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敏(瀋陽曲藝團副團長)

湯敏(瀋陽曲藝團副團長)

湯敏,男,1955年生於遼寧省瀋陽市,國家一級演員,民盟盟員,瀋陽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遼寧省政協委員。1979年至2000年曾任營口市曲藝團演員、演員隊長、團長助理、副團長、團長,營口市曲藝家協會主席。2001年按特殊人才引進從素有“關東曲藝碼頭”的營口市曲藝團轉入遼寧省瀋陽曲藝團任副團長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湯敏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遼寧瀋陽
  • 出生日期:1955
  • 職業:遼寧省瀋陽市曲藝團副團長
  • 主要成就:非遺傳承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 代表作品:《一代門王》、《湯敏過鼓曲演唱專輯》
  • 性別:男
  • 黨派:民盟盟員
經歷,代表作品,榮譽,個人語錄,人物對話,

經歷

1970年考入營口市歌舞團任聲樂演員
1973年任樂隊演奏員
1975年受評書表演藝術家袁闊成啟蒙從事曲藝京東大鼓演唱,先師承京東大鼓名家董湘昆,曲藝作家趙博
1984年創作和演出京東大鼓《擒獸記》獲營口市首屆文化藝術節表演一等獎,作品二等獎
1986年又獲首屆東北民間藝術節創作表演一等獎;1986年創作演出京東大鼓《反常》:1986年經董湘昆先生同意後拜師駱玉笙授親傳京韻大鼓《醜未寅初》、《金門潮》兩個唱段;1986年首次突破傳統推出中篇鼓詞《人間真情》共十五集;1989年創作完成了15萬字中長篇鼓詞《一代門王》共20集,由全國60餘家電台播放;
1987年拜著名說唱藝術家駱玉笙為師,兼唱京韻大鼓
1988年演唱的《金門潮》在遼寧藝術節上獲金獎,
1989年創作和演唱了創新節目“鼓歌”《雪趣》
1990年參加遼寧電視台笑星大賽京東大鼓《反常》獲作品、表演二等獎;《醜末寅初》於1990年參加遼寧電視台春節晚會的演播;
1996年出版發行了《湯敏鼓曲演唱專輯》錄音帶。“鼓歌”《雪趣》在1996年中央電視台MTV電視音樂大賽中獲銀獎;
1997年先後創作演唱鼓歌《愛心共永遠》、《美的行列》、《童年的回憶》、《秋天的故事》、《俏呵、玫瑰》、《瀋陽、我的家園》等十幾個段子,並在中央電視台《曲苑雜壇》、《周末喜相逢》等欄目及遼寧、黑龍江、吉林、瀋陽等電台、電視台播出。

代表作品

他的代表作品《擒獸記》、《反常》、《雪趣》、《九門口》、《五點一線》等曾先後獲國家級大獎並在全國電台電視台播放。

榮譽

其中,傳統節目《醜末寅初》獲中國曲藝最高獎——曲藝牡丹獎,
鼓歌《雪趣》榮獲中央電視台1996年MTV音樂大獎,
擒獸記》獲東北藝術節作品演唱金獎,
鼓詞《酒宴遺禍》獲2002年文化部作品一等獎,
深受其害》、《夏天的故事》分別獲遼寧省第四、五屆文化藝術節金獎。

個人語錄

如今的曲藝現狀就像一隻老鼠卡在老鼠洞口,出又出不來,進又進不去,外面有人踢,裡面有人撓!體制問題已經成為目前曲藝發展的瓶塞,即使我們鑽過瓶頸還要被瓶塞卡住!
“我是駱玉笙老師的關門弟子,也是駱玉笙老師在全國惟一的一名男弟子。我對京韻大鼓以及我們的曲藝事業看得和命根子一樣重,我願意用我一生的堅持讓京韻大鼓一輩接一輩地傳下去,到新中國100歲時,京韻大鼓能夠為國慶而高歌,而我們所有好的傳統文化形式都可以再續輝煌!這樣我們的文化軟實力才能夠與那時的經濟實力等重,我們這個社會才會更加和諧,老百姓的精神生活才會更豐富。
毫不客氣地說,京韻大鼓在中國的鼓類表演中屬於鼓王,當年老師給毛主席、周總理演出,博得滿堂彩。那時的京韻大鼓風靡大街小巷,但時代在變化,而今的京韻大鼓已然風光不再。
我現在只能免費義務教學生,只要有人願意學,我就會教。我的想法就是能教會一個是一個,不能讓這門傳統曲藝樣式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失傳。”

