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元帥

德國元帥

德國元帥,是指從普魯士王國納粹德國時代的元帥。包括布呂歇爾、利奧波德一世,利奧波德二世、阿爾弗雷德·馮·瓦德西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國元帥
  • 國籍:德意志地區
  • 職業:軍人
  • 時期普魯士到第三帝國時代
元帥一覽,德國元帥工資,

元帥一覽

普魯士王國元帥
布呂歇爾(Gebhard Leberecht von Blücher 1742-1819)
利奧波德一世,利奧波德二世(Leopold I,II)
阿爾弗雷德·馮·瓦德西(Alfred Von Vadech)
奧古斯特·奈哈特·馮·格奈森瑙
漢斯·馮·列瓦爾德
莫里茨
斐迪南(布倫瑞克(Brunswick)公爵 )
薩克森王國
1631年6月21日-約翰·格奧爾格·馮·阿尼姆伯爵(Johann Georg Graf von Arnim)
  • 1632年11月24日-薩克森-勞恩堡公爵弗朗茨·阿爾布雷希特(Duke Franz Albrecht of Saxony-Lauenburg)
  • 1638年10月19日-魯道夫·馮·莫爾辛伯爵(Rudolf Graf von Morzin)(又稱莫羅辛Morozin)
  • 1666年1月1日-恩斯特·阿爾布雷希特·馮·埃伯斯坦因男爵(Ernst Albrecht Freiherr von Eberstein)
  • 1681年8月28日-約阿希姆·呂迪格·馮·德爾·戈爾茨男爵(Joachim Rüdiger Freiherr von der Goltz)
  • 1688年9月8日-海諾·海因里希·馮·弗萊明伯爵(Heino Heinrich Graf von Flemming)
  • 1691年4月9日-漢斯·亞當·馮·舍寧(Hans Adam von Schöning)
  • 1693年5月10日-耶雷米亞斯·馮·肖維(Jeremias von Chauvet)
  • 1697年9月30日-海因里希六世 (羅伊斯-普勞恩親王)(Prince Heinrich VI of Reuss-Plauen)
  • 1699年8月27日-亞當·海因里希·馮·施泰瑙伯爵(Adam Heinrich Graf von Steinau)
  • 1706年12月3日-格奧爾格·本尼迪克特·馮·奧格威男爵(Georg Benedikt Freiherr von Ogilvy)
  • 1712年2月22日-雅各布·海因里希·馮·弗萊明伯爵(Jakob Heinrich Graf von Flemming)
  • 1730年4月17日-克里斯托夫·奧古斯特·馮·瓦克巴斯伯爵(Christoph August Graf von Wackerbarth)
  • 1735年11月26日-薩克森-魏森費爾斯公爵約翰·阿道夫二世(Duke Johann Adolf II of Saxony-Weissenfels)
  • 1749年1月11日-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魯托夫斯基伯爵(Friedrich August Graf Rutowski)
  • 1763年7月27日-約翰·格奧爾格·切瓦里爾·德·薩克森(Johann Georg Chevalier de Saxe)
  • 1775年1月6日-弗雷德里希 (安哈特-德騷親王)(Prince Friedrich of Anhalt-Dessau)
  • 1871年7月11日-薩克森阿爾貝特王儲
  • 1888年6月15日-薩克森格奧爾格王儲
巴伐利亞王國
1740年-弗雷德里希·馮·塞肯道夫伯爵(Friedrich Graf von Seckendorf) (1673年-1763年)
布蘭登堡
  • 1657年6月20日-奧托·克里斯托夫·馮·施巴爾(Otto Christoph von Sparr) (1599年-1668年)
  • 1670年-喬治·馮·德弗林格帝國男爵(Georg Reichsfreiherr von Derfflinger) (1606年-1695年)
  • 1670年1月24日-約翰·喬治二世 (安哈特-德騷親王)(Prince Johann Georg II of Anhalt-Dessau) (1627年-1693年)
  • 1688年-漢斯·亞當·馮·舍寧(1641年-1696年)
  • 1691年5月1日 -海諾·海因里希·馮·弗萊明伯爵(1632年-1706年)
  • 亞歷山大·馮·施帕恩男爵(Alexander Freiherr von Spaen) (1619年-1692年)
  • 弗雷德里希二世 (黑森-洪堡親王)(Prince Friedrich II of Hessen-Homburg) (1633年-1708年)
  • 1698年-約翰·阿爾布雷希特·馮·巴爾弗斯帝國伯爵(Johann Albrecht Reichsgraf von Barfus) (1634年-1704年)
  • 1706年3月23日-亞歷山大·赫爾曼·馮·瓦滕斯勒本伯爵(Alexander Hermann Graf von Wartensleben) (1650年-1734年)
  • 1712年-利奧波德一世 (安哈特-德紹)(Leopold I of Anhalt-Dessau)1676年-1747年)
  • 1713年-卡爾·菲利普·馮·維利希-洛圖姆帝國伯爵(1650年-1719年)
  • 1713年 -亞歷山大·多納-施洛比滕伯爵(1661年-1728年)
  • 1733年-阿爾布雷希特·康拉德·芬克·馮·芬肯施泰因伯爵(Albrecht Konrad Graf Finck von Finckenstein) (1660年-1735年)
  • 1737年-弗雷德里希·威廉·馮·格倫布考(Friedrich Wilhelm von Grumbkow) (1678年-1739年
  • 杜比斯拉夫·格涅奧馬爾·馮·納茨默爾(Dubislaw Gneomar von Natzmer) (1654年-1739年)
  • 1739年-艾哈特·恩斯特·馮·羅德爾(Erhard Ernst von Röder) (1665年-1743年)
  • 1740年-漢斯·海因里希·馮·卡特伯爵(Hans Heinrich Graf von Katte) (1681年-1741年)
  • 1740年-庫爾特·克里斯托夫·馮·施維林伯爵(Kurt Christoph Graf von Schwerin) (1684年-1757年)
  • 1741年-塞繆爾·馮·施梅陶伯爵(Samuel Graf von Schmettau) (1684年-1751年)
  • 1742年-卡斯帕爾·奧托·馮·格拉森納普(Caspar Otto von Glasenapp) (1664年-1747年)
  • 1747年5月24日-亨寧·亞歷山大·馮·克萊斯特(Henning Alexander von Kleist) (1676年-1749年)
  • 1745年3月19日-威廉·迪特里希·馮·布登布羅克(Wilhelm Dietrich von Buddenbrock) (1672年-1757年)
  • 1747年-克里斯托夫·威廉·馮·卡爾克施泰因(Christoph Wilhelm von Kalckstein) (1682年-1759年)
