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中肯綮

恰中肯綮

恰中肯綮,成語,典出《庖丁解牛》(選自《莊子·養生主》)。恰中,正好擊中。肯綮,是指骨肉相連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關鍵。比喻分析深刻,正好擊中要害;或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方向準,正好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恰中肯綮
  • 拼音 : qià zhòng kěn qìng
  • 解釋 : 恰中,正好擊中
  • 反義詞 : 離題萬里、不著邊際、隔靴搔癢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典源,譯文,用典示例,

基本信息

詞目:恰中肯綮
拼音:qià zhòng kěn qìng
解釋:恰中,正好擊中。肯綮,是指骨肉相連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關鍵。比喻分析深刻,正好擊中要害;或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方向準,正好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
近義詞:切中肯綮、深中肯綮、一針見血
反義詞:離題萬里、不著邊際、隔靴搔癢

詳細釋義

典源

庖丁解牛》(選自《莊子·養生主》)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譯文

廚師給文惠君宰殺牛牲,分解牛體時手接觸的地方,肩靠著的地方,腳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發出砉砉的聲響,快速進刀時刷刷的聲音,無不像美妙的音樂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節奏,又合於經首樂曲的樂律。
文惠君說:“嘻,妙呀!技術怎么達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廚師放下刀回答說:“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規律,比起一般的技術、技巧又進了一層。我開始分解牛體的時候,所看見的沒有不是一頭整牛的。幾年之後,就不曾再看到整體的牛了。現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觸而不必用眼睛去觀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來而精神世界還在不停地運行。依照牛體自然的生理結構,劈擊肌肉骨骼間大的縫隙,把刀導向那些骨節間大的空處,順著牛體的天然結構去解剖;從不曾碰撞過經絡結聚的部位和骨肉緊密連線的地方,何況那些大骨頭呢!優秀的廚師一年更換一把刀,因為他們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廚師一個月就更換一把刀,因為他們是在用刀砍骨頭。如今我使用的這把刀已經十九年了,所宰殺的牛牲上千頭了,而刀刃鋒利就像剛從磨刀石上磨過一樣。牛的骨節乃至各個組合部位之間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幾乎沒有什麼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和組合部位間,對於刀刃的運轉和迴旋來說那是多么寬綽而有餘地呀。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鋒仍像剛從磨刀石上磨過一樣。雖然這樣,每當遇上筋腱、骨節聚結交錯的地方,我看到難於下刀,為此而格外謹慎不敢名篇賞析,目光專注,動作遲緩,動刀十分輕微。牛體霍霍地全部分解開來,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我於是提著刀站在那兒,為此而環顧四周,為此而躊躇滿志,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來。”文惠君說:“妙啊,我聽了廚師這一番話,從中得到養生的啟發了。”

用典示例

1、譚伯牛對曾國藩、左宗棠的評價至少恰中肯綮。他認為曾國藩複雜、曖昧、難明,既平易近人,性情真摯,骨子裡抱有精英主義情結,卻又耍無賴,其操行方面值得商榷。
2、李悅先生一向有諤諤之名,且多有恰中肯綮之言,筆者很是欽服。然而智者千慮,以其志向高蹈,故於世情人心常有求全責備之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