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漁村

微山湖漁村,位於山東南部泰沂山脈的西麓,2005年統計,生活在微山湖區的漁湖民共有16.6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微山湖漁村
  • 位於:山東南部泰沂山脈的西麓
  • 人數:16.6萬人
  • 自然村:231個
概述,沿革,變遷,定居,

概述

漁湖民數百年來生活在湖裡的連家船或居住在水泊中的村宅上。他們同冰凌、嚴寒抗爭,與風浪、洪水搏鬥,洪水期舉家逃移,洪水過後又重回故里。1964年,上級湖蓄水後,南四湖共有自然村231個,其中魚台縣1個,濟寧郊區6個,微山縣224個。
湖內蓄水,水位抬高,為了漁湖民的居住安全,人民政府於1965年和1971年兩次安排近3萬漁湖民遷至湖外,並安排1.46萬無村宅的漁民在湖內或湖岸建村定居。2005年統計,生活在微山湖區的漁湖民共有16.6萬人。

沿革

自遠古至隋唐,山東南部泰沂山脈的西麓,徐州、濟寧間的微山湖原是肥土沃壤的山前沖積平原,古泗水從東北而來向南,經南陽、谷亭、沛城、留城、徐州至淮陰入淮河。泰沂余脈腳下數百個清泉匯成河溪從東向西注入泗水,水清、地肥、禾綠,適宜人類耕耘、居住、生息。自夏代到隋唐曾設定過5個諸侯國2個郡5個縣。獨山、昭陽兩湖交界處還曾有魯國的郎亭、郎城、郎台。
夏商周至隋唐三千年歷史中,境內的國、郡、縣邑戰事頻繁,古時的村鎮人口難以查清。但從自然地理環境、兵家必爭的歷史來說,村鎮、人口較為稠密。直至微山湖形成前夕及形成過程中仍有人遷來在此定居,當時有114個自然村,其中宋、元代的有劉橋、大卜灣等6個自然村,明初有卞集、王蘇白、南羊莊等71個自然村從山西洪桐縣等地遷來。明中、後期和清代有譚莊、建閘、湖西頭等37個自然村,也是從外地遷來定居的。這些村莊一直在昭陽湖、南陽湖和獨山湖北岸、東岸的淺水區域。
從微山島和微山湖東岸的部分村莊的姓氏譜查,微山湖形成前其境內除留城,還有馬家橋、大王廟、西柳莊、恩樹莊、呂蒙、姚村、謝樓、郗山、張阿、白廟、華辛店、張家宅、陳家宅、伯冢橋、東倉、蘭陵等村。

