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濱河新區

張掖濱河新區

濱河新區位於張掖市主城區西北部,規劃範圍東至張掖工業園區、南至主城區、西至西三環路、北至張掖國家濕地公園,規劃總占地面積26.4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掖濱河新區
  • 外文名:Zhangye Riverfront District
  • 所屬地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
  • 公交:4路 19路 21路 22路
  • 電話區號:0936
  • 郵政編碼:734000
  • 車牌代碼:甘G
  • 高鐵站:張掖西站
  • 火車站:張掖站
  • 機場:張掖甘州機場
  • 規劃人口 :20萬
  • 規劃總面積:26.4平方公里
  • 學校:張掖大成中學  張掖二中分校
  • 方言:張掖方言  國語
  • 醫院:張掖市第二人民醫院
簡介,規劃範圍,功能定位,發展規模,空間布局規劃,土地利用,居住用地,公共設施用地,市政設施用地,綠地,路格線局,景觀大道,道路紅線控制,市政設施規劃,給水工程規劃,電力工程規劃,電信工程規劃,供熱工程規劃,避震疏散場地,防洪工程規劃,環衛工程規劃,工程管線綜合規劃,

簡介

濱河新區位於張掖市主城區的西北側,張掖市國家濕地公園西南側,西面緊鄰黑河,距離張掖市中心4公里,城市外環道路和北環路從中間穿過,對外交通十分便捷。

規劃範圍

張掖濱河新區位於張掖市主城區西北部,規劃範圍東至張掖工業園區、南至主城區、西至西三環路、北至國家濕地公園,規劃總占地面積26.4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以濱水空間開發建設為特色,形成集行政辦公、休閒居住、生態旅遊、科研教育、客運商貿為一體的綜合性的現代化生態宜居新區。

發展規模

人口規模:20.0萬人。用地規模:總用地面積2637.45公頃,其中城市建設用地面積2378.38公頃。

空間布局規劃

規劃從總體布局上,以突出疏解城市中心區人口為目的,考慮本區現狀形成的城市格局以及正在進行的建設項目和即將進行的建設項目,按照分期建設和經營城市的模式,劃分為行政辦公區、生態居住區、文體科教區、濕地水涵養區、客運商貿區。
根據用地的自然特徵、規劃功能定位和路格線局,形成“一心兩軸四區六組團”。一心:即區級行政辦公中心。兩軸:即行政中心軸線和生態濕地景觀軸線。四區:即以不同功能定位形成的行政辦公區、文體科教區、濕地水涵養區和客運商貿區。六組團:分布於規劃區內的六個生態居住組團。

土地利用

居住用地

規劃區內居住用地可分為四類,即:村民生活住宅安置用地、低層住宅用地、多層住宅用地和中、高層住宅用地。共規劃居住用地749.62公頃,占總用地面積31.51%,規劃區內設中學5所,國小8所。

公共設施用地

規劃區內共規劃公共設施用地392.82公頃,占總用地面積16.52%。行政辦公用地主要位於西片中心區域(北環路延伸段北側),形成具有規模的區級行政辦公中心。商業金融用地主要集中分布於西大街延伸段兩側、北二環路北側及客運站周邊。規劃設綜合醫院4所,其中西片3所,東片1所。規劃文化娛樂用地主要集中在森林公園內和西二環路西側。規劃專業商貿市場二處,東、西片各一處,分別位於張肅公路南側和北大街延伸段西側。規劃在六個居住區內各配置菜市場1處,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其餘商貿市場可在各商業金融用地內選址。在北大街延伸段東側,現體校用地及其東側作為體育場館用地,結合周邊中學設定,綜合利用體育設施。道路廣場用地
規劃道路廣場用地面積為411.62公頃,占總用地面積的17.31%。片區內規劃城市主幹道13條,其主幹道圍繞著規劃區四周形成網路,次幹道穿插於片區之中並與主幹道相接形成區域性路網,配合規劃的支路使之形成規劃區便捷順暢的交通網。規劃設定社會停車場5處,市民廣場3處,交通集散廣場1處。

市政設施用地

規劃市政設施用地面積為82.04公頃,占總用地面積的3.45%。規劃中配套建設集中供暖站、三水廠、第二污水處理廠、天然氣門站、垃圾轉運站、消防站、郵電通信等設施用地,結合給水、供電、供熱、供氣等市政規劃,設定必要的設施,以保障該地區的使用要求。

綠地

綠化面積為611.44公頃,占總用地面積27.51%。由公共綠地及防護綠地組成。其中公共綠地由濱河公園、中央森林公園、城市濕地公園及數處街頭綠地構成。防護綠地由沿西三環路外側的景觀帶、高速鐵路防護綠帶等組成。道路交通規劃