  • 1747年9月18日-詹姆斯·基思(James Keith) (1696年-1758年)
  • 1751年-弗雷德里希·利奧波德·馮·格斯勒伯爵(Friedrich Leopold Graf von Gessler) (1688年1762年)
  • 1751年-漢斯·馮·列瓦爾德(Hans von Lehwaldt) (1685年-1768年)
  • 1757年-莫里茨 (安哈特-德紹)(1712年-1760年)
  • 1758年11月 -斐迪南 (不倫斯克-呂訥堡)(Ferdinand, Duke of Brunswick-) (1721年-1792年)
  • 1787年-不倫瑞克公爵(Duke Karl Wilhelm Ferdinand of Braunschweig) (1735年-1806年)
  • 1793年-威查德·馮·默倫多夫(Wichard von Moellendorff) (1724年-1816年)
  • 亞歷山大·馮·克諾伯斯多夫(Alexander von Knobelsdorff) (1723年-1799年)
  • 1805年-威廉·馬格努斯·馮·布林尼克(Wilhelm Magnus von Brünnecke) (1727年-1817年)
  • 1807年7月21日威廉·勒內·德·洛姆·德·庫比埃(Wilhelm René de l'Homme de Courbière) (1733年-1811年)
  • 1807年弗里德里希·阿道夫·馮·卡爾克羅伊特伯爵(Friedrich Adolf Graf von Kalckreuth) (1737年-1818年)
  • 1813年10月19日-格布哈德·勒伯萊希特·馮·布呂歇爾(Gebhard Leberecht von Blücher) (1742年-1819年)
  • 1821年-弗雷德里希·克萊斯特·馮·諾倫多夫伯爵(Friedrich Graf Kleist von Nollendorf), (1763年-1823年)
  • 1821年-約翰·大衛·路德維希·約克·馮·瓦滕堡伯爵(Johann David Ludwig Graf Yorck von Wartenburg) (1759年-1830年)
  • 1825年-奧古斯特·奈哈特·馮·格奈森瑙伯爵(August Graf Neidhardt von Gneisenau) (1760年-1831年)
  • 1839年-漢斯·恩斯特·卡爾·馮·齊騰伯爵(Hans Ernst Karl Graf von Zieten) (1770年-1848年)
  • 1847年7月8日-赫爾曼·馮·博恩(Hermann von Boyen) (1771年-1848年)
  • 1847年-卡爾·弗雷德里希·馮·登·克尼塞伯克(Karl Friedrich von dem Knesebeck) (1768年-1848年)
  • 卡爾·馮·穆弗林男爵(Karl Freiherr von Müffling) (1775年-1851年)
  • 1854年3月14日-弗雷德里希·卡爾·格拉夫·祖多納-施洛比滕(Friedrich Karl Graf zu Dohna-Schlobitten) (1784年-1859年)
  • 1856年8月5日弗雷德里希·馮·弗蘭格爾伯爵(Friedrich Graf von Wrangel) (1784年-1877年)
  • 1916年1月27日-穆罕默德五世(1844年-1918年)
  • 1918年9月6日-穆罕默德六世(1861年-1926年)
德意志帝國
  • 1870年10月28日-普魯士親王腓特烈·卡爾(Prince Friedrich Karl of Prussia)(1828年-1885年)
  • 1870年10月28日-腓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 of Prussia)
  • 1871年4月8日 -埃貝哈特·赫瓦爾特·馮·比滕費爾德(Eberhard Herwarth von Bittenfeld)(1796年-1884年)
  • 1871年4月8日 -卡爾·弗里德里希·馮·施泰因梅茨(Karl Friedrich von Steinmetz)(1796年-1877年)
  • 1871年6月16日-赫爾穆特·馮·毛奇(Helmuth Graf von Moltke)(1800年-1891年)
  • 1871年7月11日-薩克森王儲阿爾貝特(Crown Prince Albert of Saxony)
  • 1873年1月1日 -阿爾布雷希特·馮·羅恩伯爵(Albrecht Graf von Roon)(1803年-1879年)
  • 1873年-埃德溫·馮·曼托菲爾男爵(Edwin Freiherr von Manteuffel)(1809年-1885年)
  • 1888年3月15日-萊昂哈特·馮·布盧門塔爾伯爵(Leonhard Graf von Blumenthal)(1810年-1900年)
  • 1888年3月15日-薩克森王儲格奧爾格(Crown Prince Georg of Saxony)
  • 1888年1月19日-普魯士親王阿爾布雷希特(Prince Albrecht of Prussia)
  • 1888年1月19日-奧地利大公阿爾布雷希特(Archduke Albrecht of Austria)
  • 1895年2月27日-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Emperor Franz Josef of Austria-Hungary)(1830年-1916年)
  • 1900年5月6日-阿爾弗雷德·馮·瓦德西(1832年-1904年)德軍總參謀長、八國聯軍統帥
  • 1905年1月1日-戈特里布·馮·黑澤勒伯爵(1836年-1919年)
  • 1905年1月1日-威廉·馮·亨克(1833年-1912年)
  • 1905年1月1日-瓦爾特·馮·勒(1828年-1908年)
  • 1906年9月9日-阿瑟王子 (康諾和斯特拉森公爵)(1850年-1942年)
  • 1909年4月20日-卡羅爾一世(King Carol I of Romania)
  • 1911年1月1日-馬克斯·馮·博克—波拉赫(Max von Bock und Pollach)
  • 1911年1月1日-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1833年-1913年)
  • 1911年1月1日-科爾瑪·馮·德·戈爾茨(1843年-1916年)
  • 1911年5月16日-喬治五世(King George V of the United Kingdom)
  • 1912年9月11日-薩克森國王弗里德里克·奧古斯特三世
  • 1914年8月8日-康斯坦丁一世(King Constantine I of Greece)
  • 1914年11月2日-保羅·馮·興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1847年-1934年)
  • 1915年1月27日-卡爾·馮·布勞(1846年-1921年)
  • 1915年6月22日-弗里德里希 (奧地利大公)(Archduke Friedrich of Austria)
  • 1915年6月22日-奧古斯特·馮·馬肯森(1849年-1945年)
  • 1915年6月26日-巴伐利亞路德維希親王(1845年-1921年)
