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女水庫

惠女水庫

惠女水庫建於洛陽江大羅溪上,壩址位於泉州市洛江區馬甲鎮彭殊村,1958年7月動工,由當時惠安縣的紅旗(城關)、東紅(黃塘)、上游(惠南)、飛躍(惠東)四個公社聯合興建,1960年3月竣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惠女水庫
  • 建於洛陽江大羅溪上
  • 動工時間:1958年7月
  • 竣工時間:1960年3月
概貌,背景,建設,精神,

概貌

水庫按百年一遇洪水設計、萬年一遇洪水校核,集雨面積105.8平方公里,總庫容1.26億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0.65億立方米,死庫容0.12億立方米,完成土石砼177萬立方米,淹沒耕地4060畝,遷移人口2679人。承擔著洛江區河市鎮及惠安縣12個鄉鎮的供水、農業灌溉等任務,是一座集防洪供水灌溉發電於一體的國家級大型水庫。水庫原名“烏潭水庫”,1959年為紀念惠安女建設水庫的貢獻,水庫更名為“惠女水庫”。水庫是泉州第二大水庫,也是福建省八座大型水庫之一。
惠女水庫

背景

“三日沒雨鬧旱災,一透大雨成水災”,“春夏水旱災,秋冬風沙來;三百六十日,日日有災害。”這是新中國成立前惠安自然災害的寫照。全縣50.7萬畝耕地中,有水利灌溉設施的僅占7%,其餘是“靠天田”,只能栽種薯類等旱作物,是聞名的“地瓜縣”。洪澇風沙,水土流失,窮山惡水,田瘠糧缺,加上封建勢力及階級壓迫,民眾生活貧困。男人除少數在本縣當土、木、石匠和曬鹽、討海外,3萬多人離鄉背井出外謀生。在鄉女人不僅為繁重的家務和教養子女而操勞,且是農業生產及抵禦自然災害的主力軍。長期的磨鍊,造就她們勤勞、儉樸、堅韌、純潔的優良品德。新中國成立初期,惠安縣政府為改變惠安貧困面貌,首先解決水資源。到1957年止,全縣新建、改建菱溪、美峰、東樓水庫等中小型水利工程5800多處,但這些只能小面積地抵制一般旱災。1958年,中共惠安縣委提出將惠安“變赤地為青山,變地瓜縣為米糧川”的號召,跨縣在當時的晉江縣羅溪鄉烏潭興建大型水利工程——烏潭水庫,即“惠女水庫”。
水庫今貌水庫今貌

