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喪葬習俗

徽州民間對死人的禮節尤其認真。死者在彌留之際,家人立即設法通知其遠近親屬趕來見上最後一面,俗稱“送終”。老人死去時,下輩人要跪在床前嚎哭,舊俗要求焚燒香紙錫箔給死者去陰間“上路錢”,立即讓死者床上的蚊帳“退位”,請收屍入執掃帚“守屍”,在子孫身上套壽衣“傳宗”,用絲棉、鞋繩把死者渾身裹紮成魚鱗狀的“裹屍”等做法現在已不多見,這毫無疑問是破舊立新、移風易俗的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徽州喪葬習俗
  • 地理標誌:徽州
“生要生在蘇州,死要死在徽州”。在程朱理學盛行的徽州,舊的喪葬之事,的確是不同一般。人們對死的重視,從婚嫁時置棺木作嫁裝到五六十歲即“辦前程”(後事)可窺一斑。諺稱“六十不辦前程,死倒別怪兒孫”。因此一般人到五六十歲,便開始為自己準備“前程”,備置棺材,請風水先生選取“風水寶地”,作為葬身之所。棺材一般都用杉木,普通關才是“十二斗”(由十二塊板做成),上等棺材為“十斗”,最差的“十八斗”。棺材叫“壽木”,壽木完工,至親好友送禮慶賀,祝願主人百年長壽。安葬之地要有“來龍”、有“下手”,朝山秀麗、望水來臨的“牛眠大地”,地選好後建生墳,俗稱“作風水”。舊時喪葬禮俗亦極為隆重以至過於繁瑣,大致可分為“送終、報喪、入殮、請七、出喪、安葬”等等。
送終:老人病危,家人站立床前,聽候交待後事,老人神情有變,即將咽氣,已出嫁的女兒要迴避,兒孫立病榻前,高聲呼喚,直到咽氣,全家人跪在床前嚎啕大哭,此為“送終”,遠方的兒孫須在老人咽氣前趕到家,否則就被認為沒有能為之送終,或者說是沒能盡孝,是一大憾事。
報喪:完成送終前後的種種程式後,便向親友報告死訊,此為報喪。休寧縣的報喪者,是執一傘進門,將傘尖向下豎置大門裡側,親友一見便知。黟縣是把傘掛到堂前左邊的椅背上,然後坐在對面座上,口報:你家***“多謝”了。
入殮:將死者裹棉穿戴整齊入棺,謂之“入殮”。各地均有專事為死者入殮的人,有求必應。
請七:喪亡之日起,每7天為一七,七七共49天,逢七,兒孫們備香燭貢品,在靈前或墳上祭奠,俗稱“請七”。
出殯:由於選擇墳地或其他原因,停柩做喪,最短3天,最長經年,一般是49天,把靈柩送往墓地,謂之“出殯”。
安葬:出殯前,先請風水先生選定墳地穴位,破土挖坑,坑內傾石灰。靈柩到達,坑內再燒一些豆萁麻拮,並留火種,然後才能陳棺擺正。還要宰雄雞淋血於棺蓋,放爆竹,燒紙錢,最後一次焚香跪拜。喪葬之禮,繁瑣至極,在此不坐詳表。
徽州民間對死人的禮節尤其認真。死者在彌留之際,家人立即設法通知其遠近親屬趕來見上最後一面,俗稱“送終”。老人死去時,下輩人要跪在床前嚎哭,舊俗要求焚燒香紙錫箔給死者去陰間“上路錢”,立即讓死者床上的蚊帳“退位”,請收屍入執掃帚“守屍”,在子孫身上套壽衣“傳宗”,用絲棉、鞋繩把死者渾身裹紮成魚鱗狀的“裹屍”等做法現在已不多見,這毫無疑問是破舊立新、移風易俗的結果。以前,徽州人死後均土葬。這種葬法包括入殮、出喪、送葬、安葬四個步驟。