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易(元初政治家)

張易(?——1282)字仲一,太原交城人,為學駁雜,洞究術數,不僅學兼儒、佛、道三家,而卻於天文地理,陰陽五行、律歷等無不精通。1247年由劉秉忠推薦進入忽必烈幕府,任中書右丞、樞密副使等職,是元初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成為元朝一代為數不多的政治地位顯赫的漢人之一。

基本介紹

  • 本名:張易
  • 字號:仲一
  • 所處時代:元朝
  • 出生地:太原交城
  • 去世時間:1282
人物生平,史書記載,

人物生平

張易,忽必烈時期漢臣。字仲一,元太原交城(今屬山西)人。早年與劉秉忠、張文謙王恂同學於磁州(今河北磁縣)紫金山,又先後來到忽必烈潛邸。中統元年(1260),任燕京行省參政。至元三年(1266)以中書右丞同知制國用使司事。九年,升中書平章政事、樞密副使。十八年,兼領秘書監太史院、司天台事。是忽必烈行漢法的參與者之一。至元十九年(1282)三月,王著、高和尚等誅阿合馬,曾托稱皇太子命向他徵兵(一說易策劃其事),他以兵付給。事後論罪被殺。

史書記載

至元十九年(1282)二月,忽必烈偕太子真金到上都駐夏,阿合馬留守大都。益都千戶王著,“素志疾惡,因人心憤怨,密鑄大銅錐,自誓願擊阿合馬首”。會高和尚 (又稱高菩薩)“以秘術行軍中,無驗而歸,詐稱死,殺其徒,以屍欺眾,逃去,人亦莫知。”王著乃與高和尚合謀,計畫在十七日,“詐稱皇太子還都作佛事,結八十餘人,夜入城”,並先派西蕃僧二人至中書省,言今夕皇太子與國師來建佛書,令市齋物以作準備。宿衛士高解疑之有詐,“乃作西蕃語詢一二僧曰:皇太子及國師今至何處?二僧失色。又以漢語潔之,倉皇莫能對,遂執一二屬吏,訊之皆不伏。高服恐有變,乃與尚書忙兀兒、張九思集衛士與官兵,各執弓矢以備。”等到中午,王著又遣崔總管矯傳皇太子令旨,召樞密副使張易發兵,夜間來會。張易率領右衛指揮使顏義所部駐宮外。高聰問:“果何為?”張易答:“夜後當自見。”高浦又問,張易附耳語日:“皇太子來誅阿合馬也。”入夜,王著自馳見阿合馬,詭言太子將至,令省官悉候於宮前。阿合馬遣右司郎中脫歡察兒等數騎出關,北行十餘里,遇其眾,偽太子者責以無禮,盡殺之,奪其馬,南入健德門。夜二鼓,高峭等忽聞人馬聲,遙見燭籠儀仗,將至宮門,其一人前呼啟關,高城謂張九思日:“他時殿下還官,必以完澤、賽羊二人先,請得見二人,然後啟關。”高脂呼二人不應,即語之曰:“皇太子平日未嘗行此門,今何來此也?”王著、高和尚等人馬轉趨南門。阿合馬等來迎,偽太子立馬指揮,呼首官至前,責阿合馬數語。王著即牽去,以所袖銅錘碎其腦,立斃。繼呼左承郝禎至,殺之,逮捕右垂張惠。張九思、高騰發覺有詐,聚集衛士來攻,高和尚等逃走,王著挺身就擒。黎明,中承也先帖木兒馳釋往上都奏報。忽必烈時方駐碑察罕瞞兒,聞之震怒,即日至上都。命樞密副使李羅、司徒和禮霍孫、參政阿里等馳釋至大都,討為亂者,在高粱河捕獲高和尚。二十二日,王著、高和尚、張易均被處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