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現象

拯救現象

柏拉圖深信天體是神聖高貴的,而勻速圓周運動又是一切運動之中最美最高貴的一種。所以,天體的運動應該是勻速的圓周運動。可是在天文觀測中,天上的有些星星的運轉,有時向東,有時向西,時而快,時而慢,人們把這些星星叫做行星(希臘文中行星是漫遊者的意思),但柏拉圖對這種叫法不以為然,他相信就是行星也一定在遵循著某種規律性,也一定像恆星一樣沿著絕對完美的路徑運行。因此他給他的門徒們提出了一個任務:研究行星現在這個樣子究竟是由哪些均勻圓周運動疊加而成的。這就是著名的“拯救現象”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拯救現象
  • 外文名:saving the phenomena
  • 拼音:zhěnɡ jiù xiàn xiànɡ
  • 定義:直觀的說是將紛亂的現象歸整
現象歸整,天文思想,

現象歸整

拯救現象,直觀的說是將紛亂的現象歸整。“拯救”的意思就是行星的現象如此地無規則,如此的“不體面”,只有找出其所遵循的規則的高貴運動方式,才能洗刷這種“不體面”。
歐多克斯在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宇宙途徑基礎上,用天球的組合模擬天象,為柏拉圖的理想提供第一個有益的方案,即同心球的疊加方案。每一個天體都有一個天球帶動沿球的赤道運動,而這個天球的軸兩端固定在第二個球中,第二個球又固定在第三個球上,組合出複雜的運動。歐多克斯發現,用三個球就能複製出日月的運動,行星的運動則要運用四個球,五大行星加上日月和恆星天,一個要27個球。通過恰當選取這些求得旋轉軸、旋轉速度與球半徑,就能使這套天球體系比較準確地再現所觀測到的天體運動情況。這套希臘數理天文學基本模式,基本上被後人繼承了下來。
拯救現象”方法是一種科學研究的綱領。面對的自然界,紛紜複雜、變化萬千,如果不把其納入一個固定的框架之中,科學家便不能很好地把握它們。
拯救現象,正是把紛亂的現象歸整。力圖把天空中的漫遊者固定起來或使其規則化,是與希臘當時的社會問題相對應的。當時雅典有很多流浪者、遊手好閒、到處逛盪,讓政府很頭痛。希波戰爭期間強行徵募遊民入伍,接受軍隊的規範與制約,較好地解決這個社會問題
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說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 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哲學理念與柏拉圖如出一轍。

