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秦英智2016觀點

《急性呼吸衰竭秦英智2016觀點》是於2016年11月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秦英智 張納新。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急性呼吸衰竭是在重症醫學科與呼吸科範疇最常見的器官衰竭。導致急性呼吸衰竭按病因不同分為通氣衰竭與氧合障礙性呼吸衰竭,通氣衰竭又分為中樞性與外周性,外周性呼吸衰竭又分為阻塞性與限制性呼吸衰竭;氧合障礙性呼吸衰竭又分為肺源性與肺外源性,其中肺外源性氧合障礙性呼吸衰竭多由於膿毒症或全身性免疫性疾病進展而來,肺源性呼吸衰竭涉及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等多種病因。
因此,急性呼吸衰竭病因與發病機制相當複雜,患者多器官、多系統受累,在治療方面涉及病因的監測、容量管理、機械通氣與改善氧合裝置的套用等。近 20多年來,經過國內外學者深入研究表明:隨著急性呼吸衰竭病因與病原體的變遷,機械通氣套用水平的提高,對機械通氣引起的肺損傷(VILI)研究的深入,更加明確機械通氣的臨床適應證。套用體外氣體交換改善氧合,彌補機械通氣的不足。已證實給予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患者小潮氣量(VT)、俯臥位通氣(PP)、足夠的呼氣末正壓(PEEP)、鎮靜肌肉鬆弛藥物等是機械通氣套用的重要手段。
隨著對急性呼吸衰竭病理生理改變研究的深入,急性呼吸衰竭的脫機成功率提高,病死率降低。回顧 20多年急性呼吸衰竭病因的變遷,近年來,威脅生命的肺源性急性呼吸衰竭中病毒性肺炎日趨增多。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器官移植與免疫抑制劑的使用,免疫與真菌性感染的患病率增加,導致抗生素廣泛套用,由於抗生素選擇性壓力加重真菌感染與耐藥的非發酵菌感染,嚴重影響患者預後。當前,儘管器官支持手段提高,但危重患者上述問題不能查清或改善,降低急性呼吸衰竭的病死率將是一句空話。本書重點闡述導致急性呼吸衰竭常見病因與發病機制的研究現狀,機械通氣的套用重點是保護性通氣,機械通氣的監護提出較新的監護理念。應該意識到我國的重症醫學的發展速度很快,有些研究與國際水平同步,但在諸多方面與國外仍有差距。
體外氣體交換國內也有開展,但時機、適應證尚待進一步證實;經肺壓的監測在改善應力與應變方面的科學性是增強的,儘管合乎生理但也存在很多問題尚待解決,國內套用很少。我國危重患者的管理理念與國外差距很大,如在機械通氣困難撤機領域、針對早期促進患者活動、提高撤機成功率研究方面,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本書涉及內容有很多局限性;從發展的眼光看有些理念證據並非充分;有些內容在未來尚需完善、甚至須糾正,望廣大同道給予批評指正。希望《中國醫學臨床百家》叢書的問世成為從事重症醫學與呼吸科醫務人員的良師益友,為解決臨床問題提供參考。

圖書目錄:

應重視重症病毒性肺炎導致的急性呼吸衰竭 \001
1.病毒性肺炎日趨增多 \001
2.免疫系統在病毒感染過程中既起保護作用也參與發病過程 \004
3.不同病毒感染的臨床特點各不相同 \007
4.病毒感染性肺炎應重視防控 \014
代謝組學研究更好地揭示了急性呼吸衰竭的發病機制 \021
5.炎症反應引起的肺泡上皮細胞和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是 ARDS發病的主要機制 \022
6.炎症和固有免疫反應相關的基因是 ARDS發病的啟動者和助推劑 \023
7.乳酸、醋酸鹽、肌酸和纈氨酸的代謝變化與組織能量代謝失衡、細胞無氧代謝有關 \025
影像學聯合肺部超聲可提高早期重症肺炎確診率 \032
8.肺部超聲評估 \033
9.肺炎超聲表現\035
10.國內外研究表明超聲診斷肺炎靈敏度及特異度都很高 \037
11.影像學聯合超聲可提高重症肺炎的早期識別率 \039
12.重症超聲發展迅速,可用來動態評估炎症的發展 \042
醫師經驗和判斷仍是判斷呼吸衰竭的基石 \051
13.常用的肺炎嚴重程度的評分方法各有優勢 \052
14.經驗與判斷在評估患者嚴重程度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057
重症細菌性肺炎病原學的變遷 \064
15.重症社區獲得性細菌性肺炎的常見致病菌 \065
16.重症醫院獲得性細菌性肺炎的致病菌以G菌為主 \070
免疫抑制患者肺部重症感染的診治是目前臨床要面對的一大挑戰 \079
17.免疫抑制 \080
18.免疫抑制患者肺感染常表現出一些與正常人肺部感染不同的臨床特徵 \083
19.免疫抑制患者常見的肺部感染 \084
20.免疫抑制患者肺感染預防是關鍵 \093
間質性肺疾病與呼吸衰竭 \096
21.IIP2013新分類 \097
22.IPF及AIP的識別與評估 \099
免疫抑制患者合併呼吸衰竭早期套用無創機械通氣的重要性 \115
23.免疫抑制患者發生感染時更易出現呼吸衰竭 \116
24.NPPV的新模式套用於臨床增加人機協調性 \118
25.NPPV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呼吸衰竭治療中起重要作用 \121
26.原發病的病因及疾病程度決定了 NPPV治療的預後 \125
體外氣體交換已成為重症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療手段 \132
27.機械通氣在人機協調性方面有明顯的進展 \133
28.參照應激指數並個體化滴定 PEEP,實施最佳保護性通氣策略 \135
29.體外氣體交換已成為治療重症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療手段 \13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