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德國國家館(德國館)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德國國家館

德國館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德國館以“和諧城市”為主題,旨在傳達“都市本來就是一種和諧之美,在城市與自然之間、創新與傳統之間、全球化與國家特色之間需要爭取平衡,求得和諧”。

基本介紹

  • 展館名稱: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德國國家館
  • 展館位置世博園區C片區
  • 展館主題:和諧城市
  • 造型亮點:懸浮於空中的建築
  • 建築面積:6000平米
  • 設計者米拉聯合設計策劃有限公司
  • 展館類型:自建館
  • 國家館日5月19日
  • 確認參展時間:2006年7月26日
  • 簽署契約時間:2008年5月22日
  • 建館時間:2008年11月15日
基本信息,展館簡介,造型亮點,國家館日,展示內容,工作人員,參展歷程,重大事記,展館動態,

基本信息

國名: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首都: 柏林(Berlin),人口338.4萬(2008年12月31日),年平均氣溫約9.1℃。
國旗、國徽國旗、國徽
面積: 357114平方公里(2007年12月31日)。
人口: 8210.8萬(2008年12月31日)。主要是德意志人,有少數丹麥人,索布族人,弗里斯蘭人和吉普賽人。有725.5萬外籍人,占人口總數的8.8%。通用德語。居民中30.3%(2483.2萬人)信奉新教,31%(2546.1萬人)信奉羅馬天主教(2007年)。
展館位置: 世博園區C片區
展館主題: 和諧城市
造型亮點: 懸浮於空中的建築
建築面積: 6000平米
設計者: 米拉聯合設計策劃有限公司
展館類型: 自建館
國家館日: 5月19日

展館簡介

德國館位於盧浦大橋附近的黃浦江南岸,與瑞士、法國和波蘭館相鄰,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展館四面呈開放狀,其建築設計給人一種輕盈、飄逸的感覺,又像是在邀人同游。
德國館(圖片2)德國館(圖片2)
德國館以"和諧城市"為主題,旨在傳達"都市本來就是一種和諧之美,在城市與自然之間、創新與傳統之間、全球化與國家特色之間需要爭取平衡,求得和諧"。 展館名稱: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德國國家館
從展館外部開始,德國風情就展現的淋漓盡致。這裡有錯落有致、供人遊歷的風景區,還有關於德國各個州和不同區域的介紹。據悉,德國館將分為海港新貌、未來規劃室、人文花園、發明檔案館、創新工廠、材料之園、歡樂劇場等若干個展區,以一些典型的都市生活空間和設施展示德國的城市生活。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德國國家館
德國館開放狀的建築外形輕盈而飄逸,似乎在向參觀者們發出真摯的邀請。“嚴思”、“燕燕”兩位特殊的虛擬講解員,將陪伴每一位參觀者穿行於各個展館。穿越了一條充滿典型德國都市畫面的“動感隧道”後,參觀者們便會踏入“和諧都市”內設計布置奇妙的體驗空間。有用燈光、色彩和聲響打造的“人文花園”、展示德國設計產品的“發明檔案館”和“創新工廠”、展示各種德國發明的新型材料的“材料之園”。

造型亮點

展館四面呈開放狀,其建築設計給人輕盈、飄逸的感覺德國館的建築體外部由一層透明的銀色發光建築膜包裝起來,展館的四大建築主體懸架於和諧都市展廳入口所在的底層區域。展館設計由自然景區和展館主題兩大部分組成。參觀者遊歷和諧都市之旅從展館底層起落有致的自然景園開始。前往展廳入口的路也是等候區。這一路整個就像走迷宮一樣,要穿過不同的空間、隧道、空地和院落。入口在展館一層的斜坡景區內,通往展館城區展廳的大門在此為參觀者打開。穿過一條隧道,參觀者便踏進了和諧都市內設計布置奇妙的都市生活的體驗空間。展館由自然景區和展館主體組成,外牆包裹透明的銀色發光建築膜,主體由四個頭重腳輕、變形劇烈、連成整體卻輕盈穩固的不規則幾何體構成,闡釋了“和諧城市”的主題。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德國國家館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德國國家館
參觀者將遊歷不同的城區空間:工作與思考的、休閒與修養的,以及居住、文化活動、公共活動的空間等等。展館設計由自然景區和展館主題兩大部分組成。參觀者從展館底層錯落有致的自然景園開始,一路就像走迷宮一樣,穿過不同的空間、隧道、空地和院落,踏進都市內設計奇妙的體驗空間。

