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學

心靈學

心靈學即心靈研究(psychicalresearch),它作為一個術語和範疇,曾於19世紀流行一時。近幾十年來,它逐漸為“超心理學“(parapsychology)一詞所取代。心靈學是研究人類生活中發生的超出常規,而又不能用科學知識加以解釋的一些精神現象的學科,又稱心靈研究。心靈學於19世紀後期首先在英國和美國出現,此後曾在歐洲風行一時。自20世紀30年代起普遍稱其為“超心理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靈學
  • 外文名:psychopneumatology
  • 起源:歐洲
  • 別名:超心理學
簡述,起源,歷史,學說,與量子力學,

簡述

它將自己的研究對象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有關生物體在認識上的超常現象,即“超感官知覺”。
超感官知覺是指那種不藉助於正常的感覺通道,就具有獲得某些外部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傳心術和遙視(又稱千里眼)。
心靈致動是指那種不必與事物發生相互接觸,而使其運動或產生位置變化的能力。
不明飛行物如飛碟、迴光返照、魔杖、思維照相等等。至於有把占星術、相面術、手相術、字相術和骨相術等也納入其研究範疇的說法,則稱之為“偽心理學”。
心理學的研究思想起源於唯靈論,它是作為與達爾文關於自然選擇的唯物論相對立的一種觀點而產生的。在19世紀,一些人目睹宗教的衰弱,而又堅信基督教關於人在死後有生,以及天堂和地獄的觀念。
1882年在英國倫敦成立了首個心靈研究會,出任第一屆主席的是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研究員西奇威克。該會下設六個委員會以從事有關思維傳遞等現象的調查研究。1885年在美國也成立了心靈研究會。在美國最早試圖對超心理現象作實驗研究的是史丹福大學的庫弗,他的結論認為並不能支持有關傳心術的假設。
從20世紀20年代起,這方面的工作開始從定性的研究轉入定量的研究。其主要的研究者有美國杜克大學的萊因,他收集了約15000個例子並發展一些實驗材料(如齊納紙牌)和研究方法,以便對觀察加以控制和精確測量。他還創辦了《超心理學雜誌》。
在中國也不時出現人體活動的超常規現象,如兒童用耳朵認字,氣功中類似於心靈致動的現象,統稱為“人體特異功能”。社會上對此類現象和問題曾有所關注。
並試圖藉助像物理學等規範科學的方法,來論證其存在的客觀實在性(如用量子理論或力場來作出解釋)。但至今對這種能力尚無可接受的證據使科學界作出令人滿意的解釋。
相關書籍相關書籍
心靈學屬於待定科學的一種,它只是找出科學暫時無法解釋的東西,而對其進行懸化的處理,並且可以說沒有任何依據,心靈學不像心理學一樣對人的心理進行深刻的科學解剖,而是對人進行一些所謂的特異性的解釋。而且,心靈學與占卜學等意象學術比較聯繫密切,和科學的價值思想有違背的地方,所以,心靈學不能被稱之為現代科學。
在1966年,美國的荷西西瓦創立了心靈術課程,被世界所承認,接著,在1997年,荷西西瓦開發出第二套課程,直入主題——西瓦超意識ESP系統,直接幫助人們開發觸物感知、遙視、主觀溝通甚至預知這四大ESP能力,在世界111個國家以30種語言傳授,上億學員證明了其有效性,只需3天時間再加上每天15分鐘的訓練,就可以有效使用這種能力,因此被列入科學領域。值得一提的是,通過二百萬元美元的投資以及50多年來的實踐,西瓦給出了合理的解釋:ESP科學的定義為:有效感應投射,道理很簡單,左腦的五感受時空限制,用來解決現實層面的問題;右腦的五感不受時空限制,因為意識的投射感應不受時空限制,用來解決心靈層面的問題以及給左腦的助力。但是,很有這個課程很有可能被超心理學的反對者列入其它學科,但是,西瓦已經明確表示,這是人們與生俱來的能力,並沒有什麼好爭論的。
心靈學的研究內容基本上可分為兩類,即
①超感官知覺:指那種不藉助於正常的感覺通道就具有獲得某些外部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傳心術和遙視(又稱千里眼)。前者指不通過已知的任何媒介就可以把一個人的思想和觀念傳遞給在遠方(或加以隔離開)的另一個人,例如思維傳遞;後者則指對看不到的事件或事物具有特殊的感知能力,例如知道遠距離發生的事情,皮膚辨色等。
②心靈致動:指那種不必與事物發生相互接觸而使其運動或產生位置變化的能力,例如用意念使物體發生位移或使活動狀態發生變化等。
此外還有所謂的預知和後知,即能夠脫離時間和空間的制約而僅靠人體本身獲得有關未來或過去事件的信息。心靈學還被廣泛地與一切尚不能用科學作出完美解釋的種種神秘現象相聯繫。這些神秘的現象主要有:不明飛行物(UFO)如飛碟、迴光返照、魔杖、思維照相等等。至於還有把占星術、相面術、手相術、字相術和骨相術等騙術也納入其研究範疇的說法,則稱之為“偽心理學”。