入殮在堂屋進行,兒、孫、媳等要戴重孝,其他親屬也要縫白布、戴黑紗。以“子孫帶”兜住遺體下材,喇叭橫吹,家人慟哭。 下材後,人們依次取火紙搽臉、手後丟入棺材,將不幸與災禍讓死者帶走。隨後親屬逐‘瞻仰遺容,兒孫還要敬酒、敬飯、給銅錢。閉殮蓋棺時,在場的所有弔唁者按順序三跪九拜。出喪選擇單日,照例要慟哭敬酒,三跪九拜做“攔路祭”。做拜完畢即扎棺材槓,準備送葬。送葬的人依次排著隊。死者的長孫打頭撐著“引路幡”。幡掛火紙作“買路錢”,走一段路,丟下一張。幡後是金童玉女各撐一面“引魂幡”。有的地方在“引魂幡”後面,兩人抬—紙紮“亡人事”。接著是棺木,棺木後是披麻戴孝手執香火的送葬隊伍。這支隊伍邊走邊放炮竹,遇到岔路口要燃燒紙錢。棺木出村時,燒掉死者床上墊的稻草和其他遺物。安葬儀式在地理先生選好的“風水池”進行。首先是擺香、果子盒、酒杯,其次開坑挖穴,移棺入穴,再“封金”,三敬酒,撒“五穀”,做“釘腳”。第二天,掘墓人又上山添灰泥,打“雨蓋”,砌墳面,堆墳頂,插旗“呼龍”,燒紙“安山”,並點明明燭才告完工。
徽州人死後要按死稈死去時辰排算出“供七單”,用裱芯紙抄寫貼於板壁上。每個“七”均要上墳擺供、燒紙錢、放炮竹。其中“三七”日俗稱“回呼日”,擺供燒香要特別周到。“六七”是死者女兒專祭日,一切花費均要女兒家開支。供七後,滿周年仍要祭祀,每年的“清明”及農曆七月十五都要祭拜亡靈。次年的“清明”新墳掛錢紙為粉紅色…上墳必須在春社日前,俗曰“新墳不過社”。
當然,這裡介紹的徽州歷史上的一些習俗,有不少封建迷信的影響,我們要批判地吸收其中尊敬老人、寄託哀思、教導後人等有益的內容。
與喪事有關的什物及活動,也有一些術語,如稱棺材為“壽材”,又稱“大棺”、“瞌睡籠”、“大頭盒子”、或“金盒子”。制棺稱為“圓材”。送終曰“送老”。弔喪為“作吊”。墓穴為“金井”。
一、喪前準備
只要家中有老人,都要及早為老人準備身後喪事:一是棺木,首先是考究木材質量,民間有“一桕二杉三梓楸,槐桑棗榆是中流,楝樹不做壽材用,雜木泡桐次楊柳”。其次講究棺材的大小厚薄,大小有“四梗”、“十”、“十二圓”、“十三摻”、“精鑲”、“穿枵”等多種。厚薄有大老四、五、六,即底四寸,幫五寸、蓋六寸之稱。中等為三、四、五,小者為一、二、三。第三要精細加工,用生漆漆三遍,一般是黑色或紅色,棺頭繪金色“苄”字圖案。制棺要選吉日,請木工選材開鋸。成棺後,親友送酒肉麵條祝賀,叫“翻棺材底”、“壽材”,即祝其長壽,所謂“周歲辦材百歲用”。二是“制壽衣”,是給死者穿的衣服。一般三至五套:一棉二單,或一棉四單。另還有三領五腰、五領七腰、七領九腰之俗。富者用綾羅綢子製衣,一般是藍、青、紅色,忌黑色。不能用緞子做壽衣,說會斷子絕孫。不能用皮毛,據說死者穿皮毛,“來生”就會變畜生。貧家老人死後,穿一種黑袍了事。信仰佛教人家,在死者生前,由兒子將壽衣穿在身上。朝九華山時,三步一拜,拜到化成寺,請寺僧將地藏王金印加蓋在壽衣上,據說死者穿此衣,可避免“閻羅殿”的“惡鬼”刁難。三是造墳,民間諺語有“三十不娶親,不能怪父母,六十不造墳,不能怪後輩”。還有“世上千人奔,不及地下一人困”這種說法,就是傳統喪俗中的選墳,所謂墳山好,既是死者的“入土為安”,也認為關係到子孫的興旺發達。