國家館日

5月 19日,上海世博會德國國家館日官方儀式在世博中心舉行。德國總統霍斯特 克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出席儀式並致辭。
國家館日國家館日
儀式前,中外雙方舉行了會談。克勒在俞正聲陪同下出席了升旗儀式。隨後,雙方來到世博軸一號陽光谷出席儀式並觀看了充滿濃郁德國氣息的文藝演出。
儀式上,俞正聲在致辭時對上海世博會德國國家館日活動的舉行表示祝賀。俞正聲說,德國於2000年成功舉辦了以“人類、自然、科技:一個誕生中的新世界”為主題的漢諾瓦世博會,10年後的今天,世博會來到中國上海。在本屆世博會德國館,我們可以看到和諧理念得到了進一步傳承和發揚,感受到德國對於上海世博會的熱情與支持。祝願德國國家館日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克勒在致辭時說,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是對全人類都有實際意義的議題;越來越多的人將生活在城市中,如何建設和維護一個節能、安全的城市顯得尤為重要。參觀者可以在上海世博會各展館體會到世界各地的城市規劃者和市民如何創造未來,這些經驗將是無價之寶。
德國館德國館
主題為“和諧都市”的上海世博會德國館,外形結構猶如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有機體,6000平方米的展館創下德國參展世博會以來的面積之最。此外,德國參展方還在上海世博會上展示了“德中同行之家”,並在“城市最佳實踐區”設有不萊梅、杜塞道夫、弗萊堡和漢堡等四個案例展區。

