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突厥

後突厥

後突厥(682年~745年),是突厥阿史那氏族在蒙古高原重建的東突厥汗國,又稱“後突厥汗國”、“後東突厥汗國”、“突厥第二汗國”。

682年,突厥吐屯啜骨咄祿糾眾七百反抗唐朝,建立後突厥政權,685年,攻陷漠北,此後連年侵犯武周邊境,勢力趨於壯大,乃自立為頡跌利施可汗,重建汗庭。默啜可汗繼立後,又於8世紀初侵入西域地區,東西拓地萬餘里,控弦40萬,一度恢復了以前的強盛局面。毗伽可汗時期,汗國中興,並與唐朝大體保持和平。

8世紀30年代,後突厥內部矛盾加劇。745年,在唐朝和回紇等勢力的聯合攻擊下,後突厥滅亡。

基本介紹

建國,背景,重建,開疆,勝利,中衰,安定,滅亡,史料,世系,

建國

背景

自公元630年頡利可汗被俘,東突厥亡國以來,在差不多半個世紀的時期內,唐朝統治下的東突厥各部基本上穩定,但由於唐王朝常徵調他們東征西討,突厥貴族們不斷滋生不滿情緒。
679年(調露元年)冬十月,單于大都護府下屬突厥酋長阿史德溫傅、奉職率所轄二部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為可汗。二十四州突厥酋長回響他們,部眾共達數十萬人。第二年(永隆元年)春三月,唐定襄道行軍大總管裴行儉大破突厥軍於黑山(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西北),擒酋長奉職。泥熟匐可汗為其部下所殺。突厥叛軍餘眾退守狼山(今內蒙古自治區杭錦後旗西北)。溫傅部又從夏州(治所在今陝西省靖邊縣東北白城子)迎頡利可汗族侄伏念,北渡黃河,立為可汗。
681年(開耀元年),伏念與溫傅連兵進攻原州(治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慶州(治所在今甘肅省慶陽縣)。這年秋季,伏念在唐軍兵臨帳前的形勢逼迫下,逮捕溫傅,向裴行儉投降。裴行儉答應保伏念不死,但回京後裴炎妒忌裴行儉功大,唆使唐高宗殺死伏念。裴行儉慨嘆朝廷殺死降者,以後不會再有人投降,從此稱病,閉門不出。唐高宗對降者不予寬容,反加殺害,為突厥上層人物的再次叛唐,埋下禍根。

重建

682年(永淳元年),頡利可汗族人阿史那骨咄祿又叛。他的祖父本是唐朝單于都護府雲中都督舍利元英屬部的酋長,世襲吐屯之職。伏念死後,他率17人出走,逐漸聚眾至700人,並占領黑沙城(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北)。他通過招集伏念亡散殘部的辦法,使部眾增至5000人,並抄掠九姓鐵勒大批羊馬,從而勢力逐漸強盛,自立為頡跌利施可汗。他任命其弟默啜為殺(即設,官名),咄悉匐為葉護。
其時,單于都護府檢校降戶部落(官名)阿史德元珍因犯法被長史王本立囚禁。當骨咄祿入侵時,元珍請求由他去勸諭突厥諸部撤退,以贖自己的罪過。當他到達敵營後即向對方投降。骨咄祿任命他為阿波達乾,統率全部兵馬。於是骨咄祿、元珍寇并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及單于都護府(治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西北)北境,殺嵐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嵐縣北嵐城)刺史王德茂,後被唐將薛仁貴擊潰。
683年(弘道元年)春二月,後突厥先後寇定州(治所在今河北省定縣)、媯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涿鹿西南);三月,圍單于都護府,殺司馬張行師;夏五月寇蔚州(治所在今山西省靈丘縣),殺刺史李思儉;684年(光宅元年)秋七月寇朔州(治所在今山西省朔縣)。由於後突厥頻繁入侵,這年九月唐朝任命左武衛大將軍程務挺為單于道安撫大使,以防禦突厥侵擾。但同年冬十二月,程務挺因代被囚待斬的內史裴炎申辯,違反武則天的旨意,竟蒙冤被殺。後突厥統治者得此訊息後,因大敵已亡,特設宴歡慶,但又為程務挺立祠,每次出兵前都前往祭禱。
685年(垂拱元年)春夏間,後突厥寇代州(治所在今山西省代縣);第二年春二月寇昌平(治所在今北京市昌平縣西南),被唐左鷹揚大將軍黑齒常之擊退;同年八月又攻朔州,黑齒常之等在黃花堆(今山西省山陰縣黃花梁)大破其軍;冬十月,右監門衛中郎將爨寶璧貪功冒進,孤軍深入磧北追擊後突厥,全軍覆沒。武則天大怒,稱骨咄祿為“不卒祿”。
骨咄祿自立為可汗後,東征西討,頻繁出擊。據突厥文《闕特勤碑》記載,他先後進攻過唐朝北部、九姓鐵勒、三十姓韃靼、契丹、奚等,共出征47次,其中親自參加戰鬥20次,奠定了後突厥汗國的基業。693年(長壽二年)冬十一月,骨咄祿病卒。其子年幼。其弟默啜立為可汗。