  • 1916年7月23日-威廉二世(1848年-1921年)
  • 1916年8月1日-魯伯希特王儲 (巴伐利亞)(Crown Prince Rupprecht of Bavaria) (1869年-1955年)
  • 1916年8月1日-利奧波德親王 (巴伐利亞)(Prince Leopold of Bavaria) (1846年-1930年)
  • 1916年8月1日-阿爾布雷希特大公 (符騰堡)(Duke Albrecht of Württemberg) (1865年-1939年)
  • 1916年1月18日-斐迪南一世(King Ferdinand of Bulgaria)
  • 1916年2月1日-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五世(Sultan Mehmed V of the Ottoman Empire)
  • 1916年-弗朗茨·康拉德·馮·赫岑多夫伯爵(Franz Graf Conrad von Hötzendorf) (1852年-1925年)
  • 1917年2月12日-卡爾一世(Emperor Karl of Austria) (1887年-1922年)
  • 1917年12月18日-赫爾曼·馮·艾希霍恩(Hermann von Eichhorn) (1848年-1918年)
  • 1917年12月31日 -萊姆斯·馮·沃伊爾施(Remus von Woyrsch) (1847年-1920年)
納粹德國元帥
列表順序為:姓名 軍銜 授銜時間 最高任職
帝國元帥(1名)
赫爾曼·戈林Herman Wilhelm Goering (1893-1946) 空軍元帥1935 帝國元帥1940 總理兼內政部長
陸軍元帥(19名)
維爾納·馮·布洛姆貝格Werner von Blomberg (1878-1946) 陸軍元帥 1936 國防部長
瓦爾特·馮·布勞希奇Walter von Brauchitsch (1881-1948) 陸軍元帥 1940 陸軍總司令
費多爾·馮·博克Fedor von Bock (1885-1945) 陸軍元帥 1940 B集團軍群總司令,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威廉·凱特爾Wilhelm Keitel (1882-1946) 陸軍元帥 1940 國防軍統帥部參謀長
約特爾·漢斯·馮·克盧格Guenter Hans Von Kluge (1882-1944) 陸軍元帥 1940 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威廉·約瑟夫·弗朗茨·馮·勒布Ritter Wilhelm von Leeb (1876-1956) 陸軍元帥 1940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威廉·利斯特Siegmund Wilhelm List (1880-1971) 陸軍元帥 1940 A集團軍群總司令
卡爾·魯道夫·格爾德·馮·倫德施泰特Karl Rudolf Geld von Rundstedt (1875-1953) 陸軍元帥 1940 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D集團軍群總司令,西線總司令
埃爾溫·馮·維茨勒本Erwin von Witzleben (1881-1944) 陸軍元帥 1940 D集團軍群總司令,西線總司令
瓦爾特·馮·賴歇瑙Walter von Reichenau (1884-1942 )陸軍元帥 1940 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格奧爾格·馮·屈希勒爾Georg von Kuechler (1881-1969) 陸軍元帥 1942 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弗里茨·埃里希·馮·曼施坦因Fritz Erich von Manstein (1887-1973) 陸軍元帥 1942 頓河集團軍群總司令
埃爾溫·約翰內斯·尤根·隆美爾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 (1891.11.15-1944.10.14) 陸軍元帥 1942 北非遠征軍司令,義大利北部集團軍群總司令,駐法國B集團軍群總司令
恩斯特·馮·布施Ernst von Buseh (1895-1945) 陸軍元帥 1943 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Ewald von Kleist (1881-1954) 陸軍元帥 1943 A集團軍群總司令
弗雷德里克·威廉·保盧斯Friedrich Paulus (1890-1957) 陸軍元帥 1943 6集團軍司令
馬克西米連·馮·魏克斯Maximilian Baron von Weichs (1881-1954) 陸軍元帥 1943 F集團軍群總司令
瓦爾特·莫德爾Walter Model (1891-1945) 陸軍元帥 1944 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費迪南德·舍爾納Ferdinand Schorner (1892-1973) 陸軍元帥 1945 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空軍元帥(5名)
埃爾哈爾德·米爾奇Erhard Milch 空軍元帥 1940 空軍總監
阿爾伯特·凱塞林Albert Kesselring (1885-1960)空軍元帥 1940 空軍南軍區總司令,西線德軍總司令
胡戈·施佩勒Hugo Sperrle (1885-1953) 空軍元帥 1940 駐法國空軍總司令
沃爾夫岡·馮·里希特霍芬Wolfram Baron von Richthofen 空軍元帥 1943 第二航空隊司令
羅伯特·里特爾·馮·格萊姆Ritter Robert von Greim ( 1892.6.22~1945.5.24) 空軍元帥 1945 空軍總司令
海軍元帥(2名)
埃里希·雷德爾Erich Raeder (1876.4.24—1960.11.6)海軍元帥1939 海軍總司令
卡爾·鄧尼茨Karl von Donitz(1891.9.16-1980.10.24) 海軍元帥 1943 海軍總司令,海軍潛艇部隊司令、德國總統
部分納粹元帥
戈林(Goering)
戈林(1893年-1946年),帝國元帥。