變遷

元代以後黃河泛濫淤塞泗水運道,運東河流入泗不暢,開始形成片片水域。1494年(明弘治七年)以後,黃河泛濫頻仍,且多在曹、單、豐、沛縣一帶,嚴重淤塞運道,航運經常受阻,留城逐漸蕭條。
明隆慶元年(1567年)漕運新渠開成時留城仍在,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李家口河、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泇河挖成通航後,廢棄了留城之西的泗河運道,留城一帶積水失去出路,面積迅速擴大,留城人口逐漸外遷。除遷至微山島外,還有韓莊塘湖的西張阿、里張阿、張莊,昭陽街道的西樓。黃河泛濫繼續淤積運道,郗山、微山、呂孟、張莊四個小湖迅速擴大並連為一體。明末,留城被淹沒在微山湖中。
微山湖內的其它村莊,除北端與昭陽湖交界處地面較高的劉樓村,都於明朝後期隆慶年間分別遷到微山島的溝北、溝南、墓前、謝樓、呂蒙、姚村、呂莊、萬莊、小萬莊,韓莊鎮的前朱姬莊、後朱姬莊、石莊、華橋、前性義、後性義、劉敖、張莊、西張阿、里張阿、郗山,昭陽街道的蔣集、南壩、黃埠莊,夏鎮的馬樓、前村、西寨等村或湖東、湖西其他各地。
微山島是留城及其附近村莊遷居的主要場所。墓前村姚氏譜載:“姚氏於明初自山西遷居留城附近之恩樹莊,明後期因湖水上漲遷張良墓前定居”。呂蒙村殷氏譜載:“殷氏於明朝後期因湖水上漲由留城東北之呂蒙集遷來建村”。溝北村子孫廟碑載:“明朝後期湖水上漲,馬家橋等地居民遷來定居”。萬莊村北趙家祖碑記載:“因失留城遷居微山”。總之微山島上現有的14個自然村都有湖水上漲村莊上遷的歷史。好多村仍延用原村名。
明隆慶元年(1567年),自南陽經夏鎮至留城的漕運新渠開成。原來面積較小的獨山湖向昭陽湖泄水受阻,湖面迅速擴大,村莊外遷。其中,大辛莊、小辛莊、古井、山莊於隆慶二年從湖內遷居湖北岸。明朝後期昭陽、微山、獨山三湖初具規模。清朝乾隆時期,南陽湖開始向北擴大逐漸至目前範圍。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初期,平水年正常湖面面積約220萬畝。但南陽湖地面較高,湖水較淺,湖內仍有100多處村莊。
建國後,微山湖進行了防洪、除澇、蓄水灌溉大型水利工程建設。1958年至1960年修建了湖西堤、韓莊節制閘、二級壩節制閘等大型樞紐工程。南四湖蓄水後,湖面發生了新的變化。江蘇省境內離開蘇北大堤向湖內東移2~4公里修建湖西堤,湖面縮小了約45萬畝。湖東無堤,蓄水後湖面向東擴大,淹沒良田9.3萬畝,無固定收益田25萬畝。使獨山湖北岸、東岸、昭陽湖東岸的44個農業自然村淹沒在湖中。微山湖內自此共有自然村231個,其中,南陽湖80個(包括魚台縣1個,濟寧郊區6個),獨山湖28個(分布在北岸、東岸及與昭陽湖交界的運河沿岸),昭陽湖105個(上級湖76個,下級湖29個),微山湖18個(包括微山島15個)。