開疆

勝利

默啜成為後突厥可汗之初,曾於693年(長壽二年)臘月進攻靈州,殺掠當地官吏和人民。在這以後,他為了鞏固其篡奪的汗位,改變策略,討好中原王朝以取得支持。
695年(天冊萬歲元年)冬十月,默啜遣使請降。這時早已稱為周朝皇帝的武則天非常高興,冊授他為左衛大將軍、歸國公。696年,契丹反叛唐朝,突厥幫助唐朝擊潰契丹,武則天冊立默啜為頡跌利施大單于、立功報國可汗。
697年(萬歲通天二年)春三月,默啜向唐朝求豐、勝、靈、夏、朔、代六州突厥降戶及單于都護府之地,以及谷種、繒帛、農器、鐵等物。武則天將六州降戶數千帳(戶)送交默啜,並給他谷種4萬斛、雜彩5萬段、農具3千件、鐵4萬斤。後突厥國力大為增強。
是年夏,契丹孫萬榮將老弱婦女以及器仗資財留在新築的城中,自己領精兵進攻幽州。默啜得知此訊息後,發兵奪取契丹新城,俘虜了全部人口,掠奪了所有物資。當時孫萬榮正與唐軍對峙,軍心大亂。唐將楊玄基與奚族的軍隊趁機前後夾擊,孫萬榮兵敗被家奴殺死。其殘餘部眾和奚、霫兩族降於後突厥。
698年夏六月,武則天命內侄孫淮陽王武延秀前往後突厥,準備娶默啜女為妃。八月,武延秀到達後突厥南廷(都城)黑沙城。默啜卻說:“我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兒邪!此豈天子之子乎!”他將武延秀拘留,並揚言要用武力幫助李氏恢復唐朝。接著,他發兵襲擊華北河北道、河東道和關內道邊境州縣。武則天起先任命其內侄武重規等領兵反擊默啜,但毫無成效。武則天又任命李顯河北道元帥,討伐突厥,實際上領兵出征的是副元帥狄仁傑。默啜得知唐朝大軍將出發,即將從趙州、定州掠奪的男女八九萬人全部殺死,從五回道(在今河北省易縣西)撤退,一路上掠奪、殘殺百姓,搶劫財富、牲畜,不計其數。武則天手下的一些大將,雖擁有重兵卻不敢逼近默啜。只有狄仁傑領兵10萬追擊,但未能追上。默啜回到漠北後擁兵40萬,占地萬里,西北諸民族都歸附於他。因此,他很輕視中原王朝。
699年(聖歷二年),默啜任命其弟咄悉匐為左廂察,骨咄祿之子默矩為右廂察,各領兵2萬多人;又任命自己的兒子匐俱為小可汗,地位在左、右兩察之上,統轄處木昆等十姓部落,領兵4萬多人,稱拓西可汗。
703年(長安三年)夏六月,默啜派其臣莫賀達乾向武則天提出,嫁其女給皇太子之子為妻。接著又派大臣移力貪汗入朝,獻馬千匹及方物,以謝許婚之意。武則天在宿羽亭設盛宴款待來使,並賜予重賞。704年(長安四年)秋八月,由於雙方已建立“和親”關係,默啜放還被扣留了6年的淮陽王武延秀。
即706年(神龍二年)冬十二月,默啜又進攻靈州鳴沙縣,繼進原州(治所在今寧夏固原縣)、會州(治所在今甘肅省靖遠縣)等地,奪走隴右牧馬萬餘匹。唐中宗取消與後突厥聯姻的計畫,懸賞“能斬獲默啜者封國王,授諸衛大將軍”。默啜殺唐行人(使者)假鴻臚臧思言。

