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蕁麻疹

急性蕁麻疹(AU)是一種臨床常見病,以瘙癢、風團或伴有血管性水腫為特徵的變應性皮膚病,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acute urticaria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常見發病部位:皮膚
  • 常見病因:食物、動物、植物、藥物、感染等因素所致
  • 常見症狀:急性發作,瘙癢、風團,局部可腫脹
病因,臨床表現,治療,

病因

1.食物、動物及植物因素。
2.藥物,如青黴素、磺胺類、痢特靈、血清疫苗等,常通過免疫機制引發蕁麻疹。而阿司匹林、嗎啡、阿托品、維生素B1等藥物為組胺釋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引發蕁麻疹。
3.感染,包括病毒(如肝炎病毒)、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真菌和寄生蟲(如蛔蟲等)。
4.物理因素,如溫度變化、日光、摩擦、壓力、運動等都可引起。
5.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胃腸疾病,代謝障礙,內分泌障礙和精神因素亦可引起。

臨床表現

急性發作,全身有瘙癢及大小不一的風團發生。風團可相互融合成大片皮損,或成地圖樣損害。口唇可腫脹,或咽峽部腫脹而造成喉頭水腫,致使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皮損往往在數小時內消退,但此起彼伏,不斷發生新的損害。
全身可伴發熱,可有哮喘與呼吸困難,腹痛或腹脹,可伴腹瀉。嚴重患者可有低血壓、頭暈、胸悶等症狀,極少數發生休克。大多數患者僅有風團、瘙癢,而無其他症狀。

治療

1.找出病因,查驗過敏原,以消除病因為主,有感染時常須套用抗生素,停用可疑致敏藥物及食物。
2.抗組胺藥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的主要藥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症狀。一代抗組胺藥如苯海拉明、馬來酸氯苯那敏等有鎮靜作用,且易通過血腦屏障,易產生睏倦、抗膽鹼能副作用,高空作業的工人、駕駛員,青光眼、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要慎用。二代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不易透過血腦屏障,耐受性好。維生素C、鈣劑也可用於急性蕁麻疹。
對於嚴重的急性蕁麻疹及喉頭水腫,多使用糖皮質激素,蕁麻疹並發過敏性休克更需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