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平衡理論

態度平衡理論(Heider's Balance Theory)是F·海德於1944年代提出。海德認為,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建立的態度大部分來自與他人的關於某些事件看法之間的關係形成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態度平衡理論 
  • 外文名:Heider's Balance Theory
  • 提出時間:1944年
  • 提出者:F·海德
理論簡介,主要內容,理論圖解,

理論簡介

P代表個人,O代表有關係的人某人,X代表有關係的某物,某現象或某觀點。處在三角某一端點的因素都與另外兩個端點的因素有某種關係。這些關係有兩種可能 —— 正的或負的 。它們都是由主體P的認知和態度決定的。
判斷當前起作用的P-O-X三角是處在何種狀態,首先將三角上各因素之間的關係按其正負特點分別取+1或-1為標誌;然後將三角上所有+1或-1的值相乘,如果所得之積的結果是+1,則此三角的狀態是平衡的,反之,三角的狀態是不平衡的。當人與他人及事物之間的關係處在不平衡狀態時,人體驗到不愉快。不愉快的體驗可以作為一種動機,驅使人採用多種方式,將不平衡狀態轉化成平衡狀態。
態度平衡理論態度平衡理論

主要內容

海德認為,人類普遍地有一種平衡、和諧的需要。一旦人們在認識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諧性,就會在心理上產生緊張的焦慮,從而促使他們的認知結構向平衡和和諧的方向轉化。顯然,人們喜歡完美的平衡關係,而不喜歡不平衡的關係。
平衡理論涉及到一個認知對象與二個態度對象之間的三角形關係。例如, 用符號P來表示認知的主體,用符號O與X表示二個態度對象。 O與X稱為處於一個單元中的二個對象。認知主體P對構成一體的兩對象O與X的評價是帶有情緒性的,喜惡、贊成與反對。例如:P為學生,X為爵士音樂,O為P所尊敬的師長。如果P喜歡爵士音樂,聽到O讚美爵士音樂,P—O—X模式中三者的關係皆為正號,P的認知體系呈現平衡狀態。如果P喜歡爵士音樂,又聽到O批判爵士音樂,P—O—X模式中,三者的關係二正一負,這時P的認知體系呈現不平衡狀態,不平衡狀態會導致認知體系發生變化。
海德的平衡理論,原則上與費斯廷格的認知失調理論是相同的,但海德強調一個人對某一認知對象的態度,常常受他人對該對象態度的影響,即海德十分重視人際關係對態度的影響力。
平衡理論的用處在於使人們可以用“最小努力原則”來預計不平衡所產生的效應,使個體儘可能少地改變情感關係以恢復平衡結構。在一定的情境中,它能以簡練的語言來描述認知的平衡概念,使它成為解釋態度改變的重要理論。

理論圖解

通常,認知主體對單元中兩對象的態度是趨向一致的,如喜歡某人,則對某人的工作也很讚賞;不喜歡某人,則認為他的朋友也不是好東西。
為此,當認知主體對一個單元內兩對象看法一致時,其認知體系呈現平衡狀態; 當對兩對象有相反看法時,就產生不平衡狀態。例如,喜歡某人,但對他的工作表現不能贊同。不平衡的結果會引起內心的不愉快和緊張。 消除不平衡狀態的辦法將是,贊同他的工作表現,或不再喜歡此人,這就產生了態度轉變的問題。
現將上述的P--O--X的關係列成圖解形式,以符號“+”表示正的關係,以符號“-”表示負的關係,那么,共有8種,其中4種是平衡的結構,4種是不平衡的結構,見圖(P-O-X關係形式):
態度平衡理論
判斷三角關係是平衡的,還是不平衡的,其根據為:平衡的結構必須三角形三邊符號相乘為正;不平衡的結構則三角形三邊符號相乘為負。
現舉例說明這種三角關係。 今有認知主體P(女青年),態度對象為O(男青年,為P的男朋友),X(男青年O自願當清潔工)。
對此,可能存在三種情況:
P對O與X皆持贊成態度,這是一種平衡狀態;
P對O與X皆持不贊成態度,這也是一種平衡狀態;
P對O持贊成態度,對X持不贊成態度,這就造成了不平衡狀態。
在第三種情況下,P要達到平衡的解決辦法為:
P改變對O的看法,認為O很老實,肯乾;
P改變對X的看法,認為X(清潔工)也是工作的需要;
P勸說O,不要去做清潔工。
由上可見,不平衡狀態會導致認知結構中的各種變化,所以,態度可以憑藉這種不平衡的關係而形成和改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