戈林戈林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犯,德國納粹黨的重要頭目。出生於巴伐利亞的羅森海姆。16歲參加德國陸軍,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於1915年轉入陸軍航空兵部隊,成為著名的戰鬥機駕駛員,到1918年戰爭結束前,擔任戰鬥機中隊長。戰後復員,受聘在丹麥和瑞典當民航駕駛員。1921年與希特勒相識,次年加入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即納粹黨),被委任為衝鋒隊隊長。從此與希特勒合謀,為挑起和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了一系列罪惡勾當。1923年,他參與希特勒在慕尼黑發動的“啤酒店暴動”,事敗受重傷,逃到奧地利。1927年回國,在納粹黨內恢復領導職務。1928年當選為國會議員。1932年當選為國會議長。希特勒於1933年1月上台執政後,他隨之出任普魯士總理兼內政部長、航空部長。作為希特勒最得力的打手,戈林策劃製造了德國近代史上駭人聽聞的“國會縱火案”,建立了秘密警察組織“蓋世太保”,在國內取締德國共產黨,設立集中營,迫害和屠殺了許多人士和猶太人。1935年德國正式建立空軍,他出任空軍總司令。1936年負責制定與實施“四年經濟計畫”。次年又接任經濟部長,將德國經濟引上戰爭軌道。戈林於1939年被宣布為希特勒的繼承人,曾是納粹黨內的第二號領導人物。他幾乎參與了希特勒所有戰略決策和作戰計畫的制定,並指揮德國空軍配合地面部隊進行了瘋狂的作戰行動。在吞併奧地利、閃擊波蘭和法國、轟炸大不列顛、濫炸蘇聯等進攻中,都負有直接的戰爭罪責,並且掠奪了被占領國家的大量財富。戈林因輔佐希特勒發動侵略戰爭有功,早在1938年便晉升為陸軍元帥,1940年又獲得德意志第三帝國獨一無二的“帝國元帥”稱號。1945年4月20日,在蘇軍兵臨柏林之際,他出逃到巴伐利亞,因企圖取代希特勒的地位未能成功而於23日被解除了一切職務。德國戰敗投降後被盟軍逮捕。1946年由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絞刑,行刑當天服毒自殺。
博克(Bock)
博克(1880年-1945年)(又譯作包克),陸軍元帥。
畢業於普魯士皇家高級軍官學校。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升至少校。1929年任第1騎兵師師長(少將),1931年調任第2師師長(中將)兼第2軍區司令,1935年任第3集團軍司令(上將)後轉任第1集團軍司令。1938年春任第8集團軍司令,率軍進占奧地利。同年秋升任第2集團軍群司令,率軍侵占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區。1939年任入侵波蘭的北方集團軍群司令。1939年10月調任西線B集團軍群司令,在戰線北翼攻入荷蘭、比利時和法國。同年7月晉升元帥。1941年任進攻蘇聯的中央集團軍群司令,擔負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莫斯科戰略方向的主攻。反對希特勒在占領區進行集體屠殺,但同樣不贊成反抗運動。同年12月,在莫斯科會戰中失敗而被迫辭職。1942年1月重新出任蘇德戰線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同年6月,任新改編的B集團軍群司令。同年7月,因反對分兵同時進攻史達林格勒與高加索兩個方向,再次被希特勒解職。死於盟軍空襲。
博克博克
保盧斯(Paulus)
保盧斯(1890-1957)(又譯作保羅斯),陸軍元帥。
保盧斯保盧斯
1890年出生於黑森的布賴泰瑙鎮的鮑盧斯,19歲時在卡塞爾的高中畢業之後,就去投考皇家海軍軍官學校,由於他出身平民,因而未被錄取。鮑盧斯決心攻讀法律。但他在馬爾堡大學學習一年之後,又進入了巴登的步兵第3團。入伍第二年即晉升少尉。次年秋天,他娶羅馬尼亞貴族之女索利斯庫為妻。1914年秋,鮑盧斯以營副官之職開赴前線作戰,因表現突出而於1917年調至參謀本部服務。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鮑盧斯已是獲得過兩枚鐵十字勳章的上尉軍官。他最初在邊防部隊任職,加入陸軍後,曾被派往柏林工業大學測量班受訓,然後調至卡塞爾的國防軍第2兵團司令部。1923年到1927年在駐斯圖加特的第5步兵指揮部任參謀官,後來擔任步兵第13團的連長。此時隆美爾也在該團任機槍連連長。鮑盧斯和隆美爾不同,他更喜歡需要深思熟慮、從容冷靜的參謀工作。儘管如此,他還是同自己的連隊長關係融洽。
當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時,鮑盧斯已晉升中校。他雖然一開始就對希特勒及其納粹黨表示反感,但仍受到信任和重用。他很快就晉升上校,並被派往新成立的駐柏林的裝甲兵司令部任參謀長。由於希特勒對他的信任和對裝甲兵的重視,他逐漸擁護希特勒。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鮑盧斯已升少將,在賴歇瑙上將指揮下的第10集團軍(後來改稱第6集團軍)任參謀長。在波蘭戰役和西方戰役中,爭強好勝的賴歇瑙和他的冷靜沉著的參謀長,這兩個性格迥然不同的人物,能夠互相取長補短地合作得很好,真是相得益彰。
在希特勒實施東方戰役之前,他曾命令曾擔任巴本和施萊歇==新聞居長馬克斯少將對東方戰役進行一番研究。因為這一研究結果脫離實際,於是希特勒命鮑盧斯草擬了一個新的建議。鮑盧斯雖然對於攻擊蘇聯一事不無疑竇,但他仍制訂了一項暫以列寧格勒-斯摩棱斯克-第涅伯河一線為目標的攻擊計畫。鮑盧斯認為,對蘇軍不僅應予擊退,而且必須殲滅。他還強調說,一切都將有賴於後勤補給和預備隊的支援。他還認為,不僅要從地圖上也要在了解第一線部隊實際情況中實施對作戰的指揮。但希特勒不同意這一點,他經常干涉第一線的指揮,尤其是在對蘇軍進攻受挫時。鮑盧斯堅決抵制德國納粹黨派駐軍中的“黨政委員”的錯誤命令。他不因循守舊,當他接任了賴歇瑙的第6集團軍司令之職後,立即取消了集團軍中的“賴歇瑙命令”。1942年夏季,希特勒實施大規模的攻勢,命令南方集團軍群擔任從頓河的沃羅涅什一直到高加索的廣大正面的攻擊任務。蘇軍鐵木辛哥元帥於5月9日以鉗形攻勢指向哈爾科夫來對抗南方集團軍群的進攻。戰鬥中,已晉升裝甲兵將軍的鮑盧斯給蘇軍以毀滅性的打擊,表現極為出色。5月29日,他因功而獲騎士十字勳章,成了最高統帥部的寵兒。希特勒鞭策著東戰場的部隊向前推進,而不給一刻喘息之機。不顧嚴重的補給困難,他命令迅速對伏爾加河和高加索發起攻勢。他愈來愈依靠自己的主觀顧望和臆斷來指揮戰爭。南方集團軍群被分為A、B兩個集團軍群,鮑克元帥被派指揮轄有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的B集團軍向伏爾加河突擊。B集團軍群於6月28日打到頓河的沃羅涅什時,鮑克堅持固守這一線,以便警戒兩翼。希特勒因此而免去鮑克之職,並派魏克斯元帥接替。8月21日,向史達林格勒的攻擊開始了。第6集團軍由於把裝甲部隊撥給了攻擊高加索的軍團,加之補給遲遲不到,因而兵力嚴重減弱。此時,發生了一個指揮上的嚴重危機:A集團軍群總司令李斯特元帥由於力阻對高加索的作戰而被免職,希特勒親自兼任其職;陸軍參謀長哈爾德也因對戰局的危機提出警告而被免職。
悲劇從此開始,紅軍開始頑強抵抗,在史達林格勒城內以房屋和樓房為依託的巷戰。德軍的俯衝轟炸機不斷轟擊蘇軍的抵抗中心,重炮兵把街道炸成一片瓦礫,戰鬥異常激烈。蘇軍投入了強大的兵力。羅科索夫斯基將軍指揮的頓河方面軍固守克列門斯卡雅橋頭堡,史達林格勒方面軍則集中於城東和城東南。蘇軍不斷獲得加強兵力,一切都預示著要發生一場大規模的攻防戰。為了先發制人,鮑盧斯命令先行炸毀史達林格勒的“加農炮工廠”和“網球拍”這兩個橋頭堡。攻擊開始,但由於步兵過度勞累,攻擊多處受挫,雙方傷亡都很大。13日,鮑盧斯再次命令攻擊,但由於蘇軍的殊死抵抗,德軍傷亡太大,攻擊又被迫停止。史達林格勒初雪,嚴冬降臨,這就加重了德軍的困難,須知部隊尚無冬裝。19日午夜,蘇軍炮兵猛烈攻擊羅馬尼亞第3和第4集團軍,羅馬尼亞軍團因抵抗不住蘇軍絕對優勢而倉皇潰逃。鮑盧斯把第6集團軍一切可用兵力都投入了蘇軍的東側。然而蘇軍的兩個突擊兵團於22日在喀拉蚩會師並包圍了第6集團軍。