送終,又稱送老。老人病危時,所有親屬,無論距家遠近,都要儘可能趕回家來,為之“守夜”,臨終為之“送老”。老人停止呼吸時,親屬都齊聲呼喚,使其了解至親骨肉都圍在身傍,使老人得到心靈上的安慰。
二、下停板、下冷鋪
老人死亡後,在亡者室內或堂屋明間,臨時搭床或置一門板,將亡者抬到門板上,叫“下停板”。亡者頭枕火紙,臉蓋火紙,頭前放一碗米,上插三支筷子,另一碗裝兩個雞蛋,這叫“倒頭飯”和“倒頭蛋”。並插三根香點燃在亡者前。胸口敞開,擺一把剪子。
有的地方老人亡故後,立即撤床帳,據說是避免亡者的靈魂罩在“網羅”中不得“超度”。下冷鋪,又名攤門板、下地單,即在堂屋左邊置一門板,再鋪上稻草,抬亡者於上面,以三片瓦墊草紙做枕頭,頭朝外,臉蒙火紙,身蓋白被單,腰系白紗線,線數與亡者歲數相同,稱“歲數線”,用繩將兩腳絆在一起,稱“絆腳索”。冷鋪邊放兩碗清水,顯示死者心明如水。嚴防貓狗豬等家畜接觸死者屍體,據說死者與家畜接觸,即可變成害人的殭屍。死者下冷鋪時,立即將床上墊草及所穿布鞋放門外路口燒掉。
三、祝禱“亡靈”
對死者臨終時的祝禱儀式,床上放瓦盆一個,由下輩不斷地燒紙錢,並哭喊死者受錢,有的是在大門口燒紙錢,有的還焚燒紙馬紙轎,子女跪拜於地,是送亡者坐轎歸天。有的還請道士來家念所謂“追魂帳”或“上路帳”。與此同時,由孝子到堂屋向祖宗禱告:“××已於某時去世”。
還要為“亡靈”引路、照明,在冷鋪邊點“七星燈”一盞,為“亡靈”照明。還要殺公雞一隻,剖後置於碗中,放冷鋪邊,為“亡靈”引路。公雞和七星燈被尊為有“法力”的神物,以之為“亡靈”服務。
四、起水、洗身
孝子挾亡者壽衣,手執破紙傘,端一飯碗,內放一小塊青布,另有人打鑼,放爆竹,並持祭品,孝子到附近井邊起水時,向井(塘)禮拜,燒香;然後取水裝碗中。回歸時,將壽衣披孝子身上,撐開破傘,孝子端井水,邊走邊泣。到家門時,將破傘甩掉,將碗中沾濕的青布在亡者胸口按三下,有的則擦五心和七竅,隨即將碗摔在大門外。親族鄉鄰都上前道哀,向亡者磕頭。孝子跪地答謝。亡者的至親則守護在旁,哀哭聲不斷。
洗身,由長子或長媳親自為父或母洗身,洗時將前胸、後背各抹三把。小洗畢,由下輩為死者更衣,即將內衣脫去,換上壽衣。在換衣前衣服要事先由兒子或媳婦焐熱。
為亡者理髮,如死者是女性,由孝女親為其理髮,用梳子在頭髮上梳三下,並邊哭邊念:“前梳金,後梳銀,中間梳個聚寶盆”。這既為死者美容,並為後輩祝福。
五、報喪
報喪又稱“報老”,或稱“把信”。長輩逝世後,家人在祖宗牌位及左右門肩貼上火紙,並在大門貼上白紙。有的地方在兩扇大門外貼上門狀,狀上記載死者的年齡及生卒年、月、日時。
同時,家人還要到親戚家報喪。如父母去世,兒子戴重孝,系麻紕,在親房長輩的帶領下,到外婆、外公、舅舅家跪拜報喪。不管天晴下雨,報喪人要帶一把傘,進屋掛堂屋左邊椅上,口稱“××謝世了”!主人立即擺出糕點,泡茶兩杯,左杯獻給死者,右杯給報喪人喝,另做三個湯蛋款待。
有地位的書香門第,口頭報喪的同時,還要用訃文向親友家族報喪。訃文有固定程式,即書寫死者姓名、年齡、生卒年、月、日以及生平簡歷與功績。
