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進尺效應

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令人接受一個需付出較小代價的要求而導致接受需付出較大代價的要求的可能性增加的現象。J.L.弗里德曼與合作者訪問一些家庭,請求被訪者答應在他們的窗子上貼一個小宣傳牌或簽名支持美化環境等活動,這些家庭皆表示同意。半月後,他與合作者再次造訪,請求把一個很大而且很不美觀的大牌子放到這些家庭的院子裡一段時間,同時還對一些先前未曾走訪過的家庭直接提出上述請求。結果是前者有55%同意:後者僅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後者高出三倍多。這一研究表明,人們一經表現出樂於助人的言行,就傾向於保持下去,以求在他人心目中形成首尾一致的良好印象。這種良好的印象對提高個人在人際交往中的被信任程度,維繫和融洽人際關係,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得寸進尺效應
  • 套用領域:教學、管理
  • 別稱登門檻效應
  • 屬性:一種心理現象
實驗,理論,套用,意義,總結,

實驗

得寸進尺效應是一種心理現象,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里得曼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讓助手去訪問一些家庭主婦,請求被訪問者答應將一個小招牌掛在窗戶上,她們答應了。過了半個月,實驗者再次登門,要求將一個大招牌放在庭院內,這個牌子不僅大,而且很不美觀。同時,實驗者也向以前沒有放過小招牌的家庭主婦提出同樣的要求。結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後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後者高3倍。後來人們把這種心理現象叫作“得寸進尺效應”。
這種效應的存在已經為很多試驗所證明。加拿大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直接提出要求的情況下,有46%的多倫多居民願意為癌症學會捐款。但若分兩步提出,第一天先請人們佩戴活動的紀念章,第二天再請求其捐款,結果自願捐款的人幾乎增加一倍。

理論

心理學認為,人的每個意志行動都有行動的最初目標,在許多場合下,由於人的動機是複雜的,人常常面臨各種不同目標的比較、權衡和選擇,在相同情況下,那些簡單容易的目標容易讓人接受。另外,人們總願意把自己調整成前後一貫、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別人的要求有些過分,但為了維護印象的一貫性,人們也會繼續下去。上述心理效應告訴我們,要讓他人接受一個很大的、甚至是很難的要求時,最好先讓他接受一個小要求,一旦他接受了這個小要求,他就比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這叫做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

套用

教學
教師可把這種心理效套用在教學上,提高教學質量。差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其身心素質和學習基礎等方面都低於一般水平。轉化差生,也要像弗里得曼一樣善於引導,善於“搭梯子”,使之逐漸轉化;應貫徹“小步子、低台階、勤幫助、多照應”的原則,注意“梯子”依靠的地方要正確、間距不宜太大、太陡,做到扶一扶“梯子”,托一托人。
管理
管理者把這種效套用在組織管理上,可提高組織業績
身為流程管理的推進者或者其他變革的推動人,可能會苦惱自己的企業和機構中“反對者多、支持者少”,如何使反對派和中間派,甚至是企業高層的態度發生重大轉變就可套用得寸進尺效應了。一個成年人超過25歲以後就很難被說服,更多情況下是口服心不服,只能讓他們自己來說服自己,這樣效果才會比較好。說服之外,就是要套用“得寸進尺”,化整為零,化宏大變革遠景為就在腳下,就在手邊的易行可行的一步步行動。

意義

1、人們總是希望保持自己的美好形象,所以第一次答應之後,第二次便很難再拒絕。
2、循序漸進總是更容易讓人接受一些。
3、巧妙運用“得寸進尺效應”,會讓你的管理工作進行得更加順暢。

總結

讓人一下子接受“尺”並不容易,但接受“寸”就容易多了。具體該怎么實施,要根據自己單位的具體情況,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在管理工作中,如果善於利用人們的普遍心理,可以讓工作開展得更順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