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解放戰爭

德意志解放戰爭

德意志解放戰爭發生在1813年,是德國反對法國拿破崙統治爭取獨立的戰爭。由於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的勝利,駐在波羅的海沿岸的普魯士輔助軍指揮官約克·馮·瓦滕堡將軍與俄軍統帥部簽訂了陶羅根專約,隨之民族解放運動席捲整個德國。1813年年底,整個德意志從拿破崙的統治下獲得解放。德意志解放戰爭實現了德意志的獨立、統一。

基本介紹

  • 名稱:德意志解放戰爭
  • 地點:德意志境內
  • 時間:1813年
  • 參戰方:普魯士王國、俄羅斯帝國,法蘭西第一帝國
  • 結果:俄普聯軍獲勝
概況,過程,導火線,發展,勝利,意義,

概況

1813年,德國為擺脫拿破崙法國的統治而進行的戰爭,是拿破崙戰爭的一部分。

過程

導火線

俄國1812年衛國戰爭的勝利是開展這場解放戰爭的最重要前提。德意志解放戰爭的直接導火線是1812年12月30日簽訂的陶羅根專約(1812),該專約是由駐在波羅的海沿岸的普魯士輔助軍指揮官約克·馮·瓦滕堡將軍與俄軍統帥部簽訂的,根據協定的條款,普軍撤退到東普魯士,並自協定簽字之日起,直到普魯士政府決定同俄國結盟為止的兩個月內保持中立。
約克·馮·瓦滕堡約克·馮·瓦滕堡

發展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因懼怕拿破崙,便公開宣布反對約克的行動,並撤銷了他的指揮官職務。但普魯士人民民眾卻非常願意接受這一協定,並開始了抗擊拿破崙軍隊的游擊戰爭。拒絕向拿破崙納稅和拿破崙軍隊中的德意志士兵開小差的現象十分普遍。民族解放運動席捲整個德國,但是,懼怕人民民眾廣泛奮起鬥爭的德意志資產階級和反動的容克地主階級阻礙了這一運動。然而,這時俄軍已越過普魯士邊界。1813年1月5日,柯尼斯堡獲得解放,2月初,俄軍便占領了整個東普魯士。2月5日,東普魯士地方議會不顧國王旨意,同意了關於建立後備軍和國民軍的法令。
當俄軍準備向德意志腹地進攻時,庫圖佐夫向敵後派遣了數支部隊,以便發動當地居民積極開展反對占領者的鬥爭。在這些活動中,脫離普軍轉到俄軍方面的幾支志願兵部隊發揮了重大作用,其中最出色的是呂特佐夫少校的騎兵部隊。俄軍於3月4日解放柏林,約克軍不久即進入該城。3月18日,俄軍的幾支部隊在德意志起義者的協助下占領漢堡。這時,普軍包圍了斯德丁和施潘道(位於柏林城外)的大批法駐防軍。德意志諸王國,首先是其中最大的普魯士,若是利用這個機會同俄國協同作戰,實際上是能將德意志境內的法軍擊潰的。但普魯士政府卻力圖將波蘭領土併入普魯士作為補償,遲遲不與俄國結盟。民族解放運動的迅猛高漲,迫使腓特烈·威廉三世於2月28日同俄國簽訂了卡利什盟約(1813)。站在這個運動前列的是德意志的進步政治家和軍事家施泰因、格奈瑟瑙、沙恩霍斯特、格羅利曼等人。卡利什盟約為第六次反法同盟(俄國、英國、普魯士、瑞典等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勝利

4月6日,同盟國聯合發表了《告德意志人民書》,號召人民起來擺脫拿破崙的壓迫。3月底—4月初,俄普聯軍沿萊比錫方向轉入進攻。10月16—19日,聯軍在萊比錫戰役(1813)中擊潰法軍,法軍殘部退到萊茵河對岸。到1813年年底,整個德意志從拿破崙的統治下獲得解放。

意義

德意志解放戰爭(1813)同其它所有反對拿破崙法國爭取獨立的戰爭一樣,具有馬克思所說的“復興性質和反動性質相結合”的特點,因而這一戰爭具有矛盾的性質。但由於戰爭的目的是解放德意志,所以其進步性要大於反動性。
儘管在打敗拿破崙後封建專制制度的反動勢力重新在德意志各國占了上風,他們力圖永遠維持德意志的分散狀態,但是,德意志人民卻一直深深地懷念著1813年的解放戰爭。在這場解放戰爭中表現出來的為自由和獨立而鬥爭的傳統,是德意志人民優良的進步傳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