中衰

707年(景龍元年)冬十月,唐朝任命左屯衛大將軍張仁願為朔方道大總管,擊敗來犯的後突厥軍。過去,朔方軍與突厥以黃河為界。張仁願趁默啜西征突騎施之機,乘虛而入,奪取漠南,在黃河北築三座受降城。中受降城在令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西,東受降城在今內蒙古托克托西南,西受降城在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後旗西南。三城首尾相應,截斷了後突厥南侵之路。又在牛頭朝那山(今內蒙古固陽縣東)北設定烽候1800所。從此,後突厥不能越山南下放牧,朔方不再遭其寇掠。唐朝因此減少鎮兵數萬人。
711年(景雲二年)春正月,默啜遣使請和,唐睿宗李旦同意。三月,唐以宋王成器之女為金山公主,許嫁默啜。冬十月,唐御史中丞和逢堯出使後突厥,勸說默啜穿戴唐朝服飾。於是默啜“襆頭,衣紫衫,南向再拜,稱臣”;並派遣其子楊我支持勤及該國宰相等隨和逢堯朝覲唐睿宗。唐帝授予楊我支右驍衛員外大將軍官銜。712年(先天元年)夏六月,唐左羽林大將軍孫佺等在襲擊奚與契丹時,被奚族大首領李大酺俘虜。李將他們送交默啜。默啜殺之。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廢除與默啜的婚約。
默啜既無法南侵,改向西域擴張。714年(開元二年)春二月,他派遣其子同俄特勤和妹夫火拔頡利發石阿失畢等進攻北庭都護府,被都護郭虔瓘打敗。同俄被擒殺。後突厥曾表示願意付出軍中全部衣資器仗贖取同俄,及知其已被殺,三軍痛哭而撤退。閏二月,火拔頡利發石阿失畢因失去同俄特勤,不敢回去,與其妻投唐,被封為燕山郡王,授左衛員外大將軍。
默啜勢力日衰,欲依靠唐朝的威望,以號令北方其它各民族。
714年夏四月,他又向唐皇室遣使求婚,並自稱“乾和永清太駙馬”。
默啜年老以後,更加昏庸暴虐,屬部紛紛離散。
714年秋九月,葛邏祿等部首領至涼州(治所在今甘肅省武威縣)降唐。十月,原西突厥十姓部落胡祿屋等部至北庭都護府歸降。降唐的十姓部落前後共1萬多帳(戶)。
715年(開元三年)春二月,默啜之婿“高麗莫離支高文簡,與跌都督思太,吐谷渾大酋慕容道奴,郁射施大酋鶻屈頡斤、苾悉頡力,高麗大酋高拱毅”等率領1萬餘帳,脫離後突厥,至唐朝邊境歸附,被安置在黃河南面原先降唐突厥居住過的地區。高文簡被封為遼西郡王,其餘首領封郡公。
同年秋,默啜進攻九姓鐵勒。九姓首領思結都督磨散等降唐。
716年(開元四年)夏六月,默啜北征九姓鐵勒拔曳固(拔野古)部,在獨樂水(今蒙古國土拉河)大破該部。默啜恃勝輕歸,毫無防備,途遇拔曳固潰散的戰士頡質略突然從柳林中躍出,將他殺死。當時唐朝大武軍子將郝靈荃出使在突厥,頡質略便和他一起將默啜的首級送至唐都城。九姓鐵勒中的拔曳固、回紇、同羅、霫、仆固五部一起歸附唐朝,被安置在大武軍(治所在今山西省朔縣東北馬邑)北。
默啜的兒子小可汗繼位,但被前可汗骨咄祿之子闕特勤殺死。默啜的諸子和親信全部被殺。闕特勤擁立其兄左賢王默棘連為後突厥君主,是為毗伽可汗。毗伽任命闕特勤為左賢王,掌管全部兵馬。

