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國防指揮學院

德國聯邦國防指揮學院

德國的軍事學院,培養了大量的軍事人才,早期由拿破崙建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國聯邦國防指揮學院
  • 別稱:德國聯邦漢堡國防軍指揮學院
  • 類別:聯邦德國高等軍事學府
  • 前身:高級軍官學校
學校簡介,來歷,學院體系,教學科目,軍校人物,總結,

學校簡介

德國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也稱德國聯邦漢堡國防軍指揮學院,是聯邦德國高等軍事學府,其前身是高級軍官學校,於1810年創建於柏林、是世界上第一所培養高級參謀人員的學校。該院隸屬於國防部,院長為少將,在聯邦國防軍副總監察長領導下進行工作。院下設有院務部,訓練、理論與研究部,學員部等。此外還有院長辦公室和一個諮詢機構。學院共有教職員工570人,每年平均培訓學員約2000人。 學院原址在巴特·埃姆斯,1958年遷至漢堡。1972年,聯邦德國對軍隊訓練進行改革,根據同類院校合併的原則,將參謀學院和國防學院併入聯邦國防指揮學院,從而成了聯邦德國一所綜合性的高等軍事學府。

來歷

19世紀初期,拿破崙的法國軍隊採用了新的軍事體制,使武裝起來的法國農民成為歐洲武裝力量的核心,這對當時腐朽的普魯士軍制和軍事教育影響很大。1810年,終於在柏林成立了普軍第一所培養高級參謀人員的軍官學校,這也開創了世界先例。它的名稱為:德國軍事學院,第一任校長是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將軍。著名軍事家克勞塞維茨曾在該校任校長達12年(1818-1830年),並寫出舉世聞名的《戰爭論》。1859年,該校更名為軍事學院。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停辦,1935年恢復,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又被取消。1957年4月1日,在原軍事學院、海軍學院、空軍學院的基礎上,組建成建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任務是培養和輪訓三軍高級參謀人員和中級指揮官。 在其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先後誕生了西方軍事理論鼻祖克勞塞維茨,閃擊戰基礎理論奠基者老毛奇,“施利芬計畫”的制訂者施利芬,總體戰理論的創始人魯登道夫,閃擊戰理論家古德里安,無限制潛艇戰理論創始人鄧尼茨。這些人對德國的歷史做出了重大貢獻,並引發了當時軍事理論的革命。
德國聯邦國防指揮學院

學院體系

全院分3個系組織教學,即基本系、參謀系、軍種司令部專業系。完成前一系的學習才能進入下一個系的學習,這與其它國家軍隊截然不同。實際上,一名德軍參謀人員經過這裡學習後,真正完全成為一名聯合參謀,而不僅僅是兵種和軍種參謀。因此,學員的訓練也分三個階段進行,即基礎科目訓練階段、套用科目訓練階段、專職參謀業務訓練階段。德國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屬全軍性院校,直屬聯邦國防部領導。學院為正師級,院長為少將軍銜,在聯邦國防軍副總監察長領導下進行工作。學院下設院部,訓練、理論與研究部,學員部。此外還有院長辦公室和一個諮詢機構。院部主要負責人事和行政事務。院部設主任1人,下轄一、二、三、四處和衛生處、行政管理處。其中一處負責人事與軍人教育工作;二處負責情報偵察與安全保衛工作;三處負責作戰、訓練與仿製(組織)工作;四處負責後勤工作。訓練、理論與研究部負責各培訓班訓練和教學的計畫、實施和評定工作,該部設部長1人,下轄部直機關、6個專業組和5個專業中心。師資力量是有經驗的訓練參謀人員和地方講師,現有軍事教官110名和地方講師20名。學員部負責各培訓班的具體組織工作以及處理組織紀律和生活福利等問題。學員部不是一級領導機構,但它是一級教學組織單位。它轄有基礎科目訓練系、套用科目訓練系和專業人員訓練系。
德國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現有教職員工530人,其中軍人320人,文職人員210人。學院在校學員通常保持在600~700人之間,每年培訓能力大約是2000人。