第6集團軍司令部舉行緊急會議。會議決定,第6集團軍堅持固守,但空中補給必須迅速加強。然而日益嚴重的局勢迫使他們重新考慮突圍。於是,鮑盧斯電呈希特勒,陳述突圍理由。由於希特勒聽信了空軍司令戈林大元帥保證空中補給的許諾,因而仍舊命令第6集團軍固守。此時,鮑盧斯再次舉行作戰會議,聽取下屬各指揮官意見。會上,第14裝甲軍軍長鬍貝將軍主張不顧希特勒的命令而冒險突圍。海茨和耶尼克兩位將軍也同意這一主張。尤其是第五一軍長庫爾茨巴赫更是強調突圍勢在必行。
鮑盧斯根據希特勒關於固守的命令表示,軍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服從。庫爾茨巴赫仍不放棄自己的意見。他向集團軍總司令遞交了一份意見書說,縱使是違背了希特勒的嚴令,也必須突圍。他堅持認為,從軍事的立場看,固守是一種犯罪;而對德意志民族所負責任來說,固守也是一種犯罪。從以後的情況表明,空軍根本就無法對被圍軍團實施補給。幾周之後,補給飛行幾乎完全停止,飢餓和寒冷嚴重威脅著被圍部隊。
12月12日,霍特上將的第4裝甲集團軍的第57裝甲軍從科捷什尼科夫地區發起攻擊,企圖打開一條通道,經過激烈的戰鬥和重大的傷亡,該軍勉強進到距被圍的第6集團軍的50公里處,終因兵力消耗太大而不能再前進了。儘管如此,被圍部隊仍充滿突圍希望。他們同霍特的部隊保持不斷的無線電聯繫。一俟霍特的部隊接近到18公里之處,就向該部隊所在方向迎頭突圍。但此時希特勒仍明令禁止任何突圍行動,他特別指出史達林格勒的德軍裝甲部隊還有燃料可用,這些坦克絕不能丟棄在草原上。鮑盧斯又失去了主張,霍特的各師又撤回去了。被圍部隊越來越困難。從12月26日起,每人每天只能配給50克麵包。鮑盧斯一再迫切地要求補給和增援。他哪裡知道,希特勒的心目中,早就沒有這個史達林格勒的被圍部隊了。鮑盧斯盼來的,只是希特勒授予他的上將軍銜。
1943年元月8日,蘇軍頓河方面軍司令羅科索夫斯基中將向第6集團軍勸降。鮑盧斯請示希特勒,被希特勒嚴詞拒絕。10日,蘇軍終於發起了最後的攻擊。他們的炮兵掀翻了德軍的陣地,德軍防線立即土崩瓦解,被圍德軍被切割成兩個包圍圈。
元月26日,鮑盧斯急電陸軍總部要求投降,希特勒再次拒絕,並命令該軍團堅守陣地至最後一人一彈。
元月30日,第14裝甲軍投降,次日,第51軍也隨之投降。就在這一天,鮑盧斯接到希特勒晉升他為元帥的命令。但他已同俄國人取得聯繫,同意投降。當蘇軍指揮員出現在軍團司令部時,鮑盧斯羞怯地退回自己的房間,他關上燈,彎著腰收聽無線電廣播。投降事宜則由他的參謀長施密特將軍代辦。鮑盧斯讓施密特轉告俄國人,他僅能代表他本人及其司令部投降,但不能代表他的集團軍殘部投降,因為同他們已經失去了聯絡。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流血最多的史達林格勒會戰就此結束,第6集團軍22萬官兵只剩下九萬人活著走進俘虜的行列。他們行進在冰天雪地之中,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估計這些人大半都死在草原上了。鮑盧斯被關進戰俘營。他供認,德國攻擊蘇聯是完全違背國際公法的。他也承認,他曾盲從了一個不講信義的人,所以自己才會失敗。1944年,他加入了德國軍官反法西斯聯盟,後加入“自由德國”民族委員會的“德國軍官同盟”,公開反對希特勒及其指揮下的戰爭。
1946年,鮑盧斯奉召前往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作證。從蘇聯的戰俘營被釋放後,鮑盧斯定居於東德的德雷斯頓
布勞希奇(Brauchitsch)
布勞希奇(1881年-1948年)(又譯作勃勞希奇),陸軍元帥。
勃勞希契勃勞希契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炮兵上尉,1912年調總參謀部任參謀。1933-1937年曆任第一師師長、普魯士軍區司令、第一軍軍長、第四集團軍司令。在施萊歇暗殺事件中被指控收希特勒的捐款。1938年升為上將,任陸軍總司令,指揮德軍進占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1939-1940年相繼指揮進攻波蘭、荷蘭、比利時和法國諸戰役,連連獲勝。1940年7月晉升元帥。1941年指揮入侵南斯拉夫、希臘和蘇聯。由於對蘇閃擊戰失敗,於同年12月被希特勒強迫辭職。轉入預備役後隱名度日。1945年被英軍俘虜。後因心臟病死於漢堡戰俘營。
布施(Buseh)
布施(1885-1945)(又譯作布奇),陸軍元帥。
布施布施
1904年畢業於普魯士武備學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1919年起在國防軍中任職,歷任師長、軍長。1939年任第十六集團軍司令。布施認為軍人就是應該服從。參加侵略波蘭、法國和蘇聯的戰爭。以作戰手段頑強(實際上可以說是殘酷)著稱。1943年晉升元帥,出任東線中央集團軍群司令。1944年7月,因所部在白俄羅斯地區遭圍殲而解職。1945年3月,復任西線德軍集群司令,防守北海沿岸和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德國投降後被英軍俘虜,在戰俘營中死於心臟病。
格萊姆(Greim)
格萊姆(1892-1945),空軍元帥。
國社黨員。1912年畢業於軍事學院。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駕機擊落28架協約國飛機。1924年任中國航空顧問。1927年回國後任飛行教練。1935年重新入伍,任新建空軍第一中隊中隊長。1938年任空軍人事局局長。1940年參加不列顛之戰。1942年任空軍第5軍軍長。1943-1946年任東線空軍司令。曾多次親自駕機作戰。1945年4月底柏林被圍時與女飛行員萊契駕機潛入柏林,被希特勒晉升為元帥,並任空軍總司令。後逃往鄧尼茨司令部,被美軍俘獲後自殺。
格萊姆格萊姆
鄧尼茨(Donitz)
鄧尼茨(189l-1980),海軍元帥。
職業軍人。1910年入海軍當預備軍官。1912年在巡洋艦\"布勒斯勞\"號上任職。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調至潛艇部隊,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作戰,曾被英軍俘虜。戰後繼續在海軍服役。歷任魚雷艇長、支隊長、海軍參謀部首席參謀和巡洋艦長。納粹黨執政後,撕毀《凡爾賽條約》,重建德國潛艇部隊。1935年10月被委派指揮新建的\"威迪根\"潛艇隊並組建新的潛艇部隊。翌年任潛艇艦隊司令,獲海軍準將銜。鼓吹\"無限制潛艇戰\",主張大量建造中、小型潛艇,迅速發展德國的潛艇部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立即開展潛艇戰,廣泛襲擊商船,力圖切斷盟國的海上交通線。首創並成功地實施多艇集群近距離攻擊的\"狼群戰術\",曾給盟國海上運輸造成嚴重威脅。先後升為海軍少將(1939年)、海軍中將(1940年)和海軍上將(1942年)。1943年1月接替雷德爾任海軍總司令,同時仍主管潛艇部隊。同年晉升海軍元帥。戰爭後期,美、英加強護航,發展反潛兵力和兵器,尤其發揮空中優勢的作用,使德國潛艇戰趨於失敗。1945車4月,在納粹德國崩潰前夕,被任命為德軍北部最高司令官。同年5月1日,按照希特勒的政治遺囑,繼任德國總統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在德國北部的弗倫斯堡-米爾維克(Flensburg-Murwiek)組成新的德國政府,企圖與盟國進行結束戰爭的談判(有強烈的反布爾什維克意識)。1945年5月9日通告德國投降。1946年在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以破壞和平罪和戰爭罪,判處10年徒刑。1956年刑滿釋放。定居聯邦德國。著有《回憶錄》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海軍戰略》。
