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品持經功德分

持經功德分一般指本詞條

《第十五品持經功德分》出自佛教重要經典《金剛經》,突出了身布施的難得,指出持誦、傳播《金剛經》有信心不逆的回報,《金剛經》是大乘佛教的無上妙法。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評析,出處簡介,

作品原文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1)以恆河沙(2)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3)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4)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是,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5),而散其處。”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初日分:印度民族不太注重歷史,覺得過去的就過去了,未來的還沒有來,沒必要記清楚。佛經上講時間,一天分三時,就是三個階段。初日分就是上午,中日分就是中午,後日分就是下午。
(2)恆河沙:即像恆河中的沙粒一樣多。
(3)大乘:梵語音譯為摩訶衍,用乘載比喻覺悟的境界,自覺且覺他者謂大乘,限於自覺者謂小乘。
(4)小法:指外道法,即非佛法。
(5)華香:華是花的通假字,華香即花和香。

作品譯文

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早上以和恆河沙數目相等的次數做身命布施,中午以和恆河沙數目相等的次數做身命布施,下午也以和恆河沙數目相等的次數做身命布施,像這樣經過無量百千萬億無法計算的歲月,不斷地都以身命布施。但如果另外有人,聽到此經,信心不動搖,他的福德就勝過無數次以身命布施的人,更何況書寫、實踐、讀誦,為他人解釋說明。須菩提,簡要地說,此經有不可思義,不可稱量,無邊的功德,如來為發心,學大乘佛法的人說,為發心學最上乘佛法的人說。如果有人能夠實踐、讀誦,並廣為他人解釋說明,如來清楚地知道這種人,清楚地看見這種人,都會成就不可量不可稱,沒有邊際不可思義的功德。像這種人,就是承擔如來無上正等正覺的人。為什麼呢?須菩提,如果喜歡咒術、祈福消災、算命風水,喜歡雙修採補住空樂境界,喜歡長生不老,守住靈明覺知,信以為有道、有真常等小法的人,不知道咒術、祈福消災、算命風水、長生不老等只是增長我見,所悟方術、所悟境界只是增長人見,但守靈明覺知,住空東境界只是染著眾生見,信以為有道可修、有真常可證,只是增長壽者見。有這種知見的人,對於此經就不能聽受讀誦為他人解說。須菩提,無論什麼地方,如果有此經典在,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都應該供養,應當知道這地方就是塔廟,都應該恭敬作禮圍繞,以種種花香散布其處。

作品評析

以身布施很難啊!譬如現在輸血給人家,或者把眼角膜捐給人家了,有人受傷,需要一塊皮去補,把自己身上割一塊去幫他等等,都是身布施。另外媽媽生孩子,父母帶孩子也可以說是身布施,不過看不出來,還布施得很願意,很高興呢!勞碌一輩子,最後被兒女罵一頓,說你這個落伍的老頭子,愈罵愈高興,這就是做父母的布施。其實嚴格講起來,這不算布施,因為父母的愛兒女,是基於自己私心的愛。又如你愛一個人,願意為他服務,算不算布施呢?這是布施的行為而已。實際上,這是你的疑心,貪、嗔、痴、慢、疑的疑,愚疑的疑。我們常常引用龔定庵的兩句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真布施是舍掉自己捨不得的,是一種自我犧牲。譬如說只有砍掉我的膀子,才能夠治好你,我願意砍掉給你,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這是布施。所以以身布施,非常難。
為什麼這裡提到身布施呢?大凡人生在世,有兩件事情最難布施,第一件是錢財。但是等到要命的時候,絕對慷慨的把錢財付出去,只要保命就好了。第二件是身布施難。最難布施的是“我”。佛說假使有一個人,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什麼是恆河沙等身布施?我們一個身子犧牲了,算是一個身體布施,自己死了以後,再來投胎,那個身子再來布施,生生世世都拿生命來布施,犧牲自己,為社會為眾生,這是以恆河沙那么多的生命來作布施,這個是講數量之多;犧牲不只一次,犧牲像恆河沙那么多次數,這是講生命的布施
緣者,機緣。起者,生起。謂教義之生起,起於機緣,明法必對機也。發,謂發心。大乘者,菩薩乘。最上乘者,佛乘也。大乘教義,有圓有別,有頓有漸。佛乘教義,惟一圓頓。發大乘,謂發行菩薩道之心;發最上乘,謂發紹隆佛種之心。明此經是為此等人說也。若約教義言,是經前半之義,非盡圓頓。後半之義,專明圓頓。又復前半非盡圓頓者,非謂有圓頓有不圓頓也。乃是一語之中,往往備此二義。故我前雲,淺者見淺,深者見深,隨人領解。此世尊說法善巧,循循善誘之苦心也。故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兩語中,含有二義。一明所說者有此兩種教義;一明為發此兩種心者說也。曰如來者,明其從大圓覺海中自在流出也,明其句句傳心也。
如來既為如是發心者說,則信心不逆,依教奉行之人,其發如是心可知,其開佛知見可知,其為紹隆佛種也亦可知。此其福勝彼之理由二也。緣起勝,是約說者邊說。若約不逆邊說者,則為發心勝,根器勝也。
上言聞此經典,信心不逆云云,便成虛語。若其實是信心不逆,而又未成荷擔功德,教義緣起,尚何殊勝之有。則上言是經有不可思議等功德,如來為發大乘最上乘者說,又成虛語。一字出入,關係之大如此。前雲凡讀佛書,切忌向文字上研究。因研究文字,無非以淺見窺,以凡情測,勢必誤法誤人故也。今觀此處妄加一字出入有如是之大,則不但有誤法誤人之過,竟犯謗佛謗法之嫌矣。可懼哉。察其所由,無他。教義不明,專向文字推敲故耳。何以言之。在妄加者意中,必系誤會不可量等功德,即為上文不可思議等功德。故以為初發心修行人,豈能成就。遂加一得字以辨別之。殊不知此處文字,雖與上文相似。然既顛倒說之,道理便大大不同,功德亦隨之而大大不同,豈可混而為一乎。今竟儱侗顢頇,至於如此者,無他。教義不明故耳。教義云何得明?多讀大乘以廣其心,勤修觀行以銷其障,常求加被以開其慧。以如是增上緣薰習之力,久久自明。若執文字相求之,則如人入闇,永無所見矣。此是明佛理之要門,故不憚言之又重言之。

出處簡介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梵文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剛經》傳入中國後,自東晉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譯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共8208字,為鳩摩羅什譯本的一個重要補充。其他譯本則流傳不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