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因(心理學家)

萊因(心理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萊因(Rhine,Joseph Bannks)美國心理學家。1895年9月29日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的沃特盧;1980年2月20日卒於北卡羅來納州希爾斯巴勒。萊因就學於芝加哥大學,並於1925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萊因先在西維吉尼亞大學教授植物學,後於1928年,任教於北卡羅來那州達勒姆的杜克大學,直到1965年退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萊因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賓夕法尼亞州的沃特盧
  • 出生日期:1895年9月29日
  • 逝世日期:1980年2月20日
  • 職業:心理學家
姓名:萊因 Rhine,Joseph Bannks
國家或者地區:美國
學科:心理學家
發明創造:
簡 歷
萊因和實驗的方法試圖研究那些可以解釋為由於人類除已知的感覺器官以外還具有的對信息的領悟能力所產生的感知現象。這就是超感覺力,通常縮寫為ESP。超感覺力的存在是人所共知的。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即能直接地體察他人心目中的想法(即心靈感應)。不斷有人報告說,某人能看見相隔很遠的地方發生的事情(即趕視力),或能預知某事的發生(即預見力),再有能單憑意念就會使物體運動(即遙動力)。然而這些事例常“用不著超感覺力這種玄虛的概念就能解答清楚。事實證明,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它們不是老實人輕信的結果就是徹頭徹尾的騙局。只有有少數事例無法解釋,但是如果蒐集到足夠的數據,並且花費足夠的時間加以調查研究,或許也能夠得到解答。大多數科學家並不爾於花費時間去研究幾乎不會取得成果的問題。萊因對學生們做過無數次的試驗,讓他們猜測卡片上被遮蓋著的符號。學生們完全憑瞎猜而猜對的百分率是很容易推算出來的。但是,如果每個學生的總猜中率都高於推算值的話(有時確實如此),似乎就有理由把它解釋為超感覺力的作用了。因此,猜卡片者也許是看透了持卡片者的思路。當然,這也可能完全是無意識的。萊因深信,如果他們研究工作再搞三十多年,結果人們會承認超感覺力的存在,而且會認識到有一個廣闊的知識領域(心靈心理學或心靈學)需要人們去研究探索。不過,多數科學家不願意僅憑萊因和共他一些人迄今所做的工作來承認超感覺力的存在。許多人認為他們的試驗是缺乏嚴格控制的。超感覺力的存在似乎已遠遠超過了自伽利略以來近四百年間所建立起來的完善的科學結構,所以要使大多數科學家接受,還必須積累大量的證據。心靈心理學現在也已經被巫師們所利用。科學家個人的研究成果會招致他人的反對,正象他的許多追隨者的觀點是那樣極端對立一樣,這種現象在科學發展上是司空見慣的。梅斯默和加耳的情況顯然就是如此,也許正象梅斯默和加耳的情況那樣,萊因研究工作中的有價值的東西最後終將為人們所認識和接受。
在杜克大學的著名實驗。
萊因在八年的時間內,進行了十八個有關連的一系列實驗,看人類是否有能力影響骰子落下的點數。結果在一九四三年發表,成為研究人類以精神力量駕馭物質的劃時代實驗。
實驗的結果發人深省,就是當參加試驗的人,第一次去影響落下骰子的點數時,成功卒遠比機會率為高。那也就是說,精神力量的確可以影響骰子的落下。而第二次進行試驗時,成功卒大大下降,此後每況愈下。那是說當人的興趣減少,精神散漫時,精神力量便不能凝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