人物對話

瀋陽曲藝 在夾縫間的艱難求索
新中國60年的經濟大潮中,商業文化日趨繁盛,但不能忽視的是,傳統曲藝形式卻在日益凋零。
作為全國第一批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城市,瀋陽在文化領域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在成績的背後,傳統曲藝卻在夾縫間艱難求索,用瀋陽曲藝團團長湯敏的話來講,“卡在老鼠洞口,出又出不來,進又進不去,外面有人踢,裡面有人撓!”
二人轉順應時代潮流所以能火
華商晨報:您說傳統曲藝難,但二人轉很火,為什麼人家火,您卻覺得難?
湯敏:首先必須承認,二人轉演員確實有本事,有絕活,節目確實吸引人,這是二人轉火的原因,節目質量好。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現在的二人轉其實並不是二人轉,現在的二人轉是綜合的藝術形式,有相聲的影子、小品的影子,兼顧唱歌、跳舞、雜技等等,現在的二人轉表演形式順應了時代的潮流,符合現代社會的節奏,所以能火。
華商晨報:為什麼瀋陽曲藝團不能這樣?這裡的病根到底在哪?
湯敏:根子在體制上。這的確是外人不理解的地方。二人轉火因為節目內容能迎合觀眾,但我們不行。
我們瀋陽曲藝團雖然是全國三大曲藝團之一,但我們屬於國有,我們有主管領導,二人轉屬於個體,唱什麼,怎么唱他們自己說了算,但我們曲藝團不行,我們得上報、審批。
比如我們曲藝團的相聲,我們希望諷刺腐敗,但度很難把握,所以最後只能諷刺社會不良現象,這一下距離觀眾的共鳴感就遠了。
像上世紀80年代,全國相聲還處在一片沉寂的時候,那時候以楊振華金炳昶為首的瀋陽相聲異軍突起,連續推出了《假大空》、《下棋》等諷刺性極強的相聲段子,一下子便迎合了當時社會的心理,可以說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引領了當時新中國相聲的新潮流。
到了必須給傳統曲藝鬆綁的時候
華商晨報:現在我們瀋陽曲藝團以及瀋陽的傳統曲藝形式的真實狀態是怎樣的?
湯敏:以前曲藝團基本等同於事業單位,曲藝團的領導也可以等同於國家幹部。但後來體制改革,曲藝團變成了企業,但又和傳統企業改制不同。所以我要說,現在已經到了必須給傳統曲藝鬆綁的時候了,要不這些曲藝形式真可能就此失傳———沒人演,沒人學!
華商晨報:除了激動,您作為團長您做了什麼?
湯敏:我說這些話不是發牢騷,也不是把責任往外推,我不可能不激動,我唱京韻大鼓唱了40多年,我在台上演出的時候,台下的一個領導竟然對我說:“老湯,你嗓子太好了,為啥不唱二人轉?”當時聽完這話我都想哭。
我已經記不清爭取過多少次了,但我們就是無法自己左右節目內容,節目不行觀眾怎么可能買賬?
我現在能做的就是每到一個地方演出便拉上我們的團一起去,然後把付給我自己的酬勞拿出來交給團里,作為團長我現在只能這樣,再有就是免費給喜歡京韻大鼓的孩子們上課,我寧可自己拿錢給他們買鼓,也不想這個行當在我的手裡失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