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書院

成都書院

歷經宋、元、明等朝代發展,清代四川書院達到頂峰時期,書院數量居於全國第2位。那時成都城區內,四大書院(錦江書院、墨池書院、芙蓉書院、潛溪書院)與尊經書院稱雄,成都郊縣繡川書院(金堂)、崇陽書院(崇州)、萬春書院(溫江)、九峰書院(彭州)、唐昌書院(郫縣)等遍地開花。其中,以錦江書院為代表的傳統書院和以尊經書院為代表的近代書院,是兩個時代教育的典範,在中國教育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成都共辦21所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都書院
  • 位置:四川成都
  • 建成時間:1875
  • 首任山長:薛煥
  • 數量:21所
尊經書院,墨池書院,錦江書院,四川國學院,兼山書院,鶴山書院,子云書院,大益書院,鶴山書院,繡川書院,崇陽書院,萬春書院,潛溪書院,九峰書院,龍門書院,通經書院,岷江書院,芙蓉書院,少城書院,平雲書院,

尊經書院

尊經書院,位於四川成都。清同治十三年(1874)原工部侍郎蜀人薛煥,聯絡官紳15人上書四川都督吳棠和四川學政張之洞,請辦一所專門研究經史的書院,得準,遂於光緒元年(1875)春建成,正式招生,“以通經學古課蜀士”,故名。薛為首任山長。生徒由省內各府按比例在秀才、貢生中選送,分院按品學考選,擇優錄取。首批從全省3萬名生員中選拔,僅得100餘名。由張之洞主理教學事務,並撰《尊經書院記》即章程條規18條,作教學、管理規範,以《學海堂經解》、《說文解字注》、《三史》、《四庫提要》等為主要教材,不課制藝八股,又捐俸置買經、史、子、集等書千餘卷,修尊經閣以收藏,手訂《閱覽流通章程》以行管理。禮聘王闓運、錢鐵江、錢徐山、楊聰等名流學者任主講。專門撰寫《書目答問》、《輶軒語》等書,刊行以充實教材。使“弇陋者思擴其見聞,泛濫者當知學有流別”。光緒二年(1876)海南譚宗浚繼張任四川學政,與總督丁寶楨再次禮聘王闓運繼任主講。王認為“凡國無教則不立”,為教“必先務於實”。王先後主講席8年,唯以經、史、詞章等實學教誨諸生。分經授業,按時講課,嚴格要求。規定每日讀書,必須記下心得體會,山長依次審改評定;諸生作業不得抄襲陳文,更不允請人捉刀代筆;還要求諸生必須抄寫,以抄助讀。為學術計,專門設層次高於秀才的舉貢班,重點在於學術研究。專設尊經書局,編選諸生經、史、詞章中的優秀論文,刊為《蜀秀集》。另大量刊刻各類書籍,王闓運的《古文尚書》、《爾雅註疏》等均於此刻書版刊行。數年間刻書達百餘種,版片數萬枚。風氣一開,仿效者眾。二十四年原“尊經五少年”之一的宋育仁任山長,即組織“蜀學會”,倡導宣傳變法維新。19世紀8O年代開始,書院成為四川改良主義思想傳播的基地。還發行《蜀學報》,刊載光緒的變法上諭。著名學者廖平,“戊戌六君子”中的楊銳、劉光第,辛亥革命的先烈彭家珍,新文化運動的幹將吳虞以及張瀾、吳玉章等均為院中高材。二十七年與錦江書院合併,於“尊經”原址改為四川通省高等學堂。兩院之圖籍、教具、書版、學田、存銀等全數撥給高等學堂,師生亦全部轉入。後又一應俱歸四川大學。
考四海而為巂;
緯群龍之所經。 清代王闓運集句題尊經書院。上聯出自左思《蜀都賦》,下聯出自班固《幽通賦
成都書院