起源

心理學的研究思想起源於唯靈論,它是作為與C.達爾文關於自然選擇的唯物論相對立的一種觀點而產生的。在19世紀,一些人目睹宗教的衰弱而又堅信基督教關於人在死後有生以及天堂和地獄的觀念,認為精神現象不只是生命物質的運動形式。他們開始對一些尚不能解釋的、不能直接觀測到的信息傳遞和場力的作用等現象進行調查。首先於1882年在英國倫敦成立了心靈研究會。出任第一屆的主席是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研究員H.西奇威克。該會下設6個委員會以從事有關思維傳遞等現象的調查研究。1885年在美國也成立了心靈研究會。在美國最早試圖對超心理現象作實驗研究的是史丹福大學的J.E.庫弗,他的結論認為並不能支持有關傳心術的假設。從30年代起,這方面的工作開始從定性的研究轉入定量的研究其主要的研究者有美國杜克大學的J.B.萊因,他收集了約 15000個例子並發展一些實驗材料(如齊納紙牌)和研究方法,以便對觀察加以控制和精確測量。他還創辦了《超心理學雜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心靈學在研究方法上有進一步發展,在隨機化、控制實驗條件和自動檢測裝置上有所改進,並利用計算機對實驗進行自動控制和對結果進行分析。此外,在下意識水平上和感覺剝奪條件下進行的實驗,以及把睡眠和夢境也納入的研究也有所開展,心靈學的研究曾活躍一時。直到1988年美國科學院、工程科學院和醫學研究所共同成立專門委員會,對心靈學進行評估,發表了一篇傾向於持否定態度的報告。在蘇聯十月革命後,1924年成立了蘇聯心靈研究委員會。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L.L.瓦西列夫,他曾負責從事遠距催眠的研究。自1956年起,傳心術則被認為是反社會和不可能的事物,並禁止在蘇聯國內加以報導。70年代以後蘇聯開放心靈學的研究,發展成為相當活躍的領域,並試圖套用于軍事上。
心靈學大師胡因夢心靈學大師胡因夢
在中國也不時出現人體活動的超常規現象,如兒童用耳朵認字,氣功中類似於心靈致動的現象,統稱為“人體特異功能”。社會上對此類現象和問題曾有所關注。
1980年2月在上海召開了全國第一屆人體特異功能討論會。此後各地相繼成立了人體特異功能研究會。科技界中的某些人士曾主張要開展對人體特異功能的研究,認為它和氣功、中醫理論有內在的聯繫,並試圖藉助像物理學等規範科學的方法來論證其存在的客觀實在性(如用量子理論或力場來作出解釋)。他們認為這是科學技術的重大研究課題。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學術界人士對此持不贊同的看法,並有許多研究報告對具有超心理現象的人體特異功能作出了否定的分析。就心靈學或人體特異功能研究本身來說,儘管引用了大量的例子和實驗來試圖證明超心理現象的存在,但至今對這種能力尚無可接受的證據為科學界作出令人滿意的解釋。此外,特異功能的出現又往往是偶然的、難以捉摸的,而且也是和公認的科學知識不相容的。因此,這種超越常規的精神現象是否真的存在,或者只是反映了人們想要控制和操縱自己將來的一種願望而已,還有待於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歷史

