源豐富,截至2013年,已發現礦產29種,礦產地52處。已開發利用的資源有:金、銀、菱鎂、矽石、長石、大理石、花崗岩、地熱水等12種,黃金產量連續多年超萬兩;已探明的銅、鈷、鉛、鋅、硫鐵水晶麥飯石、輝綠岩資源17種。

生物資源

截止到2013年,振安區森林面積4萬公頃,其中水源涵養林保護面積2.1萬公頃,果樹林0.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2.35%,主要野生植物有水曲柳黃鳳梨核桃揪、玫瑰、紫杉紅松冷杉等。全區林木總蓄積量121.8萬立方米,2005年振安區被國家環保總局列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水資源

到2014年,振安區河川徑流總量為4.94億立方米,流域總面積659平方公里,其中2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1條,河流總長度526.2公里,水域面積55平方公里。主要河流:(1)鴨綠江,全長790公里,流經本區33公里;(2)愛河,全長189公里,流經本區34公里;(3)大沙河,位本區境內,全長31公里。池塘170公頃,蓄水量230萬立方米。地下水總蓄水量0.62億立方米,其中可開採0.43億立方米。二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9條,總長558公里。其中較大的河流有鴨綠江、艾河、大沙河等。

人文環境

人口民族

振安區有、滿、蒙古、回、朝鮮、苗、彝、壯、侗、布依、錫伯、土家、達斡、俄羅斯、鄂倫春等24個民族。截至2011年底,振安區總人口為18.3萬,其中農業人口11萬,占60%。

歷史文化

鴨綠江木結構鐵路橋
鴨綠江木結構鐵路橋鴨綠江木結構鐵路橋
鴨綠江木結構鐵路橋是在1950年10月由工兵部隊用圓木建成的,史稱鴨綠江浮橋,又稱,水中橋。
愛河尖古城遺址
在鴨綠江與愛河交匯處的九連城鎮東南方的一個沙洲上,坐落著一處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代縣城遺址,這就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丹東地域最早的漢代西安平縣城古城遺址(愛河尖古城遺址)。
九連城
九連城九連城
九連城位於振安區新區境內的鴨綠江和愛河交匯處,北依鎮東山;東峙依山而築的明長城東端虎山;西南隔橫道河與龍頭山顧盼;東南與夾心道愛河上尖村漢代西安平縣古城遺址隔河相望。歷經五個朝代的歲月變遷,是開埠丹東的原始古城。

名勝古蹟

五龍山
五龍山位於五龍背鎮與樓房鎮交界處,距市區14公里,屬長白山系千山山脈的余脈,海拔708.5米。
黑虎泉
丹東黑虎泉綠色生態園坐落於美麗的鴨綠江畔,舟橋部隊隔壁,占地200畝。

經濟概況

綜述

2012年,振安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9億元,是2007年的2.5倍,年均增長2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6.5億元,按可比口徑是2007年的3.1倍,年均增長2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4.4億元,是2007年的2.4倍,年均增長18.7%;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237億元,是前五年的6.1倍,年均增長39%;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198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540元,分別比2007年增加10045元和5910元,年均增長15%和15.6%。
2013年,振安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7.8億元,比2012年增長12%;規模企業增加值44億元,比2012年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84億元,比2012年增長2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億元;引進內資項目到位資金57.8億元,比2012年增長11.6%;實際利用外資1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24.3%;外貿出口總額2.6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1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3億元,比2012年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45元,比2012年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12722元,比2012年增長14%。

第一產業

截至2012年,振安區累計新增設施農業面積5000畝,總數達到2.2萬畝。33個農產品通過國家級認證,新建休閒觀光都市農業園區5個,以藍莓為主的小漿果種植面積突破1萬畝,林下中藥材發展到3.1萬畝,板栗經濟林達到13萬畝。新建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小區36個,規模化養殖率由2007年的40%提高到70%。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由2007年的70戶發展到110戶,銷售收入實現12億元,帶動農戶1.1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由2007年的9個發展到86個。
2013年,振安區糧食總產量達3.3萬噸。28個蔬菜品種獲國家無害化生產認證,藍莓等省級小漿果生產基地面積發展到5800畝,新增中藥材、山野菜種植面積7000畝,新增食用菌生產基地6個,新建標準化養殖小區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22個。農事骨幹企業達到110戶,銷售收入10億元,出口創匯1400萬美元。