鄧尼茨鄧尼茨
凱塞林(Kesselring)
凱塞林(1885-1960),空軍元帥。
凱塞林凱塞林
1904年入炮兵團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晉升上尉並繼續在國防軍任職。希特勒上台後,參加組建空軍的工作。1936年任空軍總參謀長,參與擴建納粹德國空軍。1939年任第一航空隊司令,參加侵波戰爭。1940年任第二航空隊司令,參加入侵荷蘭、比利時和法國,策劃和實施鹿特丹轟炸,參加不列顛之戰,並力主轟炸倫敦等城市。同年7月越級晉升元帥。1941年率第二航空隊參加閃擊蘇聯,負責支援向莫斯科方向進攻的中路德軍。同年底,調任南線(義大利、地中海和北非)德軍總司令。支持隆美爾在北非的戰事。1943年夏,在義大利組織防禦,曾阻遏盟軍攻勢達一年之久。1944年10月受傷離職。1945年3月出任西線德軍總司令。同年5月7日率部向盟軍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戰犯被英國軍事法庭判處死刑,後改判無期徒刑。1952年因病獲釋,定居聯邦德國。著有回憶錄《戎馬終生》等。1960年死於心臟病。
凱特爾(Keitel)
凱特爾(1882-1946),陸軍元帥。
凱特爾凱特爾
1901年入伍服役於野戰炮兵第46團。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任炮兵連長和師參謀官。戰後在國防軍內繼續任職。希特勒上台後,積極同納粹黨合作。1933年任國防會議工作委員會主席,獲少將軍銜。1936年任軍事部長。勃洛姆堡的參謀長。1936-1937年接連晉升為中將和上將。1938年2月希特勒解除一批持不同意見的高級將領職務後,被委任為新成立的德國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長官(實際上是希特勒的總參謀長)。1940年獲元帥銜。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始終是希特勒最親近的軍事顧問和忠順的助手,深信軍人以服從為天職。直接參與策劃、制定和實施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軍事行動,以及從進攻波蘭起到德國戰敗止的各種戰爭計畫和侵略暴行;頒布一系列殘害和屠殺戰俘、對占領區實施恐怖統治和掠奪的命令。由於對希特勒忠順和牽承,在同僚中有\"點頭驢\"的綽號。1945年5月8日代表納粹德國武裝部隊,在柏林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戰後在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受審,以共同策劃或密謀、破壞和平罪、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而判處絞刑。1946年10月16日執行。
克盧格克盧格
克盧格(Kluge)
克盧格(又譯作克魯格),陸軍元帥。
1901年,克盧格晉升少尉,在沃爾芬比特爾的下薩克森野戰炮兵第46團任營副官。後來,他畢業於軍事學院並調到總參謀部任職。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已是上尉的克盧格隨第21軍參戰,因作戰有功而獲雙劍霍亨索倫皇家勳章。後調任步兵第236師首席參謀官,並在1917至1918年的阿圖瓦和佛蘭德的兩次會戰中浴血奮戰。10月,在凡爾登身負重傷。
戰爭失敗後,克盧格於1919年被國防軍錄用而任職於第3軍區的步兵指揮部。1921年晉升少校,3年後調往國防部陸軍訓練司。1926年任駐薩岡的炮兵第3團第3營營長,1927年晉升中校,次年調任駐法蘭克福的騎兵第1師參謀長。1930年任炮兵第2團上校團長,兩年後被任命為第3軍區第3師炮兵指揮官。1933年晉升少將並被任命為通信兵監察員。1934年晉升中將,先後任第6師師長和第6軍軍長,後兼任駐蒙斯特的第6軍區司令。1936年晉升炮兵將軍,1938年任新編第6集團軍總司令。
對波蘭的戰爭開始,克盧格指揮的第4集團軍,與屈希勒爾將軍指揮的第3集團軍同屬鮑克所指揮的北方集團軍。第4集團軍於1939年9月1日從東波美爾的各集結地發起攻擊,與配屬的古德里安裝甲軍一同突過走廊地帶而切斷了波蘭部隊的退路並重創波軍。第4集團軍在土黑爾原野幾乎全部消滅了波軍殘部,於9月4日占領了魏克塞爾河的庫爾姆,並於9月7日渡過德累溫茨河直逼華沙東北面的莫德林要塞。華沙於9月27日陷落,對波蘭的閃擊戰至此結束,克盧格晉升為上將。
西方戰役伊始,德軍戰果輝煌。繼突破比利時警戒部隊之後,第4集團軍突入並分割英軍和比利時軍隊,致使比利時於28日投降。利用一次由東向西的突擊,第6和第4集團軍在里爾包圍了法國的兩個軍。德軍重新部署,克盧格成為B集團軍的右翼。頓刻爾克戰火未息,B集團軍就發起攻擊。隨著霍特的裝甲軍突穿法軍陣地,第4集團軍跟蹤突入,到達靠近塞納河魯昂。法軍第10軍殘部在德軍裝甲部隊壓迫下潰敗,兩個英國師在勒阿弗爾乘船逃回英國。第4集團軍尾隨第18集團軍沿巴黎兩側緊追敵軍,緊接著占領布列塔尼半島。十天之後戰役結束。克盧格和其他陸軍高級將領於1940年7月19日一同晉升為元帥。
1941年6月22日晨,當德蘇友好關係在隆隆炮聲中斷絕後,第4集團軍在裝甲部隊前導下突破邊境向前推進。霍特的坦克在蘇瓦烏基突破蘇軍防線,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則向布列斯特--李托夫斯克攻擊。隨之而來的第4和第9集團軍則在比亞韋斯托克圍殲強大的蘇軍,這兩支裝甲部隊繼續向前推進,把已逃脫的蘇軍在明斯克第二次加以圍殲。7月16日,德軍攻占斯摩棱斯克,打開通往莫斯科的門戶。
此時,德軍統帥部發生意見分歧,希特勒不斷改變其攻擊目標。到9月底,希特勒才決定向莫斯科進攻。第4集團軍在第9集團軍協同下在維亞濟馬布良斯克包圍蘇軍60餘萬人並直逼莫斯科,但蘇軍的抵抗日益頑強,加之寒冬提前到來,德軍進攻陷於停頓。
1941年12月19日,德國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奇元帥因同希特勒意見發生分歧而稱病辭職,希特勒自任陸軍總司令。並派克盧格元帥接替離職的鮑克,擔任中央集團軍總司令。
克盧格當時的參謀長是格賴芬貝格,作戰部長為特雷斯考上校。後者在1941年以前是一個狂熱崇拜希特勒的人,又是希特勒的副官施蒙特的好友。到1941年底,他才改變觀點而成為對國家社會主義深惡痛絕的人。他認為只有殺掉希特勒才能挽救德國的命運,而只有國防軍--主要是陸軍,才能除掉希特勒。他曾不遺餘力地想把鮑克元帥拉入反對派的行列。他還想說服克盧格,使之認識反抗的必要性。此外,還有一件事情使特雷斯考相信自己策反克盧格必成。他抓住克盧格曾得到希特勒贈予的25萬馬克生日禮金一事向克盧格作工作,說只有起來參加反抗運動才能洗刷這種不光彩行為。但克盧格猶豫不決,他怕擔當不忠的罵名。
