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縣紫皮蒜

應縣紫皮蒜

應縣紫皮蒜,山西特產,因主產于山西省應縣小石口村而得名。其特點是:蒜皮紫紅,頭肥瓣大,辛辣味濃,包衣緊密,不僅名聞三晉,而且遠銷日本、東南亞,享有聲譽。可調味又可作藥,堪稱“金不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紫皮蒜
  • 拼音:zi pi suan
  • :植物界
  • 分布區域:山西應縣小石口村
種植歷史,品質特徵,主要用途,品種特性,相關傳說,

種植歷史

應縣種蒜歷史悠久,明代纂修的縣誌就有記載,但新中國成立前種植面積很小,也僅限於小石口等幾個村莊。據《中國實業志》載,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全縣種植面積為110畝,總產大蒜220擔。1948年應縣解放後,縣東南鄉一帶大面積推廣引種,產區發展到大石口、小石村、鮑堡、丁堡、豐寨、北路口、觀口前、護駕崗、南上寨等村莊。1978年,全縣種植面積700畝,產量20餘萬斤,出口6、34噸,1979年以後由於生產責任制的實行,農民有了自主權,紫皮大蒜生產發展迅速,到1982年統計種植面積已達2.35萬畝,總產量達2200萬斤,年出口92.45噸。21世紀初,有十多個鄉(鎮)近30多個村莊大面積種植。栽培面積發展到1000餘畝,年產大蒜500多萬公斤。成為當地農民增加收入的主要產品之一。
2010年,“應縣紫皮大蒜”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准註冊,商標專用權期限為2010年2月21日至2020年2月20日,並同時獲準“中國地理標誌”使用權。

品質特徵

應縣紫皮蒜產於應縣小石口村一帶,當地民眾在峪口肥沃的沙土地精心種植,培育出的紫皮大蒜蒜皮紫紅,頭肥瓣大,辛辣味濃,外皮鬆而內瓣衣緊,鱗莖皮紫易剝,多數為四六瓣,潔白有光澤,個體肥大肉質緊實,以味辣香美而著稱。應縣紫皮大蒜更有一個獨特之處是,長存不減味,久放不變色,搗成的蒜泥,放置3天以上色味均不變。人們稱道:“小石口的紫皮蒜,產在村南峪口灣,每頭都是四六瓣,車輾不碎,腳踩不爛,經久色不變,香味四處散,調味又作藥,堪稱‘金不換’。”
在1993年 “山西省農業博覽會” 中獲得金獎,1999年獲得了“朔州市首屆農產品科技博覽會”一等獎。

主要用途

應縣紫皮蒜,蒜瓣肥大、味道辛辣、易於保存,是烹飪美食必不可少的調味品。由於紫皮蒜中大蒜素含量較高,它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治療各種炎症、預防感冒方面都有很好的療效。
應縣人食用紫皮蒜很廣泛,烹調魚肉,加蒜除腥,生拌冷盤,蒜泥調味,醬油米醋,加蒜防腐;把它加工製成甜、酸、鹹、香等各種風味的蒜漬,增美味,提食慾。

品種特性

品種來源:山西省應縣小石口村地方品種。
特徵特性:植株生長旺盛。葉呈條帶披針形,扁平,葉肉厚,葉面著蠟粉,深綠色。假莖粗壯。鱗莖扁圓形,縱莖3.5~4厘米,橫徑4.5~5厘米,外被紫紅膜質鱗衣,內有蒜瓣4~8個,一般5~6個,瓣大,緻密脆嫩,極辛辣,味濃郁,如將其搗成蒜泥隔夜不變味,品質上等。早熟,從播種至收穫120~150天。前期抗寒,耐旱,耐肥水,生長勢旺盛。抽苔率40%~80%,一般為70%。畝產蒜苔吧75公斤。是蒜苔、蒜頭兼用品種。
栽培要點:山西應縣栽培,於3月中旬土地解凍時,畝施優質圈肥(忌用羊糞)2500~5000公斤,過磷酸鈣30~40公斤,再行耕翻,然後順犁溝施碳銨30~40公斤,耙細整平,作成1~1.5米寬的畦。選無病、爛及凍傷的大、中蒜頭。掰瓣分成大、中、小三級,按行距20厘米,開深3~4厘米的溝,順溝追撒硫酸銨或磷二銨5~7公斤,於春分至清明間播種,株距10厘米,每畝30000多株。播種後最少要澆水4~5次,中耕2次,追肥1次。夏至到小暑時抽蒜薹,20餘天后收穫蒜頭。
適宜範圍:適於山西省應縣,晉北也有栽培。

相關傳說

據民間傳說:宋遼交兵時,在雁門關東側翠薇山腳下的孟良城,遼兵圍攻多日未下。當時正是六月間,宋遼雙方的士兵都患上了痢疾。守城將領孟良聽當地老百姓說,服大蒜水,囑大蒜肉,兩日內即可治好痢疾。於是孟良讓士兵照方食用大蒜,果然不出兩天,宋兵全愈。遼兵不知原因,也以為宋軍和遼軍一樣,雙方都患痢疾,不能開戰放鬆了警惕。一日宋軍夜晚猛攻遼軍,殺得遼軍亂了陣腳,拉著肚子大敗北逃。還傳說,八國聯軍攻占了北京城,慈禧太后慌亂出逃西走,途徑應縣南山腳下的路上,也患了痢疾。御醫都治不好,當地老百姓也獻上了以蒜治痢疾的良方,很快便治好了慈禧的拉肚子病,使她才又振作起來奔向西安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