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內側副韌帶損傷修補術

急性內側副韌帶損傷修補術,急性內側副韌帶損傷修補術用於內側副韌帶損傷的手術治療。一般採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病人取仰臥位為佳,患膝內側在上,髖關節屈曲45°,膝關節屈曲60°。

手術名稱,別名,分類,ICD編碼,概述,適應症,麻醉和體位,手術步驟,1.切口,2.顯露內側結構,3.探查膝關節,4.內側關節囊結構的修補,5.修補內側副韌帶,6.並發前交叉韌帶損傷的處理,7.並發內側半月板損傷的處理,8.合併脛骨外髁骨折或外側半月板損傷的處理,9.縫合切口與外固定,術後處理,

手術名稱

急性內側副韌帶損傷修補術

別名

急性膝內側副韌帶損傷修復術;急性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修補術;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急性損傷修補術

分類

骨科/損傷性關節疾病手術/膝關節損傷的手術治療/韌帶損傷的手術治療/內側副韌帶損傷的手術治療

ICD編碼

81.4601

概述

急性內側副韌帶損傷修補術用於內側副韌帶損傷的手術治療。內側副韌帶損傷是最常見的膝韌帶損傷,多發生在膝半屈曲位,過度旋轉,特別是伴有外翻應力位。內側副韌帶撕裂可發生在任何部位,按病理變化分為6種類型。最常見的部位是在脛骨或脛骨的附著處,淺層在脛骨附著處撕脫,而深層在股骨附著部撕脫,或與此相反。韌帶中段撕裂較少見。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為淺層在近端股骨髁撕脫帶有骨折片,深層在遠端脛骨內髁附著處撕裂。由於內側副韌帶對膝關節穩定非常重要,凡完全斷裂者,不論是否合併其他損傷,都應予以修補。
以往多用靜力修復,即用膝關節附近的半腱肌腱、股薄肌腱或闊筋膜等修復損傷的韌帶,或在鬆弛位癒合的韌帶止點移位,增強緊張度,提高側方穩定性。靜力修復的效果不持久,近期尚好,久之變鬆弛,逐漸失去手術效果。為此,有人設計了動力修復,典型的術式為鵝足移位,套用半腱肌、半膜肌和縫匠肌的附著點向外向上移位,提供動力性外翻、前移和旋轉的穩定性。此手術術後症狀改善明顯,但客觀檢查內側副韌帶仍有不同程度的鬆弛。
手術相關解剖。

適應症

急性內側副韌帶損傷修補術適用於孤立性內側副韌帶完全斷裂,或副韌帶完全斷裂合併半月板損傷、交叉韌帶斷裂、髁間隆起骨折者。

麻醉和體位

一般採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病人取仰臥位為佳,患膝內側在上,髖關節屈曲45°,膝關節屈曲60°。

手術步驟

1.切口

膝關節內側正中做S形切口,起自股骨內上髁上2cm,稍弧形向下通過內收肌結節,與髕骨和髕韌帶平行相距3cm,止於脛骨內側髁關節面下5~6cm。

2.顯露內側結構

按切口方向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分離後側皮瓣,注意保護大隱靜脈和隱神經。切開深筋膜,顯露內側副韌帶。在直視下進行膝外翻應力試驗,觀察有無韌帶不穩定。從縫匠肌脛骨止點後方進後內側角,沿縫匠肌前緣縱行切開內側伸肌支持帶。小心勿切斷其深層的內側副韌帶的脛骨止點。屈膝位牽開縫匠肌和鵝足等結構,檢查內側副韌帶脛骨止點,它位於縫匠肌的深面和遠側。若前縱部韌帶未斷裂,但其中有血腫或瘀血斑,則表示深部韌帶有損傷,應將淺層在脛骨附著部切斷,翻向近端,此時膝後內側角、內側副韌帶、半膜肌複合體完全裸露,觀察病理變化。

3.探查膝關節

如發現側副韌帶斷裂,在髕韌帶內側及股四頭肌腱聯合部切開髕內側關節囊,清除血腫,探查半月板及前交叉韌帶有無撕裂,關節軟骨有無損傷。

4.內側關節囊結構的修補

內側關節囊複合體、膕斜韌帶或半膜肌複合體撕裂,應先行修補,其方法取決於撕裂的類型。撕裂韌帶的兩端,可用多根絲線間斷縫合,再用褥式張力縫線加強縫合。如果後內側角後斜韌帶複合體從其股骨附著部撕脫,可用2-0或3-0絲線褥式縫合,並通過關節囊和後斜韌帶脛骨部,將其固定在脛骨后角的韌帶遠端。屈膝60°,後斜韌帶向前儘可能拉緊,固定綑紮在內收肌結節。後斜韌帶脛骨部向前牽拉,縫合到脛骨骨膜和已修補的內側副韌帶後緣。後斜韌帶前緣牽向前與內側副韌帶後緣縫合。
韌帶從附著於骨面處撕脫時,可遺留一裸露骨面,在骨面上鑽孔,靠近內收肌結節掀起帶蒂的骨瓣,用螺絲釘通過骨瓣將韌帶固定在骨組織上。內側關節囊複合體從脛骨附著處撕脫時,脛骨上殘餘的韌帶或骨膜可做縫合,縫合時用一長線經骨孔,在骨的前面結紮,使韌帶與脛骨後面接近,同時用縫線將半膜肌的直頭和深頭固定在脛骨部分。

5.修補內側副韌帶

對內側副韌帶的各部位損傷都應逐一修補。當內側副韌帶、內側關節囊韌帶的中部和後斜韌帶的股骨附著部有撕脫骨折塊,骨折大者用螺釘固定骨折片較小或無骨折片者,在股骨內髁韌帶附著處鑿成2cm×1cm×1cm淺的骨槽,骨槽前後緣各鑽2孔,用絲線固定韌帶斷端於骨槽內。
當內側副韌帶在脛骨附著點撕脫時,將末端重新固定在關節遠端一側,並通過脛骨上的平行鑽孔,間斷縫合到骨上。
韌帶中部斷裂者,不論是深層或淺層,可採取對端U形縫合或重疊縫合。

6.並發前交叉韌帶損傷的處理

如有前交叉韌帶撕裂,除中段修補困難外,近端或遠端均應修補(修補方法見前交叉韌帶損傷),只有在內側副韌帶完全修補後才能拉緊結紮。

7.並發內側半月板損傷的處理

如合併內側半月板邊緣性撕裂,可行縫合;如破裂較重撕裂已達半月板實質時,須先將半月板部分或完全切除,再行側副韌帶的修補。

8.合併脛骨外髁骨折或外側半月板損傷的處理

首先在膝外側做一縱行切口,整復骨折和探查半月板,再行內側副韌帶修補。

9.縫合切口與外固定

韌帶修復後,鬆開止血帶,徹底止血,用等滲鹽水沖洗切口,逐層縫合。將膝關節屈曲20°~30°,長腿石膏托固定。

術後處理

1.一般用長腿管形石膏將膝關節固定於屈曲45°~60°,脛骨輕度內旋位3~4周,如合併交叉韌帶損傷,應再延長1~2周。
2.術後鼓勵病人進行股四頭肌鍛鍊,增強肌力,有助於恢復關節功能;去掉石膏後,主動練習膝關節的屈曲活動,避免伸膝,並輔以物理療法。6~8周負重行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