六、孝服
即“成服”,這是死者的晚輩為死者守孝的特殊服飾。下輩與死者關係親疏不一,孝服也有區別。孝服有:“斬衰”、“大功”、“小功”、“緦服”等五服的規定。死者的兒子媳婦及未嫁的女兒為重孝,孫子、孫女次之,侄媳等又次之。孝子頭戴長孝巾,最長為五尺,亦有用孝巾折成間包帽,身披孝袍,腰系麻絛,鞋蒙全白布,父母雙亡,雙鞋均為毛口,一方在世,只留一毛口。媳亦如之。其他下輩的孝巾,或長三尺,或長一尺,鞋蒙半截,或僅蒙鞋頭。曾玄孫則在白布上綴紅鞋頭。有的地方、曾孫帽用紅布,玄孫帽用綠布。而白色的粗棉布為各地孝服的共同色彩。
先由道士推算是否沖煞,以擇定入殮時間。入殮前,孝子先請“八大仙”將死者“壽材”抬至堂屋當中,放置兩條大板凳上,叫“升棺”。棺材大頭朝外,材內鋪上石灰,是按死者年齡,用皮紙包好陳石灰鋪墊於棺底,上墊鋪棉絮,褥上放七個“墊背錢”。然後由親人用孝巾托住屍體放入棺內,並口喊“××別怕”!用底線校正屍體位置,對正死者鼻尖與棺材上木工刻的中線,底線下垂一銅錢,做為死者的“嗆口錢,又名“壓口錢”。並將死者生前心愛之物,能焚則焚,不能焚的放入棺內,做為陪葬品。富者則陪葬金銀飾品等。還要將瓦盆中所燒紙幣灰用紙包好,放入棺內。富家裝扮死者時,還用絲棉緊裹屍體,然後穿上衣服,據說可防白骨散開。死者的雞鳴枕,這是由女兒焚燒的紙錢填充枕芯,枕似雞形。死者兩手握銀錠,腳穿老襪、老鞋,還用上穿一針的長線,從棺材腳牽到棺材頭,叫“分針”。亡者家屬分站棺材兩邊,要“親視含殮”,與亡者屬肖有沖犯的家屬要避開。
棺材蓋落實後,亡者親屬手持枝子香跟隨道士繞棺“關小燈”。繼由孝子彎腰駝棺材,叫“駝重”。道士手持斧頭在棺材上敲三下,所謂棺材蓋上三下響,亡人知自己已死,滿室親屬扶棺大哭,哀悼死者的離別。
成殮後,在棺材大頭邊放張大椅,供飯一滿碗,豎筷子一雙,筷端插一個或兩個剝殼蛋,熟雞一隻,稱為“倒頭飯”、“倒頭雞”。棺材下放一塊石磨,男用上磨,女用下磨,磨上點油燈一盞,謂之“引路燈”。有的地方,在棺材的四角和中心,各點油燈一盞,叫“五星燈”。據說“五星燈有驅邪的魔力”。淮北一帶,供亡者食品,則是麵條一碗,饃二個。亳州等地,在送死老入材時,棺內置一罐,內裝食物,以饃封罐口,插筷一根,叫“密封罐”,給死者繼續供獻食品。皖西一帶,死者成殮時,以茶葉一包,加入土灰,置於死者手中,據說亡魂進入“陰間”,過“孟婆亭”時可免吃“迷魂湯”。
凡客死他鄉的人,則臨時在外搭棚入材,不能在堂屋內入棺。
八、孝堂、奠儀
室內布置一座靈堂,單屋正中懸白色布幔,牆壁上貼道士寫的“課帳”或稱“七單”,記錄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時以及親屬名單。年滿花甲者,是紅紙正貼於壁,否則是藍紙斜貼壁上。堂上設祭桌,白布桌圍,點燃白蠟燭一對,香爐內焚香。祭桌中設靈位,即神主牌,墨布楷書“顯考或顯妣××大人或孺人之神主”。牌位旁邊點“照明燈”,棺材下點“本命燈”,均日夜不熄。靈位左右擺“喪杖”、“引魂幡”,有的還掛遺像,上披黑紗,黑紗上掛“ 音容宛在”的橫幅。靈前放拜墊,靈位旁掛輓聯。靈位前擺雞、魚、肉三牲以及茶酒飯等供品。大門口貼“本宅治喪,恕報不周”,表示對一般親友沒有去報喪的歉意。
