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詔

應詔

詔( yìngzhào)是指接受皇命的詔命。詔:詔是一個漢字,讀作zhào,本意是指帝王召集大眾講話。引申義是(帝王)告知(下屬、大眾),告訴。該文字在《說文新附》和《禮記·曲禮》等文獻均有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應詔
  • 外文名:accept the emperor's order
  • 拼音: yìngzhào
  • 解釋:接受皇帝詔命
解釋,相關詩歌,作者簡介,

解釋

1.接受詔命。
2.魏晉以來稱應帝王之命而作的詩文。如三國魏曹植有《應詔》詩,唐杜審言有《望春亭侍游應詔》詩。
3.古代官名。

相關詩歌

昭君辭應詔
斂眉光祿塞,還望夫人城。
片片紅顏落,雙雙淚眼生。
冰河牽馬渡,雪路抱鞍行。
胡風入骨冷,夜月照心明。
方調琴上曲,變入胡笳聲。
解讀
昭君,就是王昭君西漢元帝時人。當時,北方的匈奴發生了內亂,五單于爭位,其中呼韓邪單于來到漢朝,願娶漢女為妻,以達到和親的目的,最終王昭君被選中出塞和親。此詩表達了昭君來到北方塞外之後,懷念家鄉的心境。

作者簡介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北朝文學的集大成者。祖籍南陽新野,梁代詩人庾肩吾之子。他早年曾任梁湘東國常侍等職,隨同庾肩吾及徐摛、徐陵父子出入宮禁,陪同太子蕭綱(梁簡文帝)等寫作一些綺艷的詩歌,被稱為“徐庾體”。他還曾出使東魏,“文章辭令,盛為鄴下所稱”。梁武帝末,侯景叛亂,庾信時為建康令,率兵防守朱雀航,戰敗。建康失陷,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蕭繹。元帝承聖三年(554)他奉命出使西魏,抵達長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殺蕭繹。他因此被留在長安,歷仕西魏、北周,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故又稱“庾開府”。庾信的文集據宇文逌所作的序言說原有20卷。《隋書.經籍志》著錄為21卷,其中可能有一卷是目錄,今存《庾子山集》已非宇文逌作序和《隋志》所著錄的本子,而是後人搜輯遺文重編。今本《庾子山集》以《四部叢刊》影印明代屠隆本為最早。《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註》講到明有汪刊本,共12卷;還有朱曰藩刊本,僅6卷,有詩無文。此外還有明代張溥所刻《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本,稱《庾開府集》。庾信集較早的注釋本是清代吳兆宜所注10卷本。稍後有倪璠注本16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