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哥巨嘴鳥

托哥巨嘴鳥

托哥巨嘴鳥(Ramphastos toco),又名鞭苔巨嘴鳥,是最大的巨嘴鳥。它們分布在南美洲中部及東部半開放的環境。

在40多種巨嘴鳥里,托哥巨嘴鳥是體形最大也是最著名的成員。然而,儘管聲名顯赫,它卻並不為人們所熟知。多生於沼澤森林或紅樹群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托哥巨嘴鳥
  • 拉丁學名:Ramphastos toco
  • 別稱:鞭苔巨嘴鳥
  • 二名法:Ramphastos toco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鵎鵼科
  • :鵎鵼屬
  • :托哥巨嘴鳥
  • 分布區域:分布在玻利維亞北部及東部、秘魯東南部、阿根廷北部等
  • 英文名:Toco toucan
簡介,外形特徵,地域分布,生活習性,飼養技巧,鳥類飛行秘密,

簡介

原產地:蓋亞那至阿根廷間諸國
棲息環境:熱帶雨林
體長:體長55~63公分
壽命:10~15年托哥巨嘴鳥是所有巨嘴鳥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也是野生族群數量最龐大的一種,在寵物鳥市場上它和彩虹巨嘴鳥都是最受歡迎的巨嘴鳥。托哥巨嘴鳥是比較吵雜的一種,通常三五成群活動,大多做短距離飛行,所以它們活動的範圍並不大。它們的腳爪構造與鸚鵡相同,是前二趾後二趾的構造,與一般鳥類的前三後一不同。在個性上托哥巨嘴鳥比彩虹巨嘴鳥溫馴一點,同時也一樣頑皮,喜歡互相嬉戲。
托哥巨嘴鳥托哥巨嘴鳥
它們在環境與食物上的需求都與彩虹巨嘴鳥相同,需要寬敞的空間和水果類的主食。在野外它們通常在清晨和黃昏時段覓食,所以餵食的時間最好能夠配合這種習性。在繁殖期間,托哥巨嘴鳥通常會以高樹的樹洞築巢,而且每年使用同一個巢。它們的雌雄辨別也是很困難由外觀上看出,只有依賴DNA檢驗最為準確。雌性每年產卵一次,每次產卵2~4枚,約16~20天可以孵化,雛鳥約9周就可以長好羽毛,離巢活動,經過2~3年的成長就可以繁殖下一代了。托哥巨嘴鳥的喙,幾乎占到了整個身長的三分之一。

外形特徵

托哥巨嘴鳥的羽毛主要是黑色,喉嚨、胸部及上尾底白色,下尾底呈紅色。它們的眼睛周圍呈淺藍色,外圍呈橙色。它們的喙巨大,呈黃橙色,下部及嘴峰呈紅橙色,尖端底部黑色。喙是空心的,故其實是很輕的。舌頭差不多與喙一樣長,形狀扁平。它們總長55~65厘米,當中喙長20厘米,重500~860克,是最大的巨嘴鳥。雄鳥較雌鳥大,但兩者相似。雛鳥較沉色,喙也較短。
托哥巨嘴鳥托哥巨嘴鳥

地域分布

托哥巨嘴鳥分布在玻利維亞北部及東部、秘魯東南部、阿根廷北部、巴拉圭東部及中部、及巴西東部及南部。另外亦有一些群落分布在亞馬遜河下游、巴西極北的羅賴馬州蓋亞那的沿岸地區。它們是留鳥,但也有地區性的遷移。

生活習性

托哥巨嘴鳥並非如其他鵎鵼屬般棲於森林內。它們棲息在半開放的環境,如林地、大草原等。它們的棲息地主要是在低地,最高至海拔1750米,位於玻利維亞近安地斯山脈的地區。它們稍為普遍,故被列為無危。
生活方式三五成群家鄉中、南美洲最喜歡吃的食物果實、昆蟲、雛鳥和鳥蛋身份無危平均壽命10年~15年叢林大嘴巴在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里,棲息著這樣一種長相奇怪卻很可愛的鳥類托哥巨嘴鳥。
托哥巨嘴鳥主要吃果實、昆蟲、雛鳥及鳥蛋。它們也會吃細小的鳥類。它們的長喙可以幫助捕捉獵物及採集果實,並可以剝皮,也可以嚇走掠食者。它們很多時都是一對或小群一同生活的。它們會拍打雙翼或滑翔來飛行。它們繁殖是有季節性的,但不同地區則會於不同月份。它們的巢一般都是築在高樹上,並會在樹上挖穴。它們也會將巢築在地穴或白蟻丘中。它們每年只會繁殖一次。雌鳥交配後幾日內就會生蛋,每次生約2~4隻蛋。雙親會一同孵蛋,孵化期為17~18日。它們特別具有保護性。

