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埠街道

彭埠街道

彭埠街道位於杭州市區東部江乾區,東毗杭州新城--經濟開發區,南毗“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的錢塘江,風光秀麗、四季宜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彭埠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杭州市江乾區
  • 面積:14.76平方公里
地區介紹,地理位置,基本概況,城市建設,行政區劃,改革開放,1984-1990,1991-至今,建置沿革,解放前,解放後,名村名人,一方名村,名人宅第,經濟發展,經濟產業,基礎建設,地方特色,一方風情,軋蠶花,定時器,

地區介紹

地理位置

彭埠街道位於杭州市區東部。全街道面積14.76平方公里,有耕地9813畝,總人口33834人,農業人口22671人。境內建有杭州火車東站和汽車東站,滬杭、浙贛、宣杭鐵路和滬杭、杭甬高速公路在此交匯連線,是杭城東部的陸路交通樞紐。距市中心9公里。 彭埠街道是杭州市的經濟重街道。轄區擁有建築、房產、汽車等支柱產業及一批優質名牌產品。
彭埠街道東毗杭州下沙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接“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的錢塘江,北鄰杭州筧橋機場,西與市區連為一體,是杭州市重要的交通樞紐和信息集聚地。滬杭甬高速公路出入口,杭州火車東站、汽車東站、錢江二橋、三堡碼頭、京杭大運河都在境內,連線杭州主城與下沙副城的新世紀大道貫穿全街道,地理環境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基本概況

全街道區域面積14.76平方公里,下轄14個行政村、3個居民區,36個地區單位,常住人口3.52萬人,流動人口3.68萬人,是江乾區流動人口最密集的地區,郵編為310017。
彭埠街道是杭州市“決戰東部”的主戰場。有新東站樞紐、捷運一號線、錢江新城二期擴容、運河綜合保護與開發等26個省、市、區重點項目在境內開工建設。在新東站樞紐、捷運一號線、錢江新城二期擴容、運河綜合整治與保護開發等重點項目投入使用後,彭埠將成為杭州市的主要商業中心,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交通樞紐。彭埠地區將形成鐵路公路水路捷運磁懸浮、高速輪軌“六位一體”的交通網路,不僅是杭州市客物集散和“上海-嘉興-杭州”半小時經濟圈、“上海-南京-杭州”1-2小時交通圈的“心臟”,更是杭州市“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打造增長極、提高首位度”的“大動脈”。

城市建設

彭埠街道是杭州市未來的中心城區。按照杭州“城市東擴”戰略部署,在杭州市“一主、三副、六組團”的城市格局中,彭埠街道處於中心地帶,在“城市東擴、沿江開發”和“決戰東部”戰略實施之後,以錢江新城為核的城市綜合功能將逐步完善,以新東站為核的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將逐步形成,彭埠街道將會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心城區。
千百年來,彭埠人民依江傍水,傳承著鄉土文明,開創了各項事業,但始終沒有走出農村,沒有城市文明。如今,在彭埠面前,城市化已是勢不可擋。 2007年6月26日,隨著第三批撤村建居改革的推進,全街道14個行政村全部撤村建居,城市化步伐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在“決戰東部”的推動下,彭埠城市化步伐還將逐年加快。在彭埠街道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彭埠人民以城市化為已任,顧全大局,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積極為“鑄就品質新生活、建設和諧新彭埠”作貢獻。

行政區劃

1、五堡社區; 2、六堡社區;3、七堡社區; 4、紅五月社區;5、建華社區; 6、普福社區;7、興隆社區; 8、新風社區;9、御道社區; 10、雲峰社區;11、皋塘社區; 12、章家壩社區;13、明月橋社區; 14、新塘社區.15、茶亭苑社區;16、楊家橋社區;17、王家井社區

改革開放

1984-1990

1984年10月,杭州市推行蔬菜產銷體制改革,首先在紅五月村進行蔬菜家庭聯產承包試點;12月,蔬菜流通體制改革在彭埠鄉試行。
杭州市彭埠第一國小
1987年8月,建立區內首家農民體育協會。
1988年8月,杭州火車東站定址新風村(1992年4月竣工通車);杭州七堡服裝廠為江乾區首獲市出口創匯“金龍杯”獎,後6次獲此獎。
1989年起,杭州興隆服裝廠7次獲得市出口創匯“金龍杯”獎。
1990年6月,投資97萬元的街道文化中心建成;12月,街道內首家外資投資企業詩得萬化學工藝有限公司建立。