展示內容

立方照片
展示的是德國城市結構,獨特而典型。這些“立方照片”還設定著互動立體裝置,你好像使用望遠鏡一樣,從中觀望,探訪原汁原味的德國。
海港新城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德國國家館(德國館)
觀眾每二十人一組被請入展廳,穿過一個暗室,登上電動滾梯,之後穿行於一條隧道。頓時,“火車、汽車、公共汽車”交替出現,廣播報站聲,鳥兒啾啾鳴囀,水上蕩舟的孩子們歡樂的笑聲不絕於耳……當然,這只是一個用多媒體創意製作的美妙世界,指示著“你已進入德國城市”。
豁然開朗,隧道末端出現了一個湛藍色的海底世界——伴著水聲、泛著氣泡,水光倒映四射。人們好似躍出水面一般,眼前忽然呈現出一幅動人的、指向未來的畫卷:燦爛陽光下的漢堡海港,藍天白雲,海鷗翱翔,還有令人嘆為觀止的現代建築群。
海港新城”是在緊鄰德國漢堡市中心,占地155公頃的大片區域內,由城區規劃者們隨心所欲設計出的一個新的中心城區。“它將居住、工作、文化等生活空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它不是單調的,千篇一律的建築物的複製,而是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一個新城區。”的確,每一個來到德國館“海港新城”的人都仿佛親身到了德國漢堡,體驗海港新城獨特的韻味。  將一座海港搬到世博會國家館內,這真是德國人的一項創舉。未來規劃室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德國國家館(德國館)
揮別了“海港新城”,在都市的天際線上舒展出一個嶄新的大廳。地面和牆上布滿巨幅設計圖、建築模型、設計草圖和城區規劃圖。它們像是被微風輕拂,一切都處於動態。嚴思告訴燕燕和大家,這是“未來規劃室”,關注創新和持久的城市發展。
人文花園
走出規劃室,步入“人文花園”
發明檔案室
每個人都親身感悟到,在現代的繁忙都市中擁有一片綠地的愜意,並能觀賞來自德國的高新設計作品。
創新工廠
這是一個光線暗淡、紅光閃爍的大廳。在高至屋頂的大架上,陳列著眾多來自德國的日常生活用品和與眾不同的發明、設計作品。奇妙的是,“這間大廳中的一切都處於運動中”!傳輸帶在人們的上空穿梭往來,滿載著總共90多件展品,能看到LED燈、獨特的帶鬧鐘半導體、玩具拖拉機、腳踏車安全帽,以及有名的LikeaBike兒童學步車……工廠一角還有各種生產材料,你可以用手去觸摸,挺有意思,讓人能真正感而悟之。
從“創新工廠”走出來,你會進入一個綠色世界。風和日麗花香鳥語,沉醉一下,發現德國的城市之旅和自然之游一直往復穿梭著,“和諧都市”的真諦似乎就在這裡。
動力之源
德國館主要展區是由三個被底座支撐起來而呈懸浮狀建築體和一個錐體形狀建築物組成。這個錐體形狀建築物將是一個特別舞台,上演德國展館最精彩的一項娛樂活動——“動力之源”。在那裡,參觀者們可以與展廳內的巨大金屬球進行互動,金屬球會隨著人群的動作及呼聲做出各種回應。參觀者們越踴躍、越齊心,金屬球所產生的能量就越大。這個巨大的金屬球就是一個城市,而讓城市充滿活力則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和團結。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德國國家館(德國館)
頂端懸掛著巨大的、表面浮動著多種圖像和色彩的金屬感應球。進入大廳的參觀者將被分為兩組一起呼喊。金屬球將移向呼聲更大更整齊的那組,並變化其球面的圖案和色彩。金屬球靜止後其表面會呈現地球、地球孕育種子、種子又變成花的生命誕生的過程。
動力之源”廳是展館的磁場,它生成的能量維繫著都市的生命力。最多可以有750名參觀者進入展館,分布在環繞著展廳中心的螺旋狀迴廊上,觀看金屬球。這裡將有一個5分鐘的節目。在這五分鐘之內,球面上將顯現不同的圖像、各種色彩和圖形,它將成為德國回應2010年世博會倡議的象徵。要想使金屬球做出回應,參觀者必須積極行動起來。
在虛擬展館解說員“嚴思”和“燕燕”的帶領下,現場觀眾將參與一個互動活動。金屬球內裝有感應裝置,它會對人群的動作及其呼聲做出回應:“動力之源”的參觀者行動越是踴躍,金屬球擺動的速度和幅度就越大。“人心齊,泰山移”。此時,德國展館的參觀者共同經歷著齊心協力所產生的巨大能量。它提醒著人們,創造都市活力要靠每個人的努力。
活力廣場
“活力廣場”是一處大廳,同時也是等候廳。這裡呈坡型層層向上伸展著,透過一扇巨大的視窗及其半透明的牆外膜向外望,上海的藍天和展館前的小廣場盡收眼底。
貴賓廳
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和諧都市”貴賓廳將迎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高級政府官員和代表團。在6個月的展會期間,貴賓廳將每月展出一位德國藝術家的作品。據悉,2010年5月,德國館將率先展出EVOL的作品。EVOL是一位柏林街頭藝術家的筆名,他主要是以類似彩繪印染的技法,在廢棄的包裝紙板上噴繪出精美的圖案。他將紙板上原有的信息融入到自己作品當中,採用變換於繪畫和塗鴉之間的手法,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在最小的空間刻畫出令人震撼的、超現實主義的畫面。另外,德國館還將展示塞巴斯蒂安·施拉德、湯姆·弗萊施豪爾、于爾根·齊爾等著名藝術家的油畫、噴繪和攝影作品。