飼養技巧

托哥巨嘴鳥需要大量的果實食物,且易於患上血色病,飼養上要特別小心。現時有保育計畫來增加它們的數量。

鳥類飛行秘密

科學家日前成功模擬了世界最大鳥類阿根廷巨鷹的飛行模式,結果發現這種600萬年前的遠古鳥類是技藝高超的“滑翔者”。
托哥巨嘴鳥托哥巨嘴鳥
阿根廷巨鷹(Argentavis)體重可達70公斤,翼展7米,足有一架現代“塞斯納”152輕型飛機那么大。新的模型顯示,600萬年前,它們在阿根廷上空滑翔而非拍著兩個巨翅飛行。科學家總結說,飛離地面和降落對阿根廷巨鷹而言可能是很大的挑戰,但並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阿根廷巨鷹被認為是諸如鸛、兀鷲等現代大型猛禽的祖先。通過對其化石研究,表明阿根廷巨鷹明顯具有適於飛行的生理特徵。不過,揭開阿根廷巨鷹翱翔天空細節之謎卻是困難重重。
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桑卡爾·查特基(Sankar Chatterjee)及同事改進了通常用於模擬飛機飛行的電腦程式,將它們套用於計算阿根廷巨鷹維持撲翼飛行所需的能量。他們依據對現存鳥類肌肉組織的計算,推算出阿根廷巨鷹的肌肉組織,結果發現阿根廷巨鷹維持撲翼飛行所需的能量最低也要60瓦特,是這種鳥所能提供能量的3.5倍左右。
查特基研究小組最後總結說,阿根廷巨鷹在升高時,可能順著氣流滑翔,而非拍打著兩個巨翅。研究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杜克大學名譽教授史蒂芬·沃格爾說:“這一結論同鳥類大小和飛行的常識吻合。你體形越大,對風的依賴性就大。”
在安第斯山脈,阿根廷巨鷹逆風飛行,空氣經過懸崖峭壁時改變方向,由此便會產生風。然而,在一望無際的阿根廷潘帕斯草原,阿根廷巨鷹就會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它們在那裡必須依靠於“上升暖氣流”(thermal)——地面溫度升高所產生的溫度較高的上升空氣。
老鷹等現代鳥類均掌握有通過鑽入小的上升暖氣流內的密閉空氣圈,從而飛起來的“獨門絕技”。但是,阿根廷巨鷹體形過於龐大,不能鑽入密不透風的空氣圈,查特基研究小組由此推測,阿根廷巨鷹升空可能完全依賴於直徑超過100米的上升暖氣流。查特基說,在上中新世,阿根廷氣候更為乾燥,要比今天高出10度左右,這可能使得潘帕斯草原形成了更大的上升暖氣流。
查特基說,更大的疑問是,阿根廷巨鷹如何成功飛起來。已知現存最大的飛禽——灰頸鷺鴇 (Kori Bustard)要想升空則必須藉助於助跑,就像需要藉助跑道起飛的飛機一樣。與重18公斤、生活於非洲的灰頸鷺鴇相比,重量是其3.5倍左右的阿根廷巨鷹可能需要10度傾斜角的下坡及快速有力的助跑,才能從空曠的潘帕斯草原飛起來。查特基解釋說,阿根廷巨鷹強有力的雙腿能夠使其助跑速度驟然間達到每小時30公里:“在升空時,這可能是它需要的一種速度。”
阿根廷巨鷹的降落也存在很大挑戰性。鳥類擁有一系列“緊急剎車”的本領,如屈腿,向上張開翅膀,尾巴抬高等一系列動作。但降落對體形胖大的鳥類而言尤其顯得困難重重。沃格爾解釋說,也許,像阿根廷巨鷹這樣的巨禽在接觸到地面的一霎那,會翻滾一下,比如信天翁有時從空中降落時就得先滾一下才能停下來。他說:“我認為這些鳥類可能會做個蜷縮、翻滾的動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