建設

水庫工程的建設是由惠安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政府向惠安的紅旗、東紅、飛躍、上游4個公社提出。民眾對水庫建設非常支持,歡欣鼓舞,踴躍報名參加。各自然村每戶至少1人,共41000多人,其中女性35000多人,達85%以上。最高年齡70多歲,母女、婆媳、姐妹爭先報名的,比比皆是,如當中52歲的葉荀和女兒爭著去,終於拗不過女兒,只得讓她先走;待到第二批,她把最小的孩子交給幼稚園,也跟著隊伍出發了。按地域編成八個大隊,上游公社為第一、第八大隊,紅旗公社為第三大隊,東紅公社為第二大隊,飛躍公社為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四個大隊。第五大隊立即全力以赴,堅決在三天內把河市通往壩區的道路修通。第二、第六兩個大隊負責官坪石頭的搬運。第三大隊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把各個取土坑的交通道路修好。還有從水路搬運石料,還有分填圍水壩,還有開挖引水渠,無不要求限時完成。參加興建的民工披星戴月,扛著鋤頭,挑著畚箕,帶著薯乾、草蓆上工地,民眾讚譽說:“烏潭水庫是鋤頭、畚箕加薯乾建起來的”。參建大壩建設的民工有大約1.5萬人,其中婦女民眾約1.3萬人,超過86%,無論是挖土、挑土、打夯、推車、鋸木、打石、駕船,還是緊張的搶險,她們都挺身而出,勞動強度不亞於男同志。
水庫建設是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三者同時進行。1958年7月開始大壩清基,1960年2月大壩建成,駐當地的人民解放軍也派出數千名官兵和1個汽車隊,支援水庫建設。渠道工程在1959年11月開工,1960年6月建成。乾渠長59.5公里,有洛陽、上田、菱女、美峰、塗崇5條支渠及6條灌溉千畝以上斗渠,並與菱溪水庫相通。灌區1962年部分受益,1963年全面受益。設計灌溉面積24萬畝,包括惠安、南安和泉州鯉城區。由於水庫集雨面積小,來水不足,1970年山美水庫建成後,對灌區作了調整,1980年核定灌溉面積為8.41萬畝。樞紐工程由國家投資1815萬元。大壩為粘土心牆壩,最大壩高52.5米,壩長350米,頂寬9米,防浪牆高1米,土石方94萬立方米。附壩位於上游左側郭坑村,為勻質土壩,壩高10.8米,壩長192米,頂寬5米。溢洪道為開敞式寬頂堰,平頂段寬50米,陡坡段寬30米,最大泄洪量1150秒立方米,挑流消能。輸水道兩條,一為無壓砌石拱涵,斷面為1.6×1.9米,另一為有壓混凝土管內套鋼管,每條長145.6米,最大放水流量均為10秒立方米,各設5噸手搖絞車啟閉轉動門蓋。壩後電站裝機容量3×400千瓦。灌區工程有總乾渠及惠東、惠南乾渠,長82.83公里,支渠11條長91.36公里。渠道繞山環行,穿山越壑,工程艱巨。主要建築有南塘渡槽,長180米,5跨石砌拱形架空渡槽,每跨20米,墩高35米,其餘為高填方石砌渡槽,設計進水量16秒立方米,計漿砌條石4800立方米,填土3.9萬立方米,當時是全省最大的砌石渡槽,高填方坡面上砌有“紅千女鬧天橋”6個大字。埔兜倒虹吸管,跨河段168米,內徑1.8米,最大水頭的32.5米為鋼管,岸坡段為鋼筋混凝土管,長579.25米,設計進水量14秒立方米。嶺頭隧洞,全長1032米,為聯接烏潭和菱溪灌區銜接工程,其中土質隧洞450米,採用條石拱形襯砌,斷面為240×240厘米,是全省開挖、處理土質淤泥型洞較長、較早的一個。
勞動寫照勞動寫照

精神

1957年7月,回響縣委的號召,惠安人以娘子軍為主力、發揚敢想敢幹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大無畏精神,從遠在幾十里乃至百餘里的家中走了出來,背上鋤頭、畚箕和地瓜乾,浩浩蕩蕩,翻山越嶺,進軍改造大自然。工區就在荒山野嶺、丘陵山地之中。大多數人露宿,有的就在亂草荒墳中度過。入晚蚊蟲紛紛叮人,後來搭起草棚,哪知一番風雨、刮壞的、破漏的,難以安身。從海濱舒舒服服的家裡突然轉到荒涼而苦澀的山地,有的人思想也曾動搖過。更糟的是進場不久,颱風暴雨、溪洪猛漲,眼前一片汪洋,住地變成孤島,存米吃完、柴火燒光……但這些接二連三的困難,都難不倒勇敢堅強的姐妹們,她們克服了艱苦的自然環境和落後的設備、技術條件,靠著“現在苦一些,以後就不會艱苦了;現在還要吃地瓜乾,以後就可以天天吃大米了”這樣樸實的感情,那些看似柔弱的婦女,發揮了令人難以想像的沖天幹勁,縣裡撥下17萬元搭蓋簡易工房,地濕,搬溪中卵石一堆,再鋪些乾草當床鋪。為了改變本縣貧困面貌,為了子孫後代幸福,大家志氣昂揚,生龍活虎的活躍在工地上,建成了一座庫容達1.2億立方米的大型水庫,使十年九旱的“地瓜縣”變成了米糧倉,譜寫了“萬女鎖蛟龍”的壯麗詩篇。
全國婦聯發來的賀電全國婦聯發來的賀電
世界上最柔軟的,是女性的軀體,世界上最堅硬的,是石頭的稜角。惠安女與石頭,柔軟與堅硬的一對,就這樣難解難分。而最終,是石頭變得柔軟,被馴服,成為了惠安女在大地上的創造性的藝術。女人也因為石頭而變得堅強,她們的肩膀上,能擔當得起來多么沉重的分量。1959年,為表彰惠安婦女戰天鬥地建設水庫的輝煌功績,水庫正式命名為“惠女水庫”。1960年2月,水庫大壩工程竣工後,全國婦聯發來賀電錶示:用“惠女”命名水庫是黨和人民對英雄的惠安婦女勞動功績的最高獎賞,是惠安婦女的光榮,也是全國婦女的光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