安定

毗伽可汗初立時,許多屬部已經離散,留下的也不穩定,形勢很困難。他任用其岳父暾欲谷為謀主。暾欲谷是後突厥舊臣,雖已七十多歲,但老謀深算,本民族人很信服他。他對毗伽可汗起了很好的輔佐作用。河曲的突厥降戶跌思泰、阿悉爛等聽到毗伽可汗即位的訊息,紛紛返回後突厥。毗伽既得思泰等來歸,力量壯大,準備南侵唐朝。暾欲谷認為:“唐主英武,民和年豐,未有間隙,不可動也。我眾新集,力尚疲羸,且當息養數年,始可觀變而舉。”毗伽又想築城,並立佛寺道觀。暾欲谷告訴他:突厥人口只及唐朝人口的百分之一,所以能與唐為敵,正在於遊牧生活沒有固定的居住地點,又從事射獵,人人習武,力量強的時候進兵抄掠,弱則竄伏山林,唐朝的軍隊雖然多,也奈何我們不得。如果築城居住,一旦失利,必遭圍殲。釋、道兩教勸導人們仁慈柔弱,不是用武爭勝之道,不可推崇。 暾欲谷準確地分析客觀形勢,根據本民族的特點制定自己的戰略戰術,深得毗伽可汗讚許。
720年(開元八年),唐朔方大總管王晙奏請從西面調動拔悉密部,東面調動奚、契丹兩族兵,於秋季同至稽落水掩襲毗伽可汗牙帳。毗伽聞訊大懼。暾欲谷認為不必害怕:拔悉密在西域北庭(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木薩爾縣北破城子),與突厥東面的奚、契丹相隔非常遙遠,雙方無法配合。由於唐朝將領之間的內部不和,王晙自己也不敢出兵。等拔悉密孤軍深入時,可以很容易地打敗他們。後來事情的發展不出暾欲谷所料,拔悉密軍被他追至北庭擊潰。冬十一月,暾欲谷回軍經赤亭(今新疆鄯善縣東北七克騰),掠奪涼州(治所在今甘肅省武威縣)的羊群和馬群,並擊敗唐河西節度使楊敬述的軍隊。毗伽可汗因此聲威大振。
第二年(721年)春二月,毗伽可汗遣使求和,“請父事天子”。又連年遣使向唐貢獻方物,求婚。
725年(開元十三年)夏四月,毗伽派大臣阿史德頡利發向唐朝進貢。頡利發扈從唐玄宗東巡封禪泰山。冬十二月,頡利發辭歸,唐玄宗厚加賞賜,但終究沒有允許與後突厥聯姻。
在這以後,毗伽可汗每年都派大臣至唐朝覲。
727年(開元十五年)秋,吐蕃寫信給毗伽,約他一起侵擾唐邊境,毗伽不但予以拒絕,並且將吐蕃的來信送交唐朝。唐玄宗很讚許毗伽的誠意,在紫宸殿設宴款待送信來的後突厥大臣梅錄啜。又允許在朔方軍西受降城設立互市,每年以縑帛數十萬匹與後突厥交換軍馬,以壯大騎兵隊伍,並改良馬種。從此中原的馬匹更加強壯。
731年(開元十九年)春三月,後突厥左賢王闕特勤死。唐朝派金吾將軍張去逸等送唐玄宗璽詔前往弔奠。並為他立祠廟,刻石為像。唐朝派去6名繪畫高手,在廟的四壁精心繪製闕特勤臨陣作戰的壁畫。這在突厥國中是從未有過的繪畫藝術作品。最有歷史價值的是,732年(開元二十年)立的《故闕特勤之碑》,其漢文碑銘由唐玄宗“御製御書”。碑上還刻有古突厥文字的銘文。這大理石碑分為大小2塊,至今仍矗立在蒙古鄂爾渾河流域和碩柴達木地方,是研究突厥史的重要材料。
闕特勤碑拓片闕特勤碑拓片
734年(開元二十二年),後突厥大臣梅錄啜下毒謀殺毗伽可汗。毗伽在毒藥發作但尚未身死時,發兵殺死梅錄啜及其族黨。毗伽死後,唐玄宗派宗正卿李佺前往弔奠,並為立廟和碑,命史官起居舍人李融撰寫碑文。此大理石碑立於735年,也刻有漢文與古突厥文兩種銘文,和《故闕特勤之碑》樹立在同一地方。

