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造山作用

後造山作用(postorogenesis)又稱造山後作用,指俯衝型造山帶在形成之後發生伸展再活化,導致其結構和成分發生不同程度的破壞,從而改造了俯衝型造山帶的基本構造格局,導致變質變形和岩漿作用。根據板塊構造理論,板塊俯衝導致匯聚板塊岩石圈加厚,嗣後造山帶根部失穩發生減薄,在減薄之後由於裂熔型造山作用引起俯衝型造山帶發生結構重組和成分變化,在拉張體制下出現強烈的構造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造山作用
  • 外文名:post orogenesis
  • 位置:匯聚板塊邊緣
  • 類型:構造過程
  • 效應:再活化
概述,相關,

概述

後造山作用
後造山作用(postorogenesis)又稱造山後作用,指俯衝型造山帶在形成之後發生伸展再活化,導致其結構和成分發生不同程度的破壞,從而改造了俯衝型造山帶的基本構造格局,導致變質變形和岩漿作用。
傳統板塊構造學說認為,板塊碰撞導致造山帶形成,其後基本再沒有強烈的構造作用。但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研究表明,許多碰撞造山帶形成後構造作用仍然十分活躍;拆沉作用、造山帶垮塌、變質核雜岩侵位、造山侵蝕作用等都是不同性質的後造山作用。全球許多碰撞造山帶形成後都有過強烈的伸展構造作用;其中有的將高壓超高壓變質岩石抬升,經剝露而呈現於地表;有的在造山帶根部拆沉後發生大陸裂熔,形成麻粒岩-混合岩-花崗岩組合,產生中等高度的山脈。此外,後造山作用還包括走滑斷層的形成和發展,這些斷層的走向可以與造山帶延伸方向近乎一致,也可能與其垂直或斜交。根據這些地質觀察,人們將板塊構造學說上升為理論,建立如下基本演化框架:板塊俯衝導致匯聚板塊岩石圈加厚,嗣後造山帶根部失穩發生減薄,在減薄之後由於裂熔型造山作用引起俯衝型造山帶發生結構重組和成分變化,在拉張體制下出現強烈的構造再活化,這就是所謂的後造山作用。

相關

後造山作用
造山帶(orogen)是地球上部由岩石圈劇烈構造變動和其物質與結構的重新組建,使地殼物質在結構和成分上發生顯著變化所造成的狹長強烈構造變形帶,往往在地表形成線狀相對隆起的山脈。它經受強烈褶皺及其他變形而形成的規模巨大的線(帶)狀大地構造單元。由一定地質歷史時期中的活動帶演化而成,並相對於穩定的克拉通存在。
造山作用不僅包括岩石圈擠壓收縮導致的地殼岩石在低熱梯度下發生的褶皺和斷裂、伴隨有變質作用和岩漿活動所形成的山脈,而且包括那些拉伸構造、剪下走滑在形成裂谷、裂陷盆地的同時,地殼岩石在高熱梯度下發生變質作用乃至部分熔融導致變質核雜岩侵位構成的山系。這種俯衝帶之上橫向收縮、垂向增厚而造成構造山脈的作用叫作俯衝型造山作用,而那些發生在碰撞造山帶之下縱向減薄之後垂向伸展而造成構造山脈的作用稱為裂熔型造山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