蘇軍的強大攻勢迫使克盧格一共把中央戰線後撤了150公里。在伊爾門湖南方蘇軍突入北方集團軍群與中央集團軍群的接合部並包圍了第9和第4集團軍。游擊隊的頻繁襲擾、破壞鐵路、阻斷後勤補給也給德軍帶來極大威脅。
克盧格向希特勒求援撤出蘇軍包圍圈,被希特勒拒絕。克盧格不顧希特勒的反對,命令部隊突圍並取得成功。不但縮短了200公里的正面,而且在春季泥濘開始之時,中央集團軍群已位於構築良好的陣地上。
1943年7月11日,蘇軍優勢兵力南北夾攻奧廖爾的德軍陣地,迫使莫德爾上將指揮的第2裝甲集團軍和第9集團軍向布良斯克附近撤退。這時,東線已發生動擺,失敗的厄運威脅著整個戰線。
1943年7月25日,德國萊比錫市長戈德勒博士致函克盧格,鼓動他起來謀反,“以力量和理智去維護德國的利益”;在特雷斯考的活動下,貝克等德軍將領也在設法爭取克盧格。前線的敗局和對抗力量的策反,促使克盧格於1943年11月同戈德勒博士會晤並下決心除掉希特勒。他們決定,設法讓希特勒到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部視察時趁機打死他。然而希特勒並未上鉤。後來,克盧格因車禍負傷離職,謀殺之事暫時作罷。
半年之後,克盧格奉召前往最高統帥部。此時,他又屈服於希特勒的影響之下,無力擺脫這個混世魔王的誘惑。他對能否謀殺成功發生動搖,反而認為效忠是他的本分。於是,他從一個反抗運動的贊助者又轉而成為希特勒的寵兒,不久,他被任命為西線總司令。
1944年7月3日,克盧格到了法國,並訪問了隆美爾元帥,兩人發生了激烈的辯論。這真是一次奇怪的會見:隆美爾原為希特勒的信徒,當時則為希特勒的敵人;而克盧格則正好相反,兩人在爭論“領袖”的指揮問題上當然是針鋒相對了。
在經過一番前線視察後,克盧格自己也感到戰局毫無希望了。
隆美爾因重傷離職回國。兩天之後,希特勒把諾曼第正面的指揮權授予克盧格元帥。
發生了施陶芬貝格上校企圖用炸藥炸死希特勒的事件。
當時,反對派組織的聯絡員向克盧格元帥請求道:“我以德意志民族的名義向您請願!請您效法隆美爾,脫離希特勒,擔任西方自由運動的領導人!請您結束戰爭,開始談判,以結束這種殺人流血的勾當!”克盧格出神良久,聳聳肩膀說:“諸位,這一次行刺已經失敗了!”事後他向他的參謀長說:“我已不再抱有希望了,因為一切目的都不會達到。希特勒是民眾崇拜的偶像,只要他活著,一切都毫無辦法……”。
在巴黎的反抗運動也被克盧格的安撫手段所平息。克盧格還按照參謀長布盧默爾特里特將軍的建議,向希特勒發了一封效忠電報。
西線的狀況日益惡化,克盧格早已失去信心。但他仍違心地執行希特勒不許撤退的命令,並發動了最後一次失敗的反擊。此時,克盧格不顧希特勒的命令而撤退部隊,於是被希特勒撤職。
克盧格把總司令的職務交給了莫德爾,並上書希特勒。在信中,他一方面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辯護,並妄稱西線的敗局是由於他有意採取的錯誤決策造成的;另一方面,最後一次勸希特勒下決心停止戰爭。他在信中說:“德意志民族已經受夠了這種難言的痛苦,現在已經到了結束這種驚恐的時候!”
1944年8月18日,克盧格在返國途中服毒自殺。
克萊斯特(Kleist)
克萊斯特(1881-1954)陸軍元帥。
職業軍人,沒有明顯政治立場。1900年開始服役。1913年軍事學院畢業。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是騎兵。戰後在國防軍騎兵部隊任職。希特勒上台後,提升至軍長。1938年被免職,退入預備役。不久又應召入伍,1939年,指揮坦克軍,入侵波蘭、法國和南斯拉夫,以實施閃電式的突擊著稱。1941年6月任閃擊蘇聯的第一坦克集群(10月改番號為第一坦克集團軍)司令,為德軍南路主要突擊力量。率先攻打基輔,進占烏克蘭,攻取羅斯托夫。同年底在蘇軍反擊下敗退。1942年調任進攻高加索方向的A集團軍群司令。曾率部進抵高加索山麓。1943年獲元帥銜。蘇軍反攻後再次敗退。1944年春,因棄守克里米亞,敗於南布格河,並同希特勒發生分歧,被解職並退役。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為盟軍所俘。1946年作為戰犯,先後移交南斯拉夫和蘇聯。被判15年徒刑,最後在蘇聯監獄中死去
克萊斯特克萊斯特
里布(Leeb)
威廉·馮·里布(德語:Wilhelm Ritter von Leeb,1876年9月5日–1956年4月29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的一名陸軍元帥。
里布於1876年出生於德國的蘭茨貝格,於1956年逝世於德國的菲森。他於1895年開始在德國軍隊效力,服役於野戰炮兵第4團;1898-1901年參加八國聯軍侵華鎮壓義和團運動。1930年任第七軍區(慕尼黑)司令兼第7師師長,晉升中將。希持勒上台後,升任第二集團軍司令。1934年升炮兵將軍,1938年2月曾被希特勒解職,退役。同年7月重新服役,出任第十二集團軍司令,參加進占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區。後調任西線C集團軍群司令。1940年參加攻占法國,晉升元帥。翌年調往東線,任閃擊蘇聯的北方集團軍群司令,率部沿波羅的海岸向列寧格勒方向進攻。1942年1月,因久攻列寧格勒不下而被解職,轉入預備軍。1944年退役。翌年被美軍逮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戰犯,在紐倫堡美國軍事法庭上被審判。
里布本人參與過兩次世界大戰,獲得過騎士鐵十字勳章和藍馬克思勳章。希特勒上台後,他本人雖然效力於納粹,但他厭惡納粹主義,反對戰爭,對虐待猶太人的政策極其反感,多次和希特勒爭吵,最後被解職。但是或許也因為這個原因,里布幾乎成為紐倫堡審判乃至二戰對所有戰犯的審判中獲刑最輕的,他僅僅被判3年有期徒刑,幾乎等於盜竊罪中的盜竊數額巨大的判刑標準。獲釋後的里布於1956年在德國菲森去世,終年80歲。
里布里布
倫德施泰特(Rundstedt)
卡爾·魯道夫·格爾德·馮·倫德施泰特(1875-1953Karl Rudolf Gerd von Rundstedt ),納粹德國陸軍元帥。1892年畢業於格羅斯利希菲爾德高級軍校,派駐到卡塞爾步兵團任職。
他出身於位於德國中北部的阿舍斯萊本的一個軍人世家。他家族的軍人生涯已經延續了850年之久。他的父親先是一名驃騎兵少尉,後來升到少將。當青年龍德施泰特在格羅斯利希費爾德的高級軍校畢業之後,就於1892年被派到駐卡塞爾的步兵第八十三團見習。一年後,他晉升少尉,年僅18歲。
1941年,倫德施泰特率領部隊攻打蘇聯,於8月22日攻下基輔,隨後又占領了克里米亞,哈爾科夫,庫爾斯克等地。10月20日,倫德施泰特率部又攻占了重要工業區史達林諾,隨後他又繼續向東挺進,奪去羅斯托夫。後來希特勒讓賴西瑙元帥接替其職務,讓倫德施泰特駐守西線,組織德軍抵抗盟軍。
1944年6月17日,盟軍成功登入,並向瑟堡挺進。
7月1日,倫德施泰特被撤職。
後來,隨著西線德軍的潰敗,倫德施泰特重新上任。上任後他帶領軍隊多次粉碎了蒙哥馬利的閃電進攻,但是後來隨著盟軍的增援部隊到達,倫德施泰特最終沒能抵抗住,最後被撤職。
