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州雁門關

代州雁門關

代州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雁門關是古代宋明兩代的歷史標誌,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自建雁門關後,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雁門關由關城、瓮城和圍城三部分組成。關城城牆高10米,周長約1公里。牆體以石座為底,內填夯土,外包磚身,牆垣上築有垛口。《呂氏春秋》、《淮南子》都稱天下九塞,句注其一。2001年,雁門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代州雁門關
  • 外文名稱:無
  • 地理位置:山西省代縣
  • 門票價格:35元/人
  • 著名景點:雁門關旅遊景點
  • 地方民俗:雁門關地方小戲
雁門關簡介,雁門關歷史,雁門關地方民俗,雁門關旅遊,

雁門關簡介

位於山西省代縣。雁門關在城西北大約40華里的雁門山腰。又名“雁門塞”、“西隆關”、“西陘關”。
圖片圖片
巍巍恆山,沿代縣北境逶迤綿延。蜿蜒于山巔的內長城,猶如玉帶聯珠,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成一體。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門古塞就建築在峻拔的雁門山脊。雁門關(Yanmen Guan)古來即為戍守重地,與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是晉中地區通往內蒙古高原的必經之地。唐建舊關在雁門山上,明初移今所。雁門山東西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蜚雁出於其間,故名。今存關門三座,內有戰國時趙李牧
祠。明《武安君廟碑記》載李牧率兵屢勝匈奴事,為歷代用兵之地。古人有“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之說。雁門關下在山陰縣境有廣武城, 依山建築,為雁門關的山前防衛據點。
圖片圖片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 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東走平型關、紫荊關、 倒馬關,直抵幽燕,連線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關有東、西二門,皆以巨磚疊砌,過雁穿雲,氣度軒昂,門額分別 雕嵌“天險”、“地利”二匾。東西二門上曾建有城樓,巍然凌空,內塑楊家將群像,並在東城門外,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樓與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華時焚於一旦。
傅山先生所書的“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的對聯也已化為灰燼了。但唐代詩人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仍寫出了雄關的豪邁氣勢:“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流傳至今。
2001年6月25日,雁門關作為明朝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為山西省旅遊景點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雁門關歷史

