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納履

《張良納履》故事告訴我們從中應該學習的,首先是像張良那樣能“忍”的精神,小不忍則亂大謀。其次,要能機變、靈活地處理各項變化著的事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良納履
  • 原文: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
  • 選自:《史記 留侯世家》
  • 道理:小不忍則亂大謀
原文,譯文,琴書新編曲目,故事啟示,

原文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歲,秦滅韓。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
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錐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始皇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嘗從容步游於下邳圯①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 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
後十三年從高帝過濟北,果見谷城山下黃石,取而葆詞之。晉侯死,並葬黃石。每上冢伏臘,詞黃石。
(節選自《史記 留侯世家》)

譯文

張良出身於貴族世家,祖父開地,連任戰國時韓國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三朝的宰相。父親張平,亦繼任韓國相厘王、悼惠王二朝的宰相。至張良時代,韓國已逐漸衰落,亡失於秦。韓國的滅亡,使張良失去了繼承父親事業的機會,喪失了顯赫榮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國亡家之恨,並把這種仇恨集中於一點——反秦。
張良到東方拜見倉海君,共同制定謀殺行動計畫。他弟死不葬,散盡家資,找到一個大力士,為他打制一隻重達120斤的大鐵錘(約合現在50公斤),然後差人打探秦始皇東巡行蹤。按照君臣車輦規定,天子六駕,即秦始皇所乘車輦由六匹馬拉車,其他大臣四匹馬拉車,刺殺目標是六駕馬車。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東巡,張良很快得知,秦始皇的巡遊車隊即將到達陽武縣(現在原陽縣的東半部),於是張良指揮大力士埋伏在到陽武縣的必經之地——古博浪沙。不多時,遠遠看到三十六輛車隊由西邊向博浪沙處行走過來,前面鳴鑼開道,緊跟著是馬隊清場,黑色旌旗儀仗隊走在最前面,車隊兩邊,大小官員前呼後擁。見此情景,張良與大力士確定是秦始皇的車隊到達。但所有車輦全為四駕,分不清哪一輛是秦始皇的座駕,只看到車隊最中間的那輛車最豪華。於是張良指揮大力士向該車擊去。120斤的大鐵錘一下將乘車者擊斃倒地。張良趁亂鑽入蘆葦叢中,逃離現場
一天,張良閒步沂水圯橋頭,遇一穿著粗布短袍的老翁,這個老翁走到張良的身邊時,故意把鞋脫落橋下,然後傲慢地差使張良道:“小子,下去給我撿鞋!”張良愕然,但還是強忍心中的不滿,違心地替他取了上來。隨後,老人又蹺起腳來,命張良給他穿上。此時的張良真想揮拳揍他,但因他已久歷人間滄桑,飽經漂泊生活的種種磨難,因而強壓怒火,膝跪於前,小心翼翼地幫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謝,反而仰面長笑而去。張良呆視良久,只見那老翁走出里許之地,又返回橋上,對張良讚嘆道:“孺子可教矣。”並約張良5日後的凌晨再到橋頭相會。張良不知何意,但還是恭敬地跪地應諾。
5天后,雞鳴時分,張良急匆匆地趕到橋上。誰知老人故意提前來到橋上,此刻已等在橋頭,見張良來到,忿忿地斥責道:“與老人約,為何誤時?5日後再來!”說罷離去。結果第二次張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張良索性半夜就到橋上等候。他經受住了考驗,其至誠和隱忍精神感動了老者,於是送給他一本書,說:“讀此書則可為王者師,10年後天下大亂,你可用此書興邦立國;13年後再來見我。”說罷,揚長而去。這位老人就是傳說中的神秘人物:隱身岩穴的高士黃石公,亦稱“圮上老人”。
張良驚喜異常,天亮時分,捧書一看,乃《太公兵法》(此名為訛傳,實為《素書》)。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大澤鄉揭竿而起,舉兵反秦。緊接著,各地反秦武裝風起雲湧。矢志抗秦的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後因自感身單勢孤,難以立足,只好率眾往投景駒(自立為楚假王的農民軍領袖),途中正好遇上劉邦率領義軍在下邳一帶發展勢力。兩人一見傾心,張良多次以《太公兵法》(《素書》)進說劉邦,劉邦多能領悟,並常常採納張良的謀略。於是,張良果斷地改變了投奔景駒的主意,決定跟從劉邦。作為士人,深通韜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謀略的前提則是要有善於納諫的明主。這次不期而遇,張良“轉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紛紜複雜的形勢中清醒的頭腦和獨到的眼光。從此,張良深受劉邦的器重和信賴,聰明才智也有機會得以充分發揮。

琴書新編曲目

北京琴書新編曲目。短段。一七轍。1962年關學曾據評書《西漢》故事改編。
敘家住荊州、原是韓國宰相後代的張良,為報滅國之仇,派人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未果,只好來到江蘇下邳住在項伯家裡。一日雨過天晴後出西門,在圯橋碰見一位七八十歲的老人,讓張良把掉在泥里的鞋撿回來替他穿上,一連三次,張良都耐心地按老人的吩咐去做了,老人很高興,邀他幾天后在橋北柳樹下相見。前後十幾天張良連去了三次,才見到老人。原來老人名叫黃石公,他發現張良機智聰明,能忍能容,就將所寫的《三略》一書贈送給張良,並告訴張良:“你將此書精華讀透,再好自為之,定能輔佐賢君,成其大業。”張良按他的話做了,後來輔佐劉邦,亡秦滅楚,封為留侯。
北京市曲藝團關學曾於1962年首演,此曲目於1963年經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音並播放。

故事啟示

黃石老人是一個怎樣的人?歷來對於這個,大家說法不一。這裡主要有三種說法:一曰其為奇人,二曰其為怪人,三曰其為隱士。其二,黃石老人在橋上遇到張良是純屬偶然還是有意安排?從中可以看出對於黃石老人是有意安排,而對於張良則是偶然巧遇。其三,黃石老人為何要在橋上安排一次與張良的相遇?或許是想找一個天資高,品行好又勤奮的人收為徒弟,而張良通過重重考驗,最終成為不二之選。
從中我們所應該學習的,首先是像張良那樣能“忍”的精神,小不忍則亂大謀。其次,要能機變、靈活地處理各項變化著的事件。同時也要抓住機遇,就像張良那樣,遇到了黃石老人,這決不是一個偶然,而是偶然中的必然,因為張良也是憑著自己良好的品質和過人的天資得到了老人的信賴。在得到了兵書之後,他也沒有將它束之高閣,而是充分地利用了它,由一個原來衝動的刺客成為一個有勇有謀的謀士,最終成就了自己。
所以我們也要從中領悟到:機會永遠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的。最後,我們應該從黃石老人對張良三番五次的“刁難”中領悟到其煞費苦心的對張良進行的“挫折教育”,讓其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培養自己堅強的毅力和堅忍不拔的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