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崩盤時間表

房地產崩盤時間表

2010年3月一份“房地產崩盤時間表”的文章開始在網上流傳。它回顧了日本1985年-1991年房地產市場走勢,發現與中國2005年-2008年房地產市場走勢頗為相似,此外貨幣面臨升值壓力、低消費率、高儲蓄率寬鬆貨幣政策,兩國都很“雷同”,作者最後更預言中國房地產會在明年崩盤。然而,多位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推斷並不嚴謹,但日本當年的“崩盤”,對目前的中國市場有很強的警示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房地產崩盤時間表
  • 時間:2010年3月
  • 含義房地產市場走勢
  • 所屬類別:房地產 預測
  • 用途:警示
  • 可靠性:差
對比描述,相關評論,觀點一,觀點二,觀點三,相關報導,專家視點,建立指標,建立體系,日本房價,

對比描述

20世紀90年代初,經歷了30年的經濟飛漲後,日本樓市、股市相繼崩盤,開始陷入經濟危機的泥淖。回顧日本1985年—1991年樓市的走勢可以發現,大約經歷了幾個重要節點:
1985年日元開始升值;
1986年大量資金進入房地產;
1987年日本房價飆升3倍;
1988年房價下降、地王拉升房價;
1991年房價再次下降、樓市崩盤
而中國樓市2005年—2008年所經歷的情況,似乎與日本驚人的相似。在“中國房地產崩盤時間表”中可以看到,
從2005年人民幣開始升值,
2006年同樣大量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
2007年房價飆升;
2008年房價下降、地王頻出……因此預測2011年中國樓市也將像日本一樣面臨崩盤。

相關評論

觀點一

雷同還是巧合
“樓市現在確實比較可怕”省社科院經濟所副所長葉學平說,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存在的問題,的確跟當年的日本市場表象很相似:都是房價飛漲,國內貨幣面臨升值壓力,國內民眾的低消費、高儲蓄,為了刺激經濟採取的寬鬆貨幣政策穩健財政政策
中國與日本的樓盤對比圖中國與日本的樓盤對比圖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張東認為,目前我國一線城市房價漲幅過快,目前國內採取的貨幣政策和當初的日本市場比較相似,但這是個巧合。
知名經濟學家鐘朋榮本月中旬在漢表示,我國房價面臨長期上漲的壓力。美元在不斷貶值,造成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漲,資源價格要改革也會帶來資源價格上漲;通貨膨脹預期上升;商品房和土地會更加稀缺等等。
至今,國內高房價有泡沫已成為各方共識。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7%,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3%。而作為二線城市的武漢,去年以來,房價漲幅也毫不遜色,全年均價漲了1300多元。這對於整體均價在6000元/平方米的武漢市場來說,幅度不可謂不大。“如果私下聊天,那么我的觀點是,目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確實比較可怕。”一位開發企業負責人憂慮地對記者說。
武漢浦江築城地產顧問公司事業部總經理方略表示,其實,國內地產市場的“泡沫說”並非現在才有,對地產市場是否會崩盤的討論從2007年就開始了。經歷過2008年的"救市"和2009年的房價報復性上漲後,確實有部分投資者認為國內房地產泡沫嚴重、貨幣面臨升值壓力等等,都與上世紀80年代經濟泡沫破裂前的日本類似。
經濟學家賴偉民表示,目前,我國的通脹表現在輸入型通脹流動性過剩沒過多體現在房價的持續上漲中。

觀點二

表象之下,中日有別
市場環境與調控能力不同
不過,張東認為,拿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與日本相比,本身就有問題。樓市有獨特的區域性和固定性,而且國內並非一片大漲,真正漲幅快的多是一線和經濟發達的二線城市,不能代表整個市場。
葉學平也認為,目前中國房地產所處的市場環境,與當年日本不同。國內房地產市場,其供應、需求都未有效對接。比如,土地招拍掛制度,其初衷是讓土地供應更透明,但在執行過程中,卻成為推高房價的重要因素。另外,房價並沒有反映市場的真實需求。比如開發商捂盤造成了市場上特定時間供應不足,老百姓恐慌性搶房。他認為,國內的房地產市場並未完全市場化,土地是壟斷供應;商品房供應信息不透明,買房者無法獲取對等的信息,只能讓開發商牽著鼻子走。
當年日本的泡沫破裂,有著獨特的背景,比如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全球性通縮。而如今在國內通脹預期下,商品房還是各類資本的避風港,所以房價短期不會向下。
張東認為,我國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能力更強,更能控制金融風險。雖然目前的貨幣政策仍寬鬆,但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日也表示,在隨時監控CPI等數據,必要時候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隨時可以調控。而泡沫前,日本政府並沒有對商業銀行採取有效措施引導監管。

