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颱風眼

心理颱風眼

在氣象學中,距離颱風中心直徑大約10km 的圓面積,其風力相對微弱,通常被稱為“颱風眼”。中科院心理所李紓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假“颱風眼”這一氣象名詞,形象地將其研究發現冠名為“心理颱風眼”效應(“Psychological Typhoon Eye” effect),即:越接近高風險地點,心理越平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理颱風眼
  • 外文名:Psychological Typhoon Eye
  • 含義:越接近高風險地點,心理越平靜
  • 提出時間:2003年
提出,生活體現,作用,

提出

2003年“非典”的期間,有調查研究發現,北京市老百姓對“非典”威脅的擔心其實並沒有外界所預想的那么強烈。根據這個發現,我們課題組負責人李紓提出了這樣一個假設——是不是越接近高風險地區的人,心理就越平靜呢?這就如同“颱風眼”,即距離颱風中心直徑大約10km 的圓面積內,其實風力是相對微弱的。因此,他藉助了氣象學中的名詞,提出“心理颱風眼”的概念。“5·12”地震發生後,中科院心理所承擔了“受災人群的心理反應分析及干預方案”課題,主要是調查災後民眾的心理狀態,這一個客觀事件驗證了“心理颱風眼”的存在。
心理颱風眼
在地震發生後的一個月左右,外界的人們擔心在那裡建房屋會不會再次面臨地震的危險,當地的村民卻絲毫沒有這樣的擔心。非災區的人對災情的擔憂高於災區的公眾。例如,大多公眾認為,災區的血源一定非常緊張,因此各地民眾獻血熱情十分高漲,導致血庫在短短几天內爆滿,血站不得不發出暫緩獻血的通告。這就是非災區人們對“災情需求”估計不準確的具體表現。
災後的第四個月,進行了第二輪調查。發現了“心理颱風眼”的另一變式:人們對健康和安全的擔憂,也隨著受災人與自己親緣關係的遠近出現了一個“颱風眼”。也就是說,自己與受災人的親緣關係越遠,對健康和安全的擔憂就會越嚴重。

生活體現

國外有過類似的研究。國外研究者比較了住在高危地帶(如核反應堆)的民眾和遠離高危地帶的民眾對風險源的態度。結果表明,臨近高危地帶的民眾憂慮水平更低、對風險源的風險評價和負面評價更低、對風險源安全性的評價更高。還有研究表明,在垃圾掩埋場投建之前,附近居民對此事非常憂慮,甚至抵制;然而在垃圾掩埋場建成之後,居民的憂慮程度降低了。從理論上推論,日常生活中應該也有這種效應存在的可能性。還沒有具體的科學研究,因此還難以下定論。
心理颱風眼
“心理颱風眼”的效應可以幫助管理層在大災害過後因時、因地、因人制定有針對性的干預策略,為選擇心理安撫的時機、地點、對象、力度等提供科學依據。

作用

研究者分析,心理免疫(psychological immunization)理論和費斯廷格認知失調理論(Festinger’s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或可解釋“心理颱風眼”效應產生的原因。“5.12”大地震後,居民普遍認為,惟有獻血才足以表達對災民的關愛之情。各地民眾獻血熱情高漲,致使血庫在短短几天內爆滿,血站不得不發出暫緩獻血的通告。此舉乃災區外居民高估“災情需求”的表現,可視為地震中首例“心理颱風眼”效應。
“心理颱風眼”效應的發現對非常規突發事件下各級部門的政策制定和應急管理具有積極的借鑑意義。準確描述地震災害中“心理颱風眼”的表現形式和規律,將有助於相關部門因時、因地、因人制定有針對性的干預策略,從而為選擇心理安撫時機、地點、對象以及力度等提供科學依據,對國家高效有序應對非常規突發事件提供決策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