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閣(襄汾抬閣)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抬閣(襄汾抬閣)
  • 主題詞:傳統舞蹈,襄汾抬閣,襄汾縣汾城鎮總工會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舞蹈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13年
  • 認證批次:第四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襄汾縣汾城鎮總工會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

簡介

襄汾抬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最早流行於襄汾縣西中黃村,故又稱“西中黃民間抬閣”。據老藝人相傳,黃村地處三官峪洪灌地帶,過去每逢歲旱之時都要開展祭鼓祈雨的民俗活動,人們穿上節日的服裝,載歌載舞,圍觀者多時就把化妝好的兒童槓在肩上行走,或是站在木方桌上表演,這便是扛抬和桌子抬的雛形。後經藝人改進曾以戲曲內容、生活內容的形式出現,日漸盛行,遂成為民間社火中一種娛樂主要活動。襄汾抬閣有扛台、桌子抬和高抬三種形式,其中高抬出現在扛台、桌子抬之後,製作和表演難度較大。高抬分為做台(本地叫綁台)和演出兩個部分,做抬要經過試拐、化妝、做彩、綁抬幾個步驟。新中國成立前,村內按人口和居住方位劃分為幾個院(如東院、南院),各院都有組織人員和存放辦台物具的庫房和活動場所,村內有專人負責統一指揮,大多由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老者擔任,演出都有一定的行走路線。由各院綁好抬後按序到廣場集合,然後按院排序出走。每院抬前都有院牌和開路鑼鼓,陣容十分隆重。抬閣間有路行鑼鼓,間隔配合,鼓點與扮演者步腳一致,演員一招一式舉止都瀟灑自如,每抬配有人數15名,擔負著抬抬、表演、指揮、照管一切事宜,轉完行走路線又到廣場匯演比賽。襄汾抬閣一般是在每年舊曆正月十五時演出,是農村中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形式之一,融戲曲、舞蹈、雜技於一體,具有重要的民俗學、民間文藝學研究價值。

歷史淵源

襄汾抬閣在明嘉靖至萬曆年間就已盛行,歷經數百年的發展,襄汾的中黃抬閣日臻完善,上世紀初達到鼎盛,後因戰爭年代的動盪影響而日漸式微。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對傳統文化傳播的日漸重視,襄汾抬閣這一民間藝術逐年興盛起來。 中黃村抬閣由抬架子、鐵拐子、倒車子三部分組成。抬架子為底座,由硬木製成,結實穩當;鐵拐子是抬閣的主體,所用鐵棍粗寸余,長有丈許,韌性有度,依據表演需要可彎製成各種造型,利於顯示抬閣的特殊技巧;倒車子因形似舊時婦女紡花織布時纏線用的倒車而得名,主要用途在於固定表演者的身軀。隨著時代的變革,襄汾抬閣的表演也在繼承中創新。表演抬閣時,先將鐵拐子固定在抬架上,再將演員用倒車子固定在鐵拐子上,力求整體上優美自然、以虛掩實、天衣無縫。舊時抬閣為四人抬或八人抬,後來隨著大型運輸工具的出現,抬閣開始安裝在卡車、三輪車、四輪車上,表現趨向“現代化”。襄汾抬閣取材內容廣泛,藉助戲曲人物、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和雜技技巧表演,可謂一出抬閣一齣戲,涉及弘揚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的價值觀,謳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面貌……

基本內容

襄汾抬閣的傳承村莊各有絕活。中黃村的抬閣體現在“飄”上。高抬上表演的兒童約八九歲,身著古戲裝,手持不同道具,被固定在一個個精心裝扮的鐵拐子之上,或懸於高空,或立於方寸之間,或站在其他表演者的手臂上,飄飄如仙子,輕舒廣袖,翩翩起舞,令人讚嘆不已。安李村的抬閣則體現在“精”上,集精緻、驚險、技巧、藝術性於一身。如戲曲《白蛇傳》抬閣表演許仙送傘,飛快轉動的傘上站著白娘子和小青,傘下站著許仙,接架技巧難度高,令觀者大呼奇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