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來不易(書籍:得來不易)

得來不易(書籍:得來不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得來不易》是2013年3月北京時代銘語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郎兆祥。

基本介紹

  • 書名:得來不易
  • 作者:郎兆祥
  • 出版社:北京時代銘語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人民日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3月
  • 開本:170mm×240mm 1/16
基本信息,作者簡介,書籍目錄,作品前言,內容摘選,後記,名人推薦,

基本信息

作者:郎兆祥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銘語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人民日報出版社
網路推廣:銘語文化
媒體支持:騰訊微博、新浪網等[1]
合作宣傳:北京時代銘語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2013年3月
版次:1版
開本:170mm×240mm 1/16
包裝:平裝

作者簡介

郎兆祥
得來不易
民族:滿族
族姓:鈕鈷祿
出生地:河北承德
愛好:收藏、旅遊、書法、音樂
座右銘:導師之路皆可免,英雄氣短不可長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我的族系
第二章 輾轉的童年
第三章 大連,我的童年
第四章 童年依舊
第五章 美好的年少時光
第六章 步入社會
第七章 命運的轉折
第八章 厄運降臨
第九章 良鄉教養院
第十章 功德林監獄
第十一章 北京市公安局看守所...
第十二章 北京第一監獄
第十三章 冀縣看守所
第十四章 重獲新生

作品前言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有著與共和國相仿年齡的人都不會忘掉一段長達10 年之久的沉痛歷史。半個世紀過去了,在將近50 年前的1966 年4 月29 日這天,在北京東城區友誼商店裡一個名叫楊國慶的年輕人持刀刺傷了兩位外國友人。這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起涉外流血事件。事件發生後震驚國內外,甚至國際上敵視中國的一些國家紛紛製造謠言,惡意中傷中國,妄圖挑起國際糾紛。
發生“楊國慶事件”之時的國內政治背景,正是“四清”運動的高潮時期。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這篇文章攪起的波瀾早已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鋪天蓋地,周天寒徹。中國外交上,西面有虎、東面有狼,敵對國家都在虎視眈眈地窺視著我國領土,妄圖顛覆共和國的政權。更有台灣向大陸派遣特務,磨刀霍霍,揚言“光復大陸”。東南亞的一些國家開始暴力排華,美國陳兵越南,中蘇邊境不斷地衝突,社會主義中國在國際反華勢力的重重包圍中巋然屹立。
我國的“文化大革命”,是特定歷史環境下特定的歷史產物。我因受楊國慶案件的牽連,先後經歷了一系列的劫難。“坐穿”了監獄,差一點就丟掉了性命。在我所走過的道路上,留下了許許多多空前絕後、催人淚下的故事。其中遇羅克——反血統論的鬥士,他曾在我最危難的時候,給了我最大的慰藉,而他卻為了堅守自己的信念,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還有視監獄為度假般的英若誠,在冀縣的日子裡他整天都在微笑,他的樂觀豁達感染著周圍所有的人。他常說:“環境不會改變,解決之道,只有改變自己。”
如今,聽過《你見過雷公山的山頂了嗎》這首優美歌曲的人,大多數已過了天命之年。大家不會忘記歌曲的作者是中央民族歌舞團的著名作曲家鄭佐成先生。他回憶說:“冀縣是場惡夢,在那裡的每一天讓自己飛翔的不是翅膀,而是夢想。”
在2000 年,我曾和朋友一起到鄭佐成家拜訪他。他告訴我說:“老英(指英若誠)病重期間一直在等你到北京來,要寫副對聯送給你,也特別想再到冀縣故地重遊。”
可遺憾的是,我一直奔波在外,與英若誠連最後的一面都沒有見到。直到如今,我也沒有再去過冀縣那個地方。
就我個人沒有什麼大事可言,楊國慶最終咎由自取,失去了自己21 歲的年輕生命。慶幸的是,50 年後的今天,我能夠真實地記錄下這些回憶,回憶起當年那許許多多感天動地的故事。
本書與張郎郎的《寧靜的地平線》及英若誠的《流水雲在》兩本書如同姊妹篇。讀到這本書的有緣人,讓我們共同用愛心做事業,用感恩的心做人。
郎兆祥
上海 松江 石湖盪鎮 李塔匯