路格線局

道路網骨架由“八橫五縱”構成。“八橫”:指濱河大道、北三環路(濱湖路)、北二環路、北環路、西大街、南環路、南二環路、南三環路;“五縱”:指西三環路、西二環路、北大街延伸段、東環路向北延伸段、崑崙大道。

景觀大道

規劃濱河大道、北三環路(濱湖路)、西二環路、東環路向北延伸段4條景觀大道,作為本規劃區內的主要景觀通道。

道路紅線控制

主幹道:道路紅線為60米、45米、40米。
次幹道:道路紅線為35米、30米、25米。
支路:道路紅線為25米、20米、12米。

市政設施規劃

給水工程規劃

張掖城市供水水源為地下水。規劃區水源近期由一水廠、二水廠供水管網供給,遠期考慮建設三水廠。
根據人均綜合指標法,採用城市單位人口綜合用水量指標。張掖市內的綜合用水量指標取為0.35立方米/人·天,規劃區內規劃總人口20萬人,區域內日用水總量為7萬噸(註:該公式數據以總體規劃為依據)。排水工程規劃
採取雨污分流制,在規劃區內形成獨立的污水和雨水排放體系,形成污水和雨水兩種排水管網。
規劃區內的用地性質主要是居住用地、公建用地和行政辦公用地,故污水的組成主要以生活污水為主。根據張掖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張掖市城市污水排除率近期取0.80,遠期取0.85。本規劃考慮市政設施的前瞻性,係數取0.9,避免重複投資帶來的浪費,使市政設施一步到位。根據給水規劃中的給水量預測,區域內日用水總量為7萬噸,則每日排放污水量為6.3萬噸。
由於張掖市降雨稀少,甘州區年均降雨量為129毫米,蒸發量卻高達2047.9毫米,乾旱指數高達10.3(E601蒸發量),蒸發量大,進入管網的雨水量很少,可按國家標準的雨水管徑適度縮小,節省工程造價。

電力工程規劃

根據張掖市總體規劃,電力負荷採用負荷密度法進行測算。由於規劃區域功能地塊的劃分與電網的供電區域存在著差異,所以僅能進行總量預測。根據負荷密度法的測算,規劃區內的電力負荷為19.32萬KW。

電信工程規劃

根據總體規劃的預測方法,按照住宅電話每戶一號線,非住宅電話占住宅電話的1/3,戶平均人數3.5人/戶,規劃區人口為20萬人,得出張掖城市電話規劃期末需求量為7.4萬門,實裝率取為95%,得出張掖市電話需求量為7.1萬門,取8.0萬門。

供熱工程規劃

根據總體規劃及供熱專項規劃,以及本次控規確定的規劃區域、用地性質等情況,將規劃區分為東西兩個供熱區,均有規劃集中供暖熱源供給。
採暖熱負荷採用建設用地綜合指標估算法進行計算,採暖面積是由用地面積乘以建築容積率,再乘以熱化係數而得。容積率取0.7,熱化係數取0.8。熱負荷預總計756.30MW。燃氣工程規劃
按照城鎮居民生活用氣量指標2090MJ/人·年,規劃區規劃人口20萬人,預計有50%的燃氣用戶使用燃氣熱水器;商業用戶用氣占居民生活用氣的30%,天然氣的低熱值為35.9MJ/Nm3,據此確定使用燃氣熱水器的居民人均用氣定額為4180MJ/人·年,其他居民人均用氣定額為2090MJ/人·年,計算規劃區內居民用氣量為1746.52萬m3。取月高峰係數為1.2,得出城市氣源供應能力應為5.74萬(m3/d)。

避震疏散場地

緊急避震疏散場地人均有效避難面積不小於2平方米,固定避震疏散場地人均有效避難面積不小於3平方米,緊急避震疏散場地的用地不宜小於0.1公頃,固定避震疏散場地不宜小於1公頃。緊急避震疏散場地的服務半徑為500米,步行大約10分鐘可到達,固定避震疏散場地的服務半徑宜為2-3公里,步行大約1小時內可到達。

防洪工程規劃

根據張掖城市性質、城區地質地形條件、河道特徵和洪水特性,確定防洪標準達到50年一遇。消防工程規劃
規劃區內現有在建武警消防森林支隊,根據國家相關規範,此次規劃在規劃區需要設定了三個二級消防站,在主要道路上每間隔120米設定一個消防栓。

環衛工程規劃

在各個社區內設定垃圾轉運站,公共廁所按500-800m服務半徑設定。

工程管線綜合規劃

工程管線綜合規劃以《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範》GB50289-98為標準,對各個專業管線的埋深、管線之間的水平距離、垂直距離等進行規劃控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