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誰:合併型組織的社會認同研究

《我們是誰:合併型組織的社會認同研究》是關於社會認同研究的一本專著。《我們是誰:合併型組織的社會認同研究》在闡釋與評述社會認同理論、社會認同模型、社會認同理論在組織領域的套用研究的基礎上,建構合併型組織的社會認同假設與模型,編制《合併型組織的社會認同問卷》,採用理論分析法、建模法、多元回歸分析方法檢驗與論證假設,揭示出合併型組織背景中群際因素一認同一行為後果的基本特點與規律。為深刻解讀“我們是誰”和組織管理實踐工作提供了科學的智慧支持。

基本介紹

  • 書名:我們是誰:合併型組織的社會認同研究
  •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 頁數:201頁
  • 開本:32
  • 定價:15.00
  • 作者:鄧治文
  • 出版日期:2009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3858664, 7543858665
  • 品牌:湖南人民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我們是誰:合併型組織的社會認同研究》是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鄧治文,男,湖南新邵人,博士,長沙理工大學文法學院心理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國際行為發展研究委員會(ISSBD)會員,中國心理學會會員,湖南省心理學會理事,長沙市心理學會副理事長。近年來,主要從事社會認同研究.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SCl一篇.參與著作1部.參編省級和校級優秀教材各1部,主持和參與國家和省部級課題十餘項,獲省級和校級獎勵7項。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的緣起
一、對合併型組織進行社會認同研究是社會實踐的需要,也是本研究的直接原因
二、社會認同是理解人本身及其人際行為、群際行為的重要中介變數
三、社會認同是豐富社會心理學的社會性研究的基礎和手段
第二節 研究的目標、方法與意義
一、研究目標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意義
第三節 相關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分析
一、國外相關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二、國內相關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第四節 研究的創新點
一、創建了一個合併型組織的社會認同假設模型
二、編制了合併型組織的社會認同問卷並開展了相關的套用研究
三、揭示了群際因素一認同一行為後果之間的影響關係

第二章 社會認同觀與社會認同理論研究
第一節 社會認同觀
一、社會認同的類型與維度
二、社會認同的意義及表征
三、社會認同的動機與功能
第二節 社會認同理論
一、社會認同理論產生的學科理智背景
二、社會認同理論
三、塔弗爾的社會認同理論(SIT)與特納的自我分類理論(SCT)的相似性與差異
四、個人認同與社會認同的關係
五、社會認同理論面臨的不足與挑戰
第三節 社會認同模型
一、一般內群認同模型
二、跨範疇的社會認同模型

第三章 社會認同理論在合併型組織中的套用研究
第一節 社會認同理論影響組織認同產生的前提條件和機制
一、社會認同理論影響組織認同產生的前提條件
二、社會認同理論影響組織認同產生的心理機制
第二節 組織合併與群際關係
一、內群偏見影響員工對組織合併的反應
二、地位和滲透性影響員工對組織合併的反應
三、地位和合法性影響員工對組織合併的反應
第三節 合併後的組織認同
一、合併後組織認同的社會認同模型
二、組織承諾與群際合併模型
三、認同的擴展模型
第四節 組織認同威脅
一、組織認同威脅的概念與分類
二、組織認同威脅的應對策略
三、組織認同威脅應對策略的理論意義
四、組織認同威脅應對策略的實踐意義

第四章 合併型組織的社會認同研究模型和假設
第一節 合併型組織的社會認同研究模型
第二節 研究假設
一、群際因素對社會認同的影響
二、個人認同與社會認同之間的關係
三、個人認同與社會認同對員工行為的影響
四、合併後組織認同的四種類型對行為後果的影響
五、研究假設匯總

第五章 問卷編制與測量
第一節 概況
一、問卷編制的科學性與針對性
二、問卷調查過程的合理性
三、堅持知情自願原則,儘量減少被調查者的心理顧慮
第二節 測驗程式
一、樣本選擇
二、測驗程式
第三節 問卷編制
一、問卷編制的步驟
二、群際因素
三、認同
四、行為後果
五、人口統計學變數

第六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問卷效度與信度
一、《合併型組織的社會認同問卷》的信度分析
二、《合併型組織的社會認同問卷》的內容效度分析
三、《合併型組織的社會認同問卷》的結構效度分析
第三節 描述性統計結果
一、所有變數的均值與標準差
二、部分變數的內部相關
第四節 假設檢驗
一、合併型組織的社會認同研究假設檢驗的總結論
二、假設檢驗總結論的分析與討論
第五節 額外發現
一、群際因素、個人認同與社會認同、行為後果在人口統計學因素上的差異
二、人口統計學因素對具有顯著差異的因變數的影響程度
……
第七章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文摘

