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禮

拜禮

拜禮是詞語,拼音bài lǐ,釋義為行拜謝或致敬之禮或受人禮拜而給的禮物。拜禮是中國最傳統的禮儀,古人在重要場合都會行拜禮,傳統漢族拜禮與清代跪拜有所不同,傳統拜禮也不等同於清代跪拜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拜禮
  • 注音:bài lǐ
  • 釋義1:行拜謝或致敬之禮
  • 釋義2:受人禮拜而給的禮物
釋義,做法,區別,

釋義

bài lǐ
1. 行拜謝或致敬之禮。
2.受人禮拜而給的禮物。

做法

明代《童子禮》記敘的拜起之法:“凡下拜之法。一揖少退。 再一揖。 即俯伏。以兩手齊按地。 先跪左足。次屈右足。頓首至地。 即起。 先起右足。 以雙手齊按膝上。次起左足。仍一揖而後拜。其儀度以詳緩為敬。不可急迫。”
明代拜禮方法承接宋代,在行拜禮時要求先行揖禮,然後俯伏,先用手按地,再先後屈左右腿。這與後世的清代跪拜有所不同。
拜禮

區別

明代推翻元代,明太祖多次下令禁止跪拜禮,恢復傳統漢族拜禮。據明實錄記載“洪武四年十二月,詔定官民揖拜禮。初,上以軍民行禮尚循胡俗,飲宴行酒多以跪拜為禮,乃命省臣及禮部官定為儀式,申禁之。禮部議奏:“凡官員奏事、聽宣詔旨、以物進貢及受賜、祭祀、上香、奠帛、祭酒、讀祝等事行跪禮,如常儀。其揖禮,凡下見上,躬身舉手,齊眼為敬,上官隨坐隨立,無答;其次下官舉手齊口,上官舉手齊心答之;其拜禮,凡稽首四拜,復叩首一拜為見上之禮,稽首四拜為見東宮之禮;頓首再拜,文武隔品以下見上官之禮,上官隨坐隨立,無答。如品從相次,下官居下,頓首再拜,上官控首再拜答禮;品秩均者相見各行再拜禮;民間拜禮,子孫弟侄甥婿見尊長,生徒見師範,婢僕見本使,行頓首四拜禮,其餘長幼親戚各以序行頓首再拜禮,平交行控首再拜禮,揖禮則以長幼隨宜行之。其餘一切胡禮,悉禁勿用。”
整個明代,官方多次取締跪拜禮,倡行傳統拜禮.明代拜禮方法在明代作品《童子禮》中有詳細的闡述:"凡下拜之法。一揖少退。 再一揖。 即俯伏。以兩手齊按地。 先跪左足。次屈右足。頓首至地。 即起。 先起右足。 以雙手齊按膝上。次起左足。仍一揖而後拜。其儀度以詳緩為敬。不可急迫。”
到了清代,中國再次淪為外族統治,跪拜禮再次盛行,導致現在很多人不清楚清代的跪拜與傳統漢族的拜禮有什麼區別。
明代拜禮:揖禮--俯伏--以手按地---屈左右腿----叩首-----起右腿----兩手齊按右膝----起左腿------平身。
清代跪拜禮:揖禮----跪----俯伏----以手按地----叩首----起左腿----兩手齊按左膝---起右腿------平身。
從現在很多民間的一些跪拜禮遺存,我們仍然能夠看到清代禮制遺留下來的樣式。
跪拜禮是清政府奴役人民的禮節,我們應當摒棄跪拜禮,倡行傳統的漢族拜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