雁門山,古稱勾注山。這裡群峰挺拔、地勢險要。自建雁門關後,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它“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 ”。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山海經》)。
圖片圖片
雄關雁門,居“天下九塞”之首(《呂氏春秋》)。從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起,歷代都把此地看作戰略要地。趙置雁門郡,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之稱,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唐書·地理志》描述這裡“東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立西徑關,亦曰雁門關。”後經五代十國、宋、遼、金、元約四百餘載。元朝設千戶所,關城被毀。明代吉安侯陸享於洪武七年(1374)自監民工築新關於舊關東北十里處的要道。南距代城縣四十餘里,北鄰廣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勢更為險要。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顧炎武曾親臨此地。他寫道“雁門重關,山巒在(yan音演),霞飛雲舉,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飛雁出於其間。”該關城,周長二里,牆高二丈,石座磚身,雉堞為齒,洞口三重,曰東門、西門、小北門。東門上築樓台,曰雁樓,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天險”(即“天險”)。西門上築有楊六郎廟,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地利”(即“地利”)。小北門未設頂樓,但磚石結構,格外雄固。門額石匾橫刻:“雁門關”三字。洞門兩側鑲嵌磚鐫楷書檢聯:“三關衝要無雙地,丸塞尊崇第一關。”東門外北側建有“ 靖邊寺”祀戰國時代的軍事家趙將李收。西門外右側建有關帝廟。關城正北置有駐軍營房,東南設有練兵教場。整個關城建築,虎踞龍盤,雄偉壯觀。明清以後,關城雖屢有重建。但隨著我多民族統一國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內長城作為“內邊”的作用已經失去,所屬的雁門雄關也隨之荒廢。現在的關城僅在東門、西門、小北門三個門洞和靖邊寺前的一對石獅,一副石旗桿,明鐫李牧碑石一塊,以及寺後的數株青松。
“牧用趙卒,大破林胡。”這是唐代散文作家李華所說的戰國良將李牧的故事。史載,趙武靈王曾進行軍事改革,胡服騎射,大敗林胡、樓煩的入侵,建立了雲中、雁門、代郡。後來,李牧奉命常駐雁門,防備匈奴。為免除匈奴對趙國邊民的襲擾,他廉潔奉公,“市租皆輸人幕府,為士卒費”,因而深得士兵的擁護。同時,堅持慎重防守的方針,憑長城之險,加強戰備。他在雁門數年,“習射騎,謹烽火,多間諜。”使匈奴數歲無所得,而趙軍則兵強馬壯,願為一戰。此時,他才選用精兵良馬,巧設奇陣,誘敵深入。“大破匈奴十餘萬騎。”其後十餘年,匈奴不敢寇趙。後人稱李牧為“奇才”,並在雁門關建“靖邊寺”,紀念其戍邊保民的戰功。
圖片圖片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遣大將蒙恬率兵三十萬,從雁門出塞,“北擊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區),把匈奴趕到陰山以北,並且修築了萬里長城。當地人傳說,蒙恬死後葬於代縣境內。現在上門王村有一座蒙恬墓遺址,其斷碑尚存,還可看清:“秦蒙恬將軍墓”,及“清嘉慶”等字樣。據史學家考證,蒙恬墓在陝西境內,此地乃傳說而已。