墨池書院

墨池書院,位於四川成都。清道光元年(1821)四川學政聶銑敏捐俸建。有三大院房舍200餘間、空地4畝。中為書院,左為東園,右為廉泉精舍。聶任滿回京,留仆居守。十三年聶之子以“其鋪房招佃,收租不足作修補之費”,遂將院中屋宇租給貧民居住,三大院亦日趨坍塌。二十七年總督琦善擬將其併入芙蓉書院。二十九年總督徐澤醇“欲以其地作慈幼堂。邑人呈懇併入芙蓉書院,願補葺完好”,未果。鹹豐三年(1853)學政何紹基以一大院作廉官公所,次年成都知縣段暄與華陽(今天府新區華陽街道)知縣沈廷貴同請於大府,併入“芙蓉”得準。然“是時器具什物已為強者持去,墨弛已為東鄰踞其半矣。復涉訟,歷年始劃定疆界”。以“芙蓉”押銀400餘兩並邑人捐助共銀1600餘兩修葺完善,“移芙蓉書院於此界中”,以牆右為“芙蓉”,牆左為“墨池”,中留一堂為聶公祠。清末廢。
談經人入室;
問字客停車。
清代聶銑敏題廉泉精舍
嘗是昔年辛苦地;
旋知獨有子云亭。
清代聶銑敏題講堂
出詞精入理必精,文因工夫而制;
始進苟終身必苟,士以品行為先。
清代聶銑敏題講堂
看梅子熟時,箇中人酸甜自別;
聞木樨香否,門外漢坐臥由他。
清代聶銑敏題東園
岣嶁遺夔蒙,華開南嶽;
芙蓉環益郡,秀啟四川。
清代聶銑敏題燕閒清曠堂
吉祥止止
成性存存。
清代聶銑敏題後門

錦江書院

錦江書院是中國書院史上的一所重要書院。錦江書院所在的文翁石室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地方官辦學堂。書院創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是清代最早興建的6所省級書院之一。 錦江書院存在時間長達199年,期間沒有間斷。執教者都是名師。被譽為清代“蜀中三才子”的彭端淑,清代“循良第一”的名吏牛樹梅,以及易簡、顧汝修、李惺、伍肇齡等名宿鴻儒,先後任書院山長(主講教師),辦學質量名列全國前茅。從錦江書院走出來的莘莘學子,有與彭端淑同列“蜀中三才子”的大學者李調元、“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第、清代四川唯一的狀元駱成驤、近代著名教育家李榕等。其中,李調元是明清時期繼楊慎、費密之後巴蜀地區又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大學者,其《函海》一書,涵蓋歷史學、考古學、地理學、文學、語言學、金石學、農學、姓氏學、民俗學等,被譽為“巴蜀百科全書”。
成都書院

四川國學院

四川國學院,位於四川成都。清末,當時的四川同全國一樣,宣揚打倒滿清、廢除科舉等行動。宋育仁等提出:學習張之洞在湖北創辦新學──廢除科舉教學後的存古學堂。宣統二年(1910),原陝甘總督楊遇春後人將位於成都外南門街故第獻出,作為存古學堂校址。時在京任職的謝無量出任存古學堂監督(即校長),設理學、經學、史學、詞章,並陸續增設地理、算學、醫學、英語等。因存古學堂缺乏圖書,又缺資金購書,謝無量與四川總督尹昌衡、四川學使趙啟霖協商,將已停辦的尊經、錦江兩書院的百萬捲圖書全部由存古學堂接管。尚缺的中外名著,另由存古書局排印,書局地址原在臥龍橋街,後遷青石橋街。學堂聘請名流如曾學傳、相贊襄、吳之瑛、羅時憲等任教。後來為了擴大這所學府,從各方面培養人才,設立近代學科教學,遂將四川軍政府樞密院的原址擴大為學堂校址,並於民國元年(1912)更名為“四川國學院”,又增加一批學術名流作教師,謝無量恭推吳之瑛為校長,自己作副校長。因校舍仍不足,國學院又遷三聖街,還擴大至大慈寺。課程增加天文、工程學和地方志等。增加的教學名流有廖平、曾瀛、李堯勛、釋園乘等30餘人。民國十九年併入四川大學。存古學堂和國學院為學術界和新文化界培養了郭沫若李劼人周太玄、劉晦愚、王光祈、相子敬、蒙文通向宗魯等眾多人才。
斯道已將亡,留此四壁圖書,尚讀周禮;
後生誠可畏,何惜兩行芹茅,不借淵雲
清代張之洞題四川國學院。斯道:指書院制度