工作人員

自2009年11月起,共有230多人簽約成為德國館員工。除了9名司機、3名物業管理人員、24名助理和1名攝影師以外,自今年3月15日起,還將有192名解說員開始為上海的“和諧都市”德國館工作。隨後他們將開始接受培訓,所有的解說員都能講一口流利的中文、德文和英文,每位解說員都必須能夠熟練地講解和操作所有展品,了解逃生通道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為等候隊伍維持秩序,或是在德國館底樓問詢處為觀眾提供諮詢服務。世博會期間,他們每天將在“和諧都市”展館內接待4萬多名參觀者。“能找到如此敬業並受過良好教育的員工,我們感到非常高興。我相信,你們為德國展館所付出的努力將對你們未來的職業生涯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科隆博覽會國際有限公司總裁范德倫在對世博團隊新人的歡迎致辭中這樣說道。
在世博會期間,兩個虛擬講解員——德國青年“嚴思”和中國女孩“燕燕”,與參觀者在展廳內互動。這兩個年輕人將陪同來訪者參觀“和諧都市”展館。他們的故事開始於中國。機械製造專業的大學生嚴思在中國認識了建築設計專業大學生燕燕。而現在,中國姑娘又來到德國做客。嚴思向她介紹了自己的生活和國家。而世博會的參觀者在參觀“和諧都市”展館時,會一直以虛擬的方式見到他們,他們會時而進行短暫的對話,時而出現在現場放映的影片當中。
現在,負責德國展館展覽和媒體設計的米拉聯合設計策劃有限公司給這兩個虛擬人物配上了真人的面孔。現實生活中的嚴思是一個名為羅曼·格呂貝納(Roman Grübner)的德國小伙子。他從7歲起就在什未林國家劇院學習鋼琴、歌唱和芭蕾舞。16歲時,這個年輕的男中音便獲得了全德青年歌唱比賽二等獎。格呂貝納曾就讀於柏林的“漢斯·艾斯勒”(Hanns Eissler)音樂學院。這位現年29歲的藝術家曾參加過許多歌劇演出,並於2007年9月加入什未林國家劇院。除此之外,格呂貝納還是一名時裝模特,並出演過一些商業廣告。
燕燕的真實姓名叫金燕,1985年出生於上海,1990年來到德國,之間曾有一年時間回到家鄉,從1993年起生活在柏林。她曾經出演過一些德國的電視劇,同樣也有過做模特的經驗。2000年,這位中國少女曾經參觀過漢諾瓦世博會。現在,她熱切地期盼著世博盛會在自己家鄉上海舉辦,而這一次,她將在德國展館中擔當重任。屆時,動力之源大廳將現場呈現嚴思和燕燕的形象。

參展歷程

2008年5月22日,德國與上海世博會組織者正式簽署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參展契約,並宣布將以獨立展館的形式參展上海世博會,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呈現一座“和諧都市”。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世博局局長洪浩與上海世博會德國展區總代表迪特馬爾·施米茨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契約,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政府總代表華君鐸會簽契約。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德國國家館(德國館)
簽約完畢,德國方面揭開了德國國家館的神秘面紗。這座命名為“和諧都市”的展館,以一些典型的都市生活空間和設施展示德國的城市生活。同時也介紹了一些“德國製造”產品解決都市問題的方案。德國展館期望表達都市生活在更新與保留、創新與傳統、共性與個性、工作與休閒,以及全球化與民族性之間保持平衡的重要性。
主要展區是由三個被底座支撐起來而呈懸浮狀建築體和一個錐體形狀建築物組成。 上演德國展館最精彩的一項娛樂活動——“動力之源”。據悉,德國展館將在今後幾個月內啟動建設。
2008年11月15日上午,在世博園區盧浦大橋黃浦江南岸,德國館正式破土動工,成為第一批接手展館地基並動工的國家。德國政府總代表迪特馬爾·施米茨、上海世博局副局長丁浩等為德國館奠基牌揭幕。德國駐滬總領事海盾、德國展區副總代表卜布、德國館館長費特等參加奠基儀式。
2009年7月8日,名為“和諧都市”的上海世博會德國館舉行封頂加冠儀式。德國政府總代表迪特馬爾?施米茨、德國駐滬總領事海盾、上海世博局副局長黃健之等出席了儀式。
封頂儀式上,德國館建築設計師還介紹了展館應對高溫的一個“秘密武器”。德國館的外牆使用的是網狀的、透氣性能良好的革新性建築布料,其表層織入了一種金屬性的銀色材料。這種材料對太陽輻射具有很高的反射力,就像建築外牆之外的第二層皮膚,為展館遮陽。同時,網狀透氣性的織布結構能防止展館內熱氣的聚積,可減輕展館內空調設備的負擔。世博會結束後,德國館總共約1.2萬平方米的這種革新性建築布料可被再利用,例如,改制為小塊遮陽罩,加工製成提包等。