漢代的雁門,更是風雲多變。漢高祖劉邦時期,匈奴曾南逾勾注,直驅晉陽(太原)。為此,公元前201年,劉邦親率三十多萬大軍,抵達平城(山西大同),抗擊匈奴。可惜,被匈奴用計誘入,困於平城白登山達七日之久,最後用重金財物賄賂了單于閼氏(匈奴王的妻子)才得以解脫。漢武帝繼位後,面對匈奴不斷猖狂的南犯,著手反擊。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李廣等都曾馳騁在雁門古塞內外,多次大敗匈奴,立下汗馬功勞。“猿臂將軍”李廣在做代郡、雁門、雲中太守時,先後與匈奴交戰數十次,被匈奴稱為“飛將軍”。一次,他出雁門,兵敗被俘。在敵軍兩馬之間的網兜里,他表面佯死躺下,心裡卻在等待機會。突然,他騰躍而起,將一胡兵推下馬去,立即奪馬取弓策馬南馳數十里,復收余軍,殺退追兵,安全脫險。正是由於漢武帝時期創建了強悍的騎兵抵住了匈奴的南犯,才得以保護中原先進的經濟、文化的發展,換來了以後同匈奴的和睦相處。漢元帝時,有膽有識的王昭君就是從雁門關前簇後擁,浩浩蕩蕩,出塞和親的。從此以後,這一帶出現了“遙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可惜,到了唐代,雁門古塞“胡”漢相爭,群雄逐鹿,戰事連綿。唐初,年事已高的薛仁貴為代州都督,鎮守雁門。據說,突厥進犯雲州時,薛仁貴曾率兵出擊。陣前,突厥人喝問:唐將是誰?唐兵答曰:薛仁貴。突厥人以為薛仁貴早死而不信。仁貴脫盔示面,突厥驚視失色,引兵而還。唐末五代,契丹(遼國)崛起於北方,危及內地。後晉石敬瑭向遼國自稱“兒皇帝”,割燕雲十六州與契丹。從此,在山西北部,雁門山就成為了後晉和契丹的分界線,雁門關也成為了中原王朝和少數民族地方政權相對峙的前沿陣地。
圖片圖片
北宋初期,雁門關一帶是宋遼(契丹人)激烈爭奪的戰場。著名愛國將領楊業(又稱楊繼業)及其他楊家將士都曾在這裡大顯身手,為國立功。在宋太平興國四年(979),楊業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以後,曾多次以少勝多,大敗遼兵,當時人們譽楊業為“楊無敵”。雍正三年(986),在雁門附近的戰鬥中,由於統帥潘美的指揮失誤、臨陣脫逃和挾嫌報復,使楊業陷入重困,最後士卒全部覆沒,在朔州的陳家谷他自己身負重傷為遼兵所執,寧死不屈,終至絕食為國。後人為紀念他的戰功和忠貞精神,在雁門關北口立了“楊將軍祠”。
楊令公和佘太君的彩塑至今還凜然地靜坐在雁門附近的楊家祠內。
元明時期,雁門舊關廢棄,新關又起,雁門戰火漸趨平息。時至清末,八國聯軍侵入北京,辱國求存的慈禧太后等,狼狽出走。他們過居庸、宣化,經大同,又在雁門留下了逃跑的腳印。當時,正值秋天,氣候酷熱,慈禧、光緒和王公隨從顛沛至此,饑渴難忍,曾在關門左側靖邊寺吃茶,但未敢久留,小憩後又匆匆出發了。傍晚,慈禧一行宿關南陽明堡賈宅。光緒帝面對賈宅“五世同堂”的門匾和堂內神龕上“一心念佛”的橫幅,聯想內憂外患的處境,在東家門板上寫下了:“五世同堂真富貴,一心念佛見如來”的聯句,藉以抒發一個失意帝王向西方逃去的頹敗情懷。這與李牧、楊業等抗戰英雄恰成顯照的對比。
辛亥革命以後,雄關雁門除遭到軍閥混戰的破壞外,也受到了抗日烽火的洗禮。1937年9月,我黨為了團結抗日,派周恩來、彭德懷和彭雪楓同志,前來雁門山的太和嶺口與國民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會晤。在太和嶺的山洞裡,周恩來同志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揭示了抗戰必勝的歷史趨勢。還為閻錫山起草了一份第二戰區作戰計畫和一份在淪陷區成立“戰場動員委員會”的條例。同年10月18日,就在閻錫山棄關南撤以後,我八路軍二二零師七一六團,挺進雁門關大同公路附近,在此伏擊了日軍汽車運輸隊,一舉摧毀敵人汽車四百餘輛,贏得了震驚中外的大捷。繼而10月10日晚,八路軍一二九師七六九團,又在雁門關下襲擊了日軍陽明堡飛機場,炸毀敵機二十四架。這一曲抗戰凱歌極大地鼓添了全國人民抗戰的必勝信心,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產黨和它領導下的軍隊是抗戰的模範。
縱覽雁門關興衰的歷史,自公元前4世紀至20世紀,發生在這裡的戰事,據不完全的統計就有140多次,可見它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