停喪期一般為三天或五、七天。皖南績溪一帶,停喪期長至一月至四十九天,叫“開明靈”。在此期間,死者親屬輪流守靈,受親友弔唁。
親友弔唁,一般都酌送奠禮。吊禮有清吊、葷吊兩種:清吊是一般親友所送,如紙錢、紙??、金箔、線香、蠟燭、爆竹、孝幛、輓聯、紙紮轎馬等,均系獻給死者的祭品,在祭靈時焚燒。葷吊由至戚以豬頭、公雞、鯉魚三牲祭靈,也有殺豬宰羊致祭。一般送禮規格為三、五、七、九樣不等,都要取單數。也有以現金做為奠儀致送的。
孝子對弔唁者一一跪拜致謝,並贈孝巾,對至戚還送孝服。弔唁者即時戴上孝巾或穿上孝服,向靈位跪拜或鞠躬。孝子則向弔唁者叩頭致謝。外祖父家來人弔祭時,孝子、孝媳、孝女等下輩要全部出動,跪迎於村外路側,迎至靈前再行三拜禮,同時集體舉哀。
治喪期間,一般要請僧人作佛事,家境窮富不同,身份不同,佛事的規格也不相同。富者在停喪期間,每逢七月,要為亡者念經。五七這一天,由亡者女兒送“靈飯”。僧道做佛事,有“觀大燈”、“游十殿”、“拜懺”、“放焰口”。如亡者是女性,其女兒要另做“破血湖池”,還由道士誦“訴苦經”、“十月懷胎”經,孝女伏地痛哭,以表孝心。出殯前一天晚上,還要做一場“暖棺焰”法事。總之,富者為“超度亡魂”在靈前念佛經,常長達四十九天。貧家只請道士做“短七”,念半天佛事。死於自殺或他殺的,要“架煉”,由僧道在門外廣場做“法事”,同時燃烈火,向“孤魂野鬼”供獻祭品。
佛事畢,即舉行開弔;正式舉行祭禮。決定家奠、領帖、發引日期後,即分送訃文,大門口換貼“本宅治喪,訃報不周”
九、家奠、領帖
在喪事中,祭奠是非常隆重的,為喪家辦祭祀的人員稱為“禮生”,在分工上有大通、副通、正引、副引等名目。豬羊大祭者,需要禮生六至七人,一般一獻三呈的是四人。還要陪祭者四人,兩人攙扶孝子,兩人隨正副引傳遞祭品。大門口是吹鼓手攜帶樂器,隨時聽候指揮奏樂。
祭祀開始,孝堂保持肅靜,不許有哭聲。祭祀禮儀有三:首先是“告祖”,孝子著吉服向本堂歷代祖考祖妣靈位前行“告祖”禮,由禮生替禮。繼開祭“點主”,禮生按題主儀式替禮,題紅官在大紅傘下身著禮服,在神主正副牌位下面“王”字加一點,先持朱筆,題正主、題副主;再持墨筆,加福、加貴。題紅官祝詞:“沾天地之靈氣,受日月之精華,持龍鳳之寶筆,致點於顯考(或顯妣)之神主”。祝畢,筆往後丟,名曰“筆後發”。“成主”禮成。祭祀開始,禮生按祭禮程式呼獻呈禮:獻甘鬣(豬),獻絨毛(羊),獻酒撙(酒),獻湯饌(點心),獻羹湯,獻香膳,獻香茗,獻哀章,即讀祭文。其它各色祭品有數十樣,每樣三碟,孝堂兩邊的祭品,多者竟達數百碟。主祭孝子手持喪杖,躬腰低頭,隨贊禮官呼到哪裡就跪到哪裡,叩首上香數十次甚至百次,兩邊雖有陪祭人挽扶,也已是頭昏眼花了。亡者其他親屬均跪伏孝幔內默默哀泣。讀祭文後,即將祭文燒掉。大通則高呼“主哀,闔室皆哀,哀、哀痛”。孝幔內全體親屬即哀哭,剛哭三聲,大通又呼“哀止”,闔室即停止哭泣。家奠成主是大典,叫哭就哭、叫止就止,即使哀痛哽咽不止,也不能出聲。豬羊大祭之獻三呈的禮儀,都在十小時以上,贊祀官與主祭孝子,常輪流更換,才能禮成。