第二產業

五龍背五龍背
截至2012年,規模企業由2007年的58戶增加到111戶;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的企業由5戶增加到15戶。2012年,規模工業增加值完成43.1億元,是2007年的4.3倍,年均增長33.8%;規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完成123億元,是2007年的5.1倍,年均增長38.5%。累計實施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67項,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5億元,年均增長41%。
2013年,振安區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預計完成127.7億元,增長18%。主營業務收入超5000萬元企業達到22戶,其中超億元企業12戶。為企業爭取各類扶持資金1734萬元。

第三產業

截至2012年,新增連鎖店20家,改擴建農資、日用品等銷售網點46個,升級改造農貿市場2處;家電下鄉產品累計銷售1.5萬台(部),銷售額3640萬元。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91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實現36.2億元。累計實施房地產項目23個,完成開發面積249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80萬平方米,完成投資25.1億元。各類金融機構新增貸款由2007年的3億元增加到17億元。
2013年,振安區服務業增加值完成25.1億元,同比增長13%。限額以上服務業企業發展到49戶,其中國家級14戶。“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紮實推進,農用生產物資等直營店、加盟店達到47家,獲省“商業服務品牌”稱號。新增個體工商戶904戶,總數達到4300戶,從業人員1.6萬人。2013年全年接待遊客296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3.6億元,增長18%。2013年完成房地產開發面積95.3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25.1萬平方米,銷售收入實現17.9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3年,振安區7所學校通過標準化驗收,總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的丹東市中國小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與五龍背九年一貫制學校項目順利推進,全區初三學生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比例達90%以上,振安高中高考上線率達98%。
振安區
振安區有各類學校48所,擁有專業教師1214人,共有在校生1.3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國小升國中升學率1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95%,高考升學率97%。全區幼兒教育班(幼稚園)174個,在園兒童3000多人。

科技事業

2013年,振安區申報科技計畫項目19項,申請專利35件,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預計實現10.5億元,增長45.8%。

衛生事業

振安區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擁有區、鎮、村衛生院75處,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所各1處;各類福利院6所,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指導站9處;社區服務中心5處。
2013年,投資2400萬元的區醫院門診綜合樓建設工程基本完工,九連城鎮中心衛生院綜合樓竣工並投入使用。人口與計生工作水平穩步提高,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分別控制在6.2‰和0.7‰以內,區計畫生育服務站建成投入使用。

社會保障

2013年,五龍金礦工礦棚戶區改造、移地建設工程順利實施,22棟、總建築面積9萬平方米的安置樓房主體工程全部封頂,1300餘戶棚戶區和塌陷區居民的安居夢即將實現。振山北棚戶區和東平大街北側棚戶區改造工程正積極推進。新建農村安全飲水井42眼,解決6000餘人飲水安全問題。投資170萬元新建農村困難家庭常年病人託管中心,80餘人得到託管照料。全面提高城鄉低保和農村“五保”對象救助標準,發放救助資金總計2142萬元。加大城鄉困難居民醫療救助,為6300餘名困難居民發放救助資金168萬元。新農保參保2.97萬人,補助資金支出1194萬元;新農合參保8.5萬人,補貼資金支出3050萬元。全年實名制就業4960人,普惠制就業和創業培訓27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

交通運輸

丹東市振安區地處遼東半島東部,鴨綠江畔,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區內交通便利,公路交織成網,環城公路、瀋丹鐵路瀋丹高速公路鶴大高速公路穿越境內;丹東港丹東浪頭國際機場距振安區僅幾公里,形成了公路、海運、航空互相銜接的立體化交通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