天文思想

理念、數學與“拯救現象”
--柏拉圖的哲學、數學及其天文思想
柏拉圖(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臘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師。
他一生大部分時間居住在古希臘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熱愛祖國,熱愛哲學。他的最高理想:哲學家應為政治家,政治家應為哲學家。哲學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書呆,應該學以致用,求諸實踐。有哲學頭腦的人,要有政權,有政權的人,要有哲學頭腦。公元前339年雅典民主派當權,蘇格拉底被控傳播異說,毒害青年,法庭判以死刑,蘇格拉底從容答辯,竟以身殉。柏拉圖目擊心傷,終其身魂夢以之,不能忘懷。他從此不再打算參加政治活動,因為他覺得政治太醜惡骯髒了。
蘇格拉底去世不久,柏拉圖離開雅典,週遊地中海地區,先後到了埃及,後來又來到義大利南部,訪問畢達哥拉斯門徒所組成的學派。四十歲返回雅典,是年公元前387年。雅典西北角有一座以英雄阿卡德米(Akademia)命 名的聖城,柏拉圖家族在此附近有一座別墅,正當盛年的柏拉圖下定決心,在此開設學園,招生講學。學園的主要目的促進哲學的發展,準備了很多預備課程包括幾何學、天文學、音樂學、算術等。當時有名學者登門造訪,質疑問難,不僅成為雅典的最高學府,而且蔚為全希臘的學術中心。不少學生都是希臘城邦的世家子弟, 世家子女!
柏拉圖以繼承蘇格拉底大業為自任,放棄政治,講學著書,孜孜不倦,蘇格拉底一生不著一字,柏拉圖以蘇格拉底為主要對話者,先後共二十載,前後共著對話二十五篇,寫成《理想國》。
《理 想國》學問的綜合性很強,書中討論到優生學問題、節育問題、家庭解體問題、婚姻自由問題、獨身問題、專政問題、獨裁問題、共產問題、民主問題、宗教問題、道德問題、文藝問題、教育問題(包括託兒所、幼稚園、國小、中學、大學研究院以及工、農、航海、醫學等職業教育)加上男女平權、男女政、男女參軍等等問題。古希臘人所謂知識,代表真理全部。柏拉圖承先啟後,學究天人,根深葉茂,山高水長。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
柏 拉圖的哲學中,有一種神聖高貴的特點,就是追求純粹的理想。柏拉圖認為真正實在的不是我們日常所見所聞的種種嘗試和感覺,這些東西千變萬化,轉瞬即逝,是不牢靠的。真正的實在是理念,哲學的目的就是把握理念。理念具有超越的存在,它先於一切感性的經驗,日常世界只是理念不完善的摹本。舉例說,任何一張桌子 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不足以代表真實的桌子,只有桌子的理念才是完美無缺的。
在諸多的事物中,數學的對象更具有理念的色彩,雖然它還 不是理念本身。比如,我們所見到的任何一個圓都不是真正的圓,誰也不能說自己畫得足夠圓,我們所見到的任何一條線也不是真正的直線,因為真正的直線沒有寬度,而且沒有任何彎曲。真正的圓和真正的直線,不是我們感覺經驗中的圓和直線,而就是圓的理念和直線的理念。他們是最容易領悟的理念,因此只有通過研究直 線和圓這些幾何對象更容易進入理念的世界。在柏拉圖看來,數學是通向理念世界的準備工具,所以,柏拉圖讓人在學院門口立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不懂數學者不得入內。”表示他對數學十分重視。他的學園裡數學研究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學得學生中出現了不少的大數學家。柏拉圖對數學的演繹方法的建立和完善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已經知道正多面體最多只有五種,即正四面體、立方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正二十面體。柏拉圖的另 一個最重要的發現:圓錐曲線。他利用直角、銳角和鈍角圓錐,再用垂直於錐面一母線的平面來割每個錐面,這樣依次得出了拋物線、橢圓以及雙曲線的一支。
柏拉圖學生中數學最有成就的就是歐多克斯(公元前409—356年),他於公元前368年 加入柏拉圖的學園。他的主要數學成就是建立了比例論。越來越多的無理數的發現迫使希臘數學家不得不去研究這些特別的量,歐多克斯的貢獻正在與引入了“變 量”的概念,把數與量區分開來。在他看來,數(整數)是不連續的,而量不一定如此,比如那些無理數都可由量來代表。數與量的區分,方便了幾何學的研究,為數學研究不可公度比提供了邏輯依據,人為地將數從幾何學中趕了出去,使數學家不再關心線的長度,不再關心算術,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幾何學。
在天文學方面,柏拉圖和畢達哥拉斯學派一樣,深信天體是神聖高貴的,而勻速圓周運動又是一切運動之中最美最高貴的一種。所以,天體的運動應該是勻速的圓周運動。可是在天文觀中,天上的有些星星的運轉,有時向東,有時向西,時而快,時而慢,人們把這些星星叫做行星(希臘文中行星是漫遊者的意思),但柏拉圖對這種叫法不以為然,他相 信就是行星也一定在遵循著某種規律性,也一定像恆星一樣沿著絕對完美的路徑運行。因此他給他的門徒們提出了一個任務:研究行星這個樣子究竟是由哪些均勻圓周運動疊加而成的。這就是著名的“拯救現象”方法。“拯救”的意思就是行星的現象如此地無規則,如此的“不體面”,只有找出其所遵循的規則的高貴運動 方式,才能洗刷這種“不體面”。這正如老子在《道德經》第四章中所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 先。”
歐 多克斯在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宇宙途徑基礎上,用天球的組合來模擬天象,為柏拉圖的理想提供了第一個有益的方案,即同心球的疊加方案。每個天體都有一個天球帶動沿球的赤道運動,而這個天球的軸兩端固定在第二個球上,第二個球又可以固定在第三個球上,這樣組合出複雜的運動。歐多克斯發現,用三個球就可以複製出日 月的運動,行星的運動則要用四個球,這樣五大行星加上日月和恆星天,一個需要27個球。通過適當選取這些求得旋轉軸、旋轉速度和球半徑,就可以使這套天球體系比較準確地再現所觀測到的天體運動情況。這套希臘數理天文學的基本模式,基本上被後人完全繼承了下來。
“拯救現象”方法是一種科學研究的綱領。我們面對的自然界,紛紜複雜,變化萬千,如果不把它們納入一個固定的框架之中,我們便不能很好地把握它們。拯救現象,正是將紛亂的現象歸整。力圖將天空中的漫遊者固定起來或使其規則化,是與希臘當時的一個社會問題相對應的。當時雅典有許多流浪者,遊手好閒,到處逛盪,讓 政府很頭痛。希波戰爭期間,強行徵募這些遊民入伍,接受軍隊的規範和制約,較好地解決了這一社會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