占卜心靈學是一門研究所有超常現象即現代科學知識所無法圓滿解釋的生物體現象的學科。在我國,這類超常現象,通常被稱為“特異功能“。心靈學的主要觀點認為:人類具有一種潛在的能力,它可以不通過正常的感官渠道而感知世界。它將自己的研究對象大體上分為兩類:一類是有關生物體在認識上的超常現象,即“超感官知覺“;另一類是生物體不經物理媒介而作用於物質的現象,即“心靈施動”。 心靈現象源遠流長,但把心靈學作為一門學科來研究,則只有近百年的歷史。19世紀40年代,正當科學迅速發展、達爾文的進化論深入人心之際,唯靈論出現了。這是對於只用物質來解釋人及心靈的一種挑戰。正值此時,1848年,住在美國紐約海斯韋村的福克斯三姐妹,通過敲擊家具等一些物理現象,與該家族死者的靈魂有了“信息感測“,引起了一場巨大的轟動。雖然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至今仍有爭議,但這促進了人們去對超常現象進行研究,這意味著心靈學--超心理學的萌生。
相關書籍相關書籍
19世紀50年代,幾個心靈學組織相繼成立,其中之一是劍橋大學心靈調查會,它有時被人稱為“鬼神會“,這主要由於當時他們把興趣集中在自發的超自然體驗上。這個調查會的一名成員是亨利。西奇威克(1838-1900年)。30年後,1882年2月20日英國成立了世界第一個心靈研究會,已經聲名卓著的哲學家亨利·西奇威克出任了心靈研究會的首屆主席。心靈研究會以蒐集、調查和研究各種異常事件為己任,以發揚科學精神、研究人類那些難以解釋的能力為宗旨,開展了大量工作。1885年,美國也成立了類似的機構--心靈研究會。隨後,歐洲的大多數國家都相繼成立了這樣的學會。
到了本世紀30年代,心靈研究已從定性的研究(如巫術的證據、自動的驗例等)轉入定量的研究。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杜克大學在燡·B·萊因的倡導下,成立了“超心理學研究所“,J·B·萊因還在《超感官知覺》(1934年)一書中創造了一系列超心理學術語,並將統計學技術運用於心靈研究中。他通過著書立說,宣傳鼓動,不僅吸引了科學界,甚至引起了廣大公眾的注意。
二次大戰期間,希特勒和戈培爾曾利用心靈學,公開鼓勵星術家用占星術預測有利於自己的戰爭結局,以便為法西斯統治製造輿論。這種倒行逆施的作法遭到心靈學反對者強烈的抗議。儘管如此,心靈學在西方仍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1957年,國際性的專業組織“國際超心理協會“在美國成立。1969年該學會成為美國科學促進協會的附屬學會,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始提出了心靈學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課題。據不完全統計,到本世紀70年代初,全世界已有30多個國家共設立了240多個心靈學研究所和學會,其中許多是由設在紐約的“國際超心理協會“統一領導的。很多國家專門出版雜誌,刊登心靈學的專題學術論文,發布有關心靈學討論會的訊息。1968年,印度還授予第一位心靈學研究者以“超心理學碩士“的學位。
蘇聯對心靈學研究也很重視,據美國學者A·奧托1980年的文章《psychologyandpersonalgrowth》介紹說,在蘇聯,有20多個政府主辦的心靈學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從事專門研究,他們稱這種特殊的心靈感應現象為“腦電波感測“,相信人的大腦可以象廣播電台那樣傳遞信息,與西方不同的是,他們承認現存的現象,選擇一般智力的人作為試驗對象並加以訓練。
顯而易見,熱衷於心靈學的研究,與愚昧、迷信不能相提並論。世界上的已開發國家以先進的科學知識為武裝,已經在心靈學建設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
