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甲基化

徹底甲基化

霍夫曼消除反應(Hofmann消去反應、Hofmann消除反應),也稱徹底甲基化反應,是與過量碘甲烷氧化銀共熱(100~200°C),生成三級胺和烯烴的反應。反應中間產物是四級銨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徹底甲基化反應
  • 外文名:Hofmann elimination
  • 別名:霍夫曼消除反應
  • 反應機理:E2機理
定義,反應機理,立體化學,相關知識,

定義

徹底甲基化反應(Hofmann elimination),指的是季銨鹼與碘化鉀、氫氧化銀反應,從含氫較多的β-碳原子上消除氫,得到的主要產物是雙鍵碳上含取代基比較少的烯烴,這一消除方式與鹵代烴的消除方式相反。
不對稱胺反應時,反應由動力學控制,較少烷基取代的β-碳上的氫由於酸性較強,位阻較小,因此優先被消除,產物主要是不穩定的取代較少的烯烴。這個規則與查依采夫規則相反,稱為霍夫曼規則(Hofmann規則)。β-碳上連有苯基乙烯基羰基等取代基時,由於共軛和吸電子效應,未取代的β-碳上氫的酸性較弱,因此反應不符合Hofmann規則。連有強吸電子基團的化合物容易按Hofmann規則發生E2消除。
霍夫曼消除可用於合成用其他方法難以合成的烯烴。由於一級、二級和三級胺引入的甲基數目不一樣,故也可通過引入的甲基數目,來判斷反應物是哪一級的胺。

反應機理

霍夫曼消除反應是按E2機理進行的。若季銨鹼中只有一種β—氫,消除時只生成一種烯烴,脫掉的胺中應含有儘可能多的甲基。當季銨鹼中有兩種或以上不同的β—氫時,消除反應生成叔胺和多種烯烴。例如:
徹底甲基化
霍夫曼消除一般是按E2消除反應的機理進行。影響β—H消除反應的因素中,起決定作用的主要是β—H的酸性。由於帶正電性氮的-Ι效應,使烴基上β—H的酸性增強,容易受到鹼的進攻,使βC—H鍵斷裂的活性高於C—N鍵。如果β碳上連有供電子的烷基時,β—H的酸性降低,受到鹼進攻的活性降低,就不容易被消除。故主要產物符合Hofmann消除規則。
徹底甲基化
如果β碳上連有苯基、羰基、乙烯基等吸電子基時,β—H的酸性增強,容易發生消除,則反應的產物不符合霍夫曼規則。

立體化學

從E2消除的立體化學考慮,亦有利於產生雙鍵上連有較少烷基的烯烴。E2消除反應要求被消除的離去基團氫處於反式共平面的位置。現以氫氧化三甲基仲丁基銨的消除反應為例加以討論。
徹底甲基化
在上述化合物分子中有兩個β碳原子(C1和C3),如圍繞C2—C3σ鍵旋轉有以下(1),(2),(3)所示的三種交叉式構象。構象(1)是最穩定的,但無與(CH3)3N+處於反式共平面的氫,不易發生消除。構象(2)和(3)中雖有與
處於反式共平面的氫,但在這兩種構象中,(CH3)3N+與CH3處於鄰位交叉式構象,空間斥力較大,因能量高而不穩定而較少存在,故也很難按此種構象發生消除反應
如圍繞C1一C2σ鍵旋轉其優勢構象為(4)。構象(4)中C1上有3個氫都可能與(CH3)3N+處於反式共乎面,故容易發生消除,形成符合霍夫曼規則預期的產物1-丁烯。
徹底甲基化

相關知識

雙分子消除反應
雙分子消除反應(又名E2反應,E代表Elimination,而2代表反應速率受到二個化合物濃度的影響),為消除反應的一項反應機構,由於反應為一步形成,與二種反應物濃度皆有關,在反應動力學上是屬於二級反應。鹼的強弱對其反應速率有很顯著的影響,越強的鹼能使反應進行越快,而對於離去基來說,E2反應需要好的離去基方能進行反應。仲鹵代烷和叔鹵代烷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β-H原子,在發生消除反應時,究竟消去哪一種β-H原子?俄國化學家Saytzeff早在19世紀就從大量實驗結果中歸納總結出鹵代烷消除反應的區域選擇性:主要消除含氫較少的β-碳原子上的氫原子,生成雙鍵碳上取代基較多的烯烴。這一規則稱為Saytzeff規則。
扎伊采夫規則
扎伊采夫(Zaitsev,也譯作查依采夫等)規則1875年由A.M.扎伊采夫提出。在醇脫水或鹵代烷脫鹵化氫中,如分子中含有不同的β—H時,則在生成的產物中雙鍵主要位於烷基取代基較多的位置,即含H較少β碳提供氫原子,生成取代較多的穩定烯烴。通常,單分子消除反應(E1反應)服從扎伊采夫規則。在雙分子消除反應(E2反應)中,當鹼的強度和體積增大時,反扎伊采夫規則(anti-Zaitsev rule)(Hoffman規則)的產物逐漸增加。在雙分子消除反應中,鹼的體積和強度增大後,空間位阻較大的β-H不易受到進攻,而空間位阻小、酸性強的β-H更易反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