兼山書院

兼山書院,位於四川劍閣。始建於城南,以宋禮部尚書黃文叔之別號“兼山”為名,詳情無考。明正德十四年(1519)知州李璧改建於城東北,彭澤撰記。嘉靖三十二年(1553)知州陳叔美重修。明末毀於兵火。清雍正五年(1727)知州李梅賓重建於城東。道光十五年(1835)知州張嗣居遷建於小東門內。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為高等國小堂。1937年為四川省立劍閣師範附屬國小。現為城關完小,仍存後堂1棟。
河嶽英靈鐘此輩;
國家元氣在斯文。
清代牛樹梅題兼山書院

鶴山書院

鶴山書院,位於四川蒲江。宋開禧後魏了翁建於城北白鶴山下,讀書講學於此。宋理宗賜御書“鶴山書院”額。歷久傾廢。明成化七年(1471)知縣邵有良重建。正德十二年(1517)御史盧雍重修。明末毀。清雍正四年(1726)知縣陳昆琇重建。乾隆五十三年(1788)知縣紀曾蔭重修。嘉慶時知縣黃郁章、魏守誠等相繼增置學田850餘畝以作院產,供師生束修膏火。清末改為高等國小堂。舊址今為蒲江中學。 紅羊劫轟二萬里神州,袞袞眾雄,竟隨大江東去。夜郎嘯,海水飛,甘泉封,銅駝淚,登魏華父故墟,揚木鐸,引起他乳虎出谷,雛鳳沖霄,準收整頓乾坤真效果;
白鶴峰鐘五百年間氣,翩翩群英,遙望哲學西來。黌宮高,德星聚,孔壁壞,經師鏗,沐秦國公遺風,定方針,淘得些柱石擎天,棟樑蓋世,好書彈壓環球紀念碑。
近代楊子元題鶴山書院
成都書院

子云書院

位於四川郫縣。明成化間宋景建於水月寺。有廳堂5間,名“思賢”,其餘房舍4楹,定額為“規矩”,右額為“準繩”,堂後有樓5間,積書為卷,名宋氏書樓。另有房2間,東額為“望洋”,西額為“味道”。院內“廚庫排立,碑亭對啟,牆垣鳥峙,環之以水,雜植諸木。飛流滴瀝而成響,喬樹璀燦以成蔭”。“地勝景清,為邑中勝景”。清代廢為義學。

大益書院

位於四川成都。明正德十三年(1518)提學王廷相建於府城東北。嘉靖三年(1524)巡撫許廷光增修,巡撫范永鸞等置學田於雙流,歲收租谷460餘石。十三年(1534)巡撫熊爵等重修,左布政使陸深有記。萬曆五年(1577)張居正議毀天下書院,遂毀。十五年提學郭子章改建為大儒祠,知府耿定力有記。後廢。

鶴山書院

位於四川邛崍。明正德十三年(1518)巡撫盧雍、知州吳祥建魏了翁祠於城西善政街,題額“鶴山書院”。魏了翁學識淵博,21歲便考上進士。他以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為治學準則,採用個人精讀、互相答問、集眾析疑的教學方法。他親自執教,孜孜不倦地解答學生的問題,學習空氣活躍。到成都參加舉人考試的鶴山書院的學生,十有八九考中。在長期的學術和教學活動中,魏了翁確立了以他為代表的鶴山學派。講堂東名“崇政”,西名“企賢”。嘉靖九年(1530)知州朱倫重修。後為巡司行館,書院移至城西土司寓。萬曆三十二年(1604)知州牛大緯重建,將書院行館合而為一,擴大規模,可容500餘人。提學官暑和試院均設於此。清康熙三十年(1691)知州戚延裔重建。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州段以信建府治南,將書院與試院分而為二。四十二年(1777)知州葉體仁重修並撥學田以增膏火。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為縣立高等國小堂。鶴山書院藏書豐富,共10萬卷,其規模之宏富,為宋代各書院之首。在宋明理學史、經學史、教育史和巴蜀文化發展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

