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力裴羅

骨力裴羅(?—747)即逸標必或懷仁可汗骨力裴羅,唐時回紇可汗。回紇族。姓藥羅葛氏。成為回紇諸部的首領。天寶初為葉護。744—747年為汗。天寶三年(744年)統一九姓諸部,與拔悉蜜、葛邏祿等部聯合破後突厥,建立政權,設牙帳於烏德鞬山(今鄂爾渾河上游杭愛山之北山)與嗢昆(今鄂爾渾河)之間。四載,再破突厥,殺白眉可汗。遣使入唐報功,加授廳驍衛員外大將軍。受唐冊封為骨咄祿毗伽闕懷仁可汗。奄有突厥故地,稱雄漠北。

基本介紹

  • 本名:骨力裴羅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回紇族
  • 去世時間:747年
  • 主要成就:統一回紇諸部
  • 封號:懷仁可汗
人物生平,為政舉措,家庭關係,

人物生平

骨力裴羅出身於回紇藥羅葛氏貴族家庭。這個家庭自吐迷度以來,一直世襲回紇部首領,還繼襲瀚海都督。骨力裴羅的祖父伏帝匐和父親承宗都做過本部首領,同時兼任瀚海都督。727年,涼州都督王君㚟(chuo)以私怨虐待居住在甘州、涼州(今甘肅張掖、武威及內蒙古阿拉善部分地區)地區的回紇等4部落,並誣告4部謀反。唐玄宗將其父瀚海都督承宗等4人流放嶺南。回紇諸部推舉承宗族的瀚海司馬護輸為首領,於729年起兵襲殺王君㚟,逃入後突厥。骨力裴羅為承宗之子(一說護輸之子),跟隨一塊逃入後突厥。之前回紇南遷之時,尚有不少未能南遷的部落留在漠北臣服後突厥,骨力裴羅到來後,後突厥毗伽可汗讓其統領所有回紇部落,遊牧於鄂爾渾河流域,以便制衡後突厥內部其他勢力。
734年毗伽可汗死後,後突厥內政混亂,叛亂此起彼伏。742年 (唐玄宗天寶元年),回紇、葛邏祿、拔悉密3部乘突厥內亂,聯合出兵攻殺突厥可汗骨咄葉護,共推拔悉密酋長為頡跌伊施可汗,骨力裴羅和葛邏祿酋長為左右葉護。突厥餘眾立烏蘇米施可汗為主。唐朔方節度使王忠嗣與拔悉密等3部進擊烏蘇,烏蘇逃走。
744年 (唐玄宗天寶三年),骨力裴羅聯合葛邏祿擊敗拔悉密,殺頡跌伊施可汗,自立為骨咄祿闕毗伽可汗,建立了回紇汗國,汗庭於烏德鞬山(即於都斤山,今鄂爾渾河上游杭愛山之北山),並遣使告唐。唐玄宗先封骨力裴羅為奉義王,不久冊封他為懷仁可汗。從此,唐朝正式承認了回紇可汗的地位,唐朝與回紇諸部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聯繫更加密切了。回紇汗國的建立,結束了漠北各民族分裂割據的局面,在歷史發展上有進步作用。
745年 (唐玄宗天寶四年),骨力裴羅攻殺後突厥的末代可汗——白眉可汗,遣使送白眉首級到長安報功,唐朝拜懷仁可汗為左驍員外大將軍。回紇勢力日益強盛,長期與唐朝保持友好關係。
骨力裴羅建立的回紇汗國,實力和規模都遠遠超過了吐迷度時期。統治的部眾有11姓,共11個大部落。汗國控制的地域,東起室韋(今額爾古納河一帶),西至金山(今阿爾泰山),南跨大漠,盡有古匈奴故地。陰山以北的巴彥淖爾高原、烏蘭察布高原、錫林郭勒高原、呼倫貝爾高原均在回紇汗國的控制之下。
回紇是隨水草流移的遊牧民族,畜牧業是主要社會經濟部門。回紇盛產良馬,與唐朝互市,每歲動輒以馬數萬匹易絹帛。狩獵業在社會經濟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由於狩獵業發達,每年要向唐朝繳納貂皮作為貢賦。
骨力裴羅建立的回紇汗國,社會性質是奴隸制。回紇人“以寇抄為生”,在對外戰爭中,回紇貴族擄掠大量外族人口,把擄獲的人口作為其奴隸。吐迷度攻破薛延陀時,“並其部曲,奄有其地”。“契丹舊為回紇牧羊,韃靼舊為回紇牧牛”②,表明回紇廣泛使用種族奴隸。

為政舉措

吐迷度時期,政權機構已初具規模,骨力裴羅建立汗國後,國勢強盛,政治制度更為完備。他採用突厥制度,也兼采一些唐朝制度。回紇最高統治者為可汗。次為特勤、葉護 (副王、總督),設(又譯作“殺”,別部領兵者)。特勤、葉護、設,常以可汗的子弟或宗室充任。再次為阿波(統兵馬官)、閻洪達(評議國事官)、達乾(統兵馬官)、梅祿(皇室總管,掌兵者)。可汗屬下的諸部首領,常授以俟斤、啜、俟利發、頡利發及都督等稱號。又仿照唐制,設定內宰相(3人)、外宰相(6人)、將軍、司馬等官。
骨力裴羅也採用突厥的統治方法,分區域進行統治。除可汗汗庭直轄地區外,把其餘統治地區劃分為左、右2部(今天的陰山以北的內蒙古西部地區均由右部統轄),分別派遣左殺與右殺去進行管轄,並在被征服的每個部落或國家置一吐屯(監使),督察貢賦和政事。可汗、貴族,匐(音伯,即伯克、牧主貴族)是統治階級。他們享有各種特權,占有大量牲畜和奴隸,迫使奴隸從事各種勞役。

家庭關係

父親:承宗
兒子:磨延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