1991-至今

1991年11月,杭州市城郊農民文藝匯演在街道文化中心舉行。
1992年8月,滬杭高速公路彭埠互通式立交橋動工興建;同月,街道居委會所辦企業杭州美霞絲織廠完成股份合作制試點。
1993年6月,全街道舉辦外商投資企業38家,實現村村有外資的目標。
1994年7月,浙江偉業集團組建成立。
1995年,全街道社會總收入20億元,進入省百強鄉街道行列。
1997年5月,投資500餘萬元,建築面積3283平方米的街道人民政府大樓竣工。
1998年,獲省級東海文化明珠、市級新農村街道和市級教育強街道等稱號。

建置沿革

解放前

彭埠最早是古海塘邊的一個船埠頭,相傳宋代有彭姓在捍塘建埠定居,
彭埠鎮
轄地五代以前乃江海之地,宋以後漸成平陸,屬仁和縣臨江鄉,民國初屬杭縣。清末至解放為杭城六區管轄。

解放後

1949年杭州解放,分別改政為七堡、五堰、六甲、新塘、彭埠鄉,屬艮山區。1961年,新塘、六甲、七堡、興隆4個管理區組成彭埠公社,1966年更名為東風公社,1979年恢復原名,1984年9月改建制為彭埠鄉,1986年6月撤鄉建街道。彭埠街道境內的御道口乃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時五馬並列的輦道。境西的土備塘(內海塘)和境東的外海塘(滬杭公路)是保護杭城的屏障,凝結著五代、宋、明、清至今歷朝勞動人民捍海防潮,戰勝自然的智慧結晶。
相傳宋代前,彭氏在此建埠,因而得名彭埠。街道原為彭埠鄉,建於1950年6月,1956年撤銷。1961年,由當時筧橋公社的新塘、六甲、七堡、興隆管理區組成彭埠公社。1984年,稱彭埠鄉。1986年6月撤鄉建鎮。2014年12月,撤鎮改街。

名村名人

一方名村

——新風村
新風村由9個自然村組成,有農戶794戶,2172人,設13個村民小組
新風村
。蔬菜種植歷史悠久,紅茄為當地名產。通過推廣套用新科技,菜農擺脫了傳統的生產方式,保護地栽培、反季節蔬菜種植、蔬菜間套作等適應技術被廣泛採用。“水泥路通田頭,鋼棚滿地頭,澆灌用噴頭,綠樹繞村頭”,成為新風蔬菜基地的現實寫照。農戶在菜園裡精耕細作,為杭州市民吃上鮮嫩蔬菜作出了奉獻。1998年,蔬菜產量7044噸,農民年人均收入6234元。連續3年被評為江乾區蔬菜生產紅旗村,被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新風蔬菜園區。

名人宅第

傑出的革命文藝家夏衍,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10月30日生於彭埠新塘村,其故居位於該村嚴家弄66號。夏衍的青少年時期在這裡渡過,並由此走上革命道路,他生前曾多次回到此地。1995年,在省、市有關部門支持下,江乾區對夏衍故居作了修復,首期修復工程設客廳、陳列室和套房3部分。通過工程驗收,正式對外開放。是年10月,被命名為江乾區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經濟發展

經濟產業

彭埠街道經濟繁榮,是杭州市的經濟重街道,擁有電子通訊、機械五金、服裝工藝品、建築材料交通運輸等五大支柱產業,擁有玉兔牌定時器、釣魚牌撲克、江南廚具、新紀元消防器材、溢佳香食品、五洲聖誕禮品等一批優質名牌產品。第三產業蓬勃發展,擁有八個專業市場,全球著名500強之一的麥德龍超市以及寶馬賓士本田尼桑等世界著名品牌的汽車銷售中心都在境內落戶。新建的國際貨櫃物流中心已全面啟動。彭埠正成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並推動商貿、金融、信息、運輸、服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成為杭城東部特色明顯的商貿大街道。彭埠街道以國際市場為導向,外貿生產對外適應市場需求,對內提高產品質量,出口供貨持續增長,形成了外貿經濟的鮮明特色。70年代,彭埠街道有2家企業,以出口脫水蔬菜生產為主,經改革開放20年的發展,全街道外貿生產企業達到23家,出口產品的規模檔次明顯提高,形成了服裝、機械、電子、皮革、工藝品為龍頭的出口體系。現有2家企業出口供貨超過億元,7家企業超過千萬元,4家企業擁有自營進出口權。