重大事記

確認參展時間: 2006年7月26日
簽署契約時間: 2008年5月22日
建館時間: 2008年11月15日
2007年5月22日
韓正會見德國漢堡市長
2008年5月22日
德國館設計方案亮相
2008年11月15日
德國館開工建設
2009年7月8日
德國館封頂
2009年7月10日
德國駐滬總領事訪問世博局
迎來第一百萬名參觀者  2010年6月20日德國館的參觀者總數突破百萬大關。德國館政府副總代表卜布博士與德國館館長費熙婷、科隆博覽會國際有限公司總裁范德倫一起,將榮譽證書頒給德國館的第一百萬名參觀者。這名幸運者得到了來自德國館的“大禮包”:一枚珍貴的德國館徽標、一份世博專版的德國旅遊指南和一個印有“和諧都市”圖樣的世博專用杯,並得到了一張德國餐廳的用餐券。德國館還為姜金元一家四人安排了專人全程解說及陪同。
姜金元來自江蘇太倉,這已經是姜金元一家第三次來世博園了,前兩次都沒有來得及來德國館,所以這一次特意進園直奔德國館。一個小時的參觀之後,姜金元一家在德國館餐廳就座,在德國啤酒和豬肘的“陪伴”下愉快地結束了這次德國館之旅。
名人到訪  每日進出德國館的除了有不計其數的中國參觀者之外,還有來自世界各國的代表團、政府官員、國家元首、演員或建築師。一位來自德國交通部的參觀者在厚厚的嘉賓名錄中這樣寫道:“這是本次世博會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展館了,讓我倍感著迷的是參觀德國館的參觀者所展現出來的積極參與、積極體驗的熱情。這是展示德國的很好的視窗。”此外,瑞典的古斯塔夫國王、德國建築師馮格爾坎、奧運會女子重劍冠軍海德曼、電影明星張曼玉等,也在嘉賓名錄中留下了自己的感言和祝福。

展館動態

·德國館掩埋60件可降解T恤 記錄獨特告別儀式 [2010-11-02]
·專訪德國展區總代表:德國館盡顯國家形象和想像力 [2010-10-31]
·德國館內大部分材料會獲新生 "動力之源"怎么處理尚在商討 [2010-10-31]
·德國館新聞官:很多東西已經永遠留在了上海 [2010-10-31]
·德國館"一個人的交響樂團"將現真身 康拉德獻演世博園 [2010-10-27]
·名車助興德國館巴符州活動日 [2010-10-20]
·不萊梅案例出台直通新方法 答題贏取"德國館直通卡" [2010-10-16]
·感受慕尼黑啤酒節的風采 德國館舉辦巴伐利亞日活動 [2010-09-27]
·網上世博會"展館直通車"駛入德國館 "虛實結合"體驗德國科技文化 [2010-09-25]
·網上世博會德國館:視頻點播每個細節 [2010-09-13]
·在世博德國館感知德國的"平衡"之美 [2010-09-04]
·展示嘻哈文化 德國館外"秀"塗鴉 [2010-08-1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