他的軍事生涯同希特勒有爭吵,也有親近。他有捍衛軍隊榮譽的勇敢,也有政治上對希特勒的懦弱。希特勒對他有時非常信任,多次起用他委以重任;有時又不信任,多次免職,奪下他的指揮權。他有時表現得很齷齪,在“七·二零”事件中的所作所為就是一例;有時又很高尚,如戰後不久,倫德施泰特在他的休養地巴特特爾茨被美國人逮捕並引渡給英國人,英國人把他囚禁在布里金德,當英國人1949年在漢堡審判倫德施泰特昔日的參謀長曼施坦因元帥的時候,倫德施泰特請求準許同他的朋友站在一起接受審判,並承擔主要罪責。英國人拒絕了這一請求。
1949年5月,倫德施泰特獲釋,他在策勒附近的一所養老院度過餘年。1953年死於心臟病。
龍德施泰特龍德施泰特
隆美爾(Rommel)
埃爾溫·約翰尼斯·尤根·隆美爾(德語:Erwin Rommel 1891-1944),納粹德國的陸軍元帥,著名的軍事家、戰術家、理論家,綽號“沙漠之狐、帝國之鷹,帝國壞警察”。隆美爾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被後人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
隆美爾出生於符騰堡邦的首府海登海姆市。1910年7月從軍。一戰時隨軍開赴法國,後又在東線與羅馬尼亞人和義大利人作戰。被德皇授予藍馬克斯勳章一戰後曾擔任過步兵營長、陸軍學院教官。1938年隆美爾少將任元首大本營司令。1940年2月任德軍第7裝甲師師長,使該師贏得了“魔鬼之師”的稱號。1941年1月希特勒挑選隆美爾中將任駐非洲軍團軍長。他到達北非後,不到兩個月,就迅速扭轉了北非戰局的初期局勢,被提拔為上將。1942年6月隆美爾上將被晉升為德國陸軍元帥。二戰期間,隆美爾元帥被卷進了密謀推翻希特勒的計畫中,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爾被迫於在1944年10月14日在卡車上服毒自盡,時年52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璀璨將星中,能夠做到生前聲名顯赫,身後殊榮不斷,特別是被敵對雙方都認可的,惟有隆美爾一人而已。對他的評價也逐漸趨於兩極化,支持的人將其稱為納粹戰神,他高明的軍事素質和出色的戰術指揮才能,受到了許多軍事愛好者的尊崇,甚至是著名軍事家的尊敬和崇拜;反對的人根據他戰略的失誤,將其稱為“戰術上的巨人,戰略上的矮子”;但鑒於隆美爾既曾經是希特勒麾下最得力的將領之一,又是納粹政權的侵略工具,因此也被稱為“二戰縱火犯”。
隆美爾隆美爾
莫德爾(Model)
奧托·莫里茨·瓦爾特·莫德爾(Otto Moritz Walter Model 1891-1945),德國陸軍元帥,因為防禦能力出色,被稱為“防守大師”、“希特勒的救火隊員”。
莫德爾元帥在德國陸軍元帥中算是一位後起之秀,但他在德國最後時刻所表現出的軍事才華,令盟軍指揮官們側目,他被希特勒本人稱為"東線的救星"。
莫德爾經歷過許多的戰役,包括著名的庫爾斯克會戰,他在庫爾斯克會戰中作為中央方面軍隨時支援曼施坦因的進攻,但由於寡不敵眾而失敗。
1944年12月16日,他指揮的突出部之戰即阿登攻勢中,他的指揮和組織才華被淋漓盡致發揮了出來,這一突如其來的進攻令西線盟軍戰線崩潰,德國最後的這場攻勢最終以慘敗收場,莫德爾元帥因徹底地失望而在杜易斯堡附近的樹林中自殺。
莫德爾莫德爾
賴西瑙(Reichenau)
瓦爾特·馮·賴歇瑙(1884年10月8日-1942年1月17日)德國納粹時期的元帥,與其他同期德國元帥最大的不同是,賴歇瑙自早期就極為支持納粹政權,同時也在其管轄區執行希特勒屠殺蘇聯政委人員的命令。歷史作家連·戴頓在其著作《第三帝國閃擊戰》中描述賴歇瑙:“擁有相當的專業能力……是第三帝國無情的締造者之一。
1939年,賴西瑙作為一支龍德施泰特所屬的機械化部隊的領導人,受命為主要閃擊的部隊。最終在賴西瑙的指揮下,搶占了波蘭許多地方,並切斷了波蘭波茲南方面軍退往華沙的路線,並使得他們投降,最後在賴西瑙的猛攻下,華沙淪陷。
後來,賴西瑙又參加了黃色計畫,突破了進軍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在突破後,賴西瑙被任命為元帥。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賴西瑙和龍德施泰特被任命為南方方面軍的指揮,9月19日,德軍攻占基輔,10月2日,德軍連續攻占數城,大部分的城都被賴西瑙的部隊所打下,但是賴西瑙的一些做法,如大肆屠殺蘇聯公民,則招來了輿論以及里布等陸軍將領的譴責,他們認為這會影響該地區的統治。
1942年1月,蘇軍反攻,為了收復哈爾科夫,他們占領了別爾哥羅德地區,並推進到了第聶伯河,在伊久姆兩側北頓涅茨河附近打開了一個又深又寬的大缺口,賴歇瑙為封閉這個缺口,調入5個軍的部隊進行戰鬥,雙方猛烈的激戰一直沒停。 由於兵力不足,賴歇瑙窮於應付戰局,很是焦慮和疲勞。1942年1月12日,他死於突發的心臟病。
賴西瑙賴西瑙
舍爾納(Schorner)
費迪南德·舍爾納( Ferdinand Schorner 1892年6月12日——1973年7月2日),生於慕尼黑,德國陸軍元帥。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是一名年輕軍官,1941年任山地師師長、參加入侵希臘的行動。1942年任第19山地軍軍長、進犯蘇聯北極地區摩爾曼斯克,1943年任駐烏克蘭第40裝甲軍軍長、1944年先後任陸軍總司令部國社黨指揮參謀部參謀長、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北方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1月任中央集團軍群司令,4月任陸軍總司令,晉升元帥。此人嗜殺成性,素有“吃人的野獸”之稱。戰後作為戰犯在蘇聯被監禁10年。1955年獲釋去西德。1957年又因殺害東線德國士兵罪被判刑4年半。因健康原因1960年獲釋。1973年死於慕尼黑。
舍爾納舍爾納
雷德爾(Raeder)
埃里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德語:Erich Raeder,1876-1960),納粹德國海軍元帥,為繼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後德國第一位獲此頭銜者。雷德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留任在魏瑪共和國海軍中,在成為海軍總司令後暗中重組了貧弱的德國海軍,為其往後擴軍時打下重要基礎,並要求全軍勿干涉政治。當希特勒上台後,雷德爾向其提出建設龐大艦隊的Z計畫,但由於錯估與英國交戰的時間而令該計畫終止,只得以少量兵力應戰。
在二戰期間,雷德爾主要以巡洋艦和快速戰艦對盟軍交通線攻擊,雖小有斬獲卻未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後還策劃了入侵挪威的“威瑟堡行動”和派遣耗費無數資源建造的俾斯麥號戰艦攻擊大西洋航線的“萊茵演習行動”,由於後者被英軍擊沉,從此希特勒對水面艦隊的信心盡失,將取得戰果的期望轉至卡爾·鄧尼茨的潛艇部隊,雷德爾也因此被冷落。1943年時,由於水面艦隊無法達成希特勒期望的戰績而被勒令拆解,雷德爾以辭職表示抗議,其職位被鄧尼茲所接替。二戰結束後,雷德爾被紐倫堡軍事法庭判處終身監禁,但於1955年獲釋,1960年病逝於基爾
雷德爾雷德爾

德國元帥工資

納粹陸軍元帥除了每月2000馬克的固定收入外還有4000馬克的津貼;此外還有400馬克的工齡補貼。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