教學科目

聯邦國防部規定,自1974年起,德國三軍所有軍齡在8年以上並準備提升為高級參謀人員的上尉軍官和現任高級參謀人員需要深造的職業軍官,都必須輪流接受指揮學院的基礎訓練。自1982年起,招收的學員必須經聯邦國防軍高等學校培訓,學員的訓練內容、科目和計畫也進行了相應調整。
學院分3個系組織教學,即基礎科目訓練系、套用科目訓練系和專職人員業務訓練系。與此相對應,學院教學訓練分為3個階段:基礎科目訓練、套用科目訓練、專職人員業務訓練。
1.基礎科目訓練。基礎科目訓練時間,1977年以前為14周,此後延長為5個月,從1994年起縮短為3周。所學課程為一般指揮理論、軍隊任務、社會科學、安全政策等。基礎訓練的目的是使學員能以科學方法進行思維和工作;使學員了解政治、社會和軍隊之間的關係和作用;提高學員的一般業務能力,使他們能正確地使用軍事概念,能簡明準確地擬制各種戰鬥文書。輪訓結束時,要進行結業考試,考試方式有書面作業、筆試和口試。成績不及格者可重學一期。學員結業後,由國防部人事局負責,根據指揮學院的建議和本人的志願,分配到各司令部機關任職實習。基礎訓練系每年輪訓學員3期,每期招收陸、海、空三軍學員250名。
2、套用科目訓練。按規定,完成基礎科目訓練並通過考試的學員,在有關司令部學習至少一年以後,要回到指揮學院參加套用科目訓練。套用科目訓練分以下3種:(1)參謀部參謀業務訓練。訓練時間為8周。主要對專業參謀人員進行基本業務訓練。訓練科目有計畫、組織、訓練、檢驗性作業,此外還有一般軍事科目和各軍種科目。訓練目的是,使學員了解有關的主要參謀業務機構的任務,有針對性地提高學員的參謀業務能力。這種訓練不進行結業考試,但學員可得到1張有評語的結業證書,證書記有平時訓練的各科目成績和總成績。(2)總參謀部參謀業務訓練。總參謀部參謀業務訓練分陸、海、空3個訓練班和一個中級指揮員訓練班。學員數量視高級參謀人員的需要量而定。一般招收本國軍官95名和北約國家的軍官15名。招收學員的條件較為嚴格:必須是陸、海、空三軍的校級軍官;必須具有堅實的軍事基礎知識並需國防部人事局挑選,通常只有10%左右的軍官被選中。學制2.5年。各軍種總參謀部參謀業務訓練班的主要任務是給學員教授本軍種的知識、指揮方法和武器性能。各軍種訓練科目雖基本一樣,但具體內容不同。三軍共同科目包括:安全政策與武裝力量、戰略、總體防禦、聯邦國防軍計畫、指揮常識、作戰指揮等。各軍種的訓練獨自進行,訓練重點也不同。空軍的重點是有關使用航空兵器的指揮原則;海軍的重點是海戰理論、高級參謀業務訓練。陸軍參謀訓練班的科目及主要內容是戰術、內部指導、後勤、軍事與戰爭史及總體戰理論、政治、武器技術、外語、兵種的正確使用等。另一科目是把學員分組派到各司令部機關去參加各種演習,以便加深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學員畢業前,學院還要組織學員去一個或數個北約國家進行14天的出國旅行作業。學員畢業時,學院要對每個學員作出鑑定,其內容包括:性格特點、智力和身體狀況、業務能力、訓練成績、優點和特長及對學員晉升的意見、缺點和弱點及如何克服的意見。學院除對學員作出詳實的鑑定外,還要提出對學員使用的意見和評語。獲得"特別適合擔任高級司令部的職務"、"適合擔任高級司令部的職務"、"適合擔任高級司令部的職務,但要繼續考驗"這三種評語的學員,根據他們入學前的級別,在指揮學院畢業時可分別晉升為少校、中校或上校,然後被派到高級司令部去工作,或委任為中級(營)指揮員。(3)安全政策進修,時間為3周。所有的職業軍官都要參加"安全政策進修班"深造。
3、專職人員業務訓練。這種訓練是直接為畢業學員擔任新職務作準備的,任務是解決專職人員在業務上的一些特殊問題。訓練時間1~10周不等。學院設有:聯合司令部軍官業務訓練班;高級指揮機關和聯邦國防部軍官業務進修班;指揮員一般業務訓練班;訓練參謀人員業務訓練班;國防業務訓練班;武官業務訓練班;軍事交通指揮業務訓練班;倉庫管理業務訓練訓練班;新聞報導業務訓練班;基地管理業務訓練班;預備役參謀業務訓練班;總體防禦業務訓練班;聯合國參謀軍官訓練班等。畢業學員在擔任新職前,可根據本人未來職務的特殊需要有選擇性地參加上述各種專職人員的業務訓練班。
此外,自1962年以來,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每年舉辦一期為期9個月的外軍軍官指揮業務訓練班。招收北約國家的陸軍軍官約20名。每期還允許5名本國的少校或中校軍官參加,主要學習有關陸軍部隊指揮業務方面的知識。