題紅官一般由德高望重的老者擔任,辦完喪事,對題紅官,禮生先生,孝子是要攜帶禮品叩謝的。
領帖,即治喪人家擺筵席酬謝族親鄰友。前來應席者先向靈位行禮,進行弔唁,孝子則跪伏孝幔內答禮。執事人招待來賓入席,孝子則向各席磕頭謝席。大門口有吹鼓手奏樂迎賓。
十、封斂、出殯
出殯前夕、揭開棺蓋,與死者永訣,家人環聚棺材四周,跪拜哭泣,由孝子再次放正屍體,剪下死者腰上系的“歲數線”,分給兒媳、女兒在襟上佩戴,取享長壽之兆。再將兒女衣襟上撕下小塊布塞入棺內,以示生者對死者的懷念,始終不諭。最後用桐油、糯米飯和石灰塗在棺口沿邊上,再徐徐蓋棺。蓋棺時,孝子孝媳手執油捻,繞棺一周。死者如是婆婆,封斂時,必須請其娘家親屬到場,才能最後蓋棺。
出棺前,先磕釘,釘用棗木或熟鐵製成,釘上系紅布條,先由族長或家屬中長者親自操捶。這時孝子孝孫要繞棺三圈,並向族長致送磕針禮(包括糕點、孝布等)。族長只砸一根主釘,砸之前,將釘在孝子頭上輕輕擦一下,然後砸進棺蓋口。其餘三釘,由抬棺者一一砸入。
出棺時,先將棺材移大門外廣場,用粗繩木槓綑紮,搬走棺下小磨,撤出供祭品。抬上棺材時,踢倒墊材的板凳,一聲吶喊,抬起就走。
出殯:又叫發引。出殯時間,宜擇單日和吉日。出殯有大出小出之別。大出殯有儀仗隊,前面燈籠高照,還打著冥旗、大傘,鳴鑼開道,樂隊隨後;接著是古代兵器的瓜錐、月斧。香亭緊隨,內有亡者遺像及香菸繚繞。僧道身著法衣,手敲木魚,口誦經文。隨後是高舉孝幛和輓聯的佇列,接著是一大群送殯者緩緩行進。棺前孝子孝孫著重孝,肩負引魂幡,手持喪仗,彎腰低頭前進。後面是頭戴孝巾的八個抬工,抬著有素繡花棺罩的大棺材,一步一步地慢慢前進。孝子孝孫遇有路祭者,要隨即下跪叩謝,執事人並向路祭者回敬一包“路祭錢”。一路有專人散“錢紙”,叫撒“買路錢”。棺柩後面,孝媳孝女等親眷乘小轎隨行,一路哭泣。若是孝眷人少,還要僱人伴哭,以造成聲勢,顯示亡者子孫昌盛。一般女眷送至半路即返回。
小出殯是一般困難家庭的殯葬習俗。出棺時,由親友幫忙,將棺柩抬到大門外,長子在前,一手持“引魂幡”,一手舉“老盆”(陶罐),棺出大門時,隨手摔碎老盆,俗話說:“老盆一摜,家業一半”,“摜老盆”是限於長子操持。有的地方,門口燒一栗炭火,棺從火盆上經過時,將一碗白酒澆在熊熊烈火上,升起一股火焰,棺從火焰中抬過去。棺上披一條紅氈,上面拴一隻公雞,以示驅邪。前面一人敲大鑼,一人撒“買路錢”。
巢湖一帶地方,出棺時,請道士殺一公雞擺在棺上,並將殺雞用的血刀砸爛供祭品的菜碗,名為“破煞”。
死者親屬必穿孝服送柩,孝子孝孫送至墓地,女眷則半路返回。
棺材須一直抬到墓地,如路太遠要休息時,由另備抬夫換班,或用凳子架住棺材,停棺時,由專人用傘罩住“龍槓”,孝子引棺到墓地時,宜急速前行,謂之“搶塋”。
出殯日清晨,請道士滿屋打掃,並做“法事”據說可把“亡靈”由家中引出去,並將破勺潑甩到大路邊。道士念經出門後,不能回頭望。
十一、安葬、守孝
