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研究

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研究

《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研究》是2008年11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湯繼強。

基本介紹

  • 書名: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研究
  • 作者:湯繼強
  • ISBN:9787509510094
  • 頁數:258
  • 定價:32.00元
  • 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研究:基於政府的視角》共分為七章,具體章節安排如下:第一章為《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研究-基於政府的視角》的理論基礎與整體分析框架。《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研究-基於政府的視角》從一般企業的融資規律出發,以政府管制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結合信貸配給理論、產業集群理論及Allen和Gale(1999)的新興產業融資模型等理論知識,從轉型時期政府職能的角度出發,探討政府在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中發揮的作用,論證了政府在科技型企業融資的重要意義。轉型時期國家的政府不僅要彌補市場失靈,更要承擔起初創期市場培育的歷史任務。值得注意的是,以轉型時期實際總結出的政府職能,並不意味著我國政府可以不遵從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相反,我國政府在市場發育不成熟的領域,起到培育市場的作用,當市場相對成熟後,要按照政府退出機制,將主導權讓位於市場。
第二章與第三章分別從企業與金融體系,即資金供求兩個角度對科技型企業的融資困境進行了實證分析。第二章對成都高新區發展策劃局聯合成都高新區融資及擔保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的“成都市科技型企業融資情況調查”問卷進行了深入分析,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一般特徵、科技型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特徵、融資困境現狀及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現狀進行了比較可靠的實證研究,進而結合企業生命周期理論與金融缺口理論對科技型企業的不同融資困境類型進行了充分論證。第四章運用。Allen和Gale(1999)的新興產業融資模型,結合我國融資體系的現狀,得出了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制度根源。
第四章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理論基礎。本章分別從信貸配給理論、產業集群理論兩個方面,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進行了理論解釋。通過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形成原因進行的理論分析,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根本原因在於:第一,由於我國風險投資與政府創新基金市場的不完善,導致科技型企業在初期不能融到相應資金;第二,由於科技型企業自身素質與我國證券市場體系的單一,導致企業不能有效地從證券市場融到資金;第三,企業自身素質問題導致市場向其融資成本過高,而我國政府的管制導致金融機構不能對科技型企業實施歧視性價格,不能有效彌補其融資成本過高問題;第四,由於信息不對稱的原因,銀行無法有效地對企業進行甄別,導致信貸配給的出現。第五,企業產業集群的功能缺陷,嚴重影響到了科技型企業園區的金融集聚。因此,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它牽涉到整個的金融制度安排與國家經濟發展模式。在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更多的內生性制度安排,要求對金融體制實施系統性的改革,並著重考察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構築一個複合共生型的多元金融體系。
第五、六、七章從政府視角探討了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對策建議。第五章從政府作用的邊界、政府作用的比較優勢出發,結合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全球案例,從四個方面論證了政府作用於科技型企業融資的三條最優路徑。第六章創新性地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梯形融資模式,並通過構建促進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支持體系,分析政府、企業在梯形融資模式中的作用。第七章明確地提出了解決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政府策略。一是制定有利於科技型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改變補貼模式,創新土地融資模式,提升企業資金積累能力;二是政府整合各類金融資源,引導金融資本的集聚,搭建融資平台與擔保平台,減少融資的交易成本,並為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直接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三是提供各類公共服務,規範融資秩序,為科技型企業融資提供完善的融資環境。《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研究:基於政府的視角》可能的創新之處在於:第一,《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研究:基於政府的視角》對融資問題的研究視角具有創新性。在國內已有的研究文獻中,對政府管制經濟學的研究仍局限於對成熟市場經濟國家政府職能的分析,對我國轉型時期的實際情況考察不足。《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研究-基於政府的視角》以政府為研究視角,以政府管制經濟學為理論基礎,以轉型時期國家政府的職能為切入點,分析轉型時期政府在培育金融市場方面的特殊作用。結合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特徵、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現狀及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的國際比較等方面的實證分析,提出了政府在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中的策略選擇。第二,選擇成都高新區作為研究的案例,與高新區政府進行合作,採用座談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成都高新區科技型企業的基本特徵、融資需求特徵、供給體系及融資狀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分析,取得了寶貴的第一手原始資料,得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在不同階段的基本特徵及融資規律,創新性地提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梯形融資模式”。第三,將我國政府的強勢地位與科技型產業集群作為我們的研究背景,引入金融缺口概念,綜合運用新型產業融資模型、信貸配給模型及集群理論對我國科技型企業融資困境的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構建了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合理融資譜系,重點研究了資本流動產業集聚與科技型企業融資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進而挖掘出政府、企業、金融中介在科技型企業融資體系中的作用。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科技型中小企業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科技型中小企業具有建設所需資金少,建成周期短,決策機制靈活,管理成本低廉,能夠適應市場多樣性的需求等特點,特別是在創新機制和創新效率方面具有其他企業無法比擬的優勢。科技型中小企業既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實現技術創新的有效載體,也是國民經濟成長的重要源泉。近年來的發展表明,科技型中小企業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經濟發展新的重要的增長點。可以說,科技型中小企業從它的誕生之日起,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著重要而光榮的國家使命。目前,科技型中小企業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融資難。科技型中小企業經營上的特徵決定了它的發展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但又很難從傳統融資渠道獲得資金。因此,在市場還沒有完全接受科技型中小企業之前,政府的強勢介入、扶持推動,往往是其發展的關鍵力量。
縱觀全世界,研究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文章、著作汗牛充棟,但是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作為單獨選項的相對較少,特別是從政府這個視角來研究它的更是鳳毛麟角。因此,《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研究-基於政府的視角》以政府為視角,著重研究以下三個問題: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特點和困境;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形成原因和理論解釋;解決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對策,特別是政府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研究-基於政府的視角》以政府管制經濟學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的理論基礎,結合信貸配給理論、產業集群理論及Allen和Gale(1999)的新興產業融資模型等理論知識,從轉型時期政府職能的角度出發,討論政府在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中發揮的作用。
《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研究:基於政府的視角》的不足之處在於:由於企業對自身經營及業務數據的保密性,許多敏感的財務數據的無法直接獲得,導致《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研究:基於政府的視角》無法運用嚴格的計量經濟模型對企業的融資問題進行實證分析。只能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獲得調研資料。