軍校人物

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蜚聲全球,不僅是因為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在此擔任過教官和12年之久的校長,還因為該校培養出了許多世界著名的軍事人物,如老毛奇、施利芬、魯登道夫、古德里安等。因此,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被譽為"德國將帥的搖籃"。
擔任該校教官和12年校長的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 .1792年參加普魯士軍隊。1795年晉升為軍官。他自修了戰略學、戰術學和軍事歷史學。1803年畢業於柏林普通軍校。1810年10月起任軍官學校(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的最早前身)戰略學和戰術學教官。1813年起任俄普聯合軍團參謀長。1815年任普魯士軍隊步兵軍參謀長。
1818年,克勞塞維茨到高級軍官學校(指揮學院的前身)擔任校長,並被提升為將軍。在任校長期間,他研究了1566~1815年期間所發生過的130多次戰爭和征戰,撰寫了論述荷蘭獨立戰爭、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戰爭、路易十四戰爭、菲特烈二世戰爭、拿破崙戰爭、1812年衛國戰爭、1813年德意志解放戰爭等軍事歷史著作,並開始致力於《戰爭論》的著述工作。他深入仔細研究了大量戰例,撰寫了許多史論文章,還對自己親身經歷的戰爭經驗進行整理。1830年他調離學院,此時《戰爭論》尚未完稿。1831年5月任駐波蘭邊境普魯士軍參謀長,當年去世。《戰爭論》由其遺孀瑪麗整理出版。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提出交戰、戰局乃至戰爭的一些實施原則:最大限度地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儘可能多的兵力於主突方向;有效地利用既得戰果。克勞塞維茨還揭示了精神因素的制勝作用,他認為,主要精神力量是:統帥的才能、軍隊的武德及其民族精神。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的結論中指出:"戰爭是政治的工具;戰爭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特性,……戰爭就其主要方面來說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這裡以劍代筆,但並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規律進行思考了"。對於克勞塞維茨的這一論點,列寧曾給予高度評價。
德國聯邦國防指揮學院
赫爾穆特·卡爾·伯恩哈德·老毛奇
畢業於柏林軍事學院(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前身)的普魯士和德國元帥、軍事理論家老毛奇.1800年出生。畢業於哥本哈根武備中學和柏林軍事學院。1848年起,先後任普魯士總參謀部的處長、軍參謀長。1858~1888年任普魯士總參謀長。他領導下的總參謀部成為國家和軍隊準備戰爭的主要機構。在首相俾斯麥的支持下,他實行了一系列加強軍隊的措施(縮短動員和集結的期限、增加軍隊數量和革新裝備等)。1864年在對丹麥的戰爭中,老毛奇任普奧聯軍參謀長。在1866年普魯士對奧國及其盟國的戰爭和1870~1871年對法國的戰爭中,老毛奇任野戰司令部參謀長,實際上是全軍總司令。
老毛奇在任總參謀長的最後16年裡主持編纂了1870~1879年的戰爭史,並制定了對法國和俄國的戰爭計畫。老毛奇在他的軍事著作中表達了戰爭的不可避免性和戰爭的"文明"作用等思想。他還闡明了政治只對戰爭的開始和結束產生影響,在戰爭進程中政治服從於戰爭的觀點。他強調先發制人,突然襲擊和速決戰,認為:為了進行戰爭必須動用國家一切力量,先敵動員和在邊境展開軍隊,突然採取軍事行動,從各個方向朝一點運動("分進合擊")從翼側包圍敵人。從正面和翼側發起衝擊,在一次總交戰中消滅敵人,從而在速決戰中取勝。他在創建新型總參謀部和把先進技術套用于軍隊以及作戰指揮理論等方面均有建樹。老毛奇的軍事思想是德國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戰爭指導和戰略、戰術產生了很大影響,為德國處理兩線作戰問題以及"閃擊戰"理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施利芬
畢業於柏林軍事學院(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前身)的德國陸軍元帥、"閃擊戰"理論的開山人施利芬 .1833年生於柏林一軍人家庭。1853年參軍,開始了戎馬一生。後來入指揮學院的前身軍事學院學習。1861年畢業於柏林軍事學院。1863~1865年在普魯士總參謀部任職,曾參加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1876年起任近衛騎兵團團長。1883年起,先後任德國總參謀部第三、第二處處長和軍需總監。1891~1905年任總參謀長,擔任總參謀長長達15年之久。1911年晉升為陸軍元帥。1913年去世。