1979年3月11日,《四川日報》首先報導了大足縣唐雨用耳朵認字的訊息。爾後,各地報紙相繼發表了許多類似的報導,各式各樣氣功和用氣功治病的事跡也接踵而來。許多科學家開始對“特異功能“進行測試,結果發表了針鋒相對的兩種意見。一種觀點認為,人體除了眼睛這個特化了的視覺器官外,身體表面其他部位也有感光辨色的能力,特異功能者在功能狀態下有辨別地磁南北極、感受正常人所無法看到的紅外線和紫外線的功能,有的甚至能“看“到人體穴位與人體經絡之間存在某種關係。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氣功可以加強或干擾特異功能,特異功能者也有排除氣功干擾的能力。他們認為特異功能是人體的一種潛能,應該發掘和捕捉。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所謂“特異功能“不過是變相的魔術、巫術,具有明顯的迷信色彩,是唯心主義的產物。
1980年2月,全國第一屆人體特異功能討論會在上海召開,各地相繼成立了人體特異功能研究會。不久,中國人體特異功能研究會籌備會也宣告誕生。錢學森同志在1981年5月全國第二屆人體特異功能科學會期間發表的《開展人體科學的基礎研究》一文中說:“氣功、中醫理論和人體特異功能蘊育人體科學最根本的道理,不是神秘的,而是同現代科學技術最前進的發展密切相關的,因而它們本身就是科學技術的重大研究課題。“遺憾的是,關於這一“重大研究課題“,中國至今不但沒有一部專著問世,而且連一本譯著也沒有“引進”。
研究人員心靈學是一門科學,大多數研究心靈學的學者大都是心靈研究某一專門領域中久負盛名的專家。儘管他們在對未知世界的問題上所持的態度不盡相同,但他們都持有這樣一種觀點:“鬼神“之事是源遠流長的,人類迄今為止的全部文化不能不說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東方,算卦、預知、死後續存、心靈治療等屢見不鮮;在西方,巫術、降神會、占星術、“魔杖“探測等也層出不窮。對諸如此類的現象應該怎樣看,如何作出科學的回答,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研究課題。
心靈學,雖然與心理學起源於同一時代,但它背時背氣,從未碰到過心理學的好運。心理學被人視作為人類知識大橋鋪設的深層地基,而心靈學則被看成是在說謊者和精神病患者之間進行的神秘的騙局。除了世人的偏見,心靈學本身缺乏系統的理論則是被冷落的關鍵所在。對這個問題,心理學的大師榮格在心靈研究會上致詞講演:“我,絕不把我無法稱作欺騙的任何事,指斥為趕時髦的愚蠢行為。“心靈學直接面對的是現代科學所懷疑其存在真實性的課題,不可能在生活的表層為人的意識所照亮,它具有神秘的逾時代性和不見淵底的莫測性是無法迴避的現實。唯其如此,“心靈學“才顯出其研究的價值:究竟是人對自身認識的不足還是幻化出的虛假現象?
當然,如果心靈學對此都作出科學的回答,那也就不成其為神秘的課題,心靈現象也就不是神秘莫測的超然之物了。令人可喜的是,本書在這些理論問題上畢竟做出了艱苦的努力:它探討了心靈學與物理學、心理學、精神病學、文化人類學以及大腦研究等學科的關係,提供了在實驗室外調查和在實驗室內施以各種實驗技術相結合的方法,並突出了對心靈現象予以大膽解釋的幾條理論假想:
一是物理理論,認為世界上存在某種尚未被發現的、與其他已知的能量形式不同的能量形式。
二是投影假說,認為可能還存在一種獨立於物質世界之外的、能與物質世界相互作用的能力。
三是榮格的集體無意識理論,認為所有的人都具有無意識的感知源,而某個人的無意識意念可引起他人進入無意識狀態。
任何一門學科的理論建構,都不是輕而易舉的,對現代科學所無法解釋的超常現象和神秘超然之物作出圓滿可信的理論假說,更殊非易事。它可能需要幾代、幾十代人的理論探討,甚至可能到頭來反被證實為純屬虛幻而遭致否定。但不論結論如何--而且一切結論都必然產生於深入的調查和研究之後,首要的問題在於我們要面對現實,努力去對這些存在於人類的玄而又玄的千古之謎作出理論的解釋。