請“風水先生”相地。一般富裕人家強調風水,到處尋找所謂“吉地”“寶地”,名之為“拿龍捉穴”、“真龍活穴”。如找到了,就不惜重金購買,或巧取豪奪,希望死者葬後,即能“寅葬卯發”,後代受益。並要求土質堅潔,走向坐北朝南或坐東向西,以防蟻防潮,使亡者入土為安。而貧窮人家則只要求土質乾燥朝陽,對後代沒有壞影響就行了。民間有諺語說:“謀地葬貴人,遇地出貴人”,這是諷刺富裕戶千方百計謀葬地,也是徒勞之舉而已。
選擇吉日開土,先由孝子挖三鋤,釘兩段木頭於地,曰:“金樁”。然後由幫忙的人開“金井”,在“井”內燒百子箕(即芝麻秸)、黃絲(稻草)暖土,叫“暖穴”。抬棺到墓地時,抬工要繞墓地三圈,才放下棺,叫“搶風水”。
棺才下坑時,行兜土儀式,即用鍬鏟土蓋棺,叫“兜土蓋臉”。在坑四周埋四根樹樁,意為後代將廣置田地,大發家財。這時要給抬工發喜錢,每人要有五個硬幣,意為死者後代會五代同堂。棺材入坑後,抬工要“發龍”,即由兩人搶“龍扛”向上坡跑去,越跑越快,越快越好,家屬及時散發“發龍糕”。
接著就是培土,用鍬打緊外層,進行封土。有的地方,在墳後插上紅、白、黃等不同顏色的喪棒,其中白色棒代表兒子一代,紅色棒代表孫子一輩,黃色棒代表重孫一輩。棒數與子孫數相等。有的地方,在封土前,把封基米撒入“金井”內,子孫點香跪拜,然後大家脫去孝衣,封土。次日到墳前祭拜,稱“安山”。
有的地方,找不到適當葬地,就暫厝至次年冬至再正式選地安葬。富家為了找“寶地”,以至停厝多年而不葬。有的地方,父死暫停厝,以候其母死;或母亡停厝以候其父死。
家貧無錢請“風水先生”看地的,就在自選墓地上甩扁擔,按扁擔方向擺棺材,叫“甩扁擔向”。這是勞動者對工具神化的遺俗。
死在外地,屍骨無存者,以衣冠冢安葬。即扎草人穿戴死者原穿過的衣冠,寫上死者的生卒年月,然後安放棺中,用公雞血點主而葬。壽終正寢的人,才能葬入祖墓;自殺或他殺的人,死後只能葬入亂墳堆中。
已安葬者,如發現墳地場有蟻害,即撿出屍骨,用小棺另葬,叫“收黃精”。撿骨時,需搭布棚,不能讓屍骨見天日,死者兒孫要將包屍骨的棉花焐熱,才能包好入棺。
十二、守孝、留靈
守孝時間,一般為七七(49 天)、百日、周年。死者如系老年父母,子孫守孝期有長達三年的。
送火上墳。出殯後第一天,家人要送火上墳,第二日同樣,第三天才將油燈放靈位之前,謂之送燈。有的地方不用油燈,家人將草包點燃,置於墳邊,以三天為限。謂之“復山”,又謂之“燒三天”。其意是有了火光,“亡靈”回老家就可以看見路。
“七七”是佛教影響,佛經謂人死此生彼之間,有“中陰身”,如童子形,尋求生緣,以七日為一期。若七日終,不得生緣,則更續七日,至第七七日終。舉行超度,祭奠。每七日為一七,逢七必上墳祭奠,稱為“應七”。其中第“五七”燒靈,燒去供亡靈牌位的紙紮靈屋,第“六七”由出嫁的女兒、女婿祭奠。其餘各“七”均由家人祭奠。
百日、周年,家屬須上墳祭奠。
三年服喪,是儒家的遺教,而逐步形成傳統喪俗。三年內,未婚子女不能結婚,但在熱孝期“七七”四十九天之內,可允許結婚。父母去世未滿“七七”時不能理髮,但在入棺前可理一次髮。三年守孝期內,逢年過節,子女不能穿紅著綠,要穿素色衣服。春節期間,不能用紅紙寫春聯,只能用藍、白、黃等素色紙寫;春聯內容要切合守孝情思,如“守孝三年易滿,思親百世難忘”;“天下皆春色,吾門獨素風”等等。