圖書目錄

封面
扉頁
著作權頁
序一 研究真問題創建新模式
序二 喧譁處的靜思
序三 直面現實真行實踐
內容提要
Abstract
目錄
導論
0.1 選題意義
0.2 相關概念
0.2.1 中小企業概念界定
0.2.2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界定
0.2.3 對融資困境的界定
0.3 研究的視角、方法與框架
0.3.1 研究視角與方法
0.3.2 本書的邏輯框架
0.4 本書的創新與局限
1.政府視角下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一個分析框架
1.1 科技型企業融資的理論基礎
1.1.1 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理論綜述
1.1.2 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
1.1.3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理論綜述
1.2 政府視角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理論基礎
1.2.1 以政府為視角研究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意義
1.2.2 政府管制經濟學與科技型企業融資
1.3 政府視角下科技型企業融資的分析框架
2.科技型中小企業特徵及其融資困境——基於成都高新區的實證分析
2.1 科技型中小企業一般特徵分析
2.1.1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規模特徵
2.1.2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行業分布
2.1.3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所有制特徵
2.1.4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財務狀況
2.2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特徵
2.2.1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狀況
2.2.2 科技型中小企業資金需求期限結構
2.3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現狀
2.3.1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綜合體現:金融缺口(Financial Gap)分析
2.3.2 科技型中小企業資金缺口
2.4 小結
3.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與現存融資體系缺陷分析
3.1 新興產業融資模型與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
3.1.1 Allen和Gale(1999)的新興產業融資模型
3.1.2 不同融資方式在科技型企業融資中的作用
3.1.3 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體系布局
3.2 政策性金融與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
3.2.1 我國政策性金融的規模與貸款對象的限制使許多科技型中小企業不能享受到相應優惠
3.2.2 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正處於初創階段,且很少採用權益投資的方式
3.2.3 高新技術園區政府資金投入較多,但資金運用較為零散不能形成合力
3.3 風險投資發展緩慢
3.3.1 風險投資概況
3.3.2 發展動態與存在缺陷分析
3.4 以銀行信貸為主體的間接融資明顯不足
3.4.1 銀行體系現狀與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
3.4.2 民間借貸由於規模與規範性問題難以擔當重任
3.5 權益融資體系缺陷與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
3.5.1 科技型中小企業普遍內源融資不足
3.5.2 正規資本市場融資障礙
3.5.3 非公開權益資本市場發展緩慢
3.6 小結:科技型企業融資困境與現存融資體系缺陷
4.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理論解釋
4.1 文獻回顧
4.2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理論解釋:信貸配給理論
4.2.1 信貸配給理論研究概述
4.2.2 S-W模型分析
4.2.3 信貸配給模型對融資困境的理論解釋
4.3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理論解釋:集群理論
4.3.1 產業集群與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理論基礎
4.3.2 基於集群理論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解釋
4.4 小結
5.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的分析框架
5.1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的理論基礎
5.1.1 文獻回顧
5.1.2 政府管制經濟學對政府職能的界定
5.1.3 金融功能觀視野下的政府功能透視
5.2 全球中小企業的融資政策綜合比較與借鑑
5.2.1 美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
5.2.2 英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
5.2.3 德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
5.2.4 日本中小企業融資政策
5.2.5 韓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
5.2.6 我國台灣地區中小企業融資政策
5.2.7 全球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的經驗借鑑與啟示
5.3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的國際比較
5.3.1 國內外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的案例研究
5.3.2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國際比較
5.3.3 各國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主要政策措施
5.4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的分析框架
6.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梯形融資模式
6.1 科技型中小企業生命周期與融資戰略
6.2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梯形融資模式構想
6.2.1 初創期:內源融資+政府扶持資金
6.2.2 成長期:吸引風險投資
6.2.3 擴張期:債權融資比重上升
6.2.4 成熟期:股權融資+改制上市
6.3 政府在梯形融資模式中的作用——構建促進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支持體系
6.3.1 創新間接融資體系,構建符合科技型企業發展的間接金融體系
6.3.2 構造多層次的資本市場
6.4 企業在梯形融資模式中的作用
6.4.1 增強企業自身積累,擴大內源融資規模
6.4.2 依託科技園區集群優勢,構建共生融資模式
6.5 小結
7.解決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政府策略
7.1 改善稅收政策與土地補貼模式,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自身資金的積累
7.1.1 制定有利於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
7.1.2 改善政府隱性補貼,創新土地融資模式
7.2 引導資本流動,打造各類融資平台與擔保平台,降低融資交易成本
7.2.1 引導資本流動,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產業集聚
7.2.2 將政府支持科技型企業的資金進行歸口管理,通過建立母基金與引導基金的方式來提高資金運作效率
7.2.3 打造融資擔保平台,完善我國信用體系
7.3 合理制定融資秩序,提供各類公共服務,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優秀的融資環境
7.3.1 將地方政府的定位為服務型的政府,提供各類公共服務,改善融資環境
7.3.2 建立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專家評審團
7.3.3 探索信用擔保與風險投資的結合模式
7.4 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 成都科技型企業融資情況調查問卷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