學說

心理測試“心靈感應”又稱“傳心術”或“讀心術”,是“第六感”(或“超感知”)的一種。按照張春興《現代心理學》上的定義,第六感是指“在五種以生理作用為基礎的感官之外,人有第六種不靠有形感官為管道,即可象無線電一樣,接受到周圍世界中的訊息”。而“心靈感應”則是指“兩人之間不經由任何溝通工具或管道(語言.手勢或表情等)而能彼此傳打訊息的過程”。舉個例子,兩人之間隔以數百里,不通過打電話等溝通工具,其中一人卻能感知另一人的此時此刻的想法或感覺。當然這兩人事先並沒有什麼約定,也不靠別人來傳達信息等等。古今中外都有有關“心靈感應”的傳聞,相信我們都聽說過一些例子。 對於“心靈感應”,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存在,二是不存在。這後一種情況我們不必考慮,因為它不存在,除了用它來幻想等之外,對我們也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我們要考慮的是“心靈感應”存在時的情況,即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實際影響。
相關書籍相關書籍
當“心靈感應”存在時,它對我們的影響可能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是存在“心靈感應”的兩人之間可以利用“心靈感應”來增加溝通和理解,從而增進親密關係,例如朋友之間.戀人之間.夫妻之間.家人之間等等;
二是既無利也無害,例如兩個陌生人之間的“心靈感應”;
三是一方對另一方的“心靈感應”能給被感應的一方帶來危害,例如兩個有積怨的人之間或上述第二種情況中的感應者對被感應者有邪念的情況。
這第三種情況是我們要著重要討論的,因為處理不好,將給當事人乃至社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在上述情況中,一方對另一方的“心靈感應”,能使感應者用來對被感應者進行精神迫害,而使被感應者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還能使感應者用來對被感應者進行詐欺等違法犯罪活動。在軍事上,敵對雙方中的人若有“心靈感應”,則可使能感知對方意圖的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保密工作上,外人對保密人員的“心靈感應”則可使保密機關失密;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心靈感應”則可使被感應的人失去隱私權;在商戰和其他各方面也概莫能外;即使是最親密的兩個人之間的“心靈感應”也可能使兩人的心理距離過近而失去和諧。由此帶來的種種心理社會等等問題,出現了又靠誰去解決呢?
“心靈感應”的存在與否至今仍無定論,這是人類的認識所限。然而"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若是“心靈感應”真的存在的話,它是常見的還是罕見的?它的原理是否與無線電的發射與接受差不多呢?我相信人類不久的將來終有一天能揭開這個謎。
心靈感應和預感等現象可以從生物角度得到解釋,它們是正常的動物行為,經過了數百萬年的演變,是為適應生存的需要而形成的。我們從祖先那裡繼承了這些技巧,對這些技巧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動物、人類、尤其是思想的本質。

