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樹(清代陝西武功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玉樹,生卒年不詳,字德潤,號蔭堂,清代陝西武功人,乾隆間進士,曾先後任清平知縣、嶧縣知縣、膠州知府、濟寧知府、雲南臨安知府。後積勞成疾病故於任所,歸葬家鄉武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玉樹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陝西武功縣
  • 職業:清朝官員
  • 主要成就:獨軒橋
  • 相關故事:賢侯履屐
人物生平,相關故事,

人物生平

字德潤,號陰堂,張鎛七世孫,陝西武功人。
乾隆三十年(1765)進士,授齊河知縣後,研究吏治,講求治術。
一年後又轉調為濟寧知府、雲南臨安知府。到任後,首先裁減官府車馬,創建學校,興修水利,設定義倉。同時,設立錢米管理機構,限制私鑄錢幣,取締私幣流通,平抑糧價,穩定市場,深得民心。
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清平知縣,不久調任嶧縣。上任後,裁減徭役,民眾擁戴。黃河決堤,嶧縣遭災,他除上報求賑外,不計個人安危,斷然截留運往濟寧的“漕米”(公糧)救濟災民。因此博得上司稱讚,遂晉升為膠州知府。一年後又轉調為濟寧知府、雲南臨安知府。
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夏,連降暴雨,黃河決口湧進微山湖內,然後進入台兒莊運河,致使運河上段兩岸八莊一片汪洋,田廬淹沒。張玉樹聞聽,趕赴現場指揮救災,疏散被圍百姓。之後,發動社會救濟災民,由於這次救災及時,沒有人被淹死、餓死。災後,張玉樹一方面積極申請救災糧款,一方面組織人修建被毀房舍,進行排澇。
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山東巡撫國泰、布政使於易簡因坐貪論斬。只因他們狼狽為奸,上行下效,致使山東府州縣倉庫無一不虧,累計虧空白銀200多萬兩,以至乾隆聞聽此事都感到震驚。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調任江西巡撫的郝碩,也因坐貪論斬。因此乾隆通諭“諸直省督撫當持名節,畏憲典,以國泰郝碩為戒。”貪官被除,大快人心。舊貪被除,新貪不斷出現。但張玉樹堅持“清正愛民,造福一方”的信念,依然情系百姓,一心為民。
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嶧縣大旱。
次年,旱,有蝗。當年進入臘月,張玉樹升任膠州知州。後造彈劾,被降職為知縣。
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嶧縣天災人禍不斷。據《嶧縣誌》記載:“(乾隆)50年春,大旱,無麥。大風揚塵,晦冥。”五月蟲害稼。至秋乃雨,始種滑谷、蕎麥。旋為雹傷,民多餓死。”張玉樹又任嶧縣知縣。
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張玉樹又來到嶧縣任上。這時的嶧縣已是滿目瘡痍,民有土色。四月初,張玉樹終因被誣告和得罪府台大人被罷職。
後冤案澄清,張玉樹又出任濟寧知府、雲南臨安知府。
因積勞病故於任所,當地百姓民眾自願報名,自帶乾糧,抬上靈櫬,將其遺骨一直由雲南送歸武功家鄉。

相關故事

張玉樹,進士出身,陝西武功人,清乾隆四十年任嶧縣(棗莊市前身)知縣。他在嶧縣的一切開支,全是管家從陝西老家專程送來。他的俸銀,全部用於公益事業,位於台兒莊城裡的蘭陵書院,就是張玉樹主持興建的。
清代的縣官,三年一屆任期,不許連任。可是在張玉樹任職期滿之後,當地百姓對其極為愛戴,實在捨不得他走,攔住送他離任的官轎,張玉樹改為步行。老百姓就扒掉他的鞋靴,縣太爺不能赤腳走路,只好停下來。經過當地士紳上書陳情和吏部特批,張玉樹得以破格連續在嶧縣擔任了三任知縣,前後達十年之久。在張玉樹離開嶧縣之後,人們把張玉樹穿舊的官靴,放在南城牆的牆洞中,上寫“賢侯遺履”四個大字,供行人參觀,警示接任知縣。
縣衙的虎頭牌為“迴避”和“肅靜”,張玉樹則換成“賞善”和“罰惡”,表明自己的執政理念。 張玉樹為人謙和,剛柔兼濟,而且能力極強,是一位才品俱佳的好官和能員,任職期間,著實為地方百姓做了諸多好事和實事,就是在後人編撰的縣誌上,也被記下濃重的一筆,在棗莊民間,至今還有關於他的美譽和傳說。為表達愛戴之情,嶧縣的民間藝人,專門創作了歌頌張玉樹的地方戲《獨桿轎》,亦莊亦諧,文武結合,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