內容摘選

惡作劇
1965 年的歲尾,天寒地凍,那是“文革”伊始的前夜,仿佛也昭示著厄運的即將來臨。
記憶中的那個冬季異常寒冷,年前最後一周的時間裡,家家戶戶都能聽見窗外呼嘯而過的北風。每當大風過境,電線總被颳得“嗚嗚”作響。
星期日這天,我睡了很久還沒起床,前一天在工地一直工作到深夜我才下工回家。家裡的暖氣燒得格外暖和,我賴在床上始終不願起來。
“咚、咚、咚”,就在這時我聽見有人敲門,接著有人喊道:“郎子在家嗎?”我一聽是楊國慶的聲音,便一個鯉魚打挺跳下了床,赤腳跑去給他開門。
“幹嘛去了,這些天我怎么在工地上沒見著你?”我把楊國慶讓進屋裡迫不及待地問道。
“哎呀!你家太熱了,熱得我都喘不過氣來。我們家披著被子都冷,破煤球爐子,煙燻火燎的,昨兒還差點兒全家都煤氣中毒。”他一邊抱怨一邊解開棉大衣的扣子。
“是嗎?那你趕緊去買個風斗,熏著的話可了不得。”我看楊國慶沒有提及這些天沒上班的原因,也沒有多問。
他從暖瓶中倒出一杯水,在椅子上坐下來說:“公司發獎金了嗎?”這是他最關心的事情,同樣也是我年底最關心的事情。我笑著告訴他:“快了,就在這兩天,你趕緊上班吧。”
提起獎金的事情,我忽然想起了經常扣我獎金的陳師傅,我的笑容頓時消失了。
楊國慶看到我沉默的樣子,立即就猜到我想起了陳師傅,於是對我歪著頭說道:“小郎子,過年了,你就不能想辦法治治老陳嗎?”
“有什麼辦法能治老陳啊?”我一臉茫然地看著他。
楊國慶一臉壞笑:“這樣,嚇唬嚇唬他。”
“嚇唬,怎么嚇唬他?晚上他在街上走的時候,拿石頭打他?或者去砸他家的玻璃?那種事兒我可不乾。”我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他又一笑,把頭伸過來對我說道:“你不是會畫畫嗎?這樣,我這兒有咱們公司每一個領導的通訊錄。他們家庭住址我也都有。咱們可以弄幾張賀年卡,然後上面畫點啥寄給他。”楊國慶一邊說著,一邊從兜里掏出一個小本,翻給我看陳師傅家的地址。
我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寫了很多人的詳細住址,便好奇地問道:“這個東西挺好的,你怎么找到的?”
他把小本一合,順勢小心翼翼地揣回兜里,欣然道:“我的朋友在公司的行政科,他們給我找著這么一個本。”我笑著捶了他一拳:“行啊!就這樣吧,嚇唬嚇唬他。”
我們商討了半天,最後我茅塞頓開地說道:“這樣,畫幾口大棺材,寫上他的名字,祝他過年好。”
楊國慶哈哈大笑:“對啊!你畫,我去給你寄。”