與量子力學

絕大多數心靈學家都相信,任何人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一些超凡的本領(超感官知覺與意念致動)。其中極少數人的這種本領相當強,而這種超凡本領是獨立於時間和空間的。據說這是由於一種單一的力在起作用。那么,這是一種什麼性質的力呢?
現代物理承認四種基本的力:重力、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與強相互作用核力,而所有這四種力都是強度會隨著距離的增大而衰減的場現象。美國心理學家萊因早就指出,心靈力量漠視時空的特性是無法用上述四種力來解釋的。由於超低頻的電磁波具有極強的穿透本領,某些心靈學家認為光子①可能是運載心靈力量的工具,但是,這方面的證據是不存在的。
①按照波長遞減的順序,各種類型的電磁波排列如下:無線電波、紅外輻射、可見光、紫外輻射、愛克司射線、伽瑪射線,所有這些電磁波都通過光子進行傳播。
同樣也沒有任何證據足以說明其他粒子對心靈力量可能起作用。這些粒子是“引力子”(人們猜想它是“引力”的載體)、微中子(來自某些核反應),等等。又有一種推測,提出“快子”(所謂‘超光速”粒子)可能是心靈力量的載體。不幸的是,快子很可能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使它們當真存在也不能用於通訊,因為它們超過光速將與狹義相對論的邏輯發生矛盾。蘇聯的心靈學家們曾提出“心靈子”,但那不過是杜撰了一種新的粒子來解釋無人能理解的力而已,況且這種所謂的“子”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由於心靈現象看來不遵循任何已知的物理定律,因此萊因總是持有這種謹慎看法即心靈力量是完全超越物理學的。他說,我們根本就不明白心靈力量是什麼東西,我們最好還是承認自己的無知並耐心地等待新的進展。
可是,如今的心靈學家們卻沒有這樣好的耐心。由於心靈學家伊凡·哈里斯·沃爾克推測的結果,那種認為量子力學也許能夠解釋心靈能力的看法相當流行。沃爾克的看法經過若干修正以後,受到了傑克·薩爾法蒂(一度是尤利·蓋勒的崇拜者)的強烈擁戴並且從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英國的布里安、約瑟夫遜那裡取得了部分支持。此外,表示支持的社會名流還有巴黎龐加萊學院的科斯塔·德·波加特,斯坦福研究院的哈羅德·普特霍夫和羅瑟爾·塔爾格,以及另一些不很出名的物理學家如哥本哈根大學俄斯特學院的理察·麥端克等人。
在把沃爾克的觀點作一綜述之前,有必要先說一說某些有關的量子力學概念。在量子力學中,一個粒子或幾個粒子的系統的狀態是由“波函式”給出的。這一函式的奇妙特性在於,對某些性質(例如位置、動量、自旋,極性等等)來說它不取確定的數值,而只給出當粒子進行物理測量時每個變數可能採取的各個數值的機率。而測量這種行動則基於量子力學未予說明的某種原委,將使粒子經受一種通常稱為“波包的瓦解”的過程。其結果,粒子將會從一種被測的變數值為不確定的量子狀態“躍遷”到一個變數有確定值的量子狀態。
這種情形頗有點像一顆滾動的,還沒有停下來的骰子,但實際上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之所以不能夠預言骰子面上將出現幾點,那不過是我們不知道所有影響骰子的各種物理力量。從原則上來說,如果我們把這些力量全部考慮進去我們是能夠正確預言骰子面上出現的點數的。但是一個未受量度的粒子的行為卻不像一顆骰子,或一枚翻滾的銅板,或任何一種我們所熟悉的東西。在量子力學裡,一種具有量子性質的變數在量度時所取的值乃是純粹機遇的結果。
例如,假定波函式告訴我們,一個粒子自旋的方向究竟取順時針還是反時針具有同等的機率,那就無法確定它到底是哪種自旋。這好像在進行測度以前,粒子本來就沒有明確的自旋方向一樣。兩種自旋方向在粒子裡都是固有的。在量度的行動把粒子抓住以前,大自然沒有“決定”它到底是以什麼方式在進行自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