定居

微山湖形成後,栽植了葦草、蓮藕,萌生了多種水產植物。種莊稼的農民變成了以水產植物為生的湖民。隨著湖泊的形成和水位的上升,村基由低變高,加之人口增多,村台由小變大,村莊大小懸殊,小村有數十戶,百餘人;大村人口成千上萬。運河岸上的馬口村長2公里,8000餘人。南陽鎮沿運河建村,長3.5公里,居民12000餘人。
建國前,純漁民無村宅、無房舍、無地盤,祖祖輩輩以船為家。船上載著網、罱、箔、叉和柴、米、油、鹽,隨風漂泊,隨水而居,他們成幫結對,形成水上漁民船村,被稱為流動的村莊。
1957年,微山湖流域普降大雨,湖水位上漲到36.48米,湖內村莊全被淹沒。政府緊急組織外遷,湖水下降後又返回湖內。只有31個村基低矮的村莊安排在湖外定居。其中,仇海村(包括前仇海、後仇海、閆海、徐莊)、劉香莊(包括徐谷堆、後谷堆)定居在湖西堤上,仍以湖產為生活來源。劉樓定居在湖西岸鹿口河堤上。馬口一部分人在湖東留莊分三個點定居。在留莊北崗上村西和東北定居的改為留莊八村。在留莊東南2公里定居的改為留莊九村。滾莊及孟口、尤口、石口的一部分人在巒谷堆村東北2公里處建村定居,稱新村,於1965年劃歸滕縣。
1958年修建二級壩時,曲房、韓村、張白莊遷出分散安置在驩城鎮各村。張白莊大部分居民返回湖內在二級壩東端南坡建房居住。曲房、韓村安置在下辛莊的部分人在二級壩北坡建房居住。1964年下級湖安口切灘(一、二閘引河)工程,前馬樓、後馬樓、西王口、東王口遷出分別安置在傅村鎮農村中。
1965年、1971年兩次安排上級湖37個行政村24226人遷到魚台、微山、滕縣、鄒縣、濟寧郊區等縣區農村。其中侯樓和南陽鎮的部分村遷到本村湖外農田建房居住,仍從事湖上生產。1974年和1976年分別安排王口679人、耿莊1046人修莊台居住。
1971~1978年,開挖下級湖東股引河,將高莊等7個行政村(9個自然村)3983人遷至引河東岸修莊台居住。大卜灣村等4個行政村(8個自然村)也在遷置計畫內,因生產生活習慣等原因仍住在引河以西湖內。
1965~1978年,國家有計畫地移民共遷出46個行政村(92個自然村),29934人,其中13個行政村中只遷出部分自然村和部分人口。有37個自然村返回,仍在湖內居住生產。
微山湖區有純漁民村56個,分布在9個鄉鎮:
微山縣韓莊鎮5個:馬山村、微湖一、二、三、四村。
微山縣昭陽街道7個:猛進村、運河村、大捐村、十字河村、薛河村、愛湖村、新建村。
微山縣高樓鄉10個:永勝南村、永勝北村、渭河村、微西村、沿河南村、沿河北村、翁樓村、昭陽村、利民村、鹽店村。
微山縣張樓鄉2個:湖興村、劉香莊村。
微山縣驩城鎮1個:城新村。
微山縣留莊鎮11個:馬口一村、馬口二村、馬口運輸隊、南羊莊村、北羊莊村、湖西頭村、耿莊村、北湖村、李莊村、曹樓村、東風村。
微山縣兩城鄉1個:立新村。
微山縣南陽鎮12個:南陽村、北一村、北二村、順河村、建民村、新建村、建閘村、仇海村、聯興村、和平村、王蘇白村、後屯村。
微山縣魯橋鎮7個:新河村、新民村、丁營村、小口門村、湖西村、黃河村、裕民村。
這些漁民村是隨南四湖的形成、發展變化而逐漸形成的。隨著土地變成湖泊之後,逐步適應了湖區生產、生活,由農民變成了漁民。如留莊鎮、南陽鎮、魯橋鎮、張樓鄉等不少漁民村,在50年代之前都是以農業生產為主,兼顧漁湖業的村莊,1958年二級壩和韓莊節制閘兩大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有60餘萬畝湖田變成了湖泊,迫使這些村莊的半農半湖民眾變成了單純依賴漁業生產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漁民,他們所居的村莊亦由湖村變成了漁村。
微山湖區的純漁民,長期漂泊在湖上,“船底無根”,流動性較大。60年代之前,漁民們從微山湖到江蘇省駱馬湖、洪澤湖等比較便利,哪個湖裡的生意(漁情)好,就到哪湖生產。到60年代中期,微山湖區的漁民才基本穩定。
解放前微山湖區的漁民生活極其困苦,受著官府、漁霸的剝削壓迫和湖匪的掠奪。過著饑寒交迫的日子。漁民大致分有三種:第一種是家有大船、靠運貨為生的,叫做“船載幫”;第二種是有船有鴨槍的,是漁民中的“小康之家”;第三種是只有小船沒有鴨槍的,是漁民中的貧困者。但不管哪一種都同樣受著剝削與壓迫,被貶稱為“漁貓子”。有一首歌謠,正是對舊社會漁民生活情景的真實寫照:“多見蘆葦少見天,船底無根漂人間,筋骨累斷難活命,苛捐雜稅如蛇纏。”
新中國成立後,微山湖漁民的生活水平和社會地位都有了很大提高,生產工具不斷得到改善,生產能力及經濟收入均有大幅度提高,90%以上的漁民已經陸居,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