滅亡

毗伽可汗死後,國人立其子為伊然可汗。伊然可汗曾由唐朝冊封。但不久他就病死。其弟繼立為苾伽骨咄祿可汗,唐朝派遣右金吾衛將軍李質冊封他為登利可汗。登利年幼,其母婆匐參予政事,國人不服。登利的堂叔分掌兵馬,在東者稱左殺,在西者稱右殺。
741年(開元二十九年),登利忌左右兩殺權勢過大,與母親合謀,誘右殺至可汗牙帳,將他殺死,奪其軍隊。左殺判闕特勤害怕被殺,先發制人,攻殺登利可汗,立毗伽可汗之子為可汗。新可汗很快被骨咄葉護殺死,另立其弟為可汗。接著骨咄葉護又殺掉這可汗,自立為可汗。後突厥內亂頻繁。唐玄宗命左羽林將軍孫老奴招撫回紇、葛邏祿、拔悉密等九姓鐵勒部落。
742年(天寶元年)秋八月,拔悉密回紇葛邏祿三部聯合攻殺骨咄葉護,推舉拔悉密酋長為頡跌伊施可汗,回紇和葛邏祿的首領分別擔任左、右葉護。後突厥另立判闕特勤之子為烏蘇米施可汗,並以其子葛臘哆為西殺。唐玄宗遣使勸說烏蘇米施可汗內附,他不聽勸告。朔方節度使王忠嗣列重兵於磧口,進行威脅。烏蘇米施害怕,口頭上表示願降,但實際上進行拖延,並不前來。王忠嗣動員拔悉密、回紇、葛邏祿進攻後突厥。烏蘇米施逃走。王忠嗣出兵,取突厥右廂。後突厥西葉護阿布思、西殺葛臘哆、默啜之孫勃德支、伊然可汗小妻余塞匐、毗伽可汗女大洛公主、登利可汗女余燭公主等率領部眾千餘帳,先後降唐。九月,唐玄宗登花萼樓歡宴來歸的後突厥諸首領,並分發給他們很多賞賜。
744年(天室三載)秋八月,拔悉密攻殺烏蘇米施可汗。後突厥殘部立其弟鶻隴匐白眉特勤繼位,是為白眉可汗。後突厥大亂。唐玄宗命朔方節度使王忠嗣乘其亂出擊,破後突厥左廂阿波達乾等11部。回紇和葛邏祿一起攻殺拔悉密頡跌伊施可汗。回紇首領骨力裴羅南下占領突厥故地。
745年(天寶四載)正月,骨力裴羅擊殺後突厥白眉可汗,送其首級至唐京。後突厥毗伽可汗妻骨咄祿婆匐可敦率眾歸唐。唐玄宗封她為賓國夫人,每年供給她“粉直”20萬。
至此,存在了半個多世紀的後突厥,在唐朝和九姓鐵勒回紇等部的聯合攻擊下,國亡。從此以後,突厥在中國北方退出歷史舞台,繼之而起的是回紇。

史料

關於後突厥的史料,除《舊唐書·突厥上》和《新唐書·突厥傳》等漢文史料之外,還包括《暾欲谷碑》、《闕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等古突厥文資料。

世系

頡跌利可汗(阿史那骨咄祿):682年~694年
遷善可汗(阿史那默啜):694年~716年
拓西可汗(阿史那匐俱):716年
毗伽可汗(阿史那默棘連):716年~734年
伊然可汗:734年
登利可汗:734年~741年
阿史那骨咄:741年~742年
頡跌伊施可汗(拔悉密酋長):742年~744年
烏蘇米施可汗:742年~744年
白眉可汗(阿史那鶻隴匐):744年~745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