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泉

愚公泉

愚公泉(英文-Yugong Spring)位於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潞王墳鄉西2公里處。

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北站人民發揮愚公移山精神,艱苦奮鬥,戰天鬥地,歷時近十年,人工開鑿而成,故名“愚公泉”。愚公泉流淌著人們戰天鬥地的豪情;被稱之為“中原石頭城”的潞王陵,彰顯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巍巍秀美的鳳凰山鐫刻著自然嬗變的歷史;富裕文明的耿莊村洋溢著新農村的時代氣息。

1974年至1975年,先後有十七個國家元首,130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團臨泉參觀老繭,高度評價了這一曠世奇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愚公泉
  • 外文名稱:Yugong Spring
  • 地理位置: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潞王墳鄉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性氣候
  • 門票價格:¥10
  • 著名景點:天下第一鍋
    三號泉瀑布
    椿王探海
    避雨軒
    群英會
  • 停車費:5元
簡介,愚公泉景區,旅遊消費,服務機構,旅遊禁忌,歷史進程,

簡介

愚公泉雖為人工開鑿,但自然景觀奇特。泉內峭壁之上石階選岩,險要之外架以鋼梯;橋下有泉,路邊有溪,曲徑通幽。雖為人工開鑿,但峽谷深壑,幾泓清潭,氣勢磅礴,觀之頓增人定勝天之感。1974年至1975年,先後有十七個國家元首,130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團臨泉參觀老繭,高度評價了這一曠世奇蹟。景區內水質經國家有關部門鑑定分析報告;愚公泉的水資源屬富硒、鍶複合型天然礦泉水。主要元素硒具有抗癌,抗衰老、美容,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供遊人觀賞的主要景點還有:當年供兩千人同時用餐的天下第一鍋;三大泉井、三號泉瀑布、烈士墓、山泉亭、古泉亭、泉中亭、哈蟆石、魚鱗石、神仙洞、靈泉洞、椿王探海、群英會、避雨軒、將軍椿愚公塑像和愚公文化像等八十多個景點。
愚公泉
地址:新鄉市鳳泉區潞王墳鄉

愚公泉景區

旅遊消費

導遊費:20元每小時
租車費:20元每小時
其他消費:自消費

服務機構

售票點:大門旁
諮詢處:景點諮詢處
管理處:大門附近
醫療點:景點附近
外語服務時間:全天

旅遊禁忌

帶小孩子遊玩時注意安全。還有提防財務丟失

歷史進程

在凝結厚重文化、養育勤勞人民的鳳泉大地上,以“艱苦創業、精誠團結、無私奉獻、造福人民”為實質的愚公泉精神,激勵著一大批新時代的“愚公”嘔心瀝血書寫華章。
時間追溯到40年前。鳳泉大地一片乾渴。缺水、乾旱使這裡林木不生、莊稼不長,顯得荒涼悽慘。有關資料記載:1965年,這裡的糧食畝產僅有80公斤。在解放前最旱的一年,僅有120多戶人家的分將池村,被餓死和賣掉的就有100多人。
想水盼水,尋水找水,讓鳳泉人鐵鞋踏破、望眼欲穿。
1965年春天,後郭柳村民司文元等人在本村馬家山上採石燒灰。炮響之處,發現一個溶洞,洞中有水。愚公泉就這樣在無意中被發現了。然而,司文元等幾個村民怎么也沒有想到,他們的發現竟然引發了一場歷時8年的鑿壁引水戰役,竟然改寫了鳳泉區無水、乾旱的歷史。
泉源發現後,引起了當時市、區、公社領導的重視和關注,立即選派技術專家進行實地勘察。在確定水源豐富、水質甚好後,公社黨委作出了開挖愚公泉的決定,並發出了“向荒山要水,向荒山要糧,重新安排北站山河(2004年,北站區改名為鳳泉區)”的戰鬥口號。1966年,愚公泉在全區人民的企盼中破石動工了,並且一乾就是八年。史料顯示:“愚公泉整個工程,經過八年奮戰,於1974年基本建成,修石砌乾、支渠37條,總長70公里,架渡槽20多座,總長1370米;鑿隧洞6個,總長3公里,建揚水站19處,挖砌蓄水池4處,能容水16萬立方米……在愚公泉的建設過程中,數九寒天,滴水成冰,人們掄大鐵錘,一會兒就是通身大汗,打井打出的石頭用平車推,柳筐抬,更多的是靠肩膀扛。”有人粗略地算了一下,愚公泉建設投工390萬個,所吃的饅頭一個挨一個擺起來,能繞地球一圈兒,開挖愚公泉所完成的土石如果砌成1米見方的石牆,能從新鄉砌到北京。
在愚公泉的建設中,湧現出了陳良等一批見義勇為的英雄,孫風琴、周井利等4位青年犧牲了寶貴的生命。愚公泉建設的八年奮戰時期,正處於全國動盪不安的“文革”時期,社會環境錯綜複雜,基層黨委把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發揚“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的大無畏精神,才贏得了廣大民眾的擁護和支持,才產生了強大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才取得了會戰的全面勝利。八年奮戰,鳳泉人民揮汗灑血、犧牲生命,始終無怨無悔。八年奮戰,鳳泉人民創下了世界水利工程建築史上的又一個奇蹟,迎來了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貴賓蒞泉參觀。八年奮戰,鳳泉人民讓青石山上的汩汩甘泉流遍了整個鳳凰山區,使受益的13個村徹底擺脫了“吃水貴如油”的窘境,讓15000畝乾渴的山坡地變成了水澆田;汩汩甘泉,載著希望和鬥志流入了鳳泉人民的心田。
愚公泉的建成解決了當時北部山區人畜吃水和灌溉問題,見證了鳳泉人民昂揚的鬥志和無窮的力量,同時也作為一種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鳳泉人以不屈的英雄主義精神建設自己美好的家園。
歷時八年的愚公泉建設,讓鳳泉人民錘鍊了鬥志,孕育了希望。在人們盡享愚公泉帶來的勝利喜悅中,一腔脫貧致富的激情涌動著、澎湃著。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沐浴著改革的春風,鳳泉人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艱苦創業。在全國城市規模和道路建設不斷發展的形勢下,水泥、石灰等建築材料需求急劇增加。原本秀美的鳳凰山成了鳳泉區的資源優勢,“靠山吃山”成了鳳泉人民脫貧致富的首選門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鳳泉區內20多家水泥企業,近300家採石、碎石、石灰、預製企業雨後春筍般地應運而生,鳳泉區一度成為河南省三大建材基地之一,為新鄉市乃至省內外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以犧牲資源為代價,鳳泉區以不足全市1%的面積,1/50的人口,創造了對全市1/5以上的經濟價值。
炮聲隆隆,撼動著這塊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煙塵滾滾,蒙蔽了往日湛藍的晴空。由於對礦產資源無序過度開採,水土流失、植被破壞、空氣污染、資源枯竭、生態失衡等一系列矛盾凸顯出來。人們感受到的不再是對成就的自豪與陶醉,而是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之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