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臨床表現

愛滋病臨床表現

典型的HIV感染從感染到死亡經歷以下階段:急性HIV感染、無症狀HIV感染、愛滋病前期、最終進展為愛滋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愛滋病臨床表現
  • 分類:急性HIV感染、無症狀HIV感染
  • 所屬:愛滋病
  • 類型:醫學
分期,急性HIV感染,無症狀HIV,愛滋病前期,愛滋病期,臨床表現,預後,

分期

急性HIV感染

在感染HIV後6天~6周內,53%~93%的感染者出現急性症狀, 似感冒樣表現,如發熱(96%)、淋巴結腫大(74%)、咽炎(70%)、皮疹(70%)、 肌痛或關節痛(54%)、腹瀉(32%)、頭痛(32%)、噁心和嘔吐(27%)、肝脾腫大(14%)、 鵝口瘡(12%)、神經症狀(12%),上述臨床表現平均持續為22天,不經特殊治療,一 般可自行消退。出現症狀後2~4周,機體HIV抗體逐漸陽轉。這段從感染到血清陽轉 的時間,稱為“視窗期”。一般HIV感染後,平均血清陽轉時間為65天,95%感染者 在6個月內陽轉。隨著機體免疫應答的產生,感染者血漿病毒載量明顯下降,CD4+細 胞數量明顯回升(但仍低於感染前的水平),而後呈進行性減少。急性HIV感染中, 症狀的出現、持續的時間以及病毒載量與感染者的預後有關。

無症狀HIV

隨著急性感染症狀的消退,感染者轉入無症狀HIV感染,除了少數感染者可查到“持續性全身性淋巴腺病”(persistent generalized lymphadenopathy, PGL)外,沒有其他任何臨床症狀或體徵。PGL是指在腹股溝淋巴結外,至少有兩處 不相鄰部位的淋巴結髮生腫大,直徑在1厘米以上。以頸部和腋下淋巴結腫大多見。 感染者的病毒載量穩定在較低的水平,很少波動超過1個對數值或10倍。此階段的感 染者體內,CD4+細胞數呈進行性減少(降低速度為50~100個/μL/年)。成年人無症狀感染期的時間往往較長,一般為7~10年,平均8年。

愛滋病前期

感染者出現持續或間歇性的全身症狀和 “輕微”的機會性感染, 即出現愛滋病相關綜合徵(AIDS-related complex, ARC)。全身症狀包括持續性全 身淋巴結腫大、乏力、厭食、發熱、體重減輕、夜間盜汗、反覆間歇性腹瀉、血小 板減少。較輕微感染多表現於口腔、皮膚黏膜,包括口腔念珠菌病、口腔毛狀黏膜 白斑、特發性口瘡、牙齦炎;皮膚真菌感染、帶狀皰疹、單 純皰疹(生殖器皰疹)(在1個月內癒合)、毛囊炎、脂溢性 皮炎、瘙癢性皮炎等。這時感染者血漿病毒載量開始上升,CD4+細 胞減少速度明顯加快。對沒有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者而言,從嚴重的免疫抑制 (CD4+細胞< 200/μL) 開始,發展為愛滋病的平均時間是12~18個月。

愛滋病期

感染者出現了一種或多種愛滋病指征性疾病,包括:氣管支氣管或 肺部的念珠菌病 食道念珠菌病 侵襲性宮頸癌 彌散性或肺外的球孢子菌病 肺外隱球菌病 慢性腸道隱孢子蟲病(病程大於1個月) 除肝、脾、淋巴結外 的巨細胞病毒(CMV)感染 並發失明的CMV性視網膜炎 HIV相關性腦病 單純 皰疹病毒(HSV)引起的潰瘍(病程大於1個月)或支氣管炎、肺炎、食道炎 彌散 性或肺外組織胞漿菌病 卡波濟肉瘤 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 免疫母細胞性淋巴瘤 原發性腦淋巴瘤 鳥型分支桿菌感染 肺部或肺外結核病 彌散性或肺外其他分支桿菌感染 卡氏肺孢子蟲性肺炎 復發性肺炎 進行性多灶性腦白質病 反覆發生的沙門菌性敗 血症 弓形體腦病 HIV相關性消瘦綜合徵。