施利芬晚年專事於戰爭史的研究,著有《坎尼戰》、《現代戰爭》、《統帥》等大量著作和論文。他提出了"坎尼戰"的作戰樣式,即速戰速決,打短期戰爭。根據這一理論觀點,施利芬率先提出了"閃擊戰"的構想,認為未來戰爭不論從政治方面還是從經濟方面來看,都不應持久。從"閃擊戰"的戰略構想出發,施利芬經過10多年時間的精心研究,於1905年制定了《對法戰爭備忘錄》,即著名的"施利芬"計畫。這個計畫認為,德被夾在俄、法兩強之間,腹背受敵,從整體上看,德軍兵力與法、俄相比處於劣勢,但若將法、俄隔開,集中兵力,對其中任何一方則都處於優勢,先發制人突然襲擊,各個擊破。"施利芬計畫"的特點,一是強調戰略上的速決;二是認為進攻是最好的防禦,為了實現速戰速決,必須對敵人實施猛烈的進攻;三是要求實施總決戰。"施利芬計畫",對德國軍事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為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處理兩線作戰等戰爭指導和作戰指揮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現今德國軍方仍有其擁護者。
埃里希·魯登道夫
德國聯邦國防指揮學院
畢業於柏林軍事學院(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前身)的德國陸軍上將、總體戰理論奠基人魯登道夫1865年出生。1881年畢業於中等武備學校,1893年畢業於柏林軍事學院。1894年起在總參謀部任職,1908~1913年任總參謀部作戰處長。1913~1914年在斯特拉斯堡任步兵第85旅旅長。第一次世界大戰初任在比利時作戰的第2集團軍司令部作戰部長。1914年8月起在東線任第8集團軍參謀長,11月起任東線參謀長。1916年8月起任德軍最高統帥部副總參謀長。魯登道夫是興登堡將軍的直接副手,1914年8月起實際指揮東線部隊的行動,而1916年8月起領導德國整個武裝力量的行動。魯登道夫在國內推行軍事專制制度,要求無情地鎮壓人民民眾的任何暴動,支持用最野蠻的方法進行戰爭。在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的支持下,1917年2月德國開始實行無限制的潛艇戰,於1918年初發動了對蘇俄的軍事干涉。1918年春魯登道夫在法國實施了一系列大規模的進攻戰役。魯登道夫企圖同時擊潰蘇俄和協約國這一冒險戰略遭到了失敗,致使德軍兵力完全耗竭和德國在戰爭中敗北。1918年10月26日被解職。1918年德國十一月革命時逃往瑞典。1919年2月返回德國,為卡普叛亂的組織者之一,這次叛亂企圖消滅魏瑪共和國建立軍事獨裁。後又與法西斯分子勾結,同希特勒一起於1923年11月在慕尼黑髮動了未遂的法西斯政變,即"啤酒店暴動"。1924~1928年為國家社會黨的國會議員。主張恢復德國的軍事實力和建立法西斯專政,積極參與德國帝國主義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準備工作。
魯登道夫是德國總體戰理論的奠基者之一,他主張戰爭是民族生存意志最高體現,國家的一切方面必須服從和服務於戰爭。主張採取一切手段甚至極端野蠻的手段進行戰爭。他認為,和平時期軍隊也要立足於打仗;統帥在總體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總體戰應當突然開始,力爭速戰速決。魯登道夫的總體戰爭理論適應了當時德國復仇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需要,成為德國法西斯軍事學說的基礎之一。
畢業於柏林軍事學院(聯邦國防軍指揮學院前身)的德國陸軍上將、"坦克制勝論"的積極倡導者古德里安. 1888年出生於德國維斯瓦河畔的庫爾姆。1907年畢業於中等武備學校。1914年畢業於柏林軍事學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騎兵部隊任職。1922年起先後在汽車兵和坦克兵服役。1935~1939年先後指揮過德國的坦克師、步兵軍和快速部隊。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古德里安就在各種著作中闡述了現代戰爭中裝甲兵使用的觀點,宣傳"坦克制勝論"。他認為,大量而集中地使用坦克,對進攻戰役的勝利和整個戰爭的勝利起著重要的作用。1939年任坦克軍軍長,參加入侵波蘭和法國。1940年6月任第2坦克群司令。1941年10月任坦克第2集團軍司令。1941年12月莫斯科城郊失敗後,被撤職編入預備隊。1943年3月任坦克兵總監。1944年7月任陸軍總參謀長。1945年3月再次被貶職。德國戰敗後,古德里安被美軍所俘,但旋即被釋。1954年病逝於柏林。著有《注意!坦克》、《坦克指揮官》和回憶錄等。

總結

聯邦德國指揮學院雖然歷經浮沉,但無論怎么看,它都是德軍軍官的培訓中心,雖然它名義上僅僅是一所指揮學院,培養的多是參謀人員,但從它的學生們的發展情況來看,它無愧於德國軍隊的傳統。從鐵血宰相俾斯麥時代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到今天,這所學院對德國的尚武精神和進取精神影響很大。如果我們翻看一下《戰爭論》、《施利芬計畫》、《總體戰》以及《坦克,前進》這些書,我們就可以想像到這所學院對德國民族的深刻影響。
德國聯邦國防指揮學院
[2] 戰爭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