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稷(南朝大臣)

張稷(南朝大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稷(451-513年),字公喬,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市)人。南朝梁開國功臣,光祿大夫張永之子。

為人孝順,個性疏率,頗有才略。初為驃騎法曹行參軍,遷外兵參軍。永明中,累遷黃門侍郎輔國將軍、南兗州刺史。永元末年,征為侍中兼衛尉,宿衛宮城,從弒東昏侯蕭寶卷

梁武帝即位,以功封江安縣侯,拜領軍將軍、揚州大中正,累遷尚書左僕射。天監十二年(513年),出為青冀二州刺史,為直閣將軍徐玄明所害,年六十三。

基本介紹

  • 本名:張稷
  • 字號:字公喬
  • 所處時代:南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吳郡吳縣
  • 出生時間:451年
  • 去世時間:513年
  • 主要成就:領軍將軍 揚州大中正 累遷尚書左僕射
  • 父親:張永
人物生平,家族成員,

人物生平

名門孝子
張稷,字公喬,吳郡吳縣人也。父親張永,劉宋右光祿大夫。張稷生母遘疾歷時,張稷始年十一,夜不解衣而養,永異之。及母亡,毀瘠過人,杖而後起。個性疏率,朗悟有才略,與族兄張充張融張卷等俱知名,時稱之曰:“充融卷稷,是為四張。”起家著作佐郎,不拜,頻居父母憂,六載廬於墓側。服除,為驃騎法曹行參軍,遷外兵參軍。
出仕南齊
南齊永明中,為剡縣令,略不視事,多為山水游。會賊唐瑤作亂,張稷率厲縣人,保全縣境。入為太子洗馬,大司馬東曹掾,建安王(蕭子真)友,大司馬從事中郎。武陵王蕭渼為護軍,轉護軍司馬,尋為本州治中。明帝領牧,仍為別駕。時魏寇壽春,以張稷為寧朔將軍、軍主,副尚書僕射沈文季出鎮豫州。北魏眾稱百萬,圍城累日,時經略處分,沈文季悉委託張稷焉。軍退,遷平西司馬、寧朔將軍、南平內史。魏軍寇雍州,詔以本號都督荊、雍諸軍事。時雍州刺史曹虎度樊城岸,以張稷知州事。北魏師退,張稷還荊州,就拜黃門侍郎,復為司馬、新興、永寧二郡太守。郡犯私諱,改永寧為長寧郡。尋遷司徒司馬,加輔國將軍。及江州刺史陳顯達舉兵反,以本號鎮歷陽、南譙二郡太守,遷鎮南將軍長史、尋陽太守、輔國將軍、行江州事。尋征還,為持節、輔國將軍都督北徐州諸軍事、北徐州刺史。出次白下城,仍遷都督南兗州諸軍事、南兗州刺史。俄而,進督北徐、徐、兗、青、冀五州諸軍事,將軍並如故。
南齊少帝永元末,征為侍中,宿衛宮城。義師至,兼衛尉江淹出奔。張稷兼衛尉,副王瑩都督城內諸軍事。東昏侯淫虐,義師圍城已久,城內思亡而莫有先發。北徐州刺史王珍國就張稷謀之,乃使直閣將軍張齊害東昏於含德殿。張稷召尚書右僕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鐘下,謂曰:“昔桀有昏德,鼎遷於殷;商紂暴虐,鼎遷於周。今獨夫自絕於天,四海已歸聖,斯實微子去殷之時,項伯歸漢之日,可不勉哉!”乃遣國子博士范雲、舍人裴長穆等使石頭城詣梁高祖,梁武帝以張稷為侍中、左衛將軍。梁武帝總百揆,遷大司馬左司馬
效力南梁
梁台建,為散騎常侍中書令。梁武帝受禪,以功封江安縣侯,邑一千戶。又為侍中、國子祭酒,領驍騎將軍,遷護軍將軍、揚州大中正,以事免。尋為度支尚書前將軍、太子右衛率,又以公事免。俄為祠部尚書,轉散騎常侍、都官尚書、揚州大中正,以本職知領軍事。尋遷領軍將軍,中正、侯如故。
時魏寇青州,詔假節、行州事。會魏軍退,仍出為散騎常侍、將軍,吳興太守,秩中二千石。下車存問遺老,引其子孫,置之右職,政稱寬恕。進號雲麾將軍,征為尚書左僕射。輿駕將欲如張稷宅,以盛暑留幸僕射省,舊臨幸供具皆酬太官饌直。帝以稷清貧,手詔不受。出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青、冀二州諸軍事、安北將軍、青冀二州刺史。會北魏寇朐山,詔張稷權頓六里,都督眾軍。還,進號鎮北將軍
初,郁洲接邊陲,民俗多與魏人交市。及朐山叛,或與魏通,既不自安矣;且稷寬弛無防,僚吏頗侵漁之。天監十二年,州人徐玄明等夜襲州城,害稷,時年六十三。有司奏削爵土,不許。
張稷個性烈亮,善與人交。歷官無蓄聚,俸祿皆頒之親故,家無餘財。初去吳興郡守,以僕射征,道由吳鄉,候稷者滿水陸。張稷單裝徑還京師,人莫之識,其率素如此。

家族成員

長女:張楚瑗,適會稽孔氏,無子歸宗。至張稷見害,女以身蔽刃,先父而卒。
長子:張嵊,吳興太守,追贈侍中、中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曰忠貞子。
三子:張準,死於侯景之亂
四子:張伊,字懷尹,死於侯景之亂。
五子:張霍,字希光。
六子,張畯,字農人。
其餘三子,姓名不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