繡川書院

位於四川金堂。原名金堂書院。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知縣陳舜明捐建於城東。近臨清池,遠面高峰,前為講堂,後為寢室,左右傍舍百楹。雍正七年(1729)知縣太崇望置學田。十一年世宗特賜帑金以資膏火。乾隆十六年(1751)知縣張南瑛修葺,更名“繡川”。二十六年知縣饒學曦重修並新置學田300餘畝。五十八年知縣劉大鏞續置學田10餘畝,捐購藏書若干供師生覽讀,邑人陳鈞有記。嘉慶十年(1805)知縣謝惟傑增修院舍。同治三年(1864)知縣徐璞玉又增置學田。邑人傅育賢等掌院多年,督率勤勉。每月官課,定其甲乙,資給膏火筆墨。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為縣立高等國小堂。

崇陽書院

位於四川崇慶(今崇州)。原名江源書院。清康熙六十年(1721)知州邱紀建於治所西南文昌宮。有講堂、齋舍、書樓、榭亭、庖廚等。乾隆十八年(1753)知州焦廷芝重修,改名“崇陽”。次年署知州胡德琳增置學田。後知州王猶龍又增置學田184畝。時學正楊藩兼山長,“日與諸生講說不倦”。嘉慶十六年(1811)知州丁榮表增修講堂5間,書舍12間,碑亭1座,有學生百餘人。山長多由知州延聘地方宿儒擔任。教師由山長延聘縣內或外地學有專攻或著書立說者充任。束修膏火等費由州署學官撥支。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置兩等國小堂。舊址今為崇陽鎮學府街國小。

萬春書院

位於四川溫江。清乾隆十年(1745)知縣馮中存捐俸建於文廟西隅,取溫江古稱萬春為名。中為講堂名“集賢”,後為師長居室,東西兩側廂房共44間,可容生員近200人。置學田,“延師以督其事”。貯欽定經書數十套供師生閱覽。馮親臨講學,“暇亦時與析其義,訂其疑”。教諸生“非與雕繪章句梯利祿”,必須“修其身有以及於人,齊其家有以化於鄉”,“以孝悌之行植其根本”,“以明體達用之學”“而求諸大道之歸”。遠近諸生負笈接踵而至,“受其甄陶,多所成就”。邑人曾學傳有詩:“升堂步遺蹤,望占意遙集。風雨色蒼蒼,雞鳴聲不息。”光緒三十年(1904)改設師範傳習所。

潛溪書院

位於四川雙流。清乾隆十二年(1747)華陽(今雙流)知縣安洪德建於城東安養鄉潛溪祠原址,故名。祠祀明人宋濂,有祠田800餘畝,明末兵亂為寺僧侵占。安洪德鼎力釐清,歸還書院。重修祠宇續祀宋濂並增祀方孝孺等,同時延師課士。山長年修銀200兩,米4.8石,諸生膏火銀共180兩,米45石,由縣府支給。道光十三年(1833)知縣高學濂以書院距城較遠、諸生就學不便,乃購梨花街地重建,而舊院仍稱潛溪祠。清末廢。