後記

讀過得來不易這本書的人,更多的關注作者即書中主人公郎兆祥在特定歲月特定環境下的最終命運。這是一部關於人生,命運,人性等多方面的探討的歷史性回憶錄。故事講述的是發生在1966年4月29日北京東華門友誼商店中一個名叫楊國慶的21歲青年,持刀傷害了兩名國際友人的涉外驚天大案,而牽扯到他的最親密的朋友郎兆祥遭受到一系列的厄運和不幸。文大前期的四清運動中楊國慶為了釀就更大陰謀全然不顧顛倒是非,向司法機關北京市公安局宣武分局首告揭發檢舉了自己的哥們郎兆祥等人。書中的郎兆祥最終以反革命罪被判處了兩年勞動教養,送良鄉新都機械廠接受改造。至此,故事本應劃上句號。離奇的是楊國慶卻得以逃脫法律對他的懲處,鋌而走險後最終被執行死刑。
作者再次被無辜地投入監獄,在其後來的5年又10個月中幾乎命懸一線。從一個監獄換到另一個監獄,直到最後的河北冀縣看守所。後來又從看守所回到北京,在這段時間裡作者的遭遇,被許多人猜測過。或是被執行了槍斃,或是病死被埋掉。這件事情成了本書中的一個懸念,一個謎。要解開這個謎,只有讀到書中最後一節才會明白。
作者成長在北京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親職教育。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生活無憂無慮,沐浴著黨的陽光,幸福的成長。一直到長大成人投身社會主義建設,成為工人階級隊伍中的一員,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獻給了首都的城市建設和工業發展。最終卻因擇友不慎,付出了慘重代價,由此改變了一生命運。
兩年的勞動教養不明不白的變成逮捕,同樣的一件事,作者卻由人民內部矛盾一夜間成為敵我矛盾,難道說第一次判決有誤,那么到底責任又在誰的身上,由誰承擔這個責任?書中裡面的遇羅克對此案件態度明確,鼓動作者翻案,還事實真相。
讀者這個時候所感受到的是那個時代的壓抑。一個風華正茂的熱血青年在獄中掙扎在死亡線上,每天幾乎都有人從他身邊被拉出去執行死刑,而作者最終走出死牢活了下來。儘管當時的法務部門派系鬥爭的混亂,但起碼一點做到了,那就是尊重客觀事實,懲惡揚善的基本原則沒有變,作者才得以活了下來。人是暫時活下來了,但在這樣惡劣的生存環境與風雲多變的政治氣候下,誰有能保證誰可以相安無事呢。
故事又回到了功德林監獄,一個年近80歲的國民黨外交家朱紹陽與作者成了忘年交,成為摯友。這個人是列寧的朋友,曾經在峨眉山買了只猴子送給了布哈林。史達林一直不信任他,認為他是中國特務,甚至肅反時把布哈林也給槍斃掉。老人與作者感情日益增進,最後將其親弟的住址寫給了作者期望能夠成為他的信使,讓其親屬能夠知道自己的下落和處境。朱紹陽以一個革命家,外交家,學者的風範感染薰陶著作者。汲取了豐厚的人生寶貴經驗,為他的淵博知識所傾倒。
K字樓里,險惡叢生,蘇園明傳教士給了作者第一次宗教信仰,並且由他親手洗禮。作者由當年的無產階級的先鋒戰士的一員,成為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共產黨的監獄裡發展出異教徒,也是特定環境下的特定產物。在那個生死無望的日日夜夜,老三篇已經成為口號,聖經里的每句話句句扣人心扉,作者真正意識到,自己就是一隻迷途的羔羊,反思和楊國慶一起的日子,的確迷失了自己的心性。猶大出賣了基督,魔鬼撒旦楊國慶陷我萬劫不復的悲慘境地,在經受了飢餓,遭受毒打,刑具加身關禁閉,在煉獄中,整個過程是一條自我救贖之路。直到口吐鮮血,病重得奄奄一息......
你在這本書里看到了些什麼呢,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書中最起碼的精神,熱愛生命,積極向上,是此書的核心之作。作者熱望生活,不間斷的研習書法,憧憬光明的未來,堅信自由遲早一天會到來,從新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下。作者就是這樣輾轉監獄這座大學校,這座學校的主題永遠是命運,以及由命運擴展出來的是人性。
紀實的冀縣看守所,北京來的60名在押的男男女女,統一的政治犯。先是王倫教授的病死,張繼瑞與孫秀珍的被槍斃,英若誠的大智若愚,鄭佐成瀟灑的音樂家風度,全英濱的朽木不可雕也的趣聞等等,所有這一切,構成了一首特殊的時代交響樂。最為心碎的是作者後經暴力,為了活下去,為了生存,竟把房樑上的麻雀連窩端掉生吞活剝。
《得來不易》是一部內容無限豐富的紀實文學,很多層面都值得一再流連,主體方面是多層次發散的。作者從童年,少年,過度到自己的青年,從其成長曆程到接觸到的人物。特別是在監獄中的自我救贖之路,是對人性的拷問,是一個時代的反思,是法律的探討,是道德的判斷。
《得來不易》講了一個複雜的故事。青年朋友們,要多讀好書,得來不易一書會給你心靈敞開一扇窗子,你會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

名人推薦

周七月《得來不易》推介
年輕人很少知道誰是楊國慶。但老年人會很快回憶起文革前夕這起驚天大案。一個人居然在東華門友誼商店門口行刺兩名外國人,那還了得!
要知道文革前在中國的外國人不多,多數是外交官,少數是留學生,大多集中在北京。北京的友誼商店就是為他們服務的,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在東華門大街東頭路北,戒備森嚴,防百姓,也防外國人造次。
那時給外國人規定的紀律也很多,不許這個,不許那個,北京周圍不遠的大路邊都立著牌子:外國人不經允許不得越過此界之類。西邊最遠只能到頤和園。
所以外國人被刺,確實是大案。
寫《來得不易》一書的郎兆祥是我的獄友,也是冤案,也是文革後獲平反。但他的被冤枉居然是因楊國慶犯案前誣告所為,是我沒有想到的。
書中寫到的許多人我都認識。看到這些熟人的舊貌,不禁感慨人間正道是滄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