插圖:


1.分類,也叫社會分類。它是一種心理過程,它傾向根據對象的相似性、活動的同類性以及意圖或行為而把環境組織為人的、物的、事件的、群體的類別,並通過系統化(分類和組織)而簡化對環境的認知。通過社會分類,個體就把社會世界分成有區別的層級或一些不連續分割的類別或範疇。分類的原則是認知類別,把具有一個或幾個特徵的個體(其中也包括自身)組合到一起。社會類別不同於物理刺激的類別,社會類別既可以是分類的主體,又是分類的客體。社會類別減少了類別內的差異而增大了類別間的差異。
2.認同,又稱社會認同。在社會認同理論中,群體成員身份不是外部加在個體之上的,而是個體真實的、重要的一部分。個體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對自己的群體身份進行認同和確認。認同是確定一個我們知覺自己所屬的群體,獲得群體成員身份的過程。認同有的時候指我們認為自己是群體的成員,有的時候指我們認為自己是獨特的個體,這依賴於情境。當個體的行為從個體的一極轉移到群體的一極的時候,個體的認同也隨著變化。
3.比較,也稱社會比較。因為積極的自我概念是正常心理功能的一部分,因此,個體總是在努力追求著個體的積極自尊,並主要通過(群體)比較而維持積極的差異。個體加入一個群體而獲得積極認同,就建立了群體間差異,但是當群體缺乏積極的認同,從而也缺乏積極區分的時候,成員會從物理上離開群體,或從心理上與自己的群體分離,燃起一種進入更高地位群體身份的渴望。

後記

四個寒暑的辛勞,博士論文才告完成,抬頭往窗外望去,已經是春暖花開的季節,也是播種希望的黃金時光。心中由此充滿憧憬,也滿懷不安,既渴望博士論文的完成為自己以後走向學術殿堂打開一扇敞亮的窗戶,又擔心辜負了所有給予自己幫助與關心的人的殷切期望。
我能夠接受令人十分敬重和敬仰的智者——樂國安教授的指導,真的覺得三生有幸,同時也深感福緣不淺。雖然心中對我的導師樂國安先生早已十分景仰,但真正認識先生,卻是在一個十分偶然的時間和空間,充滿詩意陽光的下午。那種“相遇”的情景,怎一個“緣”字了得!
先生將學生引入社會心理學研究領域的同時,還引導學生在認知心理學、哲學、社會學、跨文化心理學、法律心理學等多學科中穿行。由此,我開始關注社會認知、自我和人格,進而把全部注意力傾注到社會認同——這是一把理解群體心理和群際過程的鑰匙,同時也是解讀社會自我和“我們是誰”的重要途徑。在先生的指導與鼓勵下,我堅定了“合併型組織的社會認同研究”,並提出:組織合併的成敗,不是取決於戰略決策、人事整合、學科融合,也不是取決於財經支持、物質資源整合,而是取決於合併後組織的社會認同尤其是組織認同的形成。探究過程充滿艱辛,階段成果卻又令人欣慰,艱辛時總有先生的鼓勵,而欣慰又往往來自先生的悉心指引。

序言

雖然“一樹一菩提,一人一世界”,然而,正如本書作者在第一章開篇之前所寫的那樣,社會認同既是組成人類世界的基石與機制,又是個人和組織成功的重要條件,因為革命導師馬克思告訴我們,人的本質屬性是其社會屬性,“人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同時,俗話也揭示出同樣的道理,“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人的一生的終極訴求便是馬斯洛所指的人的價值與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實現,這種實現,以馬克思主義來觀照,就是完善與實現個體的人格自由。在獲得這種“人格自由”的征途中。必然遭遇兩大障礙:其一為馬斯洛所說的約拿情結①(Jonah Corm-plex)的困擾;其二為他人在場(the presence of others)的影響。然而,他人在場的影響問題,其實質就是社會認同問題,其表層就是“我們是誰”的問題。按照社會認同理論的創始人塔弗爾的觀點,社會認同指的就是“個體對他自己所屬特定社會群體的認識,這一認識伴隨著他在該群體的成員資格或身份的情緒與價值意義”。社會認同不僅由認知、情感、評價與行為所構成,而且它對人的認知、情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