九峰書院

位於四川彭縣(今彭州)。清乾隆十五年(1750)知縣許伯政與士紳建彭門義學於小南街。二十一年知縣朱次臻增修並改名為書院。五十三年知縣謝生晉重修,置學田240畝。道光十三年(1833)知縣毓慶擴建,增學田共330畝。招生童肄業其中。課業以制藝和試帖詩為主。教材除“五經”、《四書集注》外,還讀《四書講義》、《天章炯戒》、《周易折中》、《學政全書》、《性理精義》、《聖諭廣訓》、《明史》、《名教罪人詩草》、《樂善堂全集》、《御製補笙樂》等書共120多種。山長呂調陽長期主講,並以所著《觀象廬叢書》、《論孟疑義》和《足財書》等教授生徒,鼓勵自學經史詩文。常率生徒走出書院,結合本縣山川名勝、風物民情進行教學,開書院教學之新風氣。光緒二十七年(1901)改為彭縣經緯學堂。

龍門書院

位於四川新都。清乾隆十八年(1753)知縣王垂綺建於城東街。五十四年,知縣任錡以近市囂,移至文昌宮後,置學田120畝。嘉慶十七年(1812)知縣楊道南改建。道光二十三年(1843)知縣張奉書增修房舍,添置學田,厘定規程,刻於石碑。光緒十六年(1890)知縣曾傳縉重定章程鐫碑立案。有田產歲收租谷近400石,租錢8千餘文。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為高等國小堂。

通經書院

位於四川新津。原名寶資書院。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縣戴之適捐建於城西經藏寺。尋遷建於文昌祠。嘉慶六年(1801)知縣丁蔡籀復遷回原址,題名“次公”。十七年知縣王夢庚又遷回文昌祠,並新建院舍,改名“通經”,有學田360餘畝。道光六年(1826)知縣陳霽學復加修理,且將各場義渡和市易斗租錢撥作膏火。後或鄉紳捐贈,或義學田收入,田產陸續增添,計有學田800餘畝,鋪房20餘間,辦學經費充裕。光緒末改為學堂。

岷江書院

位於四川灌縣(今都江堰市)。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縣嘉慶建於城東門外。五十一年知縣孫大寧重修,置學田316畝。道光三年(1823)知縣李桂林遷建於城內正北街,有各類府舍共30餘間。每年十月招生。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為灌縣高等國小堂。

芙蓉書院

位於四川成都。清嘉慶六年(1801)成都知縣張人龍捐俸首倡,縣父老士紳“歡欣踴躍,富者輸其財,能者董其事”,遂建於署北拐棗樹。鹹豐四年(1854)改建於青龍街墨池書院內,有大門、二門、講堂、過廳、書舍、寢室、廚房等40餘間,“復置水田於本邑三甲,以備經費”。“大憲來視,深加獎許,賜以額”。“規模軒敞,與‘錦江’、‘潛溪’遙相輝映”。又延名師衷以壎等主講,張亦親為講學,竭盡“創造培養之力”。清末廢。

少城書院

位於四川成都,清同治十年(1871)四川總督吳棠建於成都滿城內。專為駐防成都的八旗子弟而設。吳捐銀800兩,並司、道、府、州、縣各官捐銀5200兩,交商生息,以年息銀624兩作束修膏火。山長年束修銀200兩,薪火銀100兩,節敬每節4兩。每年訂10課,每課文生超等6名,每名銀1.5兩;特等6名,銀各1兩。文童上取3名,每名銀1兩;中取5名,銀各8錢。齋夫1名,月工食銀2兩。余作每年修葺及每課造冊試卷之費。由協領接季呈報查考。每月初二日官課、十六日師課,山長關卷,協領具柬延師訂正。院務皆由署將軍札仰管理,協領固勒洪阿、札木丹等協助。清末廢。

平雲書院

位於四川大邑。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知縣陳兆棠建於縣治東南隅。有講堂、宿舍、內院、花園。延成都尊經書院生、邛崍舉人張文撥為山長。招生童40名,每月2課,優給膏火獎金。二十八年張卒,知縣唐坼聘本邑拔貢劉垣、舉人黃應秋為正、副山長。旋新任知縣吳祖堯為倡新學,另舉尊經書院生、射洪劉光謨掌院,改八股試帖為策論。三十年改為縣立第一高等國小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