臨床表現

2.1 呼吸系統疾病
2.1.1 卡氏肺孢子蟲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PCP) 是最常見的愛滋病指征性疾病,也是最常見的威脅感染者生命的機會性感染。早 期發現、及時治療是減少PCP死亡率的重要手段。PCP經常發生在CD4+ 細胞< 200個 /μL時,有效的預防性用藥可使PCP發病率降低。PCP起病較慢,初期患者發熱、夜 間盜汗、乏力、不適和體重減輕,幾周后出現呼吸短促。隨後患者感胸骨後不適、 乾咳、呼吸困難。患者最早出現的異常表現是血氧分壓明顯降低、二氧化碳擴散效 率減少。胸部X光檢查表明,20%患者無異常表現,典型的PCP胸片為瀰漫性或對稱性 肺門周圍間質性浸潤。從患者引流的痰、支氣管灌洗液中查出卡氏肺孢子蟲是病原 學診斷的依據。
2.1.2 細菌性肺炎在HIV感染者中的發病率比一般人群高10~20倍,常見的病原菌 有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一般該病起病較急,經常出現高熱、胸痛、 咳痰。75%患者胸部X光片可見廣泛性浸潤或典型的局灶性、單葉或多葉性肺實變。 常規抗菌治療效果不錯,但易於復發。另一個引起廣泛性肺部浸潤的原因是淋巴細 胞性間質性肺炎,該病以兒童多見。2.1.3肺結核 是1993年新增的愛滋病指征性疾病,是非洲HIV感染者最常見的肺部 疾患。近年來,已開發國家HIV感染者發生肺結核人數增加。肺結核可發生在HIV感染 的任何階段。在HIV感染早期,患者的臨床表現與一般人群表現相似,純結核蛋白衍 生物(PPD)試驗陽性,胸部X光片顯示上肺葉的病變(常有空洞),很少發生肺外播 散。而HIV感染晚期的表現則不典型,PPD試驗陰性,胸片顯示彌散性浸潤(常涉及 中、下肺葉),甚至有時引起播散性肺外結核,所以對HIV感染晚期、有呼吸道症狀者都應注意鑑別診斷。肺結核的診斷依據是從呼吸道標本(常用痰)培 養到結核桿菌,但是一旦痰檢發現抗酸染色陽性菌就應高度懷疑。按標準的抗結核治 療效果尚可。但是在HIV感染者中,已發現對多種抗結核藥物耐藥菌株,對於這些患 者的治療還有待解決。
2.1.4卡波濟肉瘤(Kaposi’s sarcoma, KS) 也是引起HIV感染者常見、嚴重的肺 部疾病之一。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咳嗽、偶爾咳血。雖然大部份患者同時有KS的皮 膚表現,但是也可能僅有肺部表現。胸片顯示多發的結節狀、邊界不規則的病灶,縱膈增大,偶爾胸腔積液。胸部CT對鑑別診斷有幫助。其診斷依靠氣管鏡檢發現氣 管內病損或組織活檢。若治療不及時,病情進展快,預後差。
2.2 消化系統和肝臟疾病
2.2.1胸骨後不適、吞咽疼痛和吞咽困難 它們是食道炎的主要表現,其病因包括念 珠菌、CMV、HSV感染和胃酸返流。除胃酸返流外,其它情況常發生在CD4+細胞< 100/μ L。由於念珠菌性食道炎最為常見,專家推薦所有的食道炎 先進行抗念珠菌治療,如果治療3~5天不見好轉,再進行內窺鏡檢查,並取標本進 行組織活檢。
2.2.2腹瀉、吸收不良和體重減輕 腹瀉是HIV感染者常見的症狀,雖然HIV本身也會 引起腸黏膜病變而致吸收不良,但一般都有其它病原存在。調查顯示,隱孢子蟲感 染是引起愛滋病患者腹瀉最常見的原因。隱孢子蟲可引起嚴重、水性、霍亂樣腹瀉, 伴有痛性腸痙攣、有時伴噁心、嘔吐。在CD4+細胞> 200/μL的患者,該腹瀉常是自 限性的,而CD4+細胞< 200/μL感染者,則腹瀉難以緩解,患者體重明顯下降,出 現腹瀉-消耗綜合徵。診斷主要依靠患者糞便鏡檢,尋找蟲卵,只有在 反覆多次檢查均為陰性後才能排除。CMV和HSV可引起消化系統各個部位黏膜的潰瘍, 有時也引起腹瀉,甚至導致腸穿孔。細菌性腸道病菌包括沙門菌、志賀菌和空腸彎曲 菌,臨床表現為發熱、腹瀉,血液和糞便細菌培養經常呈陽性。若患者經常服用抗 生素,則也可發生梭狀芽孢桿菌性腹瀉。播散性鳥型分支桿菌感染的侵襲腸道,也 會引起腹瀉。所以對於腹瀉患者,實驗室檢查要包括血液和糞便細菌培養、糞便直 接鏡檢(反覆3次以上)。若仍找不到病因者,再行內窺鏡檢加以組織活檢。
