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仁旺火習俗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懷仁旺火習俗
  • 主題詞:民俗,懷仁旺火習俗,朔州市懷仁縣文化館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民俗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09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山西省朔州市懷仁縣朔州市懷仁縣文化館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

簡介

旺火是新春元宵節期間流行於晉北地區久負盛名的一種傳統習俗,其中以懷仁旺火為最。懷仁縣地處雁門關外,是典型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地區;加之該地區煤炭資源比較豐富,煤的作用遠在古代就已滲透到風俗民情之中,而攏旺火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懷仁旺火,俗稱攏火龍。每逢春節除夕和元宵節,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名曰旺火,以圖吉利,祝賀全年興旺之意。裡面放柴,外面貼上大紅字條,上寫“旺氣沖天”等字。單等午夜十二點,鞭炮齊鳴之時,將旺火點燃。點燃後,火苗從無數小孔中噴出,狀若浮圖,既禦寒,又壯觀。大人孩子圍起一圈,有的做遊戲,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來烤火,以圖“旺氣沖天”。孩子們也可以走街串巷觀看評論火堆大小,誰家的火堆大、著的旺,誰家的旺氣也大。正如清朝《大同縣誌》所述:“元旦,家家鑿炭伐薪壘壘高起,狀若小浮圖。及時於發之,名曰旺火。”如今,旺火不但在節慶時攏,就連平日辦婚喪大事或者重大節日時也要涉及,它們皆表達著當地百姓內心對未來的希望與祝福。旺火習俗是懷仁地區乃至朔州、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千餘年社火文化實踐的總結,是歷代匠師們的智慧結晶,是古老的攤禮文化與社火藝術結合的遺存,為研究我國傳統民俗藝術提供了確鑿的證據,在民族傳統文化中實屬罕見。它是邊塞文化、黃河文化的具體體現。

歷史淵源

攏旺火習俗來源於舊時人們對土地與火的崇拜,明萬曆年間的《懷仁縣誌》有如下記載:“正月、元旦:鳳興燒旺火,放爆竹,祀天地眾神及先祖畢,家眾以次拜族黨、親友,飲食相招,彌月乃止”;清朝《大同縣誌》描述:“元旦,家家鑿炭伐薪壘壘高起,狀若小浮圖。及時發之,名曰攏火龍。”舊時元宵節,沿街的大小商家鋪子前都要攏火龍。一攏就是三個,一個大的、一個中的、一個小的。正月十四晚上點燃中的,正月十五元宵節正日子晚上點燃大的,十六點燃小的。這幾天晚上二郎廟前是全城最熱鬧的地方,大人小孩來這裡都要轉火龍,正轉三圈,反轉三圈,為的是一年萬事如意。

基本內容

舊時的大旺火底座直徑和高約在5至6米之間,粗壯笨拙,狀如鐵塔,後來,在一代代工匠的精心雕琢下,旺火的形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變得越來越精緻了,現在的旺火高約10米,直徑3.2米,大約35至36層,外表雄壯華麗,引人注目。壘旺火用的主要材料是塊煤,工匠們每年中秋節過後便開始著手選煤。過去這些事情由班頭帶著工匠們在懷仁附近一個叫北信莊的村子裡,挨家挨戶地收集質量上好的塊煤,每一塊煤重達一噸多,需4至5人才能搬動,選好之後便窖藏起來,一直到臘月初再拿出來進行加工,根據旺火的尺寸要求,事先對塊煤進行編號。在壘建旺火之前,工匠們還要對每一塊煤進行更加細緻的加工,然後根據設計要求,使它們一一對號入座,基本成形後,由老工匠進行技術細節指導,以確保旺火的穩固、安全和美觀。壘旺火的過程也很講究,每班在15至20人左右,有班頭、技師、大工、小工等之分,底座用爐灰渣墊起約70厘米高,直徑約4米,旺火的層次越高,難度越大,以前工匠使用一些原始的“拉引兒”的方式搬運煤塊,即用3根長木頭支起三角架,用一個定滑輪吊煤塊。在旺火壘到距離底座6米處的時候,便開始搭一層木棍,木棍上放著五穀秸稈,包括玉米稈、高粱稈、麥子稈、粟子稈、穀子稈,寓意五穀豐登,以備點火之用,同時,在這個位置上,煤塊之間的距離也在逐漸加大,以防柴草燃燒之後,氣體不能及時散發而發生爆炸,以致旺火倒塌。懷仁壘旺火習俗活動通常是在臘月初便開始,直到正月十四。成形之後,暫不封口,一直要等到正月十四才正式封口,並且還要進行一次莊重的祭祀儀式,如上表、敬香、放炮等,以此來表示對二郎神的尊敬。大旺火完全成形之後,還要給它穿上一件精美的外套,即火龍罩,以前火龍罩主要用皺紋紙來裁剪,現在用綢布代替,看起來更美觀了。加工罩子也要由擅長剪紙的老工匠來完成,罩子的著色共有5種:紅、黃、藍、綠、粉,其中以紅色為主,在罩上火龍罩後,在其頂部加一個吉祥物“金猴”,外面貼上大紅字條,旺火南北面分別寫“旺氣沖天”、“火樹銀花”。點旺火非常講究,一般是在距離底座7米處開始點火,點火的時候要看風向,以背風點火最為科學,即風向東南,則由西北點,反之亦然,以慢燃為宜,人們認為燃燒時間越長,旺氣便越長久。點燃旺火後,火苗從無數小孔中噴出,狀若浮圖,既禦寒,又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