留靈。有一些地方,死者安葬以後,為了寄託哀思,往往在家中堂屋內設祭案,案上擺紙紮“靈屋”,其中安放“靈牌”。“靈屋”前設燭台、香爐、磬等,牆壁上橫書“祭如在”三字,兩旁懸掛輓聯。每天子孫在就餐前,把食品捧到靈位前,點香擊磬,獻亡靈品嘗。有的地方,除供飯菜外,還要送三次茶,三次點心。擊磬也有規定:叫“早三、晚四、中一錘”,即早餐三響,中餐一響,晚餐四響。留靈時間,一般是“七七”四十九天,最長的三年,到期將“靈位”焚燒。焚靈時,要請僧道念經,並將輓聯等物一併燒掉。守孝禮俗就告結束。
建國以後,民眾在無神論思想的影響下,長期傳承下來的喪俗,已開始有所改變,新喪俗已開始出現。城鄉的喪葬習俗有變革,但發展趨勢是不平衡的,城市、集鎮變革得較快,而在廣大農村中,傳統喪俗仍然流行,不過喪俗禮儀已漸趨簡化。
十三、新喪禮
臨終禮俗:病人去世後,家屬給遺體蓋上白布單,然後給死者換上衣服,送殯儀館火化,或仍用棺木送墓地安葬。運送時,親屬痛哭,並放鞭炮,以誌哀思。
報喪:一般是張貼訃告,訃告登報紙上,載明死者姓名籍貫、生卒年月、生平簡歷以及對社會貢獻等等。農村則是口頭通知有關親屬,並在家門口張貼白紙。
開追悼會,遺體告別:這種紀念儀式,大都在死者遺體火化或安葬前,在殯儀館舉行。會場正中掛死者遺像,會場四周安放花圈,堂前懸掛輓聯、輓詞、挽幛。追悼會致悼詞,遺體告別是在哀樂聲中,向遺體默哀致禮,並繞場一周。參加追悼的成員胸前佩帶白紙花。
喪服:一般是左袖戴黑袖章,有的還在黑袖章上用白線縫一個“孝”字,兒女輩在黑袖章上加縫圓形白布,孫子輩則在黑袖章上加縫小塊圓形紅布。
火化:各城市已逐步推行火化,以代替土葬。遺體火化時,至親家屬都要送葬。火化後,由火葬場工人將骨灰裝入盒內,由家屬領回,有的放家內,有的及時送墓地安葬,葬後安石碑一塊。
奠儀、謝孝:一般公教人員的治喪費用,由有關單位直接撥給。親友致送花圈或奠儀,家屬則回贈白毛巾及其它相應物品,如死者為壽高達耄耋年,則贈小花碗,謂之“偷壽碗”,這是祝願親友能享受同樣的高齡。
守喪:死者安葬後,親屬在家內懸掛死者遺像,鏡框上披黑紗,桌上呈獻瓜果鮮花,以示長期的追念。
但在農村中仍有做佛事追悼死者,所謂“長七”與“短七”,以超度死者。也有說書代替佛事的新習俗。如皖西一帶農村,死者出葬前夕,說書者手拉胡琴或彈三弦,口唱說白相結合,如說《楊家將》、《精忠岳傳》等等,把喪事辦得很熱鬧。也有做佛事與開追悼會同時舉行,“靈堂”中既有花圈,又燒香紙;既掛神像,又貼輓聯。
親屬中的子女仍穿白衣戴孝巾。守喪時間,“七七”期間,逢七日,家屬到墓地祭奠,半年、周年也到墓地去拜祭。
安葬:農村仍以土葬為主,但城市70 年代起一律火葬。
農村一般仍送香紙、三牲,並送禮金,也有扎送花圈和輓聯的。家屬則要招待素席,並回贈一定的禮物。城市有花圈出租,殯儀館有靈堂,放哀樂。
這裡介紹的徽州歷史上的一些習俗,有不少封建迷信的影響,我們要批判地吸收其中尊敬老人、寄託哀思、教導後人等有益的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