觀點三

危言之中,教訓可鑑
中國不會重蹈日本覆轍
專家們同時表示,日本的房地產泡沫對中國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葉學平說,他追蹤兩市的上市房企陸續公布的年報顯示,67家房企累計實現淨利潤接近300億元。而同時,這些公司負債總額卻超過5100億元,其中有32家資產負債率在70%以上。經營能力強的上市房企舉債尚且如此,足以看出整個房企負債之大。從這個角度來說,房地產市場隱藏的泡沫已經驚人,如果一旦泡沫破滅,風險就會轉移到銀行身上。
面對高房價的指責和對崩盤的擔憂,到底有無良策?張東認為,只要吸取日本經驗教訓,落實好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各項調控政策,歷史就不會重演。張東認為,國家對建設保障性住房有五年規劃,目前,這些房子已經開始陸續上市,稀釋了中低端的購房需求。保障這部分人群的住房,商品房價格高一點也不會有多大的危害。
葉學平認為,調控房地產市場並非沒有良策。他舉例稱,在金融危機席捲後的歐洲,德國卻能獨善其身。德國房價十年不漲,就是通過稅收等手段,打擊炒房、保證房屋供應等。比如,自有自用的住宅不需要交納不動產稅,而用來出售的房子,則列了不動產稅、交易稅、差價盈利稅等等一大堆,極大地壓縮了炒房者的利潤空間。在保障居民住房方面,各級政府都有著詳盡的建房規劃,保證房屋供應充足;所有房貸都實行固定利率制;房地產有一個指導價,如果房價、房租超高乃至暴利者,地產商和房東甚至要承擔刑事責任等等。總之,政府把該管的要管好。

相關報導

銀監會確認停止對78家央企地產貸款授信 中國銀監會近日證實,對國資委公布的78家不以房地產為核心主業的中央企業,對非在建工程為抵押貸款的一切項目,不受理授信申請,已授信的要保全,並要停止對其新增授信。
銀監會有關負責人指出,對於監測到的貸款違規流入股市、房市問題要堅決查處,不留隱患。
據了解,為配合國務院整頓房地產市場秩序,查處房地產企業違規行為,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經國土資源部門、建設主管部門查實存在囤地捂盤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要將其列入警示名單,不得對其發放新增貸款,已有貸款要切實採取保全措施。
此外,對上述房地產開發企業用所持有土地作為貸款抵押品的,各銀行應認真查處可能存在的重複抵押問題,並對抵押率進行扣減。

專家視點

建立指標

去年底開始,從信貸到土地,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無一不指向“高燒”的房價。
房地產調控 全世界都是失敗者?
不過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看來,過去對房地產的調控,全世界的政府應該說都是失敗者。不然的話,美國也不會在次貸危機面前栽下這么大的跟頭,日本也不會出現20年經濟低迷的。英國、愛爾蘭、希臘、杜拜目前還在因房地產崩盤而苦苦掙扎。更有意思的是,幾乎所有國家都多次地絆倒在房地產這一塊“石頭”上。
湯敏認為,內地以前如70/90這樣的調控政策,大多過於微觀,難以起到有效調控的作用。而且對房地產的調控缺乏一個明確的目標——調控的目標到底是什麼?是保證人人有住房?還是人人有房住?目標很不清楚。

建立體系

“要用調控通脹的機制來調控房價,首先要建立統一的房價指標體系,建立城市的普通住房價格指數。同時,設立不超過居民年收入增長率的房價容忍指標,一旦超過這一指標,相關部門就要馬上啟動調控機制,例如調整房地產貸款利率、增加土地供應、提高購房首付。”湯敏認為,具體的調控手段可以再作探討,中國有條件在世界上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調控房價體系。
“這一容忍指標也要設立下限,房價大跌同樣不利於房地產市場的健康。”他說,最理想的狀態是通過這一體系,讓中國房價在四五年內實現“軟著陸”。

日本房價

日本房地產價格持續低迷和經濟持續蕭條密不可分。去年,中金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居民及企業資產負債表嚴重受損導致需求不振及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資金供給不足加上老齡化導致日本經濟長期不振,遭遇“失落的二十年”。
不少分析都指出日本整體房價雖然並沒有完全跌到位,但在大量歐美房產資金撤出後,日本眾多房產項目停工、市場交易冷清,一些日本房地產中介開始把目光投向中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