雁門關地方民俗

雁門關地方小戲:“一字三咳”耍孩兒。
圖片圖片
耍孩兒戲,又名耍耍戲、耍喉兒、咳咳腔,是流行於山西雁門關以北的一種深受當地百姓喜愛的地方小戲。耍孩兒戲劇情豐富,唱腔採用後嗓發聲,古樸而有韻律。咳腔大都在唱詞前,有“不咳不出字”和“一字三咳”之說。表演上以歌舞見長,伴奏場面雙弦雙鑔結合,鑼鼓喧天,十分熱烈。
劇種起源說法不一
耍孩兒戲是以曲牌名稱命名的劇種。但關於其劇種的起源,學術界說法不一,尚無定論,還有待考證,但可以認為耍孩兒在道光年間已經成熟,並在晉北流行。其形成在民間還有幾種傳說:一說漢代王昭君出塞行至雁門關時目睹塞外荒涼景象,緬懷中原,愈加悲傷,便沿途哭泣,哀痛欲絕,直到嗓音嘶啞,泣不成聲,還是哽咽不止。後人襲著她的悲切哭聲,輾轉流傳為一種曲調即“耍孩兒”,後以此曲演唱民間故事,逐漸成戲;二說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太子生下後,終日啼哭不止,明皇召集梨園弟子演唱,給太子取樂,各種唱曲都不奏效,唯獨唱了八句“平曲子”,太子轉悲為喜,明皇當即賜名為“耍孩兒”,後由民間藝人發展成戲。
後嗓發聲是其突出特色
雁北耍孩兒是獨特民俗與文化的產物。雁北地處蒙、晉、冀三省交界,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的有機融合、佛道二教的廣泛傳播,影響了耍孩兒藝術的唱腔與伴奏風格。元代時這裡是元雜劇的繁榮之地;明代時大同是太祖第十三子的封國,蓄養樂舞歌伎很多,所以後來流布民間的樂戶也有很多。所有這些都為耍孩兒等地方戲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耍孩兒戲最初流布于山西省北部大同、懷仁、應縣一帶,在產生的早期,耍孩兒戲的演員都是農民,農閒季節組織臨時班社進行演出,活動範圍較小。清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0),耍孩兒的班社已經遍布於桑乾河兩岸。鹹豐五年(1855),雁北嚴重旱荒,大批農民出外謀生,耍孩兒戲亦隨之傳到黃河後套(今內蒙古自治區烏拉山以東河套地區)。清道光至光緒年間,民間稱之為“大戲”的北路梆子在雁北一帶廣泛演出,耍孩兒藝人在表演上普遍吸收了大戲的程式,使耍孩兒有了較大發展。期間,桑乾河兩岸大興班社,互相競爭演出。據說在與北路梆子唱“對台”時,耍孩兒戲往往要“擊敗”對手。顯然,這個時期是耍孩兒藝術上的鼎盛時期,名演員逐年增多。辛亥革命後到20世紀30年代是耍孩兒藝術上的發展時期,不僅班社組織日趨完善,演員技藝也空前提高:原來只按角色性別分工,這時也形成生、旦、淨、末、醜一套行當體制,並湧現出一批在民間享有盛譽的藝人,如陳培功、齊培艮、趙真、閻成、張貴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耍孩兒戲被禁演,但在偏僻山村,每逢元宵節前後,仍有短期的演出活動。新中國成立後,業餘耍孩兒劇團蓬勃興起。1953年,山西省首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時,雁北耍孩兒演出了《扇墳》(《獅子洞》中的一段)和《送妹》(《送燈》中的一段),遂引起文藝界的重視。1954年,懷仁縣集中辛致極等十幾名藝人,成立了專業劇團,並開始培養女演員,給耍孩兒戲注入了新的血液。首先表現在女演員採用民歌的發聲方法,以真聲演唱,使耍孩兒戲從“後嗓子”發音變為前後嗓結合發音,唱腔增加了清脆悅耳的色彩,更加婉轉、柔和、優美。尤其是在男女聲同台演唱時,兩種音色交替出現,具有更大的藝術表現力。其次,行當劃分漸趨完善。耍孩兒最突出的特點是唱腔發聲使用後嗓子,大量使用哎、咳、呀、啊、哈、啦等虛字拖腔,唱詞使用疊皺式的唱法,一句唱詞可以反覆演唱,表演舞蹈性強,其中挖步功、馬鞭子功、扇子功等頗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據初步考證,耍孩兒的唱腔、音樂表演藝術形式,在我國戲曲藝術中是獨特的,尤其是唱腔發聲使用後嗓子和比其他劇種的板胡大得多的大板胡演奏,兩者渾然一體,以特殊的旋律產生出特殊的演唱風格和音樂效果,形成耍孩兒唱腔上的一個特點,在全國戲曲界也是獨一無二的。