2.2.3肝炎和膽管炎 愛滋病患者肝炎的主要表現為發熱、腹部疼痛、肝臟腫大、 肝功能異常。可能的病因有非典型分支桿菌或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實施抗逆轉錄病 毒治療者,也可能是藥物對肝臟的毒性作用所致。另外,在同性戀、雙性戀或靜脈 吸毒者也常合併感染乙型和C型肝炎。內窺鏡膽管逆行造影顯示以遠端膽管狹窄、 近端擴張為特徵的膽囊膽管炎,可能與隱孢子蟲、CMV感染有關。
2.3 神經系統疾病
HIV感染者經常發生神經系統疾病。包括急性HIV感染一過性的 腦膜腦炎、脊髓病變、周圍神經炎和感染中晚期的HIV相關運動認知障礙綜合徵、弓 形體腦病、原發性淋巴瘤、代謝性腦病和神經梅毒等。據估計,10%~ 40%患者伴有愛滋病相關精神障礙,出現記憶力減退、情感淡漠、注意力不集中。體 檢腱反射和肌張力增強、CT和MRI顯示腦萎縮、非特異性腦白質改變。腦脊液檢查無 特異性發現。顱內占位性病變常見的病因是弓形體腦病、原發性淋巴瘤。兩者在臨 床表現上相似,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徵。一般先按弓形體腦病治療。若治療14天 後,仍不見好轉或症狀有所加重,則再進行腦部穿刺活檢。當愛滋病患者主訴一個新 的神經系統的症狀或有異常的神經系統的體徵,都應該對進行全面神經系統查檢。 若懷疑腦膜炎、腦炎或腦部占位性病變,再行進一步檢查,包括CT和(或)MRI、腰 穿。腦脊液檢查包括革蘭染色、印度墨汁染色、隱球菌抗原檢測、糖和蛋白含量測 定、細胞計數、梅毒VDRL試驗、培養(包括常規培養、抗酸桿菌培養、真菌培養)。
2.4腫瘤
在愛滋病患者中,較常見的腫瘤有兩種:卡波濟肉瘤(KS)和非何杰金淋 巴瘤。卡波濟肉瘤的發生與人類皰疹病毒8型有關,多見於男 性同性戀和雙性戀人群中HIV感染者。它可以發生在HIV感染的各個階段,甚至在CD4+細 胞水平較高時(200~500/μL)。可侵犯皮膚、黏膜、內臟(肺、胃腸道)和淋巴 結。KS侵犯皮膚時,初期皮膚出現有單個或多個淺紫粉紅色結節,隨後結節顏色逐 漸加深、增大、邊界不清,可融合成片狀,表面可有潰瘍。皮損的縱軸方向與局部 皮紋一致。皮損多見於頭面部、軀幹、四肢。KS侵犯淋巴結時,可引起局部淋巴結 腫大、淋巴液回流障礙,有些患者出現下肢水腫。KS侵犯內臟,患者可出現占位性病 變的症狀、有時引起出血。
非何杰金淋巴瘤的發生與EB病毒有關,它可侵犯中樞神經系統、骨髓、胃腸道、 淋巴結。該病的預後較差,化療後常復發。

預後

HIV感染者的預後與所感染的HIV型別及亞型有關,一般而言,感染HIV-1者 較HIV-2臨床進程快,未經過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的HIV-1感染者,其臨床結局可 分為三種:經過8~10年的典型進展過程(約占70%~80%); 2~5年之內的快速 進展過程; 感染者保持健康狀態達10年以上的長期存活或不進展(≤1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