基礎建設

1998年,完成外貿出口交貨值4.74億元,為全街道工業銷售產值的30%。
街道委、街道人民政府以創建教育強街道為契機,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加快學校布局調整,全街道教育事業嶄露新貌。1998年,分別投資300萬元和200萬元,新建彭埠第二國小和街道中心幼稚園;完成王家井國小撤併到街道中心國小的工作,並投資50萬元建了該校科技圖書館;還投資130萬元,新建了青年教師公寓。11月,經市人民政府評估驗收,街道符合杭州市教育強街道的達標要求。
1998年5月,浙江中遠集團組織實施的新塘國際貨櫃中轉站項目,通過省級評審。該項目被列為省重點工程,位於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總占地面積13.32萬平方米。它採用電子數據交換系統管理,實施電子報關,具有倉儲、運輸、貨代、理貨及“一關三檢”功能。全部建設資金由世界銀行提供816.7萬美元貸款和國內配套資金兩部分構成。該項目建成後,將躋身全國10個貨櫃中轉站之列,成為通往上海口岸的一個主要內陸中轉樞紐。
為保證市民吃上放心肉,彭埠街道積極實施放心肉工程,投資97萬元,建成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的彭埠生豬屠宰場。1998年5月,經杭州市人民政府驗收合格後投入使用。該場集生豬收購、加工、檢驗、批銷為一體,是江乾區唯一的放心肉定點加工基地,承擔周邊各街道養殖的生豬屠宰任務,日均加工量200頭左右。

地方特色

一方風情

——話(wǒ)大頭天話
大頭天話是流傳於彭埠民間的口頭藝術,與一些地方的擺龍門陣、侃大山甚為相似。民眾通過自編故事、笑話、造話(別於假話,有創作之意)在工余飯後、納涼休閒時自娛自樂,寓教於樂。大頭天話編造的故事情節生動曲折、跌宕起伏,人物塑造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如瘦人述為“蘆柴棒”,黑胖之人為“洋鐵桶”,立場不穩之人為“紅綠旗幟”等等。夏衍青少年時期也受之影響,以致其一些作品中也留有痕跡,如《包身工》中的“蘆柴棒”。大頭天話深植於彭埠民間,創作於口頭,
《包身工》
流傳於口頭,常人都能講上幾隻,聰穎者還能借題想像,添油加醋,使之更為豐滿。話大頭天話的厚實基礎,使彭埠街道孕生了一支20餘人的民間文學團體——小白菜文學社,經該社收集、整理,有200餘篇在報刊雜誌上發表。

軋蠶花

——軋(yà)蠶花
古時,艮山門一帶手工絲織業甚盛,彭埠人以種桑養蠶為生。傳說有一蠶花姑娘,清明去市郊半山娘娘廟燒香,以祈養蠶平安豐產,不慎胸部被擁擠人群擠軋,羞得滿臉通紅,回家後埋頭養蠶不敢張揚。誰知這年她養的蠶結繭獲高產,鄰坊姐妹均不能及。此事被人們認為是神靈在相助,便一傳十,十傳百。以後,每逢清明,養蠶人幾乎舉家出動,結伴到半山娘娘廟燒香,廟會人聲鼎沸,人群熙攘擁擠,形成軋蠶花之習俗。解放後,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此舊俗即逝。彭埠的種桑養蠶業現亦被蔬菜種植業取代。

定時器

——玉兔牌定時器
玉兔牌定時器為浙江偉業集團的主導產品,有金屬定時器、全塑定時器、烤箱定時器,以及電子、仿聲、音樂等系列定時器,種類繁多,造型美觀。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995年11月通過ISO9002質量標準體系認證。年產量3500萬隻,其中七成用於出口,年創匯近2千萬美元,受到歐美、東南亞20多個國家和地區客商的青睞,享有“小產品擁有大市場”的美譽。玉兔牌被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評為浙江著名商標,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推薦為名牌產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