耍孩兒原有傳統劇目40餘出,現存30餘出,其中《獅子洞》、《送京娘》、《三孝牌》、《對聯珠》、《金木魚》等是該劇種的代表劇目,長期上演不衰。《對聯珠》寫宋代包拯審判惡霸楊虎的故事;《金木魚》寫宋代書生陳東與梁山英雄關勝之女寶蓮聯姻的故事,均不見於其他劇種,為耍孩兒所特有。1960年,雁北文化主管部門組織編創人員對《獅子洞》中的一折《扇墳》進行加工整理。該劇寫唐僧西天取經,被獅子洞妖怪攔劫,孫悟空救其脫險的故事。加工整理中,剔除不健康成分,內容突出批判豬八戒的畏難情緒,表演上吸收民間舞蹈語彙,增添了孫悟空施法術,吹猴毛化作美女的群舞場面,加強了神話色彩。《扇墳》的藝術革新,開創了這一古老劇種的新路。2006年,耍孩兒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它的保護與傳承已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古有流傳下來的戲曲
北宋《楊家將說傳》(即《金槍傳》)載:潘洪專權賣國,在朝倚仗國丈之尊,專與忠良作對。楊繼業父子八人,為當時柱石良將。潘洪因楊延嗣在擂台與其子潘豹比武,將潘豹打死,於是結下深仇。陰嗾賀朝進朋比為奸,多方設計陷害。暗與蕭邦通款,密召蕭番寇邊南犯。己在金殿甘言哄帝,乞得招討之職,故意辟薦楊氏父子為先鋒,直隸己麾下,蓋即暗執陷害楊氏父子之權於掌中也。既出師,故令楊繼業父子,以寡師出敵眾寇。任其受困兩狼,卒至糧盡援絕而歿。楊氏一門,除楊延德、楊延昭外,死者死,亡者亡,喪害殆盡,皆潘一人之力也!後為六郎晉京,在宋真宗前哭告御狀,真宗大怒,乃命呼必顯,齎旨往雁門關拿解來京。此劇即呼必顯先用計借閱兵事,賺得帥印在手,並遣去其爪牙賀某,然後開旨擒潘洪,霎時打入囚車。蓋取迅雷不及掩耳之法,以出其不意,非如是則恐其拔扈不測,事正有所難料也。
雁門關地方小吃
雁門關地方小吃種類很多,麻花、黃糕、麵餅、豌豆粥等都是深受人們喜愛的食品,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應縣牛腰了,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味使它盛名遠播、備受好評。
雁門關的特產
1.平魯麵塑:也稱“面人”,是平魯縣的工藝品。用白麵粉捏成各種禽獸、果品或各種人物形象,蒸熟再進行彩繪。麵塑細緻精巧,形體生動,常當作吉祥物品供人欣賞或饋贈親友。
2.應縣紫皮蒜:產於恆山腳下應縣小石口一帶,蒜皮紫紅,頭肥瓣大,辛辣味濃,外皮鬆而內瓣衣緊。如果把紫皮蒜放在大馬車輪胎下軋過去,就會看到一種奇怪現象,蒜頭在輪胎剛碰著的時候,只聽“啪”的一聲,便分成數瓣向兩側飛射出去,決不象一般蒜被壓碎。紫皮蒜做的蒜泥和一般蒜的蒜泥不同,一般蒜泥隔夜變色變味,而應縣紫皮蒜泥卻可以放二、三天,色味如初不變。
紫皮蒜品質優良,每到秋季上市,人們便爭相購買,或編成大掛吊在屋檐頭,或攜帶它鄉贈送親友。
如今的應縣紫皮蒜,已成為出口的土特產品。當地諺語說:“應縣紫皮蒜,馬車軋不爛”,就是形容它的品質高超。

雁門關旅遊

雁門關旅遊景點(門票:35元/人)。
圖片圖片
雁門關旅遊景點對外交通便利、發達。火車有:忻州——太原、忻州——大同、忻州——北京、忻州——瀋陽、忻州——西安、忻州——運城、忻州——臨汾、忻州——朔州、忻州——呼和浩特。
汽車有:忻州——太原、忻州——大同、忻州——朔州、忻州——陝西神木、忻州——區內各縣。坐大同到代縣的汽車,就路過雁門關的,如果是全程高速那就到了代縣坐到應縣的汽車,路上就路過了。 或從大同到應縣,遊覽很有名的應縣木塔,然後坐應縣到代縣的汽車,在雁門關下車。雁門關屬代縣範圍。或從五台山乘汽車到代縣,乘租車前往,車費100元左右。或乘開往大同、山陰方向的車至山口下車後步